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系统集成(system i ntegrat i on)通常是指将软件、硬件与通信技术组合起来为用户解决信息处理问题的业务,集成的各个分离部分原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集成后的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和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在系统集成时,不同系统或平台间的业务数据对象(以下简称业务对象),如人员、组织机构、角色以及档案关系等数据,因数据之间的格式、协议等的不同,难以实现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难以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难以实现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难以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获取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

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系统包括一个;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包括:

每个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业务对象与第二系统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每个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与第二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数据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的第一映射;

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与第一业务对象的第一映射对应的第二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之间的第二映射;

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和数据规则,将第一系统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对象编辑信息,根据所述对象编辑信息生成所述第二业务对象;

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业务对象属性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对象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与字段属性;

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和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之间的映射信息,根据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和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之间的映射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参数信息、消息规则和同步规则,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消息规则和同步规则生成所述数据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对单据数据的同步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规则将所述第一系统中的单据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系统的单据数据;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系统的单据数据的查看请求,生成单据数据的详情页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根据数据同步请求的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总量和预设时间内完成同步的数据量计算数据同步进度值,根据所述数据同步进度值生成同步进度提醒信息;

当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数据同步日志、消息日志和操作日志并存储至数据库中;

响应于对数据同步日志、消息日志和操作日志的查看请求,生成数据同步日志、消息日志和操作日志的展示界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的系统,包括:

规则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获取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获取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实现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难以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的技术问题,通过在不同场景下,不同业务对象配置不同的数据同步规则,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完整性,实现集成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二业务对象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和字段属性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的属性信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数据同步的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数据规则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一映射关系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二映射关系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数据同步进度信息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系统的主要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12为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获取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

S102: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

在步骤S101中: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获取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每个数据同步请求,可以是基于定时任务自行触发,也可以是基于数据同步需求点击数据同步按钮触发生成数据同步请求,每个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是数据源系统和数据接收方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请求,即将数据源系统中的数据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同步至数据接收方系统中。在接收到数据同步请求后,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可以为数据源系统或平台)和第二系统(可以为数据接收方系统或平台),获取第一系统中的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通过预设数据源系统和数据接收方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规则,实现数据同步时的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对象是指业务系统中业务数据的对象,每个业务对象下均有对应的业务数据,例如在企业微信系统中,部门、人员、人员角色、部门角色、标准角色、单据等均为业务对象,部门业务对象下有很多部门的名称、层级等等业务数据。不同业务系统下均有不同定义的有多个业务对象,每个业务对象下则内置必要的对象属性,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业务对象的属性不同,业务对象下的业务数据的格式、协议等均不同,因此无法直接实现数据的同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不同系统间的业务对象之间的数据同步规则,基于预设的数据同步规则实现数据的同步。例如,下表为部分业务对象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的设置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对象可以为部门、人员、人员角色、部门角色、标准角色、单据等,在这里,映射规则为从第一系统同步数据至第二系统时两个系统的业务对象之间的数据映射同步规则,可以基于实际场景进行具体的映射规则的设定;可以通过内置的规则设置方式或者自定义的规则设置方式实现映射规则的设置,由此完成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的设置,在数据同步时直接基于预设数据同步规则进行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系统包括一个,即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数据源系统到一个数据接收方系统的数据同步,仅需预设好每个第一系统的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的业务对象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即可。例如,第一系统可以是企业微信、钉钉、泛微、致远、北森、飞书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系统可以是快易报系统,当然,这里举例仅仅是便于理解,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有具体的限定作用。

在步骤S102中: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在获取到第一系统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的第二业务对象间的预设同步规则后,直接根据预设的数据同步规则将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第二系统中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即作为第二业务对象的属性值,由此完成从第一系统至第二系统的数据同步。在这里,将第一系统的业务数据同步至第二系统中的数据库后,数据库可以是专有服务器提供,也可以是云服务器提供。

具体的,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包括:每个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业务对象与第二系统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每个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与第二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数据规则。在这里,第一业务对象是指第一系统即数据源系统中的业务对象,第二业务对象是指第二系统即数据接收方系统中的业务对象。为了在数据同步时,根据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对应同步数据,所以预先建立了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每个业务对象在业务数据都是以业务对象下的字段及每个字段的属性赋值存储的,因此数据同步即是把每个业务对象下的字段即每个字段的属性值进行同步,通过预先建立数据源系统的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与数据接收方系统的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业务对象下的全量数据的同步,提高数据同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数据规则是指数据同步时的各项参数、消息的同步、数据同步的各种规则配置,例如,同步的应用地址、应用密钥和授权方式等各项参数,数据同步时消息和任务是否推送的配置规则,数据同步时数据是否全量同步、未匹配数据的处理方式、登录信息校验等数据同步规则的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的第一映射;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与第一业务对象的第一映射对应的第二业务对象下的字段之间的第二映射;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和数据规则,将第一系统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即,可以根据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两者之间的映射,同时可以根据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与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和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之间的映射,由此可以根据得到的映射将第一系统中的业务数据根据数据规则同步至第二系统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对单据数据的同步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规则将所述第一系统中的单据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系统的单据数据;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系统的单据数据的查看请求,生成单据数据的详情页面。在这里,单据数据可以是报销数据、考勤数据等单据流程相关的数据。由此可以实现将第一系统中的单据数据同步至第二系统中,数据规则配置了是否同步全量数据的同步规则,因此根据数据规则将第一系统中的单据数据同步至第二系统中的对应模块的数据库中。另外,用户可以对同步至第二系统中的单据数据进行查看,在接收到用户的查看请求后,生成单据数据的详情页面返回给用户,例如,用户查看考勤数据时,生成考勤数据的详情页面,用户可以在详情页面查看具体的考勤详情。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数据同步请求的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总量和预设时间内完成同步的数据量计算数据同步进度值,根据所述数据同步进度值生成同步进度提醒信息;当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数据同步日志、消息日志和操作日志并存储至数据库中;响应于对数据同步日志、消息日志和操作日志的查看请求,生成数据同步日志、消息日志和操作日志的展示界面。由此,实现数据同步进度的监听,记录每条数据的同步日志,监控同步数据状态以及耗时情况,保证数据实时性,对于上下游系统的业务数据实时处理,达到各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如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数据同步进度信息的展示界面示意图,由此用户可以实时的查看数据同步的进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对象编辑信息,根据所述对象编辑信息生成所述第二业务对象;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在这里,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为数据来源方的业务对象,更改其属性的难度和成本较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数据接收方系统的业务对象进行编辑定义并生成对应于数据源系统业务对象的第二业务对象,并且配置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信息并生成第一映射关系,由此在数据同步时,每个第一业务对象在数据接收方系统中均对应有对应的业务对象,以实现数据同步后的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二业务对象的配置界面示意图,可以通过图2中所示的编辑界面编辑业务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生成第二业务对象,如已有对象“部门”“新增对象12333”等为生成的第二业务对象;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一映射关系的配置界面示意图,通过图7所示的配置可以生成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业务对象属性信息,根据所述业务对象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与字段属性;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和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之间的映射信息,根据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和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之间的映射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即,生成每个第二业务对象后,为了每个第一业务对象下的字段均跟第二业务对象下具有对应的字段,通过前端配置界面配置第二业务对象的业务对象属性信息,然后根据业务对象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与字段属性,同时配置建立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与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的映射信息以生成第二映射关系,由此数据同步时直接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将第一业务对象的各字段的业务数据对应同步至第二业务对象的各字段。例如,第二业务对象为人员时,其字段可以为员工姓名、手机、员工I D等,对应的,每个字段员工姓名、手机、员工I D的字段属性可以为每个字段的显示名称、变量名称、数据类型、默认值、唯一性、是否必填等属性。在数据同步时,示例性的,第一业务对象为人员,第一系统中人员下的字段为用户名、手机号、open I D,第二系统中的人员下的字段为员工姓名、手机、员工I D,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将第一系统中的人员下的用户名、手机号、open I D对应同步为第二系统中的人员下的员工姓名、手机、员工I D,由此完成数据的同步。如图3所示,示出了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的配置界面,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配置界面配置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和字段属性,由此生成第二业务对象的各字段及其属性;图4为根据图3配置后生成的第二业务对象下的各字段和各字段的字段属性信息;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第二映射关系的配置界面示意图,可以通过该界面配置第一业务对象的字段和第二业务对象的字段之间的映射信息然后生成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如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数据同步的系统的配置示意图,在配置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数据规则前,可以先进行选择需要同步数据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在前端界面配置的参数信息、消息规则和同步规则,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消息规则和同步规则生成所述数据规则。由此,通过预先配置生成数据同步时的数据的同步规则,可以提高数据同步时的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在这里,参数信息可以是数据同步时的应用地址、应用密钥和授权方式等各项参数,消息规则可以是数据同步时消息和任务是否推送的配置规则,同步规则可以是数据同步时数据是否全量同步、未匹配数据的处理方式、登录信息校验等数据同步规则的配置。例如,如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数据规则的配置界面示意图,可以通过该界面配置所述参数信息、消息规则和同步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数据同步的及时性,可以通过设置定时任务的方式,生成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同时,为了数据同步的可控性,还可以设置手动数据同步按钮,通过点击手动数据同步按钮生成所述数据同步请求。由此保证数据实时性,对于上下游系统的业务数据实时处理,达到个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通过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获取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实现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难以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的技术问题,通过在不同场景下,不同业务对象配置不同的数据同步规则,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完整性,实现集成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系统的主要模块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数据同步的系统200,包括:

规则获取模块201,用于根据数据同步请求对应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获取第一系统中的第一业务对象和第二系统中的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预设数据同步规则;

数据同步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同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对象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作为所述第二业务对象的缓存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同步的系统的其他实施例和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施例和有益效果对应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实现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难以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的技术问题,通过在不同场景下,不同业务对象配置不同的数据同步规则,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完整性,实现集成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方法。

图1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方法或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架构300。

如图11所示,系统架构3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301、302、303,网络304和服务器305。网络304用以在终端设备301、302、303和服务器3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3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301、302、303通过网络304与服务器3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301、302、3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301、302、3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3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301、302、303所发送的往来消息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终端设备请求后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方法一般由终端设备301、302、303或服务器305执行,相应地,数据同步的系统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301、302、303或服务器305中。

应该理解,图1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12,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4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计算机系统4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系统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401、ROM 402以及RAM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4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4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4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409。通信部分4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4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405。可拆卸介质4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4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4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4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4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确定模块、提取模块、训练模块和筛选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确定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确定候选用户集的模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 一种数据同步更新方法、系统及装置
  • 数据同步方法、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基于双控的存储设备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信息处理装置、数据同步程序、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系统以及终端装置
  • 信息处理装置、数据同步程序、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系统以及终端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33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