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7-23 01:35:21


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增加接触力的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921270492.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弹片端子(原文的连接器即端子),其包括与对接端子接触的一第一弹片和压接在第一弹片上方的一第二弹片,以此增加接触力,该端子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当对接端子左右偏移时,对接端子会使得所述第一弹片受到左右侧向力的作用,由于第二弹片仅设置在第一弹片的上方,第一弹片的左右两侧不受限制,有可能导致第一弹片也左右偏移,无法被第二弹片充分地下压,也有可能导致第一弹片发生扭曲。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包括一悬臂和一弹臂,弹臂与对接端子接触,悬臂包括一叠压部,其设置在弹臂的上方以增加接触力,悬臂还包括一遮挡部,其设置在弹臂的左侧或右侧以使限制所述接触部的左右偏移量,进而使叠压部充分抵压对接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导电端子,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收容空间,构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上壁、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一下壁,所述上壁具有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的一弹臂,所述弹臂具有一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的一挡止臂,其中一个所述侧壁成型有一悬臂,所述悬臂包括位于所述接触部的上方的一叠压部和弯折连接所述叠压部的一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接触部的左侧或右侧且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接触部沿左右方向的投影相重叠,所述接触部能够被所述叠压部抵压。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包括连接所述遮挡部和所述侧壁的一基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前端,所述叠压部自所述遮挡部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基部和与其连接的所述侧壁相共面,且所述基部在上下方向的高度沿由后向前的方向逐渐收窄。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的下边缘平直设置,所述基部的上边缘相对于所述下边缘向前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遮挡部相对于所述上边缘向上凸伸,并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弯折,所述叠压部高于所述上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上壁具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上部开口,所述弹臂自所述上部开口的前边缘向后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包括直接连接所述上壁的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一侧部开口,所述侧部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接触部沿左右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侧部开口的范围内,所述悬臂自所述侧部开口的后边缘向前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位于所述上壁的上方的一顶壁,所述侧壁包括连接所述顶壁的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对应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左右两侧,所述顶壁具有两个平板部、位于两个所述平板部之间的一裁切口与所述挡止臂,所述挡止臂向后并向上倾斜延伸形成,所述挡止臂的后端通过所述裁切口与后方的所述平板部分隔,所述挡止臂的前端连接前方的所述平板部,所述顶壁还具有连接两个所述平板部的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邻近所述挡止臂的一侧且所述加强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挡止臂的延伸长度,所述上部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而连通所述侧部开口,整个所述连接部向下倾斜而进入所述上部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的前后两端相对于两个所述平板部向下弯折,形成两个连接段,每一所述平板部还具有至少一个缺口,每一所述缺口位于每一所述连接段与对应的所述平板部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叠压部至少覆盖所述接触部一半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接触部的厚度。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前述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挡止结构,所述挡止结构与所述挡止臂沿前后方向相互阻挡,防止所述导电端子退出所述绝缘本体。

本发明的导电端子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当所述接触部与对接端子抵接时,所述叠压部向下压接被顶起的所述接触部,增加额外的接触力,保证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对接端子的稳定接触,另外当所述对接端子发生左右偏移时,所述遮挡部则能够限制所述接触部的左右偏移量,使得所述叠压部能够充分向下抵压所述接触部,保证所述接触部具备足够的接触力,也能够减小所述弹臂的扭曲程度,有利于保持所述弹臂稳定,延长所述弹臂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叠压部相对于所述遮挡部沿左右方向横向弯折,有利于所述叠压部和所述遮挡部被顶起后大致上维持形状,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第二弹片基本仅沿前后方向弯折延伸而容易受力变形,避免所述叠压部和所述遮挡部由于变形而减弱对所述接触部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导电端子水平转动90度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剖视图,相对于图2切除了大部分的顶壁;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电端子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的导电端子1为本发明的所述导电端子1的一个实施例,整个所述导电端子1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电端子1的前半部分用于接收容纳一个大致呈插针形状的对接端子(未图示),并与之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端子1的后半部分用于与一线缆内的导体(未图示)形成电性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应用于一电连接器中,组装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2内。

如图1-2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的前半部分包括一收容空间10和构成所述收容空间10的一上壁11、两个侧壁12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12的一下壁13,所述收容空间10向前开放,用于供所述对接端子向后插入。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壁11上方的一顶壁14。两个所述侧壁12包括位于左侧的一第一侧壁12a和位于右侧的一第二侧壁12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壁11仅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2a而不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2b,所述顶壁14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2b。

如图3所示,所述上壁1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上部开口110,所述上部开口110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0,将所述上壁11分隔为前后两部分,所述上壁11具有连接于所述前部分的一弹臂111,所述弹臂111自所述上部开口110的前边缘在所述收容空间10内向后向下延伸,包括连接所述上壁11的一第一倾斜部1111、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部1111的一平行部1112、连接所述平行部1112的一第二倾斜部1113和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1113的一接触部1114,所述平行部1112与所述下壁13大致平行,所述接触部1114用于向下压接所述对接端子而形成电性连接。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2a开设一侧部开口120,所述侧部开口120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0,而且所述接触部1114的向左投影位于所述侧部开口120的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开口120与所述上部开口110相连。所述第一侧壁12a还成型有自所述侧部开口120的后边缘向前延伸的一悬臂121,所述悬臂121包括自所述侧部开口120的后边缘向前延伸的一基部1211、连接于所述基部1211前端的一遮挡部1212和自所述遮挡部1212向右延伸的一叠压部1213。所述基部1211和所述第一侧壁12a相共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部1211的下边缘12112平直设置,与所述下壁13大致平行,所述基部1211的上边缘12111由后向前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基部1211在上下方向的高度沿由后向前的方向逐渐收窄,所述遮挡部1212相对于所述上边缘12111向上凸伸,并向所述收容空间10内弯折,所述叠压部1213高于所述上边缘12111。所述遮挡部1212位于所述接触部1114的左侧且所述遮挡部1212与所述接触部1114沿左右方向的投影相重叠,所述遮挡部1212的高度大于所述接触部1114的厚度,所述叠压部1213进入所述收容空间10并位于所述接触部1114上方,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叠压部1213至少覆盖所述接触部1114一半的宽度。

当所述对接端子完成插入后,所述对接端子会通过所述接触部1114的下方,而向上顶起所述接触部1114,被顶起的所述接触部1114也会向上顶起所述叠压部1213,使得所述接触部1114被所述叠压部1213向下抵压。所述基部1211也会随着被顶起的所述叠压部1213而变形,向前向下倾斜设置的所述上边缘12111则延长了所述基部1211的力臂,有利于所述基部1211在发生变形而方便所述对接端子通过所述接触部1114。

如图5所示,所述下壁13的上表面具有两个凸出部131,在前后方向上两个所述凸出部131大致位于所述接触部1114的前后两侧,其中位于后方的所述凸出部131相对更靠近所述接触部1114。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顶壁14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侧壁12b的一部分通过冲压裁切工艺形成有一挡止臂141和与之对应的一裁切口142,所述挡止臂141的截面大致呈L形,整体向后向上倾斜,所述挡止臂141的后端相对于所述顶壁14的其他部分和所述第二侧壁12b的其他部分向上凸出,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一让位槽21,且所述挡止臂141的后端与所述绝缘本体2的挡止结构22沿前后方向相互阻挡,防止所述导电端子1退出所述绝缘本体2,所述挡止结构22还可以是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内表面凸出的一凸块,也可以是能起到相同阻挡作用的其他结构。所述顶壁14还包括位于所述挡止臂141和所述裁切口142前后两侧的两个平板部143,所述挡止臂141的前端连接前方的所述平板部143,所述挡止臂141的后端通过所述裁切口142与后方的所述平板部143分隔。所述顶壁14还具有连接两个所述平板部143的一加强部144,所述加强部144邻近所述挡止臂141的一侧且所述加强部144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挡止臂141的延伸长度,所述加强部144还连接了所述裁切口142前后两侧的两个所述平板部143,增加了所述顶壁14的一体性和强度,避免所述顶壁14结构松散而无法承受所述挡止臂141与所述绝缘本体2相互卡扣产生的作用力。另外,所述加强部144的前后两端相对于所述平板部143向下弯折,形成两个连接段1441,每一所述平板部143还具有至少一个缺口145,位置靠前的所述平板部143具有两个所述缺口145,位置靠后的所述平板部143具有一个所述缺口145,每一所述缺口145设置在每一所述连接段1441与对应的所述平板部143的连接处,有利于所述连接段1441以及整个所述加强部144向下弯折,整个所述加强部144向下倾斜而进入所述上部开口110和所述侧部开口120的交接处,又或者说所述上部开口110和所述侧部开口120相交接连通为所述加强部144提供一定让位空间,有利于降低所述加强部144的高度,进而降低所述顶壁14和整个所述导电端子1的高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导电端子1的前半部分由所述上壁11、所述第一侧壁12a、所述下壁13、所述第二侧壁12b和所述顶壁14依次连接且沿逆时针方向卷曲形成,连接所述上壁11的所述第一侧壁12a位于所述弹臂111的左侧,所述悬臂121也对应位于所述弹臂111的左侧,所述叠压部1213向右延伸,连接所述顶壁14的所述第二侧壁12b位于所述弹臂111的右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1的前半部分可以由所述上壁11、所述第一侧壁12a、所述下壁13、所述第二侧壁12b和所述顶壁14依次连接且沿顺时针方向卷曲形成,在这种实施例中,连接所述上壁11的所述第一侧壁12a位于所述弹臂111的右侧,所述悬臂121也对应位于所述弹臂111的右侧,所述叠压部1213向左延伸,连接所述顶壁14的所述第二侧壁12b位于所述弹臂111的左侧。

参考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悬臂121设置在连接所述上壁11的所述第一侧壁12a,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以此为限,在更多的实施例中,所述悬臂121也可以设置在连接所述顶壁14的所述第二侧壁12b。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所述导电端子1和所述电连接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当所述接触部1114与对接端子抵接时,所述叠压部1213向下压接被顶起的所述接触部1114,增加额外的接触力,保证所述导电端子1与所述对接端子的稳定接触,另外当所述对接端子发生左右偏移时,所述遮挡部1212则能够限制所述接触部1114的左右偏移量,使得所述叠压部1213能够充分向下抵压所述接触部1114,保证所述接触部1114具备足够的接触力,也能够减小所述弹臂111的扭曲程度,有利于保持所述弹臂111稳定,延长所述弹臂111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叠压部1213相对于所述遮挡部1212沿左右方向横向弯折,有利于所述叠压部1213和所述遮挡部1212被顶起后大致上维持形状,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第二弹片基本仅沿前后方向弯折延伸而容易受力变形,避免所述叠压部1213和所述遮挡部1212由于变形而减弱对所述接触部1114的作用力。

2、由于所述悬臂121用于向下压接被插入的所述对接端子所顶起的所述接触部1114,所以所述悬臂121主要承受向上的作用力,而所述基部1211和与其连接的所述侧壁12相共面,且所述基部1211在上下方向的高度沿由后向前的方向逐渐收窄,有利于增加所述悬臂121承受向上的作用力时的刚性,进而有利于提供足量的下压力。

3、所述叠压部1213和所述基部1211的延伸方向以及二者所在平面大致垂直,如此设置使得所述叠压部1213的延伸长度不会大于所述收容空间10的左右宽度,也保证了所述基部1211的延伸长度明显大于所述叠压部1213的延伸长度,另外配合所述基部1211和与其连接的所述侧壁12相共面,有利于所述悬臂121对所述接触部1114形成更大的抵压力,从而使所述接触部1114具备更大的接触力。

4、所述加强部144的前后两端相对于所述平板部143向下弯折,形成两个连接段1441,每一所述平板部143还具有至少一个缺口145,位置靠前的所述平板部143具有两个所述缺口145,位置靠后的所述平板部143具有一个所述缺口145,每一所述缺口145设置在每一所述连接段1441与对应的所述平板部143的连接处,有利于所述连接段1441以及整个所述加强部144向下弯折,整个所述加强部144向下倾斜而进入所述上部开口110和所述侧部开口120的交接处,又或者说所述上部开口110和所述侧部开口120相交接连通为所述加强部144提供一定让位空间,有利于降低所述加强部144的高度,进而降低所述顶壁14和整个所述导电端子1的高度。

5、所述基部1211的下边缘12112平直设置,所述基部1211的上边缘12111相对于所述下边缘12112向前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叠压部1213高于所述上边缘12111,延长了所述基部1211的力臂,有利于所述基部1211在发生变形而方便所述对接端子通过所述收容空间10而与所述接触部1114充分接触。

6、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叠压部1213至少覆盖所述接触部1114一半的宽度,有利于所述叠压部1213能够充分且平稳地下压所述接触部1114。

7、所述遮挡部1212的高度大于所述接触部1114的厚度,有利于所述遮挡部1212充分限制所述接触部1114的左右位移,也有利于遮挡所述导电端子1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2所产生的碎屑附着于所述接触部1114。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端子模组、具有端子模组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焊接端子、焊接式端子及数据连接器
  • 一种导电端子及其压接模具
  • 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 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67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