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头枕支撑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头枕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枕产品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头枕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头枕产品设计中,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要求对用户头、颈部的支撑高度,以及头部和颈部的曲度,以及支撑曲面的斜度进行多维度方向的调节,现有气囊技术方案在调节枕头高度的同时无法对的头部和颈部的相对位置和受力分布(曲度)进行调节,也无法根据不同场景(睡眠和使用移动设备时)对支撑表面斜度进行调节。

同时,在智能头枕系统设计中,经常需要对用户的睡姿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进一步自适应调节支撑的高度、角度,优化头部和颈部的受力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已有技术要么采用布置大量额外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带来对用户睡姿数据监测,要么采用对用户不同部位进行支撑的气囊压力分布来对用户睡姿进行监测。前者由于枕头内空间狭小而成本及技术复杂度较高,实用性较差。后者如发明CN116268902A公布了一种利用头部和颈部压力差来自动监测用户睡姿变化的枕头,但是,由于气囊调节需要很大幅度的气压状态变化,气囊在不同气压状态下对外界压力产生的压强数据变化极不线性等实际状况下,往往导致测量数据误差偏大,无规律数据异常,而导致系统判断错误而失去实用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枕支撑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头枕支撑系统,包括:双层调节子系统、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控制及算法子系统和用户交互子系统;

所述双层调节子系统与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与控制及算法子系统连接,所述用户交互子系统与控制及算法子系统连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层调节子系统包括上层调节模块、下层调节模块、压力传递模块和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

所述上层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气囊和颈部支撑模块;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气嘴和气管与数据采集及调节子系统连接;所述颈部支撑模块位于第一气囊前部,所述颈部支撑模块的高度与第一气囊的充气高度相等;

所述下层调节模块位于上层调节模块下方,所述下层调节模块与上层调节模块等长等宽,所述下层调节模块包括第二气囊和倾斜调整模块;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气嘴和气管与数据采集及调节子系统连接;所述倾斜调整模块位于第二气囊后部,所述倾斜调整模块高度与第二气囊充气高度相等;

所述压力传递模块位于上层调节模块与下层调节模块之间,所述压力传递模块包括若干接触板模块和若干触点凸起模块;若干所述触点凸起模块位于接触板模块之上;

所述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位于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或两侧,所述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连接固定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颈部支撑模块的外边缘与第二气囊的外边缘齐平;所述倾斜调整模块的外边缘与第一气囊的外边缘齐平。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电磁阀模块和气泵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与第一气囊的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与第二气囊的气管相连;

所述电磁阀模块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气囊和气泵模块的气管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气囊和气泵模块的气管相连;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磁阀模块和气泵模块与控制与控制及算法子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位于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气囊之间的气路上;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位于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气囊之间的气路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及算法子系统包括:控制硬件模块和软件算法模块;

所述控制硬件模块包括输入输出及周边电路和嵌入式计算机;

所述软件算法模块的程序运行于嵌入式计算机,所述软件算法模块包括模式选择模块、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所述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判断选择工作模式,所述模式选择模块包括睡眠模式、移动设备休闲模式和颈部放松模式,并输出相应计算结果;所述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在睡眠模式下,根据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采集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气压数据变化,进行数据解算,进而进行用户睡姿识别,输出识别结果;

所述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模块和睡姿识别模块计算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优选地,所述用户交互子系统包括:移动端APP和手动控制端;

所述移动端APP包括用户输入界面和系统反馈界面;

所述手动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端气囊和第二控制端气囊;所述第一控制端气囊位于第一气囊侧边,所述第一控制端气囊与第一气囊相连;所述第二控制端气囊位于第二气囊侧边,所述第二控制端气囊与第二气囊相连。

优选地,所述睡姿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交互子系统的用户指令或系统判断选择工作模式;

步骤S2:如果当前工作模式为睡眠模式,则:

步骤S2.1: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或系统设定的高度值和曲度值,输出目标气压值,并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放气至设定状态,同时根据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气压状态,第二气囊为数据采样单位,第一气囊为调节单位;

步骤S2.2:当用户睡姿发生变化时,其因睡姿变化而产生的第一气囊压力变化由第一气压传感器采样获得;同时该压力变化经过压力传递模块放大由第一气囊和颈部支撑模块传递至第二气囊,并由第二气压传感器采样获得;气压变化数据包含用户头部及颈部的整体和部分压力变换信息;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的气压变化数据传递给软件算法模块;

步骤S2.3:气压变化数据被软件算法模块中睡姿识别模块比对解算,获得当前睡姿判断结果;

步骤S2.4: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模块和睡姿识别模块计算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进行自适应充放气调节;第一气囊调节至相应曲度目标值,第二气囊调节至相应高度目标值;当其中一个气囊进行调节时,另一个气囊作为用户行为采样监测单位;

步骤S2.5:调节过程中用户姿态再次发生变化,按照步骤S2.2-步骤S2.4重新进行输出计算结果并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看手机模式时,则:

步骤1: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系统设定的目标气压值,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将第一气囊充放气至设定状态,第二气囊放气并和倾斜调整模块共同作用,使第一气囊的支撑表面倾斜至预期位置;

步骤2:算法根据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压力变化判断用户在枕时间;

步骤3:当用户连续在枕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系统设定的目标气压值,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放气动作,提醒用户注意时间和进入睡眠模式;随后依次将第一气囊充放气至设定状态,第二气囊充气并和倾斜调整模块共同作用,使第一气囊支撑表面平复至预期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进行头部和颈部的曲度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用户按照约定指令捏压第一控制端气囊,进行手动调节;或者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用户输入界面发出约定指令;

步骤A2:手动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气压数据变化按时序变换进行解算,解析用户捏压指令;移动端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直接获得指令;

步骤A3: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解析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步骤A4:第一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当第一气囊充放气时,利用颈部支撑模块和第一气囊之间产生的高度差,对用户头部和颈部的支撑曲度进行调节;

所述第二气囊进行头部和颈部的支撑高度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用户按照约定指令捏压第二控制端气囊,进行手动调节;或者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用户输入界面发出约定指令;

步骤B2:手动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气压数据变化按时序变换进行解算,解析用户捏压指令;移动端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直接获得指令;

步骤B3: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解析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步骤B4:第二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对用户头部和颈部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双层气囊设计来进行睡姿识别和自适应调节枕头高度、以及头部和颈部的曲度,同时还能根据不同场景调节枕头的支撑表面斜度;

2、本发明用双层气囊进行用户睡姿识别的问题;解决气囊在调节枕头的高度时,也无法无法同时调节的头部和颈部的相对位置和受力分布的问题;解决利用气囊在不同场景(睡眠和使用移动设备)下的支撑表面斜度的问题;

3、本发明使用了交错布置的双层气囊和支撑模块设计,实现用户睡姿变化识别;实现了用户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和曲度两个维度的自适应调节;可以针对用户躺卧看手机和睡眠等不同场景,调节头枕倾斜度,实现针对性的头枕支撑功能;

4、本发明在睡眠时无需额外控制设备,通过捏压气囊本身发出控制指令,操作系统调整头枕高度和曲度支撑状态,满足用户需求;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支撑系统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系统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压力传递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第一气囊1 触点凸起模块7

颈部支撑模块2 第一气压传感器8

第二气囊3 第二气压传感器9

倾斜调整模块4 第一电磁阀10

压力传递模块5 第二电磁阀11

接触板6 气泵模块12

控制硬件模块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头枕支撑系统,包括:双层调节子系统、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控制及算法子系统和用户交互子系统;所述双层调节子系统与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与控制及算法子系统连接,所述用户交互子系统与控制及算法子系统连接连接。

所述双层调节子系统包括上层调节模块、下层调节模块、压力传递模块5和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所述上层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气囊1和颈部支撑模块2;所述第一气囊1通过气嘴和气管与数据采集及调节子系统连接;所述颈部支撑模块2位于第一气囊1前部,所述颈部支撑模块2的高度与第一气囊1的充气高度相等;所述下层调节模块位于上层调节模块下方,所述下层调节模块与上层调节模块等长等宽,所述下层调节模块包括第二气囊3和倾斜调整模块4;所述第二气囊3通过气嘴和气管与数据采集及调节子系统连接;所述倾斜调整模块4位于第二气囊3后部,所述倾斜调整模块4高度与第二气囊3充气高度相等;所述压力传递模块5位于上层调节模块与下层调节模块之间,所述压力传递模块5包括若干接触板6模块和若干触点凸起模块7;若干所述触点凸起模块7位于接触板6模块之上;所述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位于第一气囊1与第二气囊3之间或两侧,所述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连接固定第一气囊1与第二气囊3对位置;所述颈部支撑模块2的外边缘与第二气囊3的外边缘齐平;所述倾斜调整模块4的外边缘与第一气囊1的外边缘齐平。

所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电磁阀模块和气泵模块12;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气压传感器8和第二气压传感器9;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8与第一气囊1的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9与第二气囊3的气管相连;所述电磁阀模块包括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10与第一气囊1和气泵模块12的气管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11与第二气囊3和气泵模块12的气管相连;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10和第二电磁阀11相连,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磁阀模块和气泵模块12与控制与控制及算法子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8位于第一电磁阀10与第一气囊1之间的气路上;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9位于第二电磁阀11与第二气囊3之间的气路上。

所述控制及算法子系统包括:控制硬件模块13和软件算法模块;所述控制硬件模块13包括输入输出及周边电路和嵌入式计算机;所述软件算法模块的程序运行于嵌入式计算机,所述软件算法模块包括模式选择模块、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所述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判断选择工作模式,所述模式选择模块包括睡眠模式、移动设备休闲模式和颈部放松模式,并输出相应计算结果;所述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在睡眠模式下,根据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采集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3的气压数据变化,进行数据解算,进而进行用户睡姿识别,输出识别结果;所述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模块和睡姿识别模块计算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所述用户交互子系统包括:移动端APP和手动控制端;所述移动端APP包括用户输入界面和系统反馈界面;所述手动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端气囊和第二控制端气囊;所述第一控制端气囊位于第一气囊1侧边,所述第一控制端气囊与第一气囊1相连;所述第二控制端气囊位于第二气囊3侧边,所述第二控制端气囊与第二气囊3相连。

所述睡姿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交互子系统的用户指令或系统判断选择工作模式;

步骤S2:如果当前工作模式为睡眠模式,则:

步骤S2.1: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或系统设定的高度值和曲度值,输出目标气压值,并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将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3充放气至设定状态,同时根据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3的气压状态,第二气囊3为数据采样单位,第一气囊1为调节单位;

步骤S2.2:当用户睡姿发生变化时,其因睡姿变化而产生的第一气囊1压力变化由第一气压传感器8采样获得;同时该压力变化经过压力传递模块5放大由第一气囊1和颈部支撑模块2传递至第二气囊3,并由第二气压传感器9采样获得;气压变化数据包含用户头部及颈部的整体和部分压力变换信息;第一气压传感器8、第二气压传感器9的气压变化数据传递给软件算法模块;

步骤S2.3:气压变化数据被软件算法模块中睡姿识别模块比对解算,获得当前睡姿判断结果;

步骤S2.4: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模块和睡姿识别模块计算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进行自适应充放气调节;第一气囊调节至相应曲度目标值,第二气囊调节至相应高度目标值;当其中一个气囊进行调节时,另一个气囊作为用户行为采样监测单位;

步骤S2.5:调节过程中用户姿态再次发生变化,按照步骤S2.2-步骤S2.4重新进行输出计算结果并进行调整。

所述步骤S1中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看手机模式时,则:

步骤1: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系统设定的目标气压值,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将第一气囊充放气至设定状态,第二气囊放气并和倾斜调整模块共同作用,使第一气囊的支撑表面倾斜至预期位置;

步骤2:算法根据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3压力变化判断用户在枕时间;

步骤3:当用户连续在枕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系统设定的目标气压值,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放气动作,提醒用户注意时间和进入睡眠模式;随后依次将第一气囊充放气至设定状态,第二气囊充气并和倾斜调整模块共同作用,使第一气囊支撑表面平复至预期位置。

所述第一气囊1进行头部和颈部的曲度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用户按照约定指令捏压第一控制端气囊,进行手动调节;或者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用户输入界面发出约定指令;

步骤A2:手动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对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3气压数据变化按时序变换进行解算,解析用户捏压指令;移动端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直接获得指令;

步骤A3: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解析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步骤A4:第一气囊1进行充放气操作,当第一气囊1充放气时,利用颈部支撑模块2和第一气囊1之间产生的高度差,对用户头部和颈部的支撑曲度进行调节。

所述第二气囊进行头部和颈部的支撑高度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用户按照约定指令捏压第二控制端气囊,进行手动调节;或者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用户输入界面发出约定指令;

步骤B2:手动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气压数据变化按时序变换进行解算,解析用户捏压指令;移动端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直接获得指令;

步骤B3: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解析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步骤B4:第二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对用户头部和颈部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枕支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双层调节子系统、数据采集及调节子系统、控制及算法子系统、用户交互系统子系统。

双层调节子系统包括:上层调节模块、下层调节模块、压力传递模块和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

上层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气囊和颈部支撑模块;第一气囊(头部曲度调节气囊)通过气嘴和气管与数据采集及调节子系统连接;颈部支撑模块位于第一气囊前部,高度与第一气囊充气高度相等,模块外边缘与第二气囊外边缘齐平。

下层调节模块位于上层调节模块下方,与上层调节模块等长等宽,包括第二气囊和倾斜调整模块;第二气囊(高度调节气囊)通过气嘴和气管与数据采集及调节子系统连接;倾斜调整模块位于第二气囊后部,高度与第二气囊充气高度相等,模块外边缘与第一气囊外边缘齐平。

压力传递模块位于上层调节模块与下层调节模块之间,包括若干接触板和若干触点凸起模块;触点凸起模块位于接触板模块之上。

上下气囊定位连接模块位于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或两侧,连接固定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对位置。

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电磁阀模块和气泵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第一气压传感器与第一气囊气管相连,位于第一电磁阀与头部曲度调节气囊模块之间的气路上;第二气压传感器与第二气囊模块气管相连,位于第二电磁阀与高度调节气囊模块之间的气路上。

电磁阀模块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气囊模块、气泵模块气管相连;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气囊模块、气泵模块气管相连;第三电磁阀,与第一、二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大气相通。

气泵模块:气压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气泵模块与控制与算法子模块电路相连。

控制及算法子系统包括:控制硬件模块和软件算法模块。

控制硬件模块包括:输入输出及周边电路和嵌入式计算机。

软件算法模块的程序运行于嵌入式计算机,包括模式选择模块和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判断选择工作模式,包括睡眠模式、移动设备休闲模式、颈部放松模式等,并输出相应计算结果;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在睡眠模式下,根据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采集的头部曲度调节气囊和高度调节气囊的气压数据变化,进行数据解算,进而进行用户睡姿识别,输出识别结果。

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模块和睡姿识别模块计算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用户交互子系统包括:

移动端APP:包括用户输入界面和系统反馈界面;

手动控制端:包括:

第一控制端气囊:位于第一气囊侧边,与第一气囊相连;

第二控制端气囊:位于第二气囊侧边,与第二气囊相连。

所述方法包括:

睡姿识别及自适应流程及方法:

1、控制及算法子系统软件算法模块中,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交互子系统用户指令或系统判断选择工作模式。

2、如果当前工作模式为睡眠模式:

(1)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或系统设定的高度值和曲度值,输出目标气压值,并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放气至设定状态。同时根据气囊气压状态,指定第二气囊为主要数据采样单位,第一气囊为主要调节单位。

(2)当用户睡姿发生变化时,其因睡姿变化的而产生的第一气囊压力变化由第一气压传感器采样获得;同时该压力变化经过压力传递模块放大由第一气囊和颈部支撑模块传递至第二气囊,并由第二气压传感器采样获得。由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交错叠放结构,上述两组气压变化数据包含了用户头部及颈部的整体和部分压力变换信息。上述第一、二传感器气压变化数据传递给软件算法模块。

(3)上述两组气压变化数据被软件算法模块中睡姿识别模块比对解算,获得当前睡姿判断结果。

(4)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模块和睡姿识别模块计算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分别依次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进行自适应充放气调节。其中第一气囊调节至相应曲度目标值,第二气囊调节至相应高度目标值。当其中一个气囊进行调节时,另一个气囊作为用户行为主要采样监测采样单位。

(5)如果上述调节过程中用户姿态再次发生变化,按照(2)-(4)步骤重新进行输出计算结果并进行调整。

看手机模式调节流程及方法:

1、控制及算法子系统软件算法模块中,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判断选择工作模式。

2、如果当前工作模式为看手机模式:

(1)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系统设定的目标气压值,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依次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放气至设定状态(第一气囊充气至高气压,第二气囊放气低气压,由于倾斜调整模块位于第一气囊下层后部,第一气囊因第二气囊放气而构成倾斜支撑面。

(2)算法根据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压力变化判断用户在枕时间。

(3)当用户连续在枕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系统设定的目标气压值,发送充放气指令到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放气动作,提醒用户注意时间和进入睡眠模式。

调节曲度和高度流程及方法:

1、头部和颈部曲度调节:

(1)用户按照约定指令捏压第一控制端气囊,进行手动调节;或者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用户输入界面发出约定指令。

(2)手动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气压数据变化按时序变换进行解算,解析用户捏压指令;移动端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直接获得指令。

(3)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解析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4)第一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当第一气囊充放气时,利用颈部支撑模块和第一气囊之间产生的高度差,对用户头部和颈部的支撑曲度进行调节。

2、高度调节:

(1)用户按照约定指令捏压第二控制端气囊,进行手动调节;或者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用户输入界面发出约定指令。

(2)手动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气压数据变化按时序变换进行解算,解析用户捏压指令;移动端调节时,数据解算及睡姿识别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直接获得指令。

(3)算法指令生成模块根据解析结果,依据算法规则生成操作指令,发送数据采集及泵阀调节子系统。

(4)第二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对用户支撑高度进行调节。

颈部支撑模块可以加装气囊,以加强颈部的支撑调节。本系统作为智能枕头内置模块时,颈部支撑模块和倾斜调整模块可以和枕头绵体设计成一个整体。集成控制及算法子系统的控制盒部分可以和倾斜调整模块进行一体化设计,产品集成度更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实施例1的更为具体的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
  • 头枕安装系统,包括这种安装系统的组件以及包括这种组件的车辆座椅
  • 汽车座椅头枕后碰防护系统及汽车
  • 头枕支撑杆及包括该头枕支撑杆的头枕支撑系统
  •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支撑组件,头枕装置以及包括这种头枕的车辆座椅
技术分类

0612011648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