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适用于儿童载具的扣具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5:48


适用于儿童载具的扣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儿童载具的扣具系统。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儿童载具通常设有扣具系统,以便能够限位儿童并提供保护。另外,一些扣具系统中还可以设有警报系统,其在扣具系统的安装状态被改变时可发出信号,为扣具系统能够提供安全的使用。一般而言,警报系统的组成元件可包含电路板、电池、开关装置等,其通常嵌入于扣具的壳体中,使照护者无法更换警报系统的组成元件,使用弹性受限。

因此,目前有需要一种改良的扣具系统,其以成本效益的方式制造,且至少改善以上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扣具系统,其使用上更弹性、方便,且至少改善以上的缺点。根据一实施例,扣具系统包括:一扣座壳;一带扣,适于与所述扣座壳相连接或自所述扣座壳移除;一闩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扣座壳中,并可将所述带扣与所述扣座壳相锁定;一电池腔,设置于所述扣座壳中并适于容纳电池,以便能够供电力予信号产生单元,其中,所述扣座壳具有一个与所述电池腔连通的开口;以及一电池载盘,适于支载电池,其中,所述电池载盘适于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电池腔中或自所述电池腔取出,以便能够将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腔中或自所述电池腔取出电池。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载盘具有一个适于定位电池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为大致圆形状,以便定位圆扁形的电池。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的扣接部可通过所述扣座壳的一端部中所设有的插槽插入所述扣座壳,而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端部中邻近所述插槽处。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壳的一端部可与束带相连接,而所述电池腔位于邻近所述扣座壳的所述端部处。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壳具有两个相对的侧边缘和一端部,所述端部分别与所述两个侧边缘相连接并具有供所述带扣的扣接部插入所述扣座壳的插槽,而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两个侧边缘中的一个中。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载盘设有一卡接部,且所述扣座壳中设有一紧固部,所述电池载盘插入所述电池腔中时为借由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紧固部间的卡合作用而与所述扣座壳相锁定。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载盘具有一个适于定位电池的容置槽,而所述卡接部突出于所述容置槽。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电池载盘为一体形成。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壳具有一解锁孔,其配置为照护者由所述扣座壳的外侧能够通过所述解锁孔操作并促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紧固部脱离卡合。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设置于所述扣座壳中邻近所述解锁孔处。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为沿所述解锁孔的一侧壁延伸而成的突起。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壳具有为相连接的一端部和一主表面,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端部中,所述解锁孔则设置于所述主表面中。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和所述解锁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扣座壳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缘中。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壳中设有一推动件,所述电池载盘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紧固部脱离卡合时可由所述推动件顶推,以便弹出于所述开口。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为弹性件。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与所述扣座壳相固接。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与所述扣座壳活动地组接,使所述紧固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扣座壳移动以便与所述卡接部相卡合或脱离卡合。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与一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可促使所述紧固部移动并与所述卡接部相卡合。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信号产生单元,为设置于所述扣座壳中并包括一电路板,而所述电池腔中包含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并适于与电池接触。

所述的扣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产生单元配置为发出警报信号,以便指出所述带扣与所述扣座壳的安装状态。

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儿童载具,包括:胯带和肩带;以及所述的扣具系统,其中,所述胯带与所述扣座壳相连接,所述肩带则与所述带扣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扣具系统的立体图。

图2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的扣具系统的立体图。

图3绘示图1的扣具系统中的扣座壳的立体图。

图4绘示图1的扣具系统中的一带扣的立体图。

图5绘示扣座壳的内部机构的剖视图。

图6绘示图1的扣具系统中所采用的电池载盘的立体图。

图7绘示电池载盘完全插入电池腔的示意图。

图8绘示电池载盘未完全插入电池腔的示意图。

图9绘示以另一配置方式设有电池腔和电池载盘的扣具系统的立体图。

图10以另一视角绘示图9的扣具系统的立体图。

图11绘示图9的扣具系统中的电池载盘装入电池腔的示意图。

图12绘示图9的扣具系统中所采用的电池载盘的立体图。

图13绘示以另一变化配置方式设有电池腔和电池载盘的扣具系统的立体图。

图14绘示图13的扣具系统中的电池载盘锁定于电池腔中的示意图。

图15绘示图13的扣具系统中的电池载盘解锁后弹出于扣座壳的示意图。

图16绘示图13的扣具系统中所采用的电池载盘的立体图。

图17绘示扣具系统应用于儿童载具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扣具系统100的立体图。参阅图1和图2,扣具系统100包括一扣座壳102和一或多个带扣104。根据一实施例,扣具系统100适用于儿童载具,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安全座椅、儿童推车座椅等。扣座壳102和带扣104可分别连接至儿童约束带,例如扣座壳102可与胯带相连接,而带扣104可包括两个分别与肩带相连接的带扣104A、104B。

图3绘示扣座壳102的立体图,图4绘示带扣104A的立体图,图5则绘示扣座壳102的内部机构的剖视图。参阅图1-5,带扣104A可包括为相固接的束带连接部106和扣接部108。束带连接部106例如分别包括供束带通过的开槽110,扣接部108可为长形状并适于插入扣座壳102。带扣104B可与带扣104A具有类似的结构。

扣座壳102可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部E1、E2、两个相对的侧边缘SE1、SE2和两个相对的主表面S1、S2。主表面S1、S2分别自端部E1延伸至端部E2,并分别与端部E1、E2相连接。侧边缘SE1自端部E1延伸至端部E2,并分别与主表面S1、S2相连接。侧边缘SE2亦自端部E1延伸至端部E2,并在侧边缘SE1的相对侧分别与主表面S1、S2相连接。扣座壳102的端部E1可包括开槽112以供束带通过并连接至扣座壳102,而扣座壳102在相对于开槽112的端部E2处可具有一插槽114,以便带扣104A、104B的扣接部108能够通过插槽114插入扣座壳102。

带扣104A、104B适于与扣座壳102相连接或自扣座壳102移除。更具体而言,带扣104A、104B与扣座壳102相连接时,带扣104A、104B的扣接部108为分别插入扣座壳102内部,而带扣104A、104B的扣接部108脱离扣座壳102内部时即可将带扣104A、104B自扣座壳102移除。根据一实施例,带扣104A、104B为相接合的状态下插入扣座壳102内部,使带扣104A、104B得同步与扣座壳102相连接。

参阅图1-5,扣具系统100还包括一闩锁机构120,为设置于扣座壳102中并可将带扣104A、104B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闩锁机构120可包括两个闩锁件122和一操作件124。图5中仅显示其中的一闩锁件122,而两个闩锁件122可为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扣座壳102中。闩锁件122活动地设置于扣座壳102中,并可与扣接部108相卡合或脱离卡合,以将带扣104A、104B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或解锁。根据一实施例,扣接部108可设有一个适于提供闩锁件122卡合的钩部126。扣接部108插入扣座壳102内部时,闩锁件122即可与扣接部108的钩部126相卡合,以便锁定带扣104A、104B。根据一实施例,闩锁件122例如与扣座壳102相枢接,使闩锁件122可绕枢轴线R枢转以便锁定或解锁带扣104A、104B。

操作件124经操作可促使闩锁机构120解锁,以便带扣104A、104B能够自扣座壳102移除。根据一实施例,操作件124可外露于扣座壳102的主表面S1,以供照护者操作。操作件124与扣座壳102活动地连接,例如操作件124可与扣座壳102相滑接。根据一实施例,操作件124可与闩锁件122连动,使操作件124的滑动得带动闩锁件122进行锁定或解锁,例如:操作件124朝第一方向滑动时可促使闩锁件122朝锁定状态枢转,操作件124朝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时则可促使闩锁件122朝解锁状态枢转。为了实现闩锁件122与操作件124的连动,操作件124例如在距离枢轴线R之处与闩锁件122相枢接。

根据一实施例,闩锁机构120还可包括一弹簧128,为分别与扣座壳102的内侧壁、操作件124相连接。弹簧128的弹力作用得促使闩锁件122、操作件124朝锁定状态移动。

参阅图1-5,扣具系统100还可包括一信号产生单元130、一电池腔132和一电池载盘134。配合图1-5,图6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载盘134的立体图,图7绘示电池载盘134完全插入电池腔132的示意图,图8则绘示电池载盘134未完全插入电池腔132的示意图。参阅图1-8,信号产生单元130可配置为发出警报信号,以便指出带扣104A、104B与扣座壳102的安装状态(例如,带扣104A、104B已与扣座壳102锁定、或带扣104A、104B已与扣座壳102解锁)。警报信号例如为声音、显示灯光或其组合。根据一实施例,信号产生单元130可设置于扣座壳102中,并可包括一电路板136。更具体而言,扣座壳102中可设有一支撑部138,而电路板136可在扣座壳102内与支撑部138相固接。根据一实施例,信号产生单元130的电路板136可设置邻近于扣座壳102的端部E2处。

参阅图1-8,电池腔132设置于扣座壳102中并适于容纳电池BA,以便能够提供电力予信号产生单元130,作为信号产生单元130的电源。电池腔132例如为形成于扣座壳102中的空腔,且电池腔132中可包含电极140、142,为分别与电路板136电性连接并适于与电池BA接触,其中,电池腔132例如适用于容纳圆扁形的电池BA。根据一实施例,电池腔132可位于邻近扣座壳102的端部E2处。扣座壳102具有与电池腔132相连通的开口144,其中,开口144可设置于端部E2中邻近插槽114处。借此,照护者可通过开口144将电池BA安装于电池腔132中或自电池腔132取出电池BA。

电池载盘134适于支载电池BA,其中,电池载盘134在支载电池BA的情况下得通过开口144插入电池腔132中或自电池腔132取出,以便能够将电池BA安装于电池腔132中或自电池腔132取出电池BA。电池载盘134可为任何合适的形状。

参阅图1-8,电池载盘134例如为大致扁平的形状,以便占用较小的空间。电池载盘134可具有一容置槽146和一卡接部148,其中,容置槽146适于定位电池BA,卡接部148则用于将电池载盘134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容置槽146为大致圆形状,以便定位圆扁形的电池BA。根据一实施例,包括容置槽146、卡接部148的电池载盘134可为一体形成。卡接部148可突出于容置槽146,并在电池载盘134完全插入电池腔132时得锁定电池载盘134,以便防止电池载盘134脱离电池腔132。

参阅图5-8,扣座壳102中可设有一紧固部150,电池载盘134插入电池腔132中时可借由卡接部148与紧固部150间的卡合作用而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卡接部148可包括弹性片,其末端形成有突起148A,而紧固部150可与扣座壳102相固接。举例而言,紧固部150可为扣座壳102内侧的突起,在电池载盘134插入电池腔132时可与卡接部148的突起148A相卡合,从而防止电池载盘134朝脱离电池腔132的方向移动。

另外,扣座壳102还可具有一解锁孔152,其配置为照护者由扣座壳102的外侧能够通过解锁孔152操作并促使扣座壳102内的卡接部148与紧固部150脱离卡合。举例而言,解锁孔152可设置于扣座壳102的主表面S2中,且位于邻近扣座壳102的端部E1。紧固部150可设置于扣座壳102中邻近解锁孔152处,例如紧固部150可为沿解锁孔152的一侧壁延伸而成的突起。当电池载盘134插入电池腔132并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时,照护者可将为合适形状的物体通过解锁孔152并顶推卡接部148,使卡接部148与紧固部150脱离卡合而解锁电池载盘134。解锁孔152可为任何合适的形状和尺寸。根据一实施例,解锁孔152的大小例如适于接收带扣104A或104B的扣接部108,使扣接部108可通过解锁孔152接触卡接部148,以便迫使卡接部148与紧固部150脱离卡合。根据一实施例,解锁孔152的尺寸可小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

参阅图1-8,扣座壳102中还可设有一推动件154,电池载盘134在卡接部148与紧固部150脱离卡合时可由推动件154顶推而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以方便照护者取出电池载盘134。根据一实施例,推动件154为弹性件,且可借由其本身弹性朝开口144的方向偏移。电池载盘134在卡接部148与紧固部150脱离卡合时可接触推动件154,使推动件154得储蓄弹力而促使电池载盘134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举例而言,推动件154为横向延伸的弹性片,其在卡接部148与紧固部150脱离卡合时可接触卡接部148的末端,使推动件154得借由与卡接部148的接触促使电池载盘134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

图9-12绘示以另一配置方式设有电池腔132和电池载盘134的扣具系统100的图式,其中,图9和图10绘示扣具系统100的立体图,图11绘示电池载盘134装入电池腔132的示意图,图12则绘示电池载盘134的立体图。参阅图9-12,如同上述,扣具系统100可包括扣座壳102和两个带扣104A、104B,扣座壳102中设有适于容纳电池BA的电池腔132,电池载盘134在支载电池BA的情况下得通过扣座壳102的开口144插入电池腔132中或自电池腔132取出,且照护者得通过解锁孔152进行操作而致使电池载盘134与扣座壳102解锁。然而,图9-12的实施例将电池腔132设置于扣座壳102中邻近于其与束带相连接的端部E1处,开口144设置于扣座壳102的侧边缘SE2中,且解锁孔152设置于扣座壳102的侧边缘SE1中,亦即开口144和解锁孔152分别位于扣座壳102的相对两侧。

参阅图11和图12,电池载盘134可具有容置槽160和卡接部162,其中,容置槽160适于定位电池BA,卡接部162则用于将电池载盘134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包括容置槽160、卡接部162的电池载盘134可为一体形成。卡接部162可突出于容置槽160,并在电池载盘134完全插入电池腔132时得锁定电池载盘134,以便防止电池载盘134脱离电池腔132。

参阅图10和图11,扣座壳102中可设有一紧固部164,电池载盘134插入电池腔132中时可借由卡接部162与紧固部164间的卡合作用而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卡接部16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突起162A,而紧固部164可与扣座壳102相固接并具有两个卡合凸164A。紧固部164可设置于扣座壳102内邻近卡接部162插入扣座壳102的移动路径。根据一实施例,紧固部164在扣座壳102内部例如设置于邻近解锁孔152处。电池载盘134插入电池腔132中时,卡接部162的突起162A可分别与紧固部164的卡合凸164A相卡合,从而防止电池载盘134朝脱离电池腔132的方向移动,借此将电池载盘134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卡接部162的突起162A与紧固部164的卡合凸164A可借由其本身材质弹性相卡合或脱离卡合。

要自电池腔132取出电池载盘134时,照护者可通过解锁孔152促使卡接部162与紧固部164脱离卡合并推动电池载盘134,使电池载盘134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举例而言,照护者可将为合适形状的物体(例如带扣104A的扣接部)插入解锁孔152并顶推卡接部162,从而迫使卡接部162的突起162A与紧固部164的卡合凸164A脱离卡合,且推动电池载盘134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

图13-16绘示以另一变化配置方式设有电池腔132和电池载盘134的扣具系统100的图式,其中,图13绘示扣具系统100的立体图,图14绘示电池载盘134锁定于电池腔132中的示意图,图15绘示电池载盘134解锁后弹出于扣座壳102的示意图,图16则绘示电池载盘134的立体图。参阅图13-16,如同上述,扣具系统100可包括扣座壳102和两个带扣104A、104B,扣座壳102中设有适于容纳电池BA的电池腔132,且电池载盘134在支载电池BA的情况下得通过扣座壳102的开口144插入电池腔132中或自电池腔132取出。另外,电池腔132亦设置于扣座壳102中邻近于其与束带相连接的端部E1处,且开口144设置于扣座壳102的侧边缘SE2中。不同于前述实施例,图13-16的实施例并无前述的解锁孔152。

参阅图13-16,电池载盘134可具有容置槽170和卡接部172,其中,容置槽170适于定位电池BA,卡接部172则用于将电池载盘134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包括容置槽170、卡接部172的电池载盘134可为一体形成。卡接部172可突出于容置槽170,并在电池载盘134完全插入电池腔132时得锁定电池载盘134,以便防止电池载盘134脱离电池腔132。

参阅图13-16,扣座壳102中可设有一紧固部174,电池载盘134插入电池腔132中时可借由卡接部172与紧固部174间的卡合作用而与扣座壳102相锁定。根据一实施例,卡接部172的一侧设有突起172A,而紧固部174可与卡接部172的突起172A相卡合以将电池载盘134与扣座壳102相锁定。

根据一实施例,紧固部174与扣座壳102活动地组接,使紧固部174能够相对于扣座壳102移动以便与卡接部172相卡合或脱离卡合。举例而言,紧固部174可与扣座壳102相滑接,使紧固部174可介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扣座壳102滑动,其中,紧固部174在锁定位置时与卡接部172的突起172A相卡合,而在解锁位置时则与卡接部172的突起172A脱离卡合。根据一实施例,紧固部174可设置于扣座壳102中邻近卡接部172插入扣座壳102的移动路径,且大致垂直于卡接部172的移动路径滑动。根据一实施例,紧固部174例如设置于扣座壳102中邻近其侧边缘SE1处。

参阅图13-16,紧固部174可与一弹性件176相连接,使弹性件176可促使紧固部174移动并与卡接部172相卡合。根据一实施例,弹性件176为弹簧,其相对两端分别与紧固部174、扣座壳102的内侧壁相连接。电池载盘134插入电池腔132中时,弹性件176可促使紧固部174移动而与卡接部172相卡合,从而防止电池载盘134朝脱离电池腔132的方向移动,借此将电池载盘134与扣座壳102相锁定。图14绘示卡接部172与紧固部174相卡合的状态。

另外,紧固部174的一部分可外露于扣座壳102,以便照护者能够手动操作紧固部174,使紧固部174移动并与卡接部172脱离卡合。举例而言,紧固部174可设置于邻近侧边缘SE1处,且外露于侧边缘SE1。

参阅图14和图15,扣座壳102中还可设有一或多个推动件180,电池载盘134在卡接部172与紧固部174脱离卡合时可由推动件180顶推而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以方便照护者取出电池载盘134。根据一实施例,推动件180为弹性件,且可借由其本身弹性朝开口144的方向偏移。电池载盘134装入扣座壳102时可顶推推动件180,使推动件180储蓄弹力。而电池载盘134在卡接部172与紧固部174脱离卡合时可借由推动件180的弹力作用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举例而言,推动件180可包括弹簧,其在卡接部172与紧固部174脱离卡合时可在卡接部172的相对两侧接触并顶推电池载盘134,从而促使电池载盘134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图15绘示电池载盘134在卡接部172与紧固部174脱离卡合后弹出于扣座壳102的开口144的状态。

图17绘示扣具系统100应用于儿童载具200中的示意图。参阅图17,儿童载具200例如为儿童安全座椅,其中设有胯带202和肩带204A、204B。胯带202可与扣具系统100的扣座壳102相连接,而肩带204A、204B可分别与扣具系统100的带扣104A、104B相连接。

本发明的结构具有的优点包括在扣具系统中设有信号产生单元和电池腔,其中,信号产生单元可配置为发出警报信号,而电池腔可提供方便安装、取出电池的空间,以便作为信号产生单元的电源,使用上相当方便且具有弹性。

前文中已描述了扣具系统和儿童载具的某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2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