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建立热点连接实现数据传输。

在热点连接被建立后,即使设备的数据传输量较小,热点连接也要处于保持连接的状态,但此时,热点连接所消耗的电量仍然较大,这就导致设备的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如下:

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如果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监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运行信息监测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所述目标应用是所述终端设备中需要访问网络端以获得目标数据内容的应用;

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模式信息,基于所述使用模式信息监测所述数据流量需求;

监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反馈的请求指令,基于所述请求指令获取所述数据流量需求,其中,所述请求指令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调整数据流量;

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模组的工作状态变化,基于所述工作状态变化监测所述数据流量需求。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启动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且均运行至第一运行阶段,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运行阶段是所述目标应用从所述网络端加载所述目标数据内容的阶段;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第一目标应用、且所述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交互对象的数量大于第三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第二目标应用、且所述第二目标应用运行至第二运行阶段,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运行阶段是发送或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内容的阶段。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向第一数量的用户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第一使用模式,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硬件资源共享服务的第二使用模式,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向第二数量的用户设备共享目标流媒体数据的第三使用模式,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从非工作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或响应于与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三通信连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通信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四通信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

在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模组进入非工作状态,以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或,

在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模组维持在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以维持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变化,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之间切换;

在所述电子设备不唯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控制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需求监测单元,用于在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模组,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实现第一通信连接或第二通信连接;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如果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中,在电子设备与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如果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那么控制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而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可见,本申请中根据电子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来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处于不同功耗的通信连接,从而平衡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功耗,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及图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能够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如图2中所示,手机A与手机B之间能够建立通信连接,如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或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该通信连接可以用于手机A与手机B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平衡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功耗,以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其中,第一通信连接可以为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或者,第一通信连接可以为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如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向手机B传输手机B所需要的视频或图片等流量。

具体的,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

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的运行信息、终端设备的使用模式信息、终端设备反馈的请求指令、终端设备的通信模组的工作状态变化等。

其中,目标应用为终端设备中需要访问网络端以获得目标数据内容的应用,目标数据内容可以为视频画面、音乐文件、文档等内容。而请求指令用于请求电子设备调整数据流量,如调高或调低数据流量。基于此,步骤101中根据以上至少一项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步骤102:判断数据流量需求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执行步骤103;

步骤103:控制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

其中,切换条件为表征需要从第一通信连接切换到第二通信连接的条件。具体实现中,切换条件可以有多种类型,如与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相关的切换条件、与终端设备上的通信模组的工作状态相关的切换条件等等。其中,切换条件的类型与监测数据流量需求对应的场景相对应。

例如,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超出蓝牙连接范围,终端设备上需要进行数据通信的应用的数量超过上限值,终端设备上运行对数据流量的瞬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联机游戏应用,终端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流量要求较快的响应速率如投影场景,等等,这些场景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不同,具体为: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

例如,在第一通信连接为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连接为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此时,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低于电子设备在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

再如,在第一通信连接为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连接为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此时,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连接下的功耗高于电子设备在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中,在电子设备与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如果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那么控制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而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可见,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子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来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处于不同功耗的通信连接,从而平衡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功耗,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1中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1中可以首先获得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的运行信息,然后基于运行信息监测数据流量需求。

其中,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是终端设备中需要访问网络端以获得目标数据内容的应用。

例如,手机的目标应用可以为联机游戏应用,网络端为游戏后台服务器,手机上的联机游戏应用需要访问游戏后台服务器以获得游戏角色皮肤。

再如,手机的目标应用可以为在线视频播放应用,网络端为视频后台服务器,手机上的在线视频播放应用需要从视频后台服务器下载视频画面。

具体的,目标应用的运行信息可以包括有以下至少一项:目标应用的启动运行数量、目标应用的运行阶段、目标应用的内容加载程度等。目标应用的启动运行数量越大,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越大;目标应用在访问网络阶段时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大于目标应用在本地启动阶段时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目标应用的内容加载速率越大,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越大,等等。由此,步骤101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目标应用的启动运行数量、运行阶段、内容加载程度等来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基于此,步骤102中判断数据流量需求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具体可以包含以下实施例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启动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终端设备上启动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则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例如,以图2中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所运行的目标应用如联机游戏应用、在线视频播放应用等的数量到达第一阈值如3,那么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传输这些目标应用所需要的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二阈值且均允许在第一运行阶段,如果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且均允许在第一运行阶段,那么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其中,第一运行阶段为目标应用从网络端加载目标数据内容的阶段。

例如,以图2中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所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数量是否到达第二阈值如2且这些目标应用均处于从网络端加载目标数据内容的阶段,如联机游戏应用从游戏后台服务器获得角色皮肤,且在线视频播放应用从视频后台服务器下载视频画面,且音乐播放应用从音乐后台服务器缓存音乐文件等,那么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传输这些目标应用所需要的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上是否运行第一目标应用,且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交互对象的数量大于第三阈值,如果终端设备上运行第一目标应用,且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交互对象的数量大于第三阈值,那么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其中,第一目标应用可以为通过登录对象与其他交互对象进行数据交互的应用。如社交应用、客服应用等。以社交应用为例,社交应用可以通过登录的社交账号同时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社交账号(登录其他设备)在线聊天或传输文件。

例如,以图2中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运行有社交应用,且社交应用上通过登录的社交账号与超过5个的其他社交账号进行文档传输,那么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传输社交应用上传输文档所需要的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上是否运行有第二目标应用,且第二目标应用运行在第二运行阶段,如果终端设备上运行有第二目标应用,且第二目标应用运行在第二运行阶段,那么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其中,第二运行阶段为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目标数据内容的阶段。以第二目标应用为投影应用为例,第二运行阶段为终端设备通过投屏应用从网络上其他设备接收投屏画面或发送投屏画面给网络上其他设备的阶段,区别于投屏应用启动但未开始共享投屏内容的阶段。

例如,以图2中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运行有投屏应用,且投屏应用正在接收投屏画面并输出投屏画面的阶段,或者,投屏应用正在向其他设备共享自己的屏幕即发送屏幕画面给其他设备的阶段,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传输投屏应用所需要的数据流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1中可以首先获得终端设备的使用模式信息,然后基于使用模式信息监测数据流量需求。

其中,使用模式信息表征终端设备使用数据流量的模式信息。使用模式信息能够表征终端设备所需要使用的数据流量的大小。

例如,使用模式信息可以表征终端设备是否通过流媒体协议向其他设备传输数据流量,如果终端设备通过流媒体协议向其他设备传输数据流量,那么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较大。

再如,使用模式信息可以表征终端设备是否作为中继设备向用户设备分享数据流量,如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设备向用户设备分享数据流量,那么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较大。

再如,使用模式信息可以表征终端设备是否作为电子设备的边缘网络设备执行算力任务等等,如果终端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的边缘网络设备执行算力任务,那么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较大。由此,步骤101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使用模式信息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基于此,步骤102中判断数据流量需求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具体可以包含以下实施例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一使用模式,第一使用模式为终端设备向第一数量的用户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模式。第一数量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如果终端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那么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例如,以图2中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作为热点设备为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E提供数据流量,如图3中所示,那么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二使用模式,第二使用模式为终端设备向电子设备提供硬件资源共享服务的模式。硬件资源共享服务可以包括:提供算力资源的服务、提供存储资源的服务、提供speaker资源的服务、提供显卡资源的服务等中的至少一项。基于此,如果终端设备上处于第二使用模式,那么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例如,以图2中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作为手机A的边缘设备为手机A上的计算任务执行其中一部分任务,或者,监测到手机B作为手机A的扩展屏为手机A输出其中一部分画面,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使得手机B能够为手机A提供更优质的硬件资源共享服务。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三使用模式,第三使用模式为终端设备向第二数量的用户设备共享目标流媒体数据的模式。第二数量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如果终端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式,那么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其中,共享目标流媒体数据可以为:终端设备处于直播场景并向多个用户设备共享直播画面;或者,共享目标流媒体数据可以为:终端设备处于会议场景并向多个参与方的用户设备共享会议屏幕。

例如,以图2中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正在为网络用户直播卖水果,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使得手机B能够通过手机A的热点连接为网络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直播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1中可以监测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连接反馈的请求指令,基于请求指令获取所述数据流量需求,其中,请求指令用于请求电子设备调整数据流量。例如,在请求指令请求电子设备调高数据流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较大;在请求指令请求电子设备调低数据流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较小。由此,步骤101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所反馈的请求指令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基于此,步骤102中判断数据流量需求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可以为:判断数据流量需求对应的需求值是否处于第二通信连接对应的需求范围,这里的需求值基于请求指令中的请求调整值确定,如果需求值处于第二通信连接对应的需求范围,那么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1中可以首先获得终端设备的通信模组的工作状态变化,然后基于工作状态变化监测数据流量需求。

其中,终端设备的通信模组为能够实现数据通信的模组,如蓝牙模组、WiFi模组、WAN模组等。通信模组的工作状态可以包含有: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其中的工作状态还可以分为:高功耗的工作状态和低功耗的工作状态。

基于此,步骤102中判断数据流量需求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具体可以包含以下实施例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是否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如果终端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那么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例如,以图2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AN模组如5G/4G/3G/2G等通信模组分享数据流量,如果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的WAN模组被关闭,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使得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iFi模组分享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中可以判断终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是否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如果终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那么可以确定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例如,以图2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AN模组如5G/4G/3G/2G等通信模组分享数据流量,如果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的WiFi模组被开启,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通过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使得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iFi模组分享数据流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在电子设备上,响应于与终端设备之间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三通信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其中,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例如,在手机A上,监测是否有其他设备靠近手机A并且在以手机A为中心半径在距离阈值的范围内,如果监测到有手机B进入以手机A为中心半径在距离阈值的范围内,那么控制手机A上的蓝牙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此建立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在电子设备上,响应于与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三通信连接,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三通信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交换机、路由器、基站等能够实现网络通信的设备。第三通信连接可以为以网络设备为热点设备与电子设备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如WiFi连接、以太网连接或WAN连接等。

例如,在手机A上,监测是否连接到某个路由器上的WiFi热点,如果监测到手机A连接到路由器C的WiFi热点,那么控制手机A上的蓝牙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此建立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电子设备上,控制电子设备的第四通信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其中,第四通信模组可以为WiFi模组。

例如,在手机A上,控制手机A上的WiFi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此建立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

再如,以图2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AN模组如5G/4G/3G/2G等通信模组分享数据流量,如果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的WiFi模组被开启,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上的WiFi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此建立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

基于以上实现,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上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之后,还可以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三通信模组进入非工作状态,以断开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例如,以图2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AN模组如5G/4G/3G/2G等通信模组分享数据流量,如果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的WiFi模组被开启,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上的WiFi模组进入工作状态,并控制手机A上的蓝牙模组关闭,以此建立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同时避免蓝牙模组持续处于开启状态所产生的能耗。

或者,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上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之后,还可以控制第三通信模组维持在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以维持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为功耗不同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控制第三通信模组维持在高功耗的工作状态,以使得电子设备与其他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能够保持,避免因为其中一个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发生变化切换其与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后影响电子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或者,本实施例中第三通信模组维持在低功耗的工作状态,以使得在电子设备维持与其他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功耗。

例如,如图4中所示,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与手机C之间分别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AN模组如5G/4G/3G/2G等通信模组分享数据流量,如果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的WiFi模组被开启,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上的WiFi模组进入工作状态,同时维持手机A上的蓝牙模组开启,以此建立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此时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同时维持手机A与手机C之间的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继续为手机C通过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分享数据流量。

例如,如图4中所示,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手机A与手机B之间通过WAN模组如5G/4G/3G/2G等通信模组分享数据流量,如果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的WiFi模组被开启,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上的WiFi模组进入工作状态,同时控制手机A上的蓝牙模组保持开启但进入低功耗的工作状态,以此建立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同时在维持手机A与手机C之间的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的情况下,避免蓝牙模组持续处于高功耗的工作状态所产生的能耗。

基于以上实现方案,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变化,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在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之间切换。

其中,在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处于第一通信连接进行数据流量分享的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那么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流量分享;

而在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处于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流量分享的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对应的恢复条件,那么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第一通信连接进行数据流量分享。恢复条件为表征需要从第二通信连接切换到第一通信连接的条件。

由此,本实施例中根据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在不同功耗的通信连接之间切换,在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较大时,电子设备通过高功耗的通信连接为终端设备提供数据流量分享,以保证通信质量;而在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较小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低功耗的通信连接为终端设备提供数据流量分享,以在满足终端设备的通信需求的情况下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由此平衡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功耗。

其中,本实施例中监测数据流量需求满足恢复条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文中监测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的实施例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例如,以图2为例,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与手机B之间建立有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如果手机A上监测到手机B上数据流量需求变大,如手机B上启动视频播放应用,并观看在线高清视频,此时,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之后,如果手机上监测到手机B上数据流量需求变小,如手机B上关闭视频播放应用,只保留社交应用且还未与任何社交账号进行文档传输,那么可以确定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满足恢复条件,此时控制手机A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为手机B分享数据流量,以此类推,本实施例中根据手机B中的数据流量需求控制手机A与手机B之间在不同功耗的通信连接之间切换,在满足手机B的通信需求的情况下降低手机A的功耗,由此平衡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和手机A的功耗。

基于以上实现方案,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电子设备不唯一的情况下,基于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控制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其中,电子设备不唯一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所连接的作为热点设备的电子设备为多个。例如,如图5中所示,手机A和手机D与手机B之间分别建立有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手机A和手机D分别作为热点设备同时为手机B提供数据流量分享。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上可以获得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热点设备(即电子设备),基于此,在电子设备上可以与其他热点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在其中一个电子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生成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被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和终端设备,由此响应于该控制指令使得其中一个或多个热点设备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以控制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的大小与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的大小相对应。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越大,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越多,以满足终端设备的大数据流量的分享需求。

例如,以图5为例,手机A和手机D之间进行通信,并根据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确定仅由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为手机B提供数据流量分享,或者确定仅由手机D作为热点设备为手机B提供数据流量分享,或者确定由手机A和手机D均作为热点设备同时为手机B提供数据流量分享,由此在手机A上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广播给手机D和手机B,响应于该控制指令对手机A和手机D各自与手机B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或关闭。由此,如果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较高,可以由手机A和手机D均作为热点设备同时为手机B提供数据流量分享,如果手机B的数据流量需求较小,那么可以仅由手机A作为热点设备为手机B提供数据流量分享,或者仅由手机D作为热点设备为手机B提供数据流量分享。

参考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配置在能够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如图2中所示,手机A与手机B之间能够建立通信连接,如基于WiFi的热点连接或基于蓝牙的热点连接,该通信连接可以用于手机A与手机B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平衡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功耗,以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包含以下单元:

需求监测单元601,用于在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

连接控制单元602,用于如果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中,在电子设备与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如果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那么控制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而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可见,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子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来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处于不同功耗的通信连接,从而平衡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功耗,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需求监测单元601在监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运行信息监测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所述目标应用是所述终端设备中需要访问网络端以获得目标数据内容的应用;

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模式信息,基于所述使用模式信息监测所述数据流量需求;

监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反馈的请求指令,基于所述请求指令获取所述数据流量需求,其中,所述请求指令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调整数据流量;

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模组的工作状态变化,基于所述工作状态变化监测所述数据流量需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启动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且均运行至第一运行阶段,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运行阶段是所述目标应用从所述网络端加载所述目标数据内容的阶段;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第一目标应用、且所述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交互对象的数量大于第三阈值,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第二目标应用、且所述第二目标应用运行至第二运行阶段,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其中,所述第二运行阶段是发送或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内容的阶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向第一数量的用户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第一使用模式,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硬件资源共享服务的第二使用模式,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向第二数量的用户设备共享目标流媒体数据的第三使用模式,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从非工作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控制单元602还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或响应于与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三通信连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通信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四通信模组进入工作状态,以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模组进入非工作状态,以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或,

在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模组维持在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以维持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控制单元602还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变化,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之间切换;

在所述电子设备不唯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控制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通信模组701,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实现第一通信连接或第二通信连接。例如,通信模组701可以为WiFi模组、蓝牙模组、WAN模组等。

处理器702,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如果所述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在电子设备与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过程中,监测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如果数据流量需求满足切换条件,那么控制电子设备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分享数据流量,而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下的功耗不同。可见,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子设备分享数据流量的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来控制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处于不同功耗的通信连接,从而平衡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功耗,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以手机上实现热点为例,手机上的移动WiFi热点在开启时,即使客户端client(即需要连接手机的移动WiFi热点的其他设备)没有数据流量或数据流量很低,手机上也会增加较大的电流,这就导致手机上的功耗较大。为此,本申请针对设备A作为热点设备的场景,基于设备B的流量需求的大小动态切换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

例如,结合BT-PAN profile,在client(设备B)流量较低时(比如灭屏待机只需保持微信接收消息等低流量场景),双方的hotspot(热点连接)使用BT-PAN仅保持低数据速率连接,并关闭server(设备A)的WiFihotspot节省功耗。在client流量较高时,server开启WiFihotspot,client的数据通路切换到WiFi后,使用WiFi进行数据传输。

可见,本申请可以大幅降低server的hotspot整体功耗。

以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为例,蓝牙3.0最高速率理论值为24Mbps,蓝牙5.0+最高速率理论值为48Mbps。而WiFi热点速率以2x2 HE 80MHz为例,速率理论值为1201Mbps。实测下,在有1台client连接时,WiFi热点功耗至少在50mA以上,蓝牙热点功耗在5mA~10mA。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基于client的流量需求切换server与client之间的通信连接。

以设备A开启hotspot,设备B作为client连接设备A为例,具体的控制逻辑如下:

1、设备A开启hotspot,此时仅默认开启BT hotspot。

2、设备B连接设备A的BT hotspot,设备B实现上网。

3、设备A监测到设备B网速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设备A自动开启WiFi hotspot,设备A和设备B建立WiFi数据通路;

4、设备A关闭BT hotspot;

5、设备A监测到设备B网速需求较小,设备A自动开启BT hotspot,设备A和设备B建立BT数据通路。

6、设备A关闭WiFihotspot。

以此类推,在设备A和设备B之间基于设备B的网速需求进行数据通路的切换,以平衡设备B的上网需求和设备A的功耗。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分液器内部的油气液分离结构及分液器
  • 一种实心套管分液结构及微通道换热器
  • 用于脓毒症的早期检测的Presepsin标志物组
技术分类

0612011633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