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通常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连接,并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线。其中,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背板、扩散板,以及,设于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多个支撑柱。对于曲面显示装置,背光模组的背板和扩散板通常需要以一定的曲率进行弯曲,容易导致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支撑柱受到的挤压过大,导致支撑柱或扩散板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背光模组的背板和扩散板以一定的曲率进行弯曲后,容易导致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支撑柱受到的挤压过大,而导致支撑柱或扩散板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背板包括沿第一拟合弧线段延伸的第一曲面段;

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扩散板包括沿第二拟合弧线段延伸的第二曲面段,所述第二曲面段与所述第一曲面段相对设置;

光源组件,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朝向所述扩散板;

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拟合弧线段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段和所述第二曲面段之间,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在所述第二拟合弧线段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高度满足下述公式:

h*cosθ=R

其中,所述第一拟合弧线段与所述第二拟合弧线段的圆心相同;h为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θ为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对所述第一拟合弧线段的圆心和中点连线的倾斜角度;R

R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对称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段两端的两个第一平面段;所述扩散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曲面段两端的两个第二平面段,所述两个第一平面段与所述两个第二平面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之间,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的高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吸附于所述第二曲面段朝向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一曲面段朝向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端面的槽口,所述槽口靠近所述端面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分别吸附于所述曲面段朝向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拟合弧线段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分布密度先增大后减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光源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背板包括沿第一拟合弧线段延伸的第一曲面段;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扩散板包括沿第二拟合弧线段延伸的第二曲面段,所述第二曲面段与所述第一曲面段相对设置;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朝向所述扩散板;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拟合弧线段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段和所述第二曲面段之间,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在所述第二拟合弧线段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

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连接,所述显示面板为曲面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板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扩散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板面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使支撑组件的多个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在第二拟合弧线段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能够使各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与背板的第一曲面段和扩散板的第二曲面段之间的距离更加适配,从而降低连接于背板的第一曲面段和扩散板的第二曲面段之间的第一支撑柱受到挤压,避免支撑柱和背板或扩散板之间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支撑柱或扩散板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的局部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柱与第一拟合弧线段和第二拟合弧线段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的局部视图。

显示装置100;背光模组110;背板111;第一板面1111;第二板面1112;第一曲面段1113;第一平面段1114;扩散板112;第二曲面段1121;第二平面段1122;光源组件113;支撑组件114;第一支撑柱1141;凹槽1143;槽口1144;第二支撑柱1145;第一拟合弧线段X1;第二拟合弧线段X2;显示面板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主要用于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可以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连接,以对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并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源。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的局部视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10包括背板111、扩散板112和光源组件113,背板111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1111和第二板面1112。扩散板112的一侧板面与背板111的第一板面1111相对间隔设置。光源组件113与背板111连接,光源组件113的出光侧朝向扩散板112,以使光源组件113发射的光线进入扩散板112,通过扩散板112对光线进行扩散后,使光线从扩散板112背离背板111一侧的板面均匀射出。

如图1和图5所示,当将背光模组110用于显示装置100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20与背光模组110的背板111连接,且显示面板120的一侧板面与扩散板112背离背板111一侧的板面相对设置,从而使从扩散板112背离背板111一侧的板面射出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120的预设区域,以在显示面板120上实现画面显示。

其中,显示装置100为曲面显示装置100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20为曲面形状的显示面板120。对应地,背光模组110的背板111包括沿第一拟合弧线段X1延伸的第一曲面段1113,且扩散板112包括沿第二拟合弧线段X2延伸的第二曲面段1121,该第二曲面段1121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相对设置,以使扩散板112能够与曲面形状的显示面板120适配,且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能够很好的对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进行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拟合弧线段X1是根据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拟合形成的弧线段,当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为弧形面时,第一曲面段11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拟合弧线段X1的延伸方向相同;当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为其它形状的曲面时,第一拟合弧线段X1为基于第一曲面段1113上的多个点拟合形成的弧线段,其中,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法或其它任何方式根据第一曲面段1113上的多个点拟合形成第一拟合弧线段X1。

同样地,第二拟合弧线段X2是根据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拟合形成的弧线段,当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为弧形面时,第二曲面段1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延伸方向相同;当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为其它形状的曲面时,第二拟合弧线段X2为基于第二曲面段1121上的多个点拟合形成的弧线段,其中,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法或其它任何方式根据第二曲面段1121上的多个点拟合形成第二拟合弧线段X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源组件113设于背板111和扩散板112之间。光源组件113的出光侧与扩散板112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相对设置。其中,光源组件113包括灯板,及设于灯板一侧板面的多个灯珠,灯板设有灯珠的一侧板面与扩散板112朝向背板111的一侧板面相对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10还包括支撑组件114,该支撑组件114连接于背板111和扩散板112之间,以对扩散板112进行支撑,使扩散板112的结构保持稳定。其中,支撑组件114包括沿第二拟合弧线段X2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分别连接于第一曲面段1113和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以对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进行支撑。

由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以一定的曲率进行弯曲,在装配背光模组110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连接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第一支撑柱1141受到挤压,使第一支撑柱1141和背板111或扩散板112之间的压力过大,导致第一支撑柱1141或扩散板112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在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由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以一定的曲率进行弯曲,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距离在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通过使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在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能够使各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距离适配,从而降低连接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第一支撑柱1141受到挤压,避免支撑柱和背板111或扩散板112之间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支撑柱或扩散板112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柱1141的一端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连接,第一支撑柱1141的另一端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连接,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是指第一支撑柱114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满足下述公式:

h*cosθ=R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拟合弧线段X1的圆心O

通过使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满足上述公式,能够使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距离更加适配,进一步降低连接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第一支撑柱1141受到挤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对称分布,从而使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与对称设置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第二曲面段1121更加适配。

如图1和图3所示,背板111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曲面段1113两端的两个第一平面段1114。扩散板112还包括连接于第二曲面段1121两端的两个第二平面度段,两个第一平面段1114与两个第二平面段1122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支撑组件114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柱1145,多个第二支撑柱1145分别连接于第一平面段1114和第二平面段1122之间,以对扩散板112的第二平面段1122进行支撑。

具体地,背板111的两个第一平面段1114对称设置。扩散板112的两个第二平面段1122对称设置。背板111的两个第一平面段1114与扩散板112的两个第二平面段1122一一对应且相互平行。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二支撑柱1145也对称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支撑柱1145的高度相等,以使多个第二支撑柱1145稳定的对第二平面段1122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柱1141远离背板111的一端吸附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从而使第一支撑柱1141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的连接更加稳定。无需通过胶水或其它连接部件将第一支撑柱1141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连接,成本更低,且安装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远离背板111的一端吸附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也可以使每个第一支撑柱1141远离背板111的一端分别吸附于曲面段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当然,后者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114对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的支撑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支撑柱1141远离背板111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凹槽1143,且第一支撑柱1141远离背板111的一端的端面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贴合,从而使第一支撑柱1141远离背板111的一端吸附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其中,凹槽1143的内表面为可以为曲面或其它形状的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141上的凹槽1143包括位于第一支撑柱1141远离背板111的一端端面的槽口1144,该槽口1144靠近端面的边缘。由此,能够尽可能的增大凹槽1143的尺寸,以提高第一支撑件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吸附力,从而使第一支撑件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同样地,可以使第二支撑柱1145远离背板111的一端吸附于扩散板112的第二平面段1122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从而使第二支撑柱1145与扩散板112的第二平面段1122的连接更加稳定。无需通过胶水或其它连接部件将第二支撑柱1145与扩散板112的第二平面段1122连接,成本更低,且安装方便。

其中,可以使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二支撑柱1145远离背板111的一端吸附于扩散板112的第二平面段1122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也可以使每个第二支撑柱1145远离背板111的一端分别吸附于曲面段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当然,后者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114对扩散板112的第二平面段1122的支撑稳定性。

第二支撑柱1145吸附于扩散板112的第二平面段1122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支撑柱1141吸附于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朝向背板111一侧的板面的方式,此次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第一支撑柱1141的分布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由于扩散板112的第二弧面段靠近中部的区域更容易产生变形,通过使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分布密度在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能够使更多的第一支撑柱1141与第二弧面段靠近中部的区域连接,从而使第二弧面段靠近中部的区域形状更加稳定。其中,可以使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在第二弧面段的中部的分布密度最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110和显示面板120,背光模组110包括背板111、扩散板112、光源组件113和支撑组件114,背板111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1111和第二板面1112,背板111包括沿第一拟合弧线段X1延伸的第一曲面段1113;扩散板112的一侧板面与第一板面1111相对间隔设置,扩散板112包括沿第二拟合弧线段X2延伸的第二曲面段1121,第二曲面段1121与第一曲面段1113相对设置;光源组件113与背板111连接,光源组件113的出光侧朝向扩散板112;支撑组件114包括沿第二拟合弧线段X2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分别连接于第一曲面段1113和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在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

显示面板120与背光模组110的背板111连接,显示面板120为曲面显示面板120,显示面板120的一侧板面与背光模组110的扩散板112背离背板111的一侧板面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通过使背光模组110的支撑组件114的多个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在第二拟合弧线段X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能够使各第一支撑柱1141的高度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距离更加适配,从而降低连接于背板111的第一曲面段1113和扩散板112的第二曲面段1121之间的第一支撑柱1141受到挤压,避免支撑柱和背板111或扩散板112之间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支撑柱或扩散板112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报表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基于大数据的报表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报表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报表文件的生成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 报表自动上传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报表生成方法、报表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生成报表模板和显示数据报表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51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