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出水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0:48


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按摩出水装置为了提供更为丰富的出水样式和更好的按摩体验,通常会设置转动机构来形成旋转水花,然而该旋转水花往往会受转动机构的转动离心力影响而往外周飞甩,其出水水花的张角无法控制,水花浪费严重、不够饱满、对人体的冲击效果不佳,因此无法给予使用者满意的按摩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其能够加强旋转水花出水是沿转动轴线方向的出水初速度、降低出水水花的张角及提升旋转水花的防飞溅效果,使得使用者获得满意的按摩冲洗体验。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水装置,包括:本体,其设有出水孔;转动件,其相对所述出水孔的轴线转动且设有伸入所述出水孔内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出水孔的孔壁形成出水间隙;所述出水间隙的间距沿出水方向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侧壁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宽度沿出水方向缩小且其底端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通过一过水通道引导水流向所述出水间隙;所述过水通道由所述本体形成或由所述本体与所述转动件配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通道的出水方向相对所述转动件的轴向和径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的切向分量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槽的出水方向相对所述转动件的轴向倾斜且倾斜方向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还设有与所述凸出部连为一体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出水腔内;所述本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出水腔的斜水道;所述斜水道指向所述转动部并引导水流推动所述转动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设有进水道和过水孔;所述进水道连通所述斜水道;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且其平行所述转动件轴向的方向指向所述转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设有环形壁;所述环形壁的一端凸伸至所述出水腔内,其中心孔构成了所述出水孔;所述环形壁位于所述出水腔的端面上设有相对所述出水孔的径向倾斜的过水槽;所述凸出部的侧壁设有垂直轴向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搭接于所述环形壁的端面并与所述过水槽界定形成所述过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腔且具有至少一个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通道的出水方向相对所述转动件的轴向和径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的切向分量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中转动件能够相对本体转动且其外周壁与出水孔界定形成了出水间隙,出水间隙内的水流能够随转动件发生转动并最终实现出旋转出水水帘,具有良好的按摩效果;该出水装置中,由于出水间隙的间距沿出水方向减小,因此出水间隙内水流沿出水方向具有较大的出水初速度,增压效果明显,在转动件离心力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旋转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以及减弱往外周飞甩的现象,从而使得旋转出水水帘的水流更为集中和饱满、对使用者的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也更佳。

2.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凸出部的侧壁设置有出水槽,因此出水间隙在出水槽处能够形成相对较厚的水帘部分,该水帘部分对人体的冲洗力度相对未形成出水槽所对应的水帘部分的冲洗力度更大,从而能够在出水水帘转动的状态下给使用者带来脉冲式的按摩体验。由于出水槽的宽度沿出水方向缩小且底端开口,因此对应于出水槽处的出水水流同样具有较大的出水初速度和增压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旋转出水水帘的防飞溅能力,使得旋转出水水帘的水流具有集中、饱满的形状和良好的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

3.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出水间隙与出水腔通过一过水通道连通,过水通道的过水面积小,当出水腔内的水流进入过水通道时,其水流速度必然加快,出水间隙内的水流的流速再次得到增强,出水间隙内水流沿出水方向的出水初速度同样加强,从而进一步抵消了离心力对旋转出水水帘的影响、加强旋转出水水帘的防飞溅能力、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

4.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由于过水通道的出水方向相对转动件的轴向和径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的切向分量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由过水通道引导的水流在冲击至转动件时能够对转动件施加与其转动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得转动件的转动速度降低、对旋转出水水帘的离心力减小,因此有利于减小旋转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和往外周飞甩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旋转出水水帘的饱满度和对使用者的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

5.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出水槽的出水方向相对转动件的轴向倾斜且倾斜方向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也即出水槽的出水方向与离心力方向相反,其进一步减弱了离心力作用带来的影响、减弱旋转出水水帘在离心力作用下沿转动方向甩出的惯性,从而再次减弱了旋转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和往外周飞甩的现象。

6.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转动件由斜水道引导的水流冲击产生旋转,其利用水力作用实现旋转,能源浪费小、结构简单且转动功能可靠。

7.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本体上设置过水孔,过水孔可以将水流引导至冲击转动部并施加转动阻力,以进一步地减小转动件的转动速度及离心力对旋转出水水帘的影响。

8.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限定了本体设有环形壁,环形壁凸伸于出水腔内的一端能够供转动件的转动部搭接,由此能够避免抵接面完全与出水腔的内腔壁抵接,减小转动件与出水腔内腔壁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转动件能够顺畅转动;此外,环形壁的设置还易于形成过水通道,结构上成型难度更小。

9.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转动件设置有出水通道,出水腔内的一部分水流能够从出水通道流出,又由于出水通道位于出水间隙内侧,因此,该出水装置具备内出旋转水花、外出旋转出水水帘的出水效果、出水分布量相比于不转动出水的分布量成几何倍数增长,出水细腻、按摩效果佳、用户的使用体验好,同时在外圈的转动水帘的包覆下,出水通道的出水水花无法往外飞溅,因此,整体出水仍具有较佳的防飞溅效果;出水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出水口,能够满足根据需求实现不同的出水效果。

10.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由于过水通道的出水方向相对转动件的轴向和径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的切向分量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因此,由过水通道引导的水流在冲击至转动件时能够对转动件施加与其转动方向相同的推力,在旋转出水水帘具有较大的沿出水方向的出水初速度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提升转动件的转动速度,有利于使出水颗粒更细,满足一些特定场景的冲洗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底座与密封盖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过水通道的倾斜方向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斜水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密封盖上具有过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出水装置中密封盖上具有过水孔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环形壁上的过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出水孔为纺锤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出水孔可以采取的样式;

图12为本申请中出水孔静止时的出水效果图一;

图13为图12中的出水孔旋转时的出水效果图;

图14为本申请中出水孔静止时的出水效果图二;

图15为图14中的出水孔旋转时的出水效果图;

图16为本申请中过水通道的倾斜方向与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出水腔10;壳体11;进水道111;安装腔112;孔肩110;底座12;座本体121;斜水道1211;台阶面1212;卡扣1213;环形限位槽1214;环形壁122;过水槽1221;密封盖13;环形凸缘131;卡槽132;凸筋133;过水孔134;

转动件2;凸出部21;出水槽210;凸轴211;凸块212;抵接凸缘213;抵接面2131;转动部22;叶片221;出水通道23;出水口231;

第一密封圈3;

第二密封圈4;

出水间隙100;过水通道200。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出水方向”以及它的变形,意为“水流从出水端口流出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16,图1至图1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出水装置包括本体1、转动件2、第一密封圈3和第二密封圈4。

其中,本体1设有出水孔,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本体1包括壳体11、底座12和密封盖13。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1为管状结构,其内设有台阶孔,其中,台阶孔的小孔构成了进水道111;台阶孔的大孔构成了安装腔112,安装腔112的内壁设内螺纹。

如图1至图3和图9所示,底座12包括座本体121和环形壁122。

座本体121呈圆筒状,其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斜水道1211和环形限位槽1214,其内壁靠近其开口端的部分设置有垂直其轴线的台阶面1212,其开口端设置有沿轴线延伸的若干间隔排布的卡扣1213;其中,外螺纹用于与壳体11内壁的内螺纹螺接,螺接时,座本体121的开口端朝向壳体11台阶孔的孔肩110,斜水道1211垂直于座本体121的轴线且相对于座本体121的径向倾斜;环形限位槽1214用于供第一密封圈3安装,当座本体121与壳体11螺接到位时,第一密封圈3密封抵接于安装腔112内壁和环形限位槽1214槽壁之间实现底座12与壳体11的密封关系,以避免安装腔112漏水;台阶面1212用于供第二密封圈4抵接;卡扣1213用于与密封盖13卡接。

环形壁122同轴贯穿且一体成型于座本体121的筒底,其一端凸伸至座本体121内腔,另一端凸伸出座本体121筒底的外壁,其中心孔构成了本体1的出水孔;环形壁122位于座本体121内腔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过水槽1221,过水槽1221的两端贯穿环形壁122,也即过水槽1221的两端分别连通座本体121的内腔和出水孔。

如图1至图3所示,密封盖13适用于密封地盖设于座本体121的开口端,具体地,密封盖13呈圆板状结构,其侧壁设有环形凸缘131,其一侧表面靠近周缘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凸筋133,此外,其上还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至少一个过水孔134;其中,环形凸缘131沿周向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布的卡槽132,当密封盖13与座本体121盖设时,密封盖13的部分匹配地嵌入至座本体121的内腔中,环形凸缘131抵接于座本体121的开口端端面,且各卡扣1213分别与各卡槽132沿轴向卡接以限制密封盖13与座本体121脱离;第二密封圈4套设于密封盖13的外周且抵接于台阶面1212,当密封盖13与座本体121卡接到位时,密封盖13与座本体121的内腔界定形成出水腔10,环形凸缘131与台阶面1212配合压抵第二密封圈4以避免出水腔10漏水,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盖13还可以通过粘接或焊接的形式与底座12实现稳定的固接,卡接方式只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凸筋133用于与壳体11台阶孔的孔肩110抵接,以保证密封盖13的表面与台阶孔内壁界定形成过水间隙,使得由进水道111流入的水能够经过该过水间隙及座本体121侧壁与壳体11内壁之间的间隙流至斜水道1211及出水腔10。由于过水孔134贯穿密封盖13,因此,过水孔134连通进水道111及出水腔10。

转动件2安装于本体1且适于相对出水孔的轴线转动,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件2包括连为一体的凸出部21和转动部22;凸出部21包括凸轴211、若干凸块212和环形的抵接凸缘213;凸轴211为圆柱形构件,其部分地伸入至出水孔内且与出水孔同轴;凸块212为圆弧形片状结构,各凸块212凸设于凸轴211的侧壁且沿周向间隔均布,各凸块212均位于出水孔内且各凸块212之间的间隔形成出水槽210,同时,各凸块212的外壁(即凸出部21的外周壁)与出水孔的孔壁间隔形成了出水间隙100;抵接凸缘213同轴地成型于凸轴211的外侧壁,其外径大于出水孔的孔径,且各凸块212的一端均延伸至与抵接凸缘213的一侧端面连接,抵接凸缘213连接各凸块212的该侧端面构成了抵接面2131,抵接面2131垂直于轴向,当凸轴211具有凸块212的部分伸入至出水孔内时,抵接凸缘213的抵接面2131搭接于环形壁122的端面且与过水槽1221界定形成过水通道200,由此避免抵接面2131完全与出水腔10的内腔壁抵接,减小转动件2与出水腔10内腔壁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转动件2能够顺畅转动。

由上述结构可知,过水通道200连通出水腔10和出水间隙100,出水槽210远离抵接面2131的一端开口。应当理解的是,过水通道200还可以独立成型于环形壁122上,而无需由抵接面2131和过水槽1221配合形成,也即,过水通道200可以由本体1形成或由本体1述转动件2配合形成,本实施例提供的仅仅是一种示例。

转动部22与凸出部21成型为一体,其包括若干叶片221,各叶片221沿周向间隔排布且固接于凸出部21背离抵接面2131的一端,由此形成一叶轮构造,该叶轮构造与凸出部21同轴,其位于出水腔10内,且其顶端贴靠于密封盖13的内表面,即,本实施例中,密封盖13的内表面通过与环形壁122的端面配合来限制转动件2沿轴向发生位移;斜水道1211指向转动部22并能够引导水流推动转动部22转动,以实现转动件2的转动功能,应当理解,转动件2相对本体1的转动还可以通过电力驱动实现,本实施例给出的仅仅是一种示例,采用水力驱动转动的方式,其能源耗费小、结构简单且转动功能可靠。

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内同轴地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出水通道23,出水通道23连通出水腔10且具有至少一个出水口231,具体地,该出水口231可以为如图10所示的纺锤形,也可以是如图11所示的若干与凸出部21轴线相距不同距离的柱孔,或周向排布的若干扇叶孔或径向延伸的若干直线孔,其中,纺锤形的出水孔能够形成刀片状出水;各柱孔可以位于同一径向上,也可以分布于不同的径向上,其能够形成水帘状出水;扇叶孔或直线孔则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水帘状出水,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出水时转动件2会发生旋转,因此,参见图12和图13以及图14和图15的效果对比图,出水通道23的出水分布量相比于不转动出水的分布量成几何倍数增长,出水细腻、按摩效果佳、用户的使用体验好。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该出水装置中,由进水道111流入的水能够经过过水间隙及座本体121侧壁与壳体11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入斜水道1211和出水腔10,再由过水通道200流入出水间隙100,出水间隙100能够形成环形的水帘状出水,由于转动件2在水流的驱动下能够产生旋转,因此,出水间隙100形成的是旋转的水帘状出水,其具有良好的按摩效果,但实际使用时该旋转出水水帘存在易受离心力影响而往外周飞溅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如图3所示,出水孔呈一圆锥孔,其大端端口位于出水腔10一侧,小端端口用于出水,由此使得出水间隙100的间距沿出水方向减小,该结构使得出水间隙100内水流沿出水方向具有较大的出水初速度,增压效果明显,因此在转动件2离心力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旋转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以及减弱旋转出水水帘往外周飞甩的趋势,从而使得旋转出水水帘的水流更为集中和饱满、对使用者的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也更佳。应当理解,出水间隙100的减小还可以通过将转动件2的侧壁设置有圆锥面来实现,本实施例给出的仅仅是一种示例。

更优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水槽210的宽度也沿出水方向缩小,首先,出水槽210的设置,使得出水间隙100在出水槽210处能够形成厚度相对较大的水帘部分,该较厚的水帘能够给予人相对较大的冲洗力度,而转动件2在转动的过程中,该较厚的水帘部分能够随出水槽210的位置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感官上给使用者一种脉冲式的按摩体验。另外,由于出水槽210的宽度沿出水方向缩小,因此使得出水槽210处所对应的出水水流同样具有较大的出水初速度和增压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旋转出水水帘的防飞溅能力,并达到进一步提升旋转出水水帘的饱满度、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的目的。

此外,由于出水间隙100与出水腔10通过过水通道200连通,过水通道200的过水面积小,当水流由出水腔10进入过水通道200时,过水面积的减小,使得水流速度必然加快,进而使得进入出水间隙100内的水流具有较大的流速,并进一步加强了出水间隙100内水流沿出水方向的出水初速度,有利于进一步抵消离心力对旋转出水水帘的影响,加强旋转出水水帘的防飞溅能力、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过水通道200的出水方向相对转动件2的轴线和径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的切向分量与转动件2的转动方向相反,由过水通道200引导的水流在冲击至转动件2(特别是冲击在出水槽210的槽壁)时能够对转动件2施加与其转动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得转动件2的转动速度降低,从而减小了旋转出水水帘所受到的离心力,并进一步帮助减小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以及减弱出水水帘往外周飞甩的趋势,以提升旋转出水水帘的饱满度、冲洗效果和按摩效果。

更优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水槽210设置有延伸至其底端开口的倾斜槽段,该倾斜槽段的倾斜方向与转动件2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出水槽210的出水方向相对转动件2的轴向倾斜且倾斜方向与转动件2的方向相反,也即出水槽210的出水方向与旋转出水水路所受到的离心力方向相反,其从切向上降低了离心力带来的影响,减弱旋转出水水帘在离心力作用下沿转动方向甩出的惯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旋转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和减弱出水水帘往外周飞甩的现象。

更优地,如图7和图8所示,密封盖13上的过水孔134以平行于转动将轴向的方向指向转动部22,其将水流引导至冲击转动部22并向转动部22施加转动阻力,以减小转动件2的转动速度,进一步减小离心力对旋转出水水帘的影响。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主要通过以上六种方式实现了减小旋转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防止出水水帘往外周飞溅的效果,其中,前三种方式主要通过三个方面逐级增强出水间隙100内水流的出水初速度,达到抵消离心力对旋转出水水帘的影响的目的,后三种方式则是从切向上直接减弱离心力的影响,其同样能够达到减小旋转出水水帘张角的目的,六个方面结合使得旋转出水水帘相对出水方向的张角可控、达到良好的防飞溅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出水水帘围合于出水通道23流出的出水水花的外周,因此其能够对由出水通道23的出水水花进行遮挡,防止其飞溅,使得整体出水具有较佳的防飞溅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采用前三种方式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良好的防溅效果,因此,为了满足一些对出水水花颗粒度大小有要求的特殊场景的使用需求,如图16所示,通过将过水通道200的出水方向设置为相对转动件2的轴向和径向倾斜且倾斜方向的切向分量与转动件2的转动方向相同的形式,有利于在客观允许的程度上增强旋转出水水流沿转动的出水流速,从而为这些使用场景提供颗粒度较细的出水水花。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装配时,首先,将叶轮的凸出部21具有凸块212的部分自座本体121内腔一侧伸入至出水孔内,将第二密封圈4置放于座本体121的台阶面1212上,将密封盖13在凸筋133朝外的情况下盖设于座本体121的开口端,将其上的各卡槽132与座本体121上的各卡扣1213对齐并卡接,将第一密封圈3套设于座本体121外壁上的环形限位槽1214内,然后在密封盖13朝向壳体11内台阶孔孔肩110的状态下将底座12螺接于壳体11的安装腔112内,当密封盖13上的凸筋133抵接至壳体11内台阶孔的孔肩110时,即完成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具备内出旋转水花、外出旋转出水水帘的出水效果,外圈旋转水花围绕于内圈水花外周,使得内圈水花无法往外飞溅,整体上,该出水装置的出水分布面积大、按摩效果佳且出水水流的防飞溅能力强。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出水装置、出水单元及用在出水装置的活动部件
  • 一种具有电子出水和机械出水两种模式的出水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