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造楼机的电缆挂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造楼机的电缆挂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造楼机的电缆挂架。

背景技术

造楼机是以机械作业、智能控制的方式来实现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智能建造设备,当前的造楼机一般由爬升系统、桁架系统、挂架系统、物料起吊系统、建筑外墙的外模板固定系统、混凝土浇筑系统所组成,它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全部的工艺过程,集中、逐层地在空中完成,因此也称作“空中造楼机”。

由于造楼机需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建造而进行爬升,因此造楼机的电缆长度通常较长,若不对电缆进行整理,电缆容易发生打结的情况,影响造楼机的爬升过程以及造楼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对电缆进行整理,避免电缆容易发生打结的情况,从而避免影响造楼机的爬升过程以及造楼作业,本申请提供一种造楼机的电缆挂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造楼机的电缆挂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造楼机的电缆挂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用于进行悬挂固定,所述架体的底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轮座,每一所述轮座的底部均活动设置有绕水平轴线进行转动的挂轮,所述轮座与所述挂轮之间形成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供电缆穿过;所述架体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架体的所述过线通道之间形成多行多列的分布状。

优选的,所述轮座活动设置有高度可调整的安装架,所述挂轮通过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轮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架体上的轮座包括一个固定座和多个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活动座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轮座上方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连接有驱动件;所述升降板上水平滑动设置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数量比所述轮座的数量少一个,相邻两所述轮座分别与同一所述连接块铰接有第一连杆。

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顶架、中架和底架,所述架体通过所述顶架来进行悬挂固定,所述升降板竖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架上,所述轮座的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上而所述轮座的所述活动座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中架对应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两条竖向的所述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竖向滑动于两条所述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轮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底架竖向贯穿地开设有水平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水平的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所述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为双杆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的双杆相互平行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轮座之间,所述第一连杆的双杆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第一连杆的双杆之间的空隙供所述导杆穿过。

优选的,所述顶架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可绕竖向轴线转动的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升降板的中心并与所述升降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与所述活动座连接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块,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高度控制框,所述高度控制框开设有水平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供所述第二导向块穿过,所述高度控制框与所述升降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延伸块,所述外延伸块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板的两端侧壁分别开设有水平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内水平滑动地设置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外延伸块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高度控制框的两端侧壁分别开设有水平的第六滑槽,所述第六滑槽内水平滑动地设置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点之间铰接有第三连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电缆挂架在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造楼机的电缆进行悬挂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对电缆进行整理,避免电缆容易发生打结的情况,从而避免影响造楼机的爬升过程以及造楼作业;

2、通过安装架的高度调整,能够实现挂轮的高度调整,从而实现过线通道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的改变,这样即满足过线通道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需要对应电缆的直径的需求,也满足过线通道的竖向宽度还需要随着电缆直径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需求;

3、当升降板升起时,会通过收窄连接块上的两根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来带动活动座往靠近固定座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轮座之间的距离缩小,当升降板下降时,会通过撑开连接块上的两根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来带动活动座往远离固定座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轮座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满足过线通道之间的间距需要随电缆的直径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需求;

4、当电缆的直径发生变化时,过线通道的竖向宽度与相邻两过线通道之间的间距能够同步增大或缩小,确保调整的同步性;

5、升降板的升降距离大于高度控制框的升降距离,且具体为2:1的升降比例,满足相邻两过线通道之间的间距的尺寸调整应该大于过线通道的竖向宽度的尺寸调整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造楼机的电缆挂架位于应用场景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单组电缆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座、安装架与挂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单组电缆挂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顶架;12、中架;13、底架;14、外延伸块;2、轮座;21、固定座;22、活动座;3、安装架;31、挂轮;4、过线通道;51、电机;52、螺杆;53、升降板;531、连接块;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第三连杆;71、第一滑块;72、第二滑块;81、第一滑槽;82、第二滑槽;821、导杆;83、第三滑槽;84、第四滑槽;85、第五滑槽;86、第六滑槽;91、第一导向块;92、第二导向块;10、高度控制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造楼机的电缆挂架。

参照图1至图4,造楼机的电缆挂架包括架体,架体用于进行悬挂固定,架体的底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轮座2,每一轮座2的底部均活动设置有绕水平轴线进行转动的挂轮31,轮座2与挂轮31之间形成过线通道4,过线通道4供电缆穿过。架体同样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使得多个架体的过线通道4之间形成多行多列的分布状。基于上述设置,电缆挂架的使用方法为:电缆的一端先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过同一架体的多个过线通道4,并且电缆的位于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部分向下垂落呈U型,之后电缆该端再延伸到相邻的架体上并再次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过同一架体的多个过线通道4,且电缆位于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部分同样向下垂落呈U型,之后继续以此类推来对电缆进行悬挂。本发明的电缆挂架在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造楼机的电缆进行悬挂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对电缆进行整理,避免电缆容易发生打结的情况,从而避免影响造楼机的爬升过程以及造楼作业。

一方面,为了避免电缆在穿过过线通道4后容易发生竖向的窜动,以防止窜动对电缆挂架以及对电缆本身造成损害,因此过线通道4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需要对应电缆的直径,另一方面,由于造楼机不同系统中的电缆直径有大有小,以及不同造楼机之间的电缆直径同样存在差异,因此过线通道4的竖向宽度还需要随着电缆直径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为满足上述两种需求,本发明的造楼机的电缆挂架还作出以下改进。

参照图2至图4,轮座2活动设置有高度可调整的安装架3,挂轮31通过安装架3设置在轮座2的底部,通过安装架3的高度调整,能够实现挂轮31的高度调整,从而实现过线通道4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的改变,这样即满足过线通道4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需要对应电缆的直径的需求,也满足过线通道4的竖向宽度还需要随着电缆直径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挂轮31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需要足够大,以留有足够的余量来应对电缆直径变大的情况。

若电缆的直径发生变化,为了方便电缆的位于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部分向下垂落呈U型,还需要调整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避免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过小而使得电缆的弯折受到阻碍,或是避免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过大而造成空间的浪费。为此,参照图2至图5,同一架体上的轮座2包括固定座21和活动座22,固定座21固定设置在架体上,而活动座22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架体上,每一架体上的轮座2仅有一个为固定座21而其余为活动座2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架体上的轮座2的数量为单数,位于中间的轮座2为固定座21,而其余轮座2为活动座22。架体上还设置有升降板53,升降板53连接有驱动件,升降板53位于多个轮座2的上方,升降板53上水平滑动设置有多个连接块531,在同一架体上,连接块531的数量比轮座2的数量少一个。进一步的,相邻两轮座2之间相对的面上分别与同一连接块531连接有第一连杆61,第一连杆61的两端均为铰接状态,使得每一连接块531均与其中两个相邻的轮座2之间呈倒V型的活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当升降板53升起时,会通过收窄连接块531上的两根第一连杆61之间的夹角来带动活动座22往靠近固定座2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轮座2之间的距离缩小,当升降板53下降时,会通过撑开连接块531上的两根第一连杆61之间的夹角来带动活动座22往远离固定座2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轮座2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满足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需要随电缆的直径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需求。

参照图2和图3,架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顶架11、中架12和底架13,其中,架体通过顶架11而进行悬挂固定,升降板53竖向滑动地设置在中架12上,轮座2的固定座21固定设置在底架13上而轮座2的活动座22水平滑动地设置在底架13上。具体的,升降板53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滑块71,中架12对应第一滑块71的数量开设有两条竖向的第一滑槽81,升降板53通过其两端第一滑块71在两条第一滑槽81内的竖向滑动而实现升降活动。轮座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滑块72,底架13在固定座2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水平向的第二滑槽82,第二滑槽82上下贯穿底架13,轮座2的第二滑块72由底架13的底部伸入到第二滑槽82内,并且,每条第二滑槽82均固定设置有水平向的导杆821,导杆821依次穿过位于第二滑槽82内的第二滑块72,以对第二滑块72以及轮座2的活动起到水平导向的效果。

参照图2,顶架11与底架13之间设置有可绕竖向轴线转动的螺杆52,螺杆52贯穿升降板53的中心并与升降板53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升降板53进行升降的驱动件为电机51,电机51固定设置在顶架11上,电机51的输出轴竖直朝下并与螺杆52同轴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电机51带动螺杆52进行转动,升降板53便会在旋转受限的情况下受螺杆52的控制而进行升降,从而实现对升降板53的升降驱动。

参照图3,由于第一连杆61会穿过底架13的第二滑槽82来与轮座2进行连接,因此会存在有第一连杆61与第二滑槽82内的导杆821存在冲突的风险,为此,每一条第一连杆61均为双杆结构,第一连杆61的双杆相互平行地连接于连接块531与轮座2之间,且第一连杆61的双杆之间存在空隙,第一连杆61的双杆之间的空隙供导杆821穿过,从而避免第一连杆61在第二滑槽82内与导杆821存在冲突。

参照图2至图4,每一轮座2上的安装架3均为双板结构,安装架3的双板分别相对地连接在轮座2的两侧,且轮座2的该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块91,安装板的双板对应开设有两条竖向的第三滑槽83并分别供两个第一导向块91穿过,使得安装板在第一导向块91的导向作用下实现竖向移动,挂轮31则转动设置在安装架3的双板之间,以在安装板的带动下实现高度调整。进一步的,轮座2的活动座22的双板外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块92,而轮座2的固定座21的双板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高度控制框10,高度控制框10对应活动座22的第二导向块92的位置开设有水平的第四滑槽84,第四滑槽84供第二导向块92穿过。另外,高度控制框10与升降板53进行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当电缆的直径发生变化而需要驱动升降板53进行升降以控制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时,升降板53能够带动高度控制框10同步进行升降,高度控制框10再带动安装架3进行升降,安装架3再带动挂轮31进行升降以实现高度调整,从而调整过线通道4的竖向宽度,即当电缆的直径发生变化时,过线通道4的竖向宽度与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能够同步增大或缩小,确保调整的同步性。而在高度控制框10上开设第四滑槽84的目的在于:使得高度控制框10在带动安装架3升降的同时,不影响相邻两轮座2之间进行相向或相离运动。

参照图2至图4,由于过线通道4仅由电缆穿过一次,而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电缆呈U型,即相当于上下穿过两次,因此当电缆的直径发生变化时,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的尺寸调整应该大于过线通道4的竖向宽度的尺寸调整,其中优选为2:1。为此,升降板53与高度控制框10之间通过一改进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具体的,架体的底架13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延伸块14,外延伸块14位于升降板53的下方,升降板53的两端侧壁分别开设有水平的第五滑槽85,第五滑槽85内水平滑动地设置有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与外延伸块14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2,第二连杆62的两端为铰接状态。高度控制框10的两端侧壁分别开设有水平的第六滑槽86,第六滑槽86内水平滑动地设置有第二调节块,第二调节块与第二连杆62的中点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63,第三连杆63的两端为铰接状态。通过以上连接结构,当升降板53进行升降时,升降板53依次通过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来带动高度控制框10来进行升降,其中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设置用于避免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发生卡死的情况,并且,由于升降板53铰接于第二连杆62的上端而高度控制框10通过第三连杆63铰接于第二连杆62的中点,因此升降板53的升降距离大于高度控制框10的升降距离,且具体为2:1的升降比例,满足相邻两过线通道4之间的间距的尺寸调整应该大于过线通道4的竖向宽度的尺寸调整的需求。在其余实施例中,升降板53与高度控制框10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为齿轮齿条类型的连接结构,只要通过控制不同齿轮之间的齿数比,即能实现升降板53的升降距离大于高度控制框10的升降距离的要求。

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