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端子单元、阴端子、阳端子

文献发布时间:2024-07-23 01:35:21


端子单元、阴端子、阳端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单元及使用于该端子单元的阴端子和阳端子。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端子单元,该端子单元由呈表述为突片状等的板状的阳端子和与阳端子连接的阴端子构成。阴端子具有隔着阳端子插入间隙对置配置的一对壁部,在一方壁部设置有将阳端子按压到另一方壁部的弹性接触片,在另一方壁部突出设置有多个触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43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端子单元中,因为是将平板状的阳端子夹入在阴端子的一对壁部之间的结构,所以针对阳端子的板宽方向的外力的把持力较小。因此,也考虑到如下情况:由于振动等,在阴阳端子间产生细微滑动摩擦而使接触电阻值增大。故此,要求进一步改进端子单元。

对此,公开了如下端子单元及使用于该端子单元的阴端子和阳端子:能抑制阳端子相对于阴端子在板宽方向上移位,并能抑制由阴阳端子间的细微滑动摩擦引起的接触电阻值的增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端子单元具备呈板状的阳端子和与所述阳端子连接的阴端子,所述阴端子具有第1接触部及第2接触部和弹簧构件,所述第1接触部及所述第2接触部隔着阳端子压入间隙对置配置,所述阳端子压入配置于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所述弹簧构件将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阳端子在与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板宽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倾斜部,所述一对倾斜部向所述阳端子的板厚方向的一侧倾斜,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1接触部具有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所述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板厚方向的所述一侧的面对置,分别沿着所述阳端子的所述一对倾斜部倾斜,在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突出的第1触点部,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2接触部具有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所述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的面对置,分别沿着所述阳端子的所述一对倾斜部倾斜,在各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突出的第2触点部,所述弹簧构件具有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所述第1弹簧构件配置于所述板宽方向的一侧,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第2弹簧构件配置于所述板宽方向的另一侧,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第1弹簧构件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1触点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2触点部、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所述阳端子的所述倾斜部,所述第2弹簧构件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1触点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2触点部、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所述阳端子的所述倾斜部。

本公开的阴端子是在本公开的端子单元中使用的阴端子。

本公开的阳端子是在本公开的端子单元中使用的阳端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供如下端子单元及使用于该端子单元的阴端子和阳端子:能抑制阳端子相对于阴端子在板宽方向上移位,并能抑制由阴阳端子间的细微滑动摩擦引起的接触电阻值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以阳端子和阴端子的嵌合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端子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IV-IV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构成图1所示的端子单元的阴端子中组装弹簧构件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阴端子的横向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图。

图7是构成图1所示的端子单元的阴端子的立体图,是示出在图5所示的阴端子中组装有弹簧构件的状态的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阴端子的横向剖视图,是相当于图3的图。

图9是将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以阳端子和阴端子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构成图9所示的端子单元的阴端子中组装弹簧构件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构成图9所示的端子单元的阴端子的纵剖视图,是相当于图9中的XI-XI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端子单元,

(1)具备呈板状的阳端子和与所述阳端子连接的阴端子,所述阴端子具有第1接触部及第2接触部和弹簧构件,所述第1接触部及所述第2接触部隔着阳端子压入间隙对置配置,所述阳端子压入配置于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所述弹簧构件将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阳端子在与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板宽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倾斜部,所述一对倾斜部向所述阳端子的板厚方向的一侧倾斜,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1接触部具有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所述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板厚方向的所述一侧的面对置,分别沿着所述阳端子的所述一对倾斜部倾斜,在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突出的第1触点部,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2接触部具有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所述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的面对置,分别沿着所述阳端子的所述一对倾斜部倾斜,在各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突出的第2触点部,所述弹簧构件具有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所述第1弹簧构件配置于所述板宽方向的一侧,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第2弹簧构件配置于所述板宽方向的另一侧,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第1弹簧构件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1触点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2触点部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所述阳端子的所述倾斜部,所述第2弹簧构件将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1触点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2触点部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所述阳端子的所述倾斜部。

根据本公开的端子单元,阴端子具有隔着阳端子压入间隙对置配置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具有在第1接触部与第2接触部之间夹持压入阳端子压入间隙的阳端子的结构。在此,阳端子在与向阳端子压入间隙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即阳端子的板宽方向的两侧,具有向阳端子的板厚方向的一侧倾斜的一对倾斜部。同样,阴端子的第1接触部具有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第1触点部),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与阳端子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的面对置,分别沿着阳端子的一对倾斜部倾斜,阴端子的第2接触部具有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第2触点部),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与阳端子的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的面对置,分别沿着阳端子的一对倾斜部倾斜。进一步地,位于阳端子的板宽方向的一侧的阴端子的第1倾斜侧缘部的第1触点部和第2倾斜侧缘部的第2触点部被第1弹簧构件、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阳端子的倾斜部,位于阳端子的板宽方向的一侧的阴端子的第1倾斜侧缘部的第1触点部和第2倾斜侧缘部的第2触点部被第2弹簧构件、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阳端子的倾斜部。由此,在向阳端子的板宽方向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在阳端子的板宽方向的两侧,阳端子的倾斜部被同样倾斜的阴端子的(第1倾斜侧缘部的第1触点部或)第2倾斜侧缘部的第2触点部按压,产生朝向板宽方向内侧的分力(来自第1触点部或第2触点部的反作用力)。其结果,与现有结构相比,针对朝向阳端子的板宽方向的外侧的外力,能增大阻止阳端子移位的力,能抑制阳端子相对于阴端子在板宽方向上移位。

此外,在阳端子的板宽方向的两侧,将阳端子的倾斜部夹入同样倾斜的阴端子的第1倾斜侧缘部与第2倾斜侧缘部之间,能通过各不相同的弹簧构件(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从阳端子的倾斜部的板厚方向的两侧赋予接触压力。其结果,能以稳定的接触压力维持将阴端子的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按压到阳端子的各倾斜部的状态,能进一步有利地实现抑制阳端子相对于板宽方向的外力移位的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抑制阴阳端子间的细微滑动摩擦。进一步地,因为阴端子的设置有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的第1倾斜侧缘部和第2倾斜侧缘部沿着阳端子的倾斜部倾斜,所以能确保阴端子的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与阳端子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实现阴阳端子间的导通电阻的降低。

在此,关于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或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所谓“分别沿着阳端子的一对倾斜部倾斜”,只要第1倾斜侧缘部或第2倾斜侧缘部以沿着阳端子的倾斜部的方式倾斜即可,阳端子的倾斜部和第1/第2倾斜侧缘部可以不必平行。例如,第1/第2倾斜侧缘部的倾角相对于阳端子的倾斜部的倾角、也可以相差在0~10度左右的范围内。

另外,相对于阳端子,因为将阴端子的触点部(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分散配置于一对倾斜侧缘部,通过各不相同的弹簧构件按压到阳端子,所以能使各弹簧构件小型化,并且能将所需的按压力稳定地施加到分散配置的阴阳间触点部。特别是,第1/第2弹簧构件不插设于阳端子与阴端子的第1/第2触点部之间,所以能进一步有利地降低阴阳端子间的接触电阻。

此外,阴端子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只要允许阳端子向阳端子压入间隙压入,并能够在第1接触部与第2接触部之间夹持阳端子,也能采用任意结构。例如,只要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至少一方能向与隔着阳端子压入间隙的对置方向相反的方向移位,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隔着阳端子压入间隙在对置方向被弹簧构件施力,则能采用任意结构。

(2)优选的是,所述阳端子具有在所述板宽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一对倾斜部之间的中央平坦部,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1接触部具有第1平坦部,所述第1平坦部在所述板宽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一对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之间,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中央平坦部对置且沿着所述中央平坦部扩展,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2接触部具有第2平坦部,所述第2平坦部在所述板宽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一对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之间,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中央平坦部对置且沿着所述中央平坦部扩展。

阳端子具有中央平坦部和在其两侧沿板厚方向向相同侧倾斜的一对倾斜部,阴端子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配置于阳端子的板厚方向两侧,具有与阳端子相似的形状。即,第1接触部具有沿着阳端子的中央平坦部扩展的第1平坦部和、配置于第1平坦部的两侧并沿着阳端子的一对倾斜部倾斜的第1倾斜侧缘部,第2接触部具有沿着阳端子的中央平坦部扩展的第2平坦部、和配置于第2平坦部的两侧并沿着阳端子的一对倾斜部倾斜的第2倾斜侧缘部。这样,阳端子和阴端子的第1/第2接触部具有相似的形状并对置配置,所以端子单元自身不会产生不需要的间隙,能实现端子单元的小型化。

(3)优选的是,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1接触部具有抵接部,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2接触部具有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抵接部,通过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被抵接部的抵接,阻止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向所述相互接近的方向移位。通过分别设置于阴端子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抵接部和被抵接部相互抵接,从而阻止由弹簧构件引起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过度向接近方向移位。其结果,可靠地确保设置于第1接触部与第2接触部的对置面间的阳端子压入间隙,能实现阳端子向阳端子压入间隙插入时的插入阻力的减小。

(4)优选的是,所述第1接触部具有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一对所述抵接部,所述第2接触部具有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一对所述被抵接部,通过各所述抵接部和各所述被抵接部的抵接,阻止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各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向所述相互接近的方向移位。设置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的抵接部和设置于各第2倾斜侧缘部的被抵接部直接抵接,能阻止由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引起的、第1倾斜侧缘部和第2倾斜侧缘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位。因此,可靠地确保具有使阳端子的插入阻力为最高的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的第1/第2倾斜侧缘部间的阳端子压入间隙,能有利地实现阳端子的插入力的减小。

(5)优选的是,所述第1弹簧构件和所述第2弹簧构件通过板簧夹构成,所述板簧夹具有与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外表面重合的第1板部、与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外表面重合的第2板部、以及连结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的连结板部。通过由板簧夹构成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能简化端子单元自身的结构。而且,能使板簧夹的各板部与阴端子的各倾斜侧缘部的外表面重合地配置,能有利地实现端子单元的小型化。

(6)优选的是,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分别具有矩形板形状,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所述阴端子的基端部连结,从所述基端部呈悬臂梁状突出,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板宽方向的一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所述板宽方向的另一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设置于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对置面间的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突出顶端侧开口。采用该结构的原因是:仅仅在矩形板形状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板宽方向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别设置第1倾斜侧缘部和第2倾斜侧缘部并使其对置配置,就能高效地制造阳端子压入间隙在前方开口的阴端子。

(7)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弹簧构件和所述第2弹簧构件各自的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的至少一方的顶端部设置有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侧突出的卡止爪,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方和所述另一方分别设置有被卡合部,所述第1弹簧构件和所述第2弹簧构件各自的所述卡止爪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采用该结构的原因是:允许阳端子向在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前方开口的阳端子压入间隙插通,并且能将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在阳端子的板宽方向不能脱离地组装于第1接触部及第2接触部。由此,能在不导致大型化的情况下稳定地实现如下端子单元:能从阴端子的前方连接阳端子,即使反复进行阴阳端子的插拔也能确保稳定的接触压力。

(8)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弹簧构件和所述第2弹簧构件各自的所述连结板部,在板厚方向贯穿设置有贯穿孔,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方,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被抵接部向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所述板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地设置,插通所述第1弹簧构件的所述贯穿孔而配置,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所述板宽方向的另一方,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被抵接部向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所述板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地设置,插通所述第2弹簧构件的所述贯穿孔而配置。因为在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板宽方向的一方和另一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抵接部和被抵接部、插通于在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各自的连结板部设置的贯穿孔而配置,所以通过抵接部和被抵接部相对于贯穿孔的抵接,可阻止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向长边方向两侧的相对于第1、第2接触部的错位或脱落。由此,能在不导致大型化的情况下稳定地实现如下端子单元:能从阴端子的前方连接阳端子,即使反复进行阴阳端子的插拔也能确保稳定的接触压力。

(9)优选的是,所述阴端子的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分别具有矩形板形状,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与所述阴端子的基端部连结,从所述基端部呈悬臂梁状突出,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突出顶端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比所述突出顶端部靠所述基端部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和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设置于所述第1接触部与所述第2接触部的对置面间的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板宽方向的一方的侧面开口。采用该结构的原因是:仅仅在矩形板形状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突出顶端部、和比突出顶端部靠基端侧分别设置第1倾斜侧缘部和第2倾斜侧缘部并使其对置配置,就能高效地制造阳端子压入间隙在侧方开口的阴端子。

(10)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弹簧构件和所述第2弹簧构件各自的所述第1板部及所述第2板部的至少一方的顶端部、设置有向所述阳端子压入间隙侧突出的卡止爪,所述卡止爪卡合于所述第1接触部或所述第2接触部的所述一方的侧面。采用该结构的原因是:允许阳端子向在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一方的侧面开口的阳端子压入间隙插入,并且能将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在板宽方向不能脱离地组装于第1接触部及第2接触部。由此,能在不导致大型化的情况下稳定地实现如下端子单元:能从阴端子的侧方连接阳端子,即使反复进行阴阳端子的插拔也能确保稳定的接触压力。

(11)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至少一方的所述板宽方向的所述一方的侧面,且在所述长边方向上与所述卡止爪卡合的卡合部位的两侧,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有止动突部。采用该结构的原因是:在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至少一方,通过设置于中间隔着第1和/或第2卡止爪的长边方向两侧并向外侧突出的止动突部,通过卡止爪向止动突部的抵接可阻止第1弹簧构件和第2弹簧构件向长边方向的两侧错位或脱落。由此,能在不导致大型化的情况下稳定地实现如下端子单元:能从阴端子的侧方连接阳端子,即使反复进行阴阳端子的插拔也能确保稳定的接触压力。

(12)优选的是,设置于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1触点部、设置于在所述阳端子的插入方向上相互分离的多个部位,设置于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所述第2触点部、设置于在所述阳端子的插入方向上相互分离的多个部位。隔着阳端子的倾斜部且朝向阳端子相互压接的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分散设置于在阳端子的插入方向上相互分离的多个部位。由此,能用广泛分散的按压点保持阳端子的倾斜部,能在第1倾斜侧缘部与第2倾斜侧缘部之间稳定地夹持阳端子的倾斜部,能有利地抑制或者防止阳端子的旋转移位。

(13)优选的是,所述第1弹簧构件和所述第2弹簧构件具有第1凸部和第2凸部,所述第1凸部集中地施加对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的作用力,所述第2凸部集中地施加对所述第2倾斜侧缘部的作用力,所述第2凸部在所述阳端子的插入方向上以圆弧截面形状连续地延伸,所述第1凸部具有朝向所述第2凸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分呈半球状突出的形状。各弹簧构件的作用力从第1倾斜侧缘部侧被第1凸部集中地施加,并从第2倾斜侧缘部侧被第2凸部在阳端子的插入方向上遍及插入区域的宽广范围施加恒定的作用力。由此,通过将各弹簧构件的作用力有效地且稳定地施加在第1/第2倾斜侧缘部之间,进一步稳定地夹持阳端子的倾斜部,从而能进一步有利地抑制或者防止阳端子在板宽方向移位。另外,通过使作为第1凸部和第2凸部的一方的第1凸部为半球状,即使在阳端子压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而使阴端子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以基端部为中心形成角度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施力。

本公开的阴端子,

(14)在上述(1)至(13)中的任一个记载的端子单元中使用。

本公开的阳端子,

(15)在上述(1)至(13)中的任一个记载的端子单元中使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端子单元及使用于该端子单元的阴端子和阳端子的具体例。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至图8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10进行说明。端子单元10具备呈板状的阳端子12和与阳端子12连接的阴端子16。阴端子16具有弹簧构件14(后述的第1弹簧构件58及第2弹簧构件60),弹簧构件14将构成后述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的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并且,通过阳端子12以压入状态插入到阴端子16并相互接触,从而阳端子12和阴端子16电连接。此外,端子单元10能以任意朝向配置,但是,以下设上方为图3中的上方,下方为图3中的下方,左方为图2中的上方,右方为图2中的下方,前方为图2中的左方,后方为图2中的右方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附图标记,对其他构件省略附图标记。

<阳端子12>

阳端子12在整体上呈板状,使用未图示的平板零件构成。平板零件在整体上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并具有预定的板宽尺寸及板厚尺寸,笔直地延伸。此外,在阳端子12中,以压入状态插入到阴端子16中的后述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的插入方向前端侧(图1中为后方侧)的端部为末端越来越细形状(参照图1)。阳端子12具有导电性,例如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电阻较低的金属形成。

并且,通过使平板零件的板宽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分向板厚方向的一侧(上方)弯折而倾斜,从而在阳端子12的板宽方向两端部分设置有一对倾斜部18、18。即,在阳端子12中,在与向后述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插入的方向(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在实施方式1中为正交的方向即板宽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倾斜部18、18。在阳端子12的板宽方向上位于一对倾斜部18、18之间的板宽方向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平坦地扩展的中央平坦部20。此外,一对倾斜部18、18既可以遍及阳端子12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设置,也可以仅设置于插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22的阳端子12中、形成为末端越来越细形状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分。在实施方式1中,阳端子12的板厚尺寸大致恒定,一对倾斜部18、18及中央平坦部20的厚度尺寸分别是A(参照图3),但是一对倾斜部18、18及中央平坦部20的厚度尺寸也可以相互不同。

一对倾斜部18、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的倾角为θ1(参照图3)。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阳端子12中,板宽方向的一侧(左侧)的倾斜部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的倾角、和板宽方向的另一侧(右侧)的倾斜部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的倾角是相互相等的大小(θ1),但是左右两侧的倾角也可以相互不同。

一对倾斜部18、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的倾角θ1没有限定,但是优选为例如5°以上且4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30°以下。通过使倾斜部18的倾角θ1为5°以上,从而在对阳端子12作用有向板宽方向外侧的外力时,也能抑制阳端子12向板宽方向外侧移位。通过使倾斜部18的倾角θ1为45°以下,从而能将阳端子12、进而端子单元10的上下方向尺寸抑制得较小。

如后所述,阳端子12在压入配置于阴端子16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的状态下,板厚方向一侧的面(上表面)与阴端子16的第1接触部28对置配置,板厚方向另一侧的面(下表面)与阴端子16的第2接触部30对置配置。由此,阳端子12被阴端子16的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夹持。

在阳端子12中,比形成为末端越来越细形状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分靠基端侧(图1中为前方侧)笔直地延伸,例如既可以设置一对倾斜部18、18,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向基端侧延伸,也可以不设置一对倾斜部18、18,而以大致平板形状向基端侧延伸。阳端子12中的基端侧部分例如通过压接或熔接等固装有电线,或者设置有螺栓插通孔,固定于机器的端子部。

<阴端子16>

例如,也如图5或图7所示,阴端子16包括主体部24和电线连接部26,并一体地构成,主体部24在内部具有在成为后述的第1及第2接触部28、30的突出顶端侧的前侧开口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在电线连接部26固装未图示的电线的芯线。更详细而言,阴端子16具有导电性,且使用能冲压加工或冲裁加工等的各种金属材料、例如黄铜或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形成。

阳端子压入间隙22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的上下方向对置面间。总之,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隔着阳端子压入间隙22对置配置。在主体部24的后端部分,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相互连结,例如通过铆接固定,从而冲压加工后的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相互不分离。换言之,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后端侧)在阴端子16的基端部(后端部)连结,第1接触部28及第2接触部30从该连结的基端部呈悬臂梁状朝向前方突出。另外,第2接触部30的后端部分延伸到比与第1接触部28的连结部分靠后方,构成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电线连接部26。

<第1接触部28>

第1接触部28在整体上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前后方向笔直地延伸。在第1接触部28,在板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设置有相对于板宽方向中央部分向板厚方向一侧(上方)弯折而倾斜的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32、32。即,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32、32与阳端子12的板厚方向一侧的面(上表面)对置,分别沿着一对倾斜部18、18倾斜。位于这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32、32的板宽方向之间的第1接触部28的板宽方向中央部分、是与阳端子12的中央平坦部20对置且沿着其平坦地扩展的第1平坦部34。

在实施方式1中,各第1倾斜侧缘部32从第1接触部28的前端以预定的长度设置。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在第1接触部28的前端部分相对于第1平坦部34以预定的倾角θ2(参照图3)倾斜。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1接触部28,板宽方向一侧(左侧)的第1倾斜侧缘部32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和板宽方向另一侧(右侧)的第1倾斜侧缘部32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是相互相等的大小(θ2),但是左右两侧的倾角也可以相互不同。

另外,第1接触部28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的后端部分未设置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相对于第1平坦部34平坦地扩展,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是0。即,在第1接触部28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逐渐变化的过渡部36。在各过渡部36的前端部分,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是θ2,并且在各过渡部36的后端部分,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是0。故此,在各过渡部36,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从前方朝向后方从θ2逐渐减小到0。总之,在第1接触部28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比各过渡部36靠前方的部分相对于第1平坦部34向上方弯折,但是倾角恒定为θ2的第1接触部28的前方部分是各第1倾斜侧缘部32。

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内表面(下表面)设置有朝向位于下方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突出的第1触点部38。这些第1触点部38向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板厚方向突出,相对于成为第1平坦部34的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倾斜地突出。第1触点部38具有左右方向尺寸比前后方向尺寸大的横向较长的扁平形状,也如图5或图7所示,突出顶端面形成为弯曲面。在实施方式1中,第1触点部38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32设置于、在成为阳端子12的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分离的两个部位,在第1接触部28设置有合计四个第1触点部38。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上表面)的与各第1触点部38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凹部40,通过在第1接触部28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各第1触点部38。

另外,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32设置有抵接部42,抵接部42在弹簧构件14(后述的第1弹簧构件58及第2弹簧构件60)组装时与后述的被抵接部56抵接。这一对抵接部42、42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即上端部)向作为板宽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在实施方式1中,这些抵接部42设置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分,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于相当于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各第1触点部38的前后方向之间的位置。

<第2接触部30>

第2接触部30在整体上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前后方向笔直地延伸。在第2接触部30,在板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设置有相对于板宽方向中央部分、向板厚方向的一侧(上方)弯折而倾斜的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44、44。即,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44、44与阳端子12的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的面(下表面)对置,分别沿着一对倾斜部18、18倾斜。位于这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44、44的板宽方向之间的第2接触部30的板宽方向中央部分、是与阳端子12的中央平坦部20对置、且沿着其平坦地扩展的第2平坦部46。总之,在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的板宽方向的一方(左方)及另一方(右方)分别设置有上下对置的第1倾斜侧缘部32和第2倾斜侧缘部44。

在实施方式1中,各第2倾斜侧缘部44从第2接触部30的前端以预定的长度设置。各第2倾斜侧缘部44在第2接触部30的前端部分相对于第2平坦部46以预定的倾角θ3(参照图3)倾斜。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2接触部30,板宽方向的一侧(左侧)的第2倾斜侧缘部44相对于第2平坦部46的倾角、和板宽方向的另一侧(右侧)的第2倾斜侧缘部44相对于第2平坦部46的倾角是相互相等的大小(θ3),但是左右两侧的倾角也可以相互不同。

优选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θ2、与阳端子12中的各倾斜部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的倾角θ1是相同大小,或者即使是不同的情况,角度差也在10°以内。由此,在阳端子12压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22时,能抑制阳端子12在阳端子压入间隙22内晃动,能稳定地确保阳端子12和第1触点部38的接触面积。同样,优选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相对于第2平坦部46的倾角θ3、与阳端子12中的各倾斜部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的倾角θ1是相同大小,或者即使是不同的情况,角度差也在10°以内。由此,在阳端子12压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22时,能抑制阳端子12在阳端子压入间隙22内晃动,能稳定地确保阳端子12和后述的第2触点部50的接触面积。

在实施方式1中,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相对于第1平坦部34的倾角θ2、和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相对于第2平坦部46的倾角θ3大致相等。故此,在实施方式1中,左方的第1倾斜侧缘部32和第2倾斜侧缘部44大致平行地扩展,并且右方的第1倾斜侧缘部32和第2倾斜侧缘部44大致平行地扩展。

另外,第2接触部3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的后端部分与第1接触部28同样,相对于第2平坦部46平坦地扩展,在第2接触部3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第2平坦部46的倾角逐渐变化的过渡部48。即,相对于第2平坦部46的倾角恒定为θ3的第2接触部30的前方部分是各第2倾斜侧缘部44。

在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内表面(上表面)设置有朝向位于上方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突出的第2触点部50。这些第2触点部50向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板厚方向突出,相对于作为第2平坦部46的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倾斜地突出。第2触点部50与第1触点部38相同,具有左右方向尺寸比前后方向尺寸大的横向较长的扁平形状,也如图5或图7所示,突出顶端面成为弯曲面。在实施方式1中,在各第2倾斜侧缘部44中,第2触点部50设置于在作为阳端子12的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分离的两个部位,在第2接触部30设置有合计四个第2触点部50。

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第2触点部50设置于与第1触点部38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位置,在上下方向的投影中,第1触点部38和第2触点部50相互重叠。另外,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32或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板厚方向的投影中,第1触点部38和第2触点部50错开位置,并局部重叠。

并且,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在随着从左右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而向上方倾斜的倾斜方向呈线状延伸,左方的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右方的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相互平行地延伸。在弹簧构件14(后述的第1弹簧构件58及第2弹簧构件60)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的图7、8的状态下,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的分离距离是B(参照图8)。该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的分离距离B小于阳端子12的板厚尺寸A(B

在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下表面)的与各第2触点部5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52,通过在第2接触部30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各第2触点部50。另外,在第2接触部30的下表面向下方开口地设置有被卡合部54,后述的弹簧构件14(第1弹簧构件58及第2弹簧构件60)的卡止爪76卡止于被卡合部54。在实施方式1中,被卡合部54以将第2接触部30在板厚方向贯穿的贯穿孔的形状形成。此外,该被卡合部也可以是向下方开口的有底孔状。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一对被卡合部54、54在作为板宽方向两侧的左右方向两侧相互分离地设置,并设置于第2平坦部46和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连接部分。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各被卡合部54设置于相当于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各第2触点部50的前后方向之间的位置。

另外,在各第2倾斜侧缘部44设置有被抵接部56,被抵接部56向作为板宽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它们的突出端部朝向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向上方突出。这一对被抵接部56、56设置于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分,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于相当于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各第2触点部50的前后方向之间的位置。即,各被抵接部56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各抵接部42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地设置,在组装后述的弹簧构件14(第1弹簧构件58及第2弹簧构件60)时,各被抵接部56和各抵接部42相互抵接。

<弹簧构件14>

弹簧构件14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弹簧构件14具有第1弹簧构件58和第2弹簧构件60,第1弹簧构件58配置于阳端子12(构成其的平板零件)的板宽方向即左右方向的一侧(左侧),第2弹簧构件60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右侧)。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第1弹簧构件58和第2弹簧构件60具有相同形状,以左右反转的状态使用。故此,在以下说明中,对第1弹簧构件58进行说明,并且,关于第2弹簧构件60,在图中标注与第1弹簧构件58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第1弹簧构件58(第2弹簧构件60)>

第1弹簧构件58通过板簧夹构成,该板簧夹具有与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上表面)重合的第1板部62、与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下表面)重合的第2板部64、以及连结这些第1板部62和第2板部64的连结板部66。第1弹簧构件58例如由能进行冲压加工的金属形成,能够通过将金属平板折弯成预定形状等而形成第1弹簧构件58。

第1板部62和第2板部64分别从连结板部66的上端及下端向连结板部66的板厚方向的一侧延伸,第1板部62和第2板部64隔开预定距离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这些第1板部62和第2板部64能以与连结板部66的连接部分为基点、在相互分离或者接近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也如图5、6等所示,第1板部62为大致矩形或者大致五边形的平板状,在第1板部62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有向与第2板部64的对置方向内侧(下方)突出的第1凸部68。在实施方式1中,第1凸部68为半球状,在第1板部62的上表面中与第1凸部68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凹部70。由此,能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第1凸部68。并且,通过第1凸部68形成为半球状,从而在第1板部62与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重合时,第1凸部68的顶部与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点接触,集中地对第1倾斜侧缘部32施加作用力。

另外,第2板部64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第2板部64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中间部分设置有第2凸部72,第2凸部72以向第1板部62侧凸出的圆弧形截面在第2板部64的宽度方向(即,作为阳端子12的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连续地延伸。在实施方式1中,第2凸部72设置在第2板部64的宽度方向全长上,第1凸部68朝向第2凸部72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分突出。在第2板部64的下表面中与第2凸部7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74。由此,能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第2凸部72。并且,通过第2凸部72形成为以圆弧形截面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从而在第2板部64与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重合时,第2凸部72的顶部与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线接触,集中地对第2倾斜侧缘部44的施加作用力。此外,在第2板部64的突出顶端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设置有卡止爪76,卡止爪76朝向对置的第1板部62或阴端子16中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侧(上侧)突出。

在将第1弹簧构件58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前的第1弹簧构件58的单品状态(自然状态)下,这些第1凸部68的顶部和第2凸部72的顶部的分离距离是C(参照图6)。此外,在此所示的第1凸部68的顶部和第2凸部72的顶部的分离距离C不是将第1凸部68的顶部和第2凸部72的顶部直线性连接的距离,而是第1倾斜侧缘部32及第2倾斜侧缘部44的板厚方向上的分离距离。另外,在将第1弹簧构件58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前,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上表面)和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下表面)的分离距离是D(参照图6)。并且,在将第1弹簧构件58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前的状态下,第1凸部68的顶部和第2凸部72的顶部的分离距离C、小于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和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的分离距离D(C

由此,如后所述,在将第1弹簧构件58组装于主体部24时,第1弹簧构件58的作用力施加于第1倾斜侧缘部32及第2倾斜侧缘部44,第1倾斜侧缘部32及第2倾斜侧缘部44被第1弹簧构件58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此外,如上所述,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分别组装于主体部24的左右两侧,所以第1弹簧构件58对板宽方向一侧(左侧)的第1倾斜侧缘部32和第2倾斜侧缘部44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并且第2弹簧构件60对板宽方向另一侧(右侧)的第1倾斜侧缘部32和第2倾斜侧缘部44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

另外,在连结板部66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形成有在板厚方向贯穿的贯穿孔78。在实施方式1中,贯穿孔78遍及连结板部66的整个长度方向(第1板部62和第2板部64的对置方向),并且以预定的宽度尺寸(前后方向尺寸)形成。该贯穿孔78形成于与第1及第2接触部28、30中的抵接部42及被抵接部56对应的位置,在第1弹簧构件58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时,抵接部42及被抵接部56插通于贯穿孔78,向连结板部66的板厚方向外侧突出。如上所述,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分别组装于主体部24的左右两侧,所以第1及第2接触部28、30的板宽方向的一方(左方)的抵接部42及被抵接部56插通于第1弹簧构件58的贯穿孔78,并且第1及第2接触部28、30的板宽方向的另一方(右方)的抵接部42及被抵接部56插通于第2弹簧构件60的贯穿孔78。

<端子单元10的组装工序>

接着,对端子单元10的组装工序的具体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端子单元10的组装工序不限定于以下记载。

首先,准备构成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的金属平板,通过进行冲压加工等加工成预定形状,从而形成一体地具备电线连接部26的主体部24。此外,在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组装前的状态下,在主体部24中,抵接部42和被抵接部56可以不必抵接,而以微小或者预定的分离距离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如上所述,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和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的分离距离D、大于第1凸部68的顶部和第2凸部72的顶部的分离距离C即可。另外,准备构成第1弹簧构件58的金属平板,通过进行冲压加工等加工成预定形状,从而形成第1弹簧构件58。此外,因为第1弹簧构件58和第2弹簧构件60是相同形状,所以第2弹簧构件60与第1弹簧构件58同时形成。

之后,在将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和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如图5、6所示般配置后,使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扩开变形,使第1板部62与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重合,并且使第2板部64与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重合。然后,使这些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分别向左右方向内侧滑动移位,使设置于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中的各第2板部64的各卡止爪76、与在第2接触部30的下方开口的各被卡合部54卡止。此时,使主体部24中的抵接部42及被抵接部56插通于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中的各连结板部66的各贯穿孔78,突出到各连结板部66的板厚方向外侧。由此,将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在作为板宽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不能脱离地组装到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而完成阴端子16。

在阴端子16的完成状态下,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的各第1板部62的各第1凸部68、与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中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凹部40、40之间点接触。另外,如图8所示,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的各第2板部64的各第2凸部72配置于、与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中的各凹部52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由此,各第2凸部72与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中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凹部52、52之间或各凹部52的前后方向外侧的部分线接触。

在此,第1倾斜侧缘部32的外表面和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外表面的分离距离D、大于自然状态下的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中的第1凸部68的顶部和第2凸部72的顶部的分离距离C,所以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以第1及第2板部62、64比自然状态扩开的状态组装于主体部24。由此,第1及第2板部62、64的弹性复原力作为向使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相互接近的方向的作用力施加于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其结果,各第1接触部28的抵接部42和各第2接触部30的被抵接部56抵接,限制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的进一步的向接近方向的移位。

特别是,在抵接部42和被抵接部56抵接而限制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的接近移位的状态下,第1及第2板部62、64的弹性复原力施加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及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由此,在完成状态的阴端子16中,利用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始终对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施加向接近方向的作用力。并且,在阴端子16的完成状态下,如上所述,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的分离距离为B。

接着,将另外准备的阳端子12从前方插入到完成状态的阴端子16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在此,阴端子16的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的分离距离B小于阳端子12的板厚尺寸A。为了阳端子12能更顺畅地向阳端子压入间隙22插入,阴端子16的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的对置面间距离朝向前方逐渐变大的导入锥79、79分别设置在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的板宽方向全长上(参照图5)。由此,阳端子12以压入状态插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22。即,第1接触部28的各第1触点部38从上方与阳端子12的各倾斜部18接触,并且第2接触部30的各第2触点部50从下方与各倾斜部18接触。并且,通过阳端子12,克服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的作用力而将各第1触点部38与各第2触点部50之间撑开,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位。由此,阳端子12能向阳端子压入间隙22压入,如图1至图4所示,阳端子12和阴端子16成为嵌合状态的端子单元10完成。

在阳端子12和阴端子16成为嵌合状态的端子单元10中,与自然状态相比,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的各第1板部62和各第2板部64被撑开,各第1板部62和各第2板部64的弹性复原力作为向使各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相互接近的方向的作用力施加于各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由此,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第1触点部38从上方按压于阳端子12中的各倾斜部18,并且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各第2触点部50从下方按压于各倾斜部18。特别是,在阳端子12插入前的阴端子16中,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的作用力预先施加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及各第2倾斜侧缘部44,除了该作用力之外,伴随阳端子12将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推开而产生的作用力也施加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及各第2倾斜侧缘部44,所以更可靠地实现各第1触点部38及各第2触点部50对各倾斜部18的按压。

即,在端子单元10的左方侧(板宽方向的一侧),通过第1弹簧构件58的作用力,第1倾斜侧缘部32的第1触点部38和第2倾斜侧缘部44的第2触点部50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阳端子12的倾斜部18。另外,在端子单元10的右方侧(板宽方向的另一侧),通过第2弹簧构件60的作用力,第1倾斜侧缘部32的第1触点部38和第2倾斜侧缘部44的第2触点部50按压到被压入它们之间的阳端子12的倾斜部18。

在实施方式1中,第1触点部38的按压力F1(参照图3)和第2触点部50的按压力F2(参照图3)均在与各倾斜部18的板厚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作用,所以各倾斜部18被第1及第2触点部38、50稳定地夹持,能使阳端子12和阴端子16更可靠地导通。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第1触点部38的按压力F1作用的方向和第2触点部50的按压力F2作用的方向在各倾斜部18的板厚方向上不面对,具体而言,第1触点部38的按压力F1作用于各倾斜部18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但是第2触点部50的按压力F2作用于比按压力F1作用的部分靠左右方向内侧。由此,可避免来自上下两侧的按压力F1、F2作用于各倾斜部18上的相同位置。其结果,阳端子12的各倾斜部18在多个位置上在第1触点部38与第2触点部50之间推开,所以也能实现插入阻力的减小。

另外,如图3所示,第1触点部38的按压力F1作为向下方的分力F1 a及向左右方向外侧的分力F1b而作用,并且第2触点部50的按压力F2作为向上方的分力F2a及向左右方向内侧的分力F2b而作用。在此,例如在对阳端子12施加在左右方向上从一方朝向另一方(例如从右方向左方)的外力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反方向的分力(例如从左方朝向右方的分力F1b)或向左右方向内侧的分力F2b抑制伴随被作用的外力的阳端子12的移位。特别是,由于第1触点部38的向下方的分力F1a和第2触点部50的向上方的分力F2a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面对,所以也可更可靠地抑制阳端子12的上下方向的移位。其结果,能抑制阳端子12相对于阴端子16的移位,能稳定地维持阳端子12和阴端子16的导通状态。

特别是,赋予这些按压力F1、F2的弹簧构件14被分割成配置于左方的第1弹簧构件58和配置于右方的第2弹簧构件60。由此,能通过第1弹簧构件58得到左方的按压力F1、F2,并且能通过第2弹簧构件60得到右方的按压力F1、F2。故此,能在实现弹簧构件14(第1弹簧构件58及第2弹簧构件60)的小型化的同时,在左右分别得到作用于不同方向的按压力F1、F2。

另外,由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及各第2倾斜侧缘部44沿着各倾斜部18设置,所以能稳定地确保设置于各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的各第1及第2触点部38、50和各倾斜部18的接触面积,可实现阴端子16、阳端子12之间的导通电阻的降低。

阳端子12具有左右方向中央的中央平坦部20和左右两侧的一对倾斜部18、18。同样,第1接触部28具有左右方向中央的第1平坦部34和左右两侧的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32、32,并且第2接触部30具有左右方向中央的第2平坦部46和左右两侧的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44、44。即,在实施方式1中,阳端子12和第1及第2接触部28、30均为相似形状,能将阳端子12以较高的空间效率插入到设置于第1及第2接触部28、30之间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

在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的状态下,通过抵接部42和被抵接部56抵接,从而阻止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向接近方向移位。由此,可避免在阳端子压入间隙22中,第1触点部38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50的顶部的分离距离小于B,抑制在将阳端子12向阳端子压入间隙22插入时插入阻力变得过大。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抵接部42和被抵接部56,所以更可靠地发挥阻止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向接近方向移位的效果。

由于第1弹簧构件58和第2弹簧构件60均通过板簧夹构成,所以能简化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进而是端子单元10的结构。特别是,由于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的各第1板部62及各第2板部64分别与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及各第2倾斜侧缘部44重合,所以也可实现端子单元10的小型化。

在实施方式1中,在阴端子16的第1接触部2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32、32,并且在第2接触部3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44、44,这些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的对置间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阳端子压入间隙22。由此,能够以较为简单的形状构成阴端子16及端子单元10。

在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分别设置有卡止爪76,且与第2接触部30的各被卡合部54卡止。由此,防止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相对于主体部24向左右方向外侧移位。另外,在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分别设置有贯穿孔78,插通有第1及第2接触部28、30的抵接部42及被抵接部56。由此,防止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相对于主体部24在前后方向上移位。其结果,防止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从阴端子16意外脱落,即使在反复进行阴端子16、阳端子12的插拔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稳定地得到预期的按压力F1、F2。

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32,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设置有多个第1触点部38,并且在各第2倾斜侧缘部44,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设置有多个第2触点部50。由此,能抑制阳端子12压入到第1及第2触点部38、50之间时的镀层的磨损等,同时能稳定地确保阳端子12和第1及第2触点部38、50的接触面积。另外,由于在各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的多个部位保持阳端子12,所以能更稳定地抑制阳端子12相对于阴端子16的移位。特别是,通过将多个第1及第2触点部38、50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设置,从而不仅在板宽方向,而且在旋转方向上也能抑制阳端子12相对于阴端子16移位。

在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的第1及第2板部62、64分别设置有半球状的第1凸部68、和以圆弧形截面呈直线状延伸的第2凸部72。由此,也能使各第1凸部68和各第1倾斜侧缘部32的接触状态为点接触,并且使各第2凸部72和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接触状态为线接触。其结果,能同时实现将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向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组装时的组装容易度的提高效果、和第1及第2板部62、64对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32、44的施力效果。另外,如实施方式1那样,通过将各第2凸部72配置于各第2倾斜侧缘部44的各凹部52上,也能在前后方向的多个部位使各第2凸部72抵接于各第2倾斜侧缘部44,也能提高抑制第1及第2弹簧构件58、60相对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移位的效果。进一步地,通过第1凸部68是半球状,从而在阳端子12压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22而使阴端子16的第1接触部28和第2接触部30以基端部为中心形成角度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施力。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9至图11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80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阳端子12在成为长边方向的前后方向(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上压入到阴端子16,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阳端子12在作为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左右方向(从左方朝向右方的方向)上压入到阴端子82。此外,在图9中,为了便于观看,仅示出在左右方向延伸的阳端子12的顶端部分。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1实质上相同的构件及部位,在图中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阳端子12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在作为与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板宽方向(前后方向)两端部分设置有一对倾斜部18、18,并且在板宽方向中央部分设置有平坦地扩展的中央平坦部20。即,一对倾斜部18、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朝向成为板厚方向的一方的上方倾斜。

<阴端子82>

阴端子82具备在内部具有阳端子压入间隙84的主体部24和主体部24的后方的电线连接部26,该结构与实施方式1同样,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后述的弹簧构件114(第1弹簧构件116及第2弹簧构件118)从板宽方向(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右方)组装于主体部24,从而阳端子压入间隙84在阴端子82的左右方向的一方(左方)的侧面开口。实施方式2的阳端子压入间隙84也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第1接触部86和第2接触部88的上下方向对置面间。这些第1接触部86和第2接触部88各自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后端侧)在阴端子82的基端部(后端部)连结,第1接触部86及第2接触部88从该连结的基端部呈悬臂梁状突出。并且,在作为自由端的第1接触部86和第2接触部88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前端侧)设置有阳端子压入间隙84。

<第1接触部86>

第1接触部86在整体上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前后方向笔直地延伸。在第1接触部86中,在突出方向(从后方朝向前方的方向)的顶端部(前端部)设置有第1倾斜侧缘部90,第1倾斜侧缘部90沿着阳端子12的板宽方向的一侧(前方侧)的倾斜部18倾斜。另外,在第1接触部86中,在比突出顶端部靠基端侧(后端侧)设置有第1倾斜侧缘部90,第1倾斜侧缘部90沿着阳端子12的板宽方向的另一侧(后方侧)的倾斜部18倾斜。这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90、90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在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90、90之间设置有沿着阳端子12的中央平坦部20扩展的第1平坦部92。即,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90、90相对于第1平坦部92向成为板厚方向的一侧的上方倾斜。此外,在第1接触部86中,比后方侧的第1倾斜侧缘部90靠后方在前后方向上平坦地扩展,在基端部(后端部)与第2接触部88连结,并且向比与该第2接触部88连结的基端部靠后方延伸而构成电线连接部26。另外,在前方侧的第1倾斜侧缘部90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抵接部94。

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90的内表面(下表面)设置有朝向位于下方的阳端子压入间隙84突出的第1触点部96。这些第1触点部96向各第1倾斜侧缘部90的板厚方向突出。第1触点部96是与实施方式1的第1触点部38同样的形状,但是前后方向尺寸大于左右方向尺寸,突出顶端面形成为弯曲面。在实施方式2中,第1触点部96设置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90中在左右方向上分离的两个部位,在第1接触部86设置有合计四个第1触点部96。在各第1倾斜侧缘部90的外表面(上表面)上与各第1触点部9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凹部98。

<第2接触部88>

第2接触部88在整体上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前后方向笔直地延伸。在第2接触部88中,在突出方向(从后方朝向前方的方向)的顶端部(前端部)设置有第2倾斜侧缘部100,第2倾斜侧缘部100沿着阳端子12中的板宽方向的一侧(前方侧)的倾斜部18倾斜。另外,在第2接触部88中,在比突出顶端部靠基端侧(后端侧)设置有第2倾斜侧缘部100,第2倾斜侧缘部100沿着阳端子12中的板宽方向的另一侧(后方侧)的倾斜部18倾斜。这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100、100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在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100、100之间设置有沿着阳端子12中的中央平坦部20扩展的第2平坦部102。即,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100、100相对于第2平坦部102向成为板厚方向的一侧的上方倾斜。此外,在第2接触部88中,比后方侧的第2倾斜侧缘部100靠后方在前后方向上平坦地扩展,在基端部(后端部)与第1接触部86连结。另外,在前方侧的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前端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被抵接部104。

在各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内表面(上表面)设置有朝向位于上方的阳端子压入间隙84突出的第2触点部106。这些第2触点部106向各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板厚方向突出。第2触点部106是与第1倾斜侧缘部90的第1触点部96同样的形状。这些第2触点部106设置于各第2倾斜侧缘部100中在左右方向上分离的两个部位,在第2接触部88设置有合计四个第2触点部106。在各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外表面(下表面)上各第2触点部10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108。

在实施方式2中,第1触点部96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106的顶部在随着从前后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而向上方倾斜的倾斜方向呈线状延伸,前方的第1触点部96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106的顶部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后方的第1触点部96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106的顶部相互平行地延伸。在后述的弹簧构件114(第1弹簧构件116及第2弹簧构件118)组装于阴端子82的主体部24的图11的状态下,第1触点部96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106的顶部的分离距离是B’。该第1触点部96的顶部和第2触点部106的顶部的分离距离B’小于阳端子12的板厚尺寸A’(参照图9)(B’

另外,在第2接触部88的板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一方的侧面(左端面)设置有被卡合部110,后述的弹簧构件114(第1弹簧构件116及第2弹簧构件118)中的卡止爪136卡止于被卡合部110。在实施方式2中,在第2接触部88的被卡合部110,向左右方向外侧(在实施方式2中为左方)突出地设置有在前后方向(第1接触部86及第2接触部88的长边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一对止动突部112、112。即,在第2接触部88的左端面设置有通过在被卡合部110设置一对止动突部112、112而相对凹陷的部分,在该凹部插入第1弹簧构件116及第2弹簧构件118的卡止爪136,与作为第2接触部88的一个侧面即左端面卡合。此外,该被卡合部例如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各止动突部112,而是在第2接触部88的左端面直接设置有凹部,也可以设置于第2接触部88的下表面。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一对被卡合部110、110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具体而言,分别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100、100。

<弹簧构件114>

组装于阴端子16的主体部24的弹簧构件114具有配置于前后方向的一侧(前侧)的第1弹簧构件116、和配置于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后侧)的第2弹簧构件118。此外,因为第1弹簧构件116和第2弹簧构件118是相同形状,所以在以下说明中,对第1弹簧构件116进行说明,并且,关于第2弹簧构件118,在图中标注与第1弹簧构件116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第1弹簧构件116(第2弹簧构件118)>

第1弹簧构件116通过板簧夹构成,该板簧夹具有与第1倾斜侧缘部90的外表面(上表面)重合的第1板部120、与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外表面(下表面)重合的第2板部122、以及连结这些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122的连结板部124。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122分别从连结板部124的上端及下端向连结板部12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延伸,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122隔开预定距离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这些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122能在相互分离或者接近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也如图9、10所示,第1板部120为大致矩形或者大致五边形的平板状,在第1板部120中与和连结板部124连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附近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第1凸部126。该第1凸部126为半球状,在第1板部120的上表面中与第1凸部12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凹部128。

另外,第2板部122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第2板部122中与和连结板部124连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第2凸部130,第2凸部130以向第1板部120侧凸出的圆弧形截面在第2板部122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延伸。该第2凸部130设置在第2板部122的宽度方向全长上,在第2板部122的下表面中与第2凸部13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132。

并且,在这些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122中,与连结板部124连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延伸部134,延伸部134向从连结板部124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在第1弹簧构件116和第2弹簧构件118中、在上下对置的各延伸部134的延伸端部(顶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对置方向内侧、即阳端子压入间隙84侧突出的卡止爪136。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将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组装于阴端子82的主体部24前,第1凸部126的顶部和第2凸部130的顶部的分离距离、小于第1倾斜侧缘部90的外表面(上表面)和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外表面(下表面)的分离距离。由此,在将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组装于主体部24时,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的作用力施加于各第1倾斜侧缘部90及各第2倾斜侧缘部100,第1倾斜侧缘部90及第2倾斜侧缘部100被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

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80能够按与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10同样的组装工序组装。即,将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从右方组装于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的阴端子82的主体部24。由此,各第1板部120与各第1倾斜侧缘部90的外表面重合,并且各第2板部122与各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外表面重合。另外,设置于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的各卡止爪136卡止于作为第1及第2接触部86、88的一方的侧面的左端面。特别是,设置于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的各第2板部122的各卡止爪136在第2接触部88的各被卡合部110插入到两止动突部112、112之间,卡止于第2接触部88的左端面。由此,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组装于阴端子82的主体部24而完成阴端子82。

在阴端子82的完成状态下,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的各第1板部120的各第1凸部126、与在第1倾斜侧缘部90的外表面上在左右方向上分离的凹部98、98之间点接触。另外,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的各第2板部122的各第2凸部130、与在第2倾斜侧缘部100的外表面上在左右方向上分离的凹部108、108之间线接触。由此,第1及第2板部120、122的弹性复原力作为向使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90、100相互接近的方向的作用力施加于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90、100。其结果,第1接触部86的抵接部94和第2接触部88的被抵接部104抵接,限制第1及第2倾斜侧缘部90、100进一步向接近方向的移位。

将阳端子12从左方插入到完成状态的阴端子82的阳端子压入间隙84。阳端子12以压入状态插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84。即,通过阳端子12,克服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的作用力而将各第1触点部96与各第2触点部106之间撑开,第1接触部86和第2接触部88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位。由此,阳端子12向阳端子压入间隙84压入,如图9所示,完成阳端子12和阴端子82呈嵌合状态的端子单元80。

在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80中,也在被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施力的各第1倾斜侧缘部90与各第2倾斜侧缘部100之间配置有阳端子12的各倾斜部18,各第1触点部96和各第2触点部106按压到阳端子12的各倾斜部18,所以可发挥与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10同样的效果。

特别是,在实施方式2中,在第1接触部86的前端部,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90、90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设置,并且在第2接触部88的前端部,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100、100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设置,这些第1接触部86和第2接触部88的对置间形成为向侧方开口的阳端子压入间隙84。由此,能够以较为简单的形状构成阴端子82及端子单元80。

另外,在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分别设置有卡止爪136,从右方安装于阴端子82的主体部24的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的各卡止爪136、卡止到第1及第2接触部86、88的侧面(左端面)。由此,防止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相对于主体部24向右方移位而脱落。特别是,在第2接触部88的左端面,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设置有构成被卡合部110的一对止动突部112、112,在这些止动突部112、112之间插入设置于各第2板部122的各卡止爪136,所以也可防止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相对于主体部24在前后方向上移位。其结果,防止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从阴端子82意外脱落,即使在反复进行阴端子82、阳端子12的插拔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第1及第2弹簧构件116、118稳定地得到预期的按压力。

<变形例>

以上,作为本公开的具体例,对实施方式1、2进行了详述,但是本公开并不被该具体记载所限定。能达到本公开目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也包含于本公开。例如,如下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阳端子12中的倾斜部18相对于中央平坦部20的倾角θ1、第1接触部28、86中的第1倾斜侧缘部32、90相对于第1平坦部34、92的倾角θ2、以及第2接触部30、88中的第2倾斜侧缘部44、100相对于第2平坦部46、102的倾角θ3大致相等,倾斜部18、第1倾斜侧缘部32、90以及第2倾斜侧缘部44、100大致平行,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使倾角θ2或θ3不同于上述倾角θ1。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对第1触点部或第2触点部的形成位置、形状等进行调节等,以使得从第1倾斜侧缘部或第2倾斜侧缘部突出的第1触点部或第2触点部的突出方向、与阳端子的倾斜部的板厚方向平行。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阳端子12、第1接触部28、86、第2接触部30、88分别具有中央平坦部20、第1平坦部34、92、第2平坦部46、102,但是,例如也可以不设置中央平坦部、第1平坦部以及第2平坦部中的至少一个,一对倾斜部或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也可以不经由中央平坦部或第1平坦部、第2平坦部而相互直接连接。

(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1弹簧构件58、116和第2弹簧构件60、118均由弹簧夹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螺旋弹簧等现有公知的弹簧构件。

(4)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的数量、形状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方式。例如,第1触点部或第2触点部可以均为半球状,也可以在阳端子的压入方向上设置有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另外,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的数量、形状等也可以相互不同。

(5)设置于第1弹簧构件及第2弹簧构件的第1凸部或第2凸部的数量、形状等不受限定。例如,第1凸部和第2凸部可以均为半球状,也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或者,第1凸部和第2凸部可以均是截面为圆弧形且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 端子单元(实施方式1)

12 阳端子

14 弹簧构件

16 阴端子

18 倾斜部

20 中央平坦部

22 阳端子压入间隙

24 主体部

26 电线连接部

28 第1接触部

30 第2接触部

32 第1倾斜侧缘部

34 第1平坦部

36 过渡部

38 第1触点部

40 凹部

42 抵接部

44 第2倾斜侧缘部

46 第2平坦部

48 过渡部

50 第2触点部

52 凹部

54 被卡合部

56 被抵接部

58 第1弹簧构件

60 第2弹簧构件

62 第1板部

64 第2板部

66 连结板部

68 第1凸部

70 凹部

72 第2凸部

74 凹部

76 卡止爪

78 贯穿孔

79 导入锥

80 端子单元(实施方式2)

82 阴端子

84 阳端子压入间隙

86 第1接触部

88 第2接触部

90 第1倾斜侧缘部

92 第1平坦部

94 抵接部

96 第1触点部

98 凹部

100 第2倾斜侧缘部

102 第2平坦部

104 被抵接部

106 第2触点部

108 凹部

110 被卡合部

112 止动突部

114 弹簧构件

116 第1弹簧构件

118 第2弹簧构件

120 第1板部

122 第2板部

124 连结板部

126 第1凸部

128 凹部

130 第2凸部

132 凹部

134 延伸部

136 卡止爪

相关技术
  • 端子单元、阴端子、阳端子
  • 阳端子零件及阴端子零件
技术分类

0612011667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