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内置有电池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0:08


内置有电池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6/002141、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03月03日的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680013190.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7年09月04日、名称为“内置有电池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用外壳,更详细地,涉及可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内置有电池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

背景技术

作为对外部的冲击或异物的渗透,安全地保护便携式终端并提高装饰效果的装置,广泛使用保护外壳。

这种保护外壳主要以覆盖便携式终端的侧面的缓冲形态或者通过盖来保护便携式终端的背面、侧面及前部面的形态使用。

上述便携式终端用保护外壳为了从外部的冲击充分保护便携式终端而使用金属或合成树脂、硅胶等多种材质。

但是,这种以往的保护外壳仅执行用于从外部环境保护便携式终端的简单的保护功能。

另一方面,作为一例,随着当前的便携式终端的尺寸小型化并薄化,内置于便携式终端自身的电池的容量受到限制。但是,作为便携式终端的一种的智能手机除通话功能之外,还包括网络搜索、金融、视频播放等多种附加功能,从而使用时间逐渐增加。

由此,便携式终端自身的电池因容量的限制而无法坚持一天。由此,一天需要交替一次以上的电池或者持续通过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

但是,在很难通过充电数据线对便携式终端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作为一例,当远距离出差或进行旅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便携式终端的电池均被消耗,从而导致便携式终端的电源的关闭。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考虑上述问题后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终端用外壳,即,执行作为保护便携式终端的保护外壳的固有功能,并利用内置的电池,不受到场所的限制,可以简单地对便携式终端进行充电,并可增加便携式终端的使用时间。

并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对便携式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由此,与便携式终端的种类无关地对电池进行充电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终端用外壳,即,便携式终端外壳由柔性材质形成,在与便携式终端的结合及分离过程中,即使发生外壳的变形,也可以防止电池的破损及性能降低。

进而,本发明的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根据使用目的以无线电力发送模式或无线电力接收模式使用,由此可以体现薄形化。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便携式终端用外壳,上述便携式终端用外壳包括:本体,具有用于收容便携式终端的收容槽;以及电池,内置于上述本体,通过无线方式及有线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用上述电池电源对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并且,上述本体包括:背面盖,用于覆盖上述便携式终端的背面;以及支撑部,以包围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侧面的方式从上述背面盖的边缘延伸规定高度,上述电池内置于上述背面盖。

并且,本发明可包括以能够开合的方式与上述支撑部相连接以能够覆盖上述便携式终端的前部面的前面盖,上述电池分别内置于上述背面盖及前面盖。

并且,可在上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电路部的驱动模式的至少一个开关。

并且,可在上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电路部电连接的被连接端子,上述被连接端子朝向上述收容槽的内侧突出而成,以便在上述本体和便携式终端相结合时能够插入于上述便携式终端的连接端子。

并且,上述便携式终端用外壳可包括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执行通过利用从上述电池提供的电源来发送用于无线充电的电力的天线的功能。

并且,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被可用作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从而能够执行利用存储于上述电池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功能和接收从外部充电设备供给的无线电力来对上述电池进行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功能。

并且,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执行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功能,在通过与设置于外部充电设备的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之间的相互功能来使电感值产生变化并在检测到从上述外部充电设备传送的功率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天线电力接收用天线接收从上述外部充电设备供给的无线电力。

并且,存储于上述电池的电源中的一部分可被用作驱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的驱动电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便携式终端用外壳,上述便携式终端用外壳包括:本体,具有用于收容便携式终端的收容槽;电池,内置于上述本体;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执行用于收发无线电力的天线的功能;以及电路部,用于控制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的驱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通过一个天线接收从外部供给的无线电力来对上述电池的电源进行充电,或者以无线方式发送存储于上述电池的电源来对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并且,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能够以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存储于上述电池的电源的发送模式进行工作,当检测到无线电力发送模式时,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转换为通过上述电路部来接收由上述无线电力发送模式发送的无线电力的接收模式。

并且,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可周期性地发送用于检测上述无线电力接收模式的功率信号(power signal)。

并且,可在检测到由上述无线电力发送模式传送的功率信号且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的电感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上述电路部将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转换为接收模式。

并且,可在上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电路部电连接的被连接端子,上述被连接端子朝向上述收容槽的内侧突出而成,以便在上述本体和便携式终端的连接端子来能够以有线方式向上述便携式终端侧供给由上述电池提供的电源。

并且,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的一面可包括屏蔽片,上述屏蔽片通过屏蔽在规定的频带中产生的磁场来向所需的方向进行集束的屏蔽片。

并且,上述屏蔽片可以为包含非晶质合金及纳米结晶粒合金中的一种以上的带片。

并且,上述电池可以为具有可挠性的柔性电池。

上述柔性电池可包括:电极组装体,包括阳极、阴极及分离膜;以及包装材料,将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一同封装,上述包装材料及电极组装体包括用于弯曲时的收缩及松弛的图案,上述包装材料及电极组装体的图案相同。

并且,上述图案可形成在上述电池的总长度的全部或一部分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包括:本体,具有用于收容便携式终端的收容槽;电池,内置于上述本体;被连接端子,上述被连接端子朝向上述收容槽的内侧突出而成,以便在上述本体和便携式终端相结合时插入于上述便携式终端的连接端子来能够以有线方式向上述便携式终端侧供给由上述电池提供的电源;以及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执行通过接收从外部供给的无线电力来对上述电池进行充电的天线的功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执行作为从外部施加的负重保护便携式终端的保护外壳的固有功能,利用内置的柔性电池,不受到场所的限制,可以对便携式终端进行充电,从而可增加便携式终端的使用时间。

并且,本发明中,内置的柔性电池的电源可通过有线、无线方式向便携式终端供给,由此,与便携式终端的种类无关地均可使用。

并且,本发明中,在电池为柔性电池的情况下,即使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由柔性材质形成,用于收缩及松弛的图案形成于柔性电池,由此,在与便携式终端的结合及分离过程中,即使发生外壳的变形,也可以简单地进行代替,从而可以防止电池的破损及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的图。

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示出图1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和便携式终端的结合前状态的图。

图4为示出图1与便携式终端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便携式终端用外壳中用于无线充电方式的结构的简图。

图6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的电路部的细部结构的简图。

图7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的屏蔽片的一形态的细部结构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的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的图。

图10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的柔性电池的一形态的图。

图11为示出形成于图10中的包装材料及电极组装体的图案的多种形态的简图。

图12为示出图10的细部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简单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可体现为多种不同形态,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图中,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通过整个说明书,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附图标记。

如图1、图8及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包括本体110、电池120及电路部130。

上述本体110与便携式终端10相结合来从外部的冲击保护上述便携式终端10,在上述本体110可形成一侧开放的收容槽113。

即,向上述收容槽113插入便携式终端10来与外壳相结合或者从上述收容槽113取出便携式终端10来分离外壳和便携式终端。

为此,上述本体110可包括:板状的背面盖111,用于覆盖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背面;以及支撑部112,以包围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侧面的方式从上述背面盖111的边缘延伸规定高度。

由此,插入于上述收容槽113的便携式终端10通过上述背面盖111及支撑部112来防止从前部面之外的剩余部分向外部露出。

其中,上述支撑部112为不同于上述背面盖111的部件,从而可以与上述背面盖111相结合,也可以与上述背面盖111形成为一体。

而且,在上述支撑部112及背面盖111中的至少一侧,为了使用人员的操作,以能够使形成于便携式终端10的操作键14或摄像头等向外部露出的方式在与上述操作键14及摄像头等相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露出孔115。

同时,在上述收容槽113的一侧,盖收容部116沿着支撑部112的内侧切开形成规定深度。在这种盖收容部116形成用于保护连接端子12的密封盖16的情况下,形成用于保存上述密封盖16的空间(参照图3)。

此时,上述背面盖111及支撑部112中的至少一个由金属或塑料等的刚性材质形成,以能够减少整个重量的方式可由硅胶、皮革、织物等的柔性材质形成。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中,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向上述便携式终端10侧提供用于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的电池120内置于本体10。

即,上述电池120呈板状形态,并可内置于上述背面盖111。由此,在需要对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充电的情况下,利用从上述电池120提供的电源来对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即,在将需要充电的便携式终端10紧固在上述收容槽113的状态下,利用电池120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由此,不受到场所的限制,可简单地对便携式终端10进行充电,在上述收容槽113与便携式终端10相结合的状态下,可以实现充电,因此,在执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维持便携性。

并且,上述电池120内置于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的背面盖111,由此,可以具有与上述背面盖111的整体面积大致相同的面积,从而可体现高容量。

此时,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中,从上述电池120提供的电源以有线方式向上述便携式终端10侧供给,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供给。

作为一例,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可包括用于与上述便携式终端10电连接的被连接端子141,可包括用于发送无线电力的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上述被连接端子141及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可以与上述电路部130电连接。

由此,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通过上述被连接端子141来以有线方式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利用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来以无线方式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对其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可包括与上述电池120电连接的电路部130,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用于将从电池130供给的电源变换为无线充电用交流电源或者变换为有线充电用电压的多种电路。

其中,上述电路部130可呈如下形态,即,在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面,用于有线充电电路和/或内置有无线充电电路的多种电路图案和至少一个芯片组或者二极管及多种手动元件。

即,上述电路部130中,上述电路基板与内置于上述本体110的电池120电连接,通过有线充电电路,将从上述电池120提供的电源变换为有线充电用电压,或者以能够发送无线电力的方式将从上述电池120提供的直流电源变换为交流电源来向后述的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施加。

此时,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将从电池120提供的输出电压下降至适合于有线充电的电压之后,向便携式终端10侧提供下降的电压的电压下降部(未图示),并可包括多种保护电路。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均用于对利用电池120的电源的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方式适用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的情况下,可包括用于转换上述电路部130的状态的至少一个开关117。

作为一例,上述开关117以能够与上述电路部130电连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110的一侧,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上述电路部130可变更为有线充电模式和无线充电模式,可包括非充电模式。并且,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以接收模式和发送模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下,上述开关117可将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变更为接收模式或发送模式。

具体地,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消耗,从而,在以有线方式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使用人员操作上述开关117来将电路部130变更为有线充电模式,由此,利用通过上述被连接端子141供给的电池120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并且,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的一部分或全部消耗,在以无线方式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使用人员操作上述开关117来将电路部130变更为无线充电模式,由此,利用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来以无线电力供给的电池120的电源,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同时,不对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而是在简单保护便携式终端10进行充电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开关117来变更为非充电模式,防止从上述电池120供给的电源向便携式终端10侧供给,由此,执行简单从外部的环境保护与上述收容槽113相结合的便携式终端10的保护外壳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通过上述开关117的操作来使使用人员选择充电模式和非充电模式,由此,将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用为保护电池或者简单用为保护外壳。

并且,在作为充电对象的便携式终端10没有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8的情况下,通过有线充电模式来进行充电,在便携式终端10形成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8的情况下,使用人员可选择有线充电模式和无线充电模式。

即,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可执行通过从内置于本体110的电池120供给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辅助电池的功能,通过一个装置均可使用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

其中,图中虽然示出上述开关117以滑动方式形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可适用包括至少一个按钮的按钮方式或旋转方式,只要是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来变更状态的形态,可以适用公知的多种方式。

上述被连接端子141使上述便携式终端10和电池120电连接来以有线充电方式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上述被连接端子141可呈与形成于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一侧的连接端子12相对应的形态。作为一例,上述被连接端子141可呈从上述本体110的一侧向收容槽113侧突出的形态(参照图1)。

由此,若向上述便携式终端10插入上述收容槽113,则上述被连接端子141以插入于便携式终端10的连接端子12的状态下与便携式终端10和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相结合(参照图3)。

此时,被连接端子141插入于便携式终端的连接端子12并与上述便携式终端电连接,从而,利用从上述电池120提供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如上所述,在使用人员操作上述开关117来将电路部130变更为有线充电模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被连接端子141与便携式终端10电连接。

即,若电池120和便携式终端10通过上述被连接端子141电连接,则利用从上述电池120供给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在上述便携式终端10内置有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8的情况下,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向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8发送无线电力来以无线方式对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此时,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与电池120一同内置于上述背面盖111。

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以粘结层为介质附着于上述本体110的一面之后,通过额外的保护膜进行保护。

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可由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卷绕的圆形、椭圆形、螺旋形或四角形状的多角形状的线圈构成,在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面蚀刻如铜箔等的金属铂,或者使用导电性墨来以规定图案印刷。

其中,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在电路基板形成图案的情况下,上述电路基板可以与构成电路部130的电路基板形成为一体,分别由额外的部件形成。

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执行向形成于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8侧发送无线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的功能,通过电路部130控制驱动。

其中,用于驱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的电路部130的驱动电源可使用存储于上述电池120的电源中的一部分。

即,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在通过上述开关117的操作来使上述电路部130转换为无线充电模式的状态下,利用从上述电池120提供的电源来发送规定频带的磁场。

作为一例,在通过上述电池120来向上述电路部130侧供电的情况下,从上述电池120供给的电源通过变换部132变换为规定电压及电流,通过交换器部133,将从电池120供给的直流电源变换为交流电源之后,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发送无线电力。

其中,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生成用于调节为了控制整体动作,生成从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发送的功率信号而使用的频率、施加的电压、电流等的特性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131,上述功率信号可包含具有在作为充电对象的便携式终端的电力量信息、充电状态信息、适合于充电对象所需要的负荷的电力信息及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

由此,形成于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8利用从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发送的电磁场来生成电力,由此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其中,利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的电力收发的原理利用线圈来形成电磁场,由此,均可使用传递电力的公知的磁感应方式和磁共振方式。利用这种磁感应方式及磁共振方式的无线充电技术为公知技术,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此时,上述便携式终端10插入于上述收容槽113来维持与上述本体110相结合的状态,因此,无需用于整列执行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的功能的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和形成于便携式终端10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额外的作业。

进而,通过便携式终端10和本体110的结合,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和形成于便携式终端10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维持相互近距离紧贴的状态,因此,可实现顺畅的无线充电。

上述电池120内置于本体110并供给用于对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

上述电池120可以为具有刚性的公知的电池,但是,为了减少整体重量并实现薄形化,在上述本体110由柔性材质形成的情况下,以与上述本体110实现相同变形的方式形成为具有柔性的柔性电池。

如图10至图12所示,上述柔性电池包括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上述电极组装体121与电解液一同密封在包装材料127、128的内部。

此时,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可分别包括用于收缩及松弛的图案126、129。作为一例,用于上述收缩及松弛的图案126、129可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形成,形成于上述包装材料127、128的第一图案129和形成于上述电极组装体121的第二图案126可具有相同的方向性(参照图11及图12)。

在使用过程中,上述图案126、129即使发生上述本体110的变形,当发生变形时,因发生曲率而抵消变化量,由此,防止或最小化基材自身收缩或松弛。

作为一例,上述本体110由柔性材质形成,在将便携式终端10与本体110相结合或者分离的过程中,在发生本体110的变形的情况下,可从这种变形防止电池120的损伤。

即,防止或最小化构成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的基材自身的变形量,因此,即使发生本体110的变形,作为一例,弯曲,使有可能在弯曲部分发生的基材自身的变形量最小化,由此,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被破损或者性能会降低。

此时,上述第一图案129及第二图案126不均具有相同的方向性,而且第一图案129和第二图案126相同配置。这是为了上述第一图案129和第二图案126一直发生相同动作。

换句话说,在适用于本发明的电池120为柔性电池的情况下,用于对于当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发生弯曲时发生的长度方向的收缩及松弛的图案126、129相同,由此,即使发生对于长度方向的弯曲,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和包装材料127、128相对于整体长度一直维持均匀的间隔或接触状态,因此,与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密封的电解液在整体长度中均匀地分布,由此防止电池性能的降低。

此时,上述第一图案129及第二图案126各个的散部及骨部分别沿着与上述包装材料127、128及电极组装体12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形成,沿着上述包装材料127、128及电极组装体121的长度方向,散部及骨部交替配置(参照图11)。

进而,构成上述第一图案129及第二图案126的散部及骨部中,多个散部形成于相同位置,多个骨部形成于相同位置,由此,上述第一图案129及第二图案126相连接。

并且,上述图案126、129可沿着与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连续形成,可以不连续地形成,可在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及包装材料127、128的整体长度中形成,也可以在部分长度形成。

其中,上述散部及骨部可呈具有半圆的弧形剖面、包括三角或四角的多角剖面及弧形剖面和多角剖面相互组合的多种形状的剖面,各个散部及骨部可具有相同齿距及宽度,也可以具有不同齿距及宽度。

由此,上述包装材料127、128及电极组装体121即使以弯曲的状态内置于上述弯曲部110,通过上述图案126、129来减少向基材施加的疲劳度。

另一方面,上述第一图案129及第二图案126中,相邻的散部之间的间隔或骨部之间的间隔可按相同间隔形成,也可以按不同间隔形成,也可以按相同间隔和不同间隔组合的形态形成。

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在上述包装材料127、128的内部与电解液一同密封,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包括阳极122、阴极124及分离膜123(参照图12)。

上述阳极122包括阳极集电体122a及阳极活性物质122b,上述阴极124包括阴极集电体124a及阴极活性物质124b,上述阳极集电体122a及阴极集电体124a可以为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的板形态。

即,上述阳极122及阴极124在各个集电体122a、124a的一面或两面压接或蒸镀或涂敷活性物质122b、124b。此时,上述活性物质122b、124b在集电体122a、124a的整个面积形成,或者在一部分面积形成。

并且,上述阳极集电体122a及阴极集电体124a可包括从各个本体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阴极端子125a及阳极端子125b。其中,上述阳极端子125b及阴极端子125a从上述阳极集电体122a及阴极集电体124a延伸来向包装材料127、128的一侧突出,向包装材料127、128的表面突出。

此时,上述阳极活性物质122b及阴极活性物质124b可含有聚四氟乙烯(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成分。这是为了方式当发生弯曲时,上述阳极活性物质122b及阴极活性物质124b从各个集电体122a、124a剥离或者发生破裂。

另一方面,配置于上述阳极122和阴极124之间的分离膜123可在无纺布层123a的一面或两面形成纳米纤维网层123b。

其中,上述纳米纤维网123b包含选自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纳米纤维及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纳米纤维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地,上述纳米纤维网层123b为了确保放射性及均匀的气孔形成而仅由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形成。

上述包装材料127、128为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的部件,在内部收容上述电极组装体121及电解液,由此,从而外力保护上述电极组装体121。

为此,上述包装材料127、128包括一对第一包装材料127及第二包装材料128,沿着边缘通过粘结剂密封,由此,防止收容于内部的上述电解液及电极组装体121向外部露出并向外部泄露。

何种包装材料127、128中,上述第一包装材料127及第二包装材料128由两个部件形成之后,构成上述密封部的边缘侧均被粘结剂密封,由一个部件形成,沿着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折叠成一半之后,剩余部分通过粘结剂被密封。

另一方面,向上述便携式终端10的主电池侧供给的电池120可进行用于再次使用的再次充电。

即,上述电池120可通过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中的一种方式来进行充电,均可适用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

作为一例,在上述本体110的一侧,用于与外部充电设备电连接的额外的充电端口(未图示)与上述电路部130电连接,由此,从上述外部充电设备提供的电源以公知的充电数据线为介质向电池120侧供给,由此可以实现上述电池120的再次充电。

此时,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将从外部充电设备提供的输出电压下降至适合于有线充电的电压之后,向电池120侧提供下降的电压的电压下降部(未图示)。

作为另一例,上述电池120可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再次充电。

即,本发明可包括通过公知的磁感应方式或磁共振方式,以无线接收从外部发送的电力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

此时,用于对上述电池120进行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可以与上述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42单独形成,但是,上述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142可被用功能于接收从外部充电设备提供的无线电力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

即,适用于本发明的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通过一个天线,根据使用目的执行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的功能或者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功能。

换句话说,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用为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从而可作为利用存储于上述电池120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发送模式进行工作,也可以被用作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从而可作为接收从外部充电设备供给的无线电力来对上述电池120进行充电的接收模式进行工作。

即,在接近具有无线电力接收模块的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转换为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从而体现为无线电力发送模式,在接近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情况下,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转换为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从而体现为无线电力接收模式。

并且,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在以用于对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进行工作的发送模式中,可转换为以用于对上述电池120进行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进行工作的接收模式。

作为一例,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以发送无线电力的发送模式进行工作,在包括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便携式终端接近的情况下,对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在接近具有包括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式的充电设备的情况下,可转换为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在发送模式中对上述电池120自身进行充电的接收模式。

此时,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中,使用人员操作形成于上述本体110的一侧的开关117来进行接收模式和发送模式的相互变更,并可通过上述电路部130进行接收模式和发送模式的相互变更。

作为一例,在便携式终端接近的情况下,上述电路部130将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转换为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在接近外部充电设备的情况下,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转换为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

并且,上述电路部130在以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对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发送模式进行工作的状态下,在接近外部充电设备的情况下,可在发送模式中转换为接收模式。

其中,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以发送模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下,上述便携式终端10可处于向收容槽113插入的状态,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以接收模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下,上述便携式终端10可从收容槽113分离。

具体地,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向上述电路部130供电的情况下,以执行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的功能的发送模式进行工作,通过上述电路部130的控制,用于检测无线电力接收模式的接近与否的功率信号(power signal)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按规定周期向外部发送。

此时,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发送功率信号的过程中,发生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的电感值的变化,在并未检测从外部发送的其他功率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便携式终端中所需要的负荷来调节电力量,由此,消耗存储于上述电池120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

并且,如上所述,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以发送模式进行工作来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来按规定周期发送上述功率信号的状态下,在通过上述电路部130检测与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的电感值的变化一同向外部发送的其他功率信号的情况下,上述电路部130识别形成有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外部充电设备的靠近,由此,将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转换为接收模式。

由此,上述电池120通过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接收从上述外部充电设备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传送的无线电力,由此对上述电池120进行充电。

为此,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将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30以接收模式和发送模式进行工作的多种电路。

作为一例,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用于调节为了控制上述电路部130的整体动作,生成从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发送的功率信号而使用的频率、施加的电压、电流等的特性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131。

其中,上述控制部131根据检测无线电力接收模块及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存在的结果执行识别上述无线电力接收模块及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过程,或者确定是否开始无线电力传送,或者在发送模式中,生成可将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转换为发送模式的控制信号。

并且,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将从上述电池120提供的电源变换为规定电压或电流或者将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接收的电力变换为适合于电池120的电压及电力来向上述电池120侧提供的变换部131。

同时,上述电路部130可包括将从上述电池120供给的直流电源变换为交流电源的交换器部133,可包括在交流电源中,将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接收的外部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的整流部135,可包括用于将在上述整流部135变换的直流电源下降至适合于上述电池120的电压的电压下降部134。

其中,上述控制部131可使用公知的MCU,上述控制部131可适用PWM控制方式,上述电压下降部134可适用LDO方式或BUCK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同时,上述电路部130为了防止过度充电或者保护电路而可包括如PCM等的保护电路。

此外,上述电路部130还可包括当无线电力接收模式的接近时,使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执行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的功能,或者当无线电力发送模式接近时,使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执行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功能的开关电路。

由此,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以通过上述电路部130的控制,利用存储于电池120的电源来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发送模式进行工作,或者以接收从外部充电设备共计的无线电力来对上述电池120进行充电的接收模式进行工作。

作为一例,在利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来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若从上述电池120向电路部130侧供电,则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按规定周期向外部发送通过上述控制部131生成的功率信号,由此以发送模式进行工作。

其中,上述电路部130侧的电源供给可通过开关117的操作提供或断开。并且,从上述电池120供给的电源通过上述变换部132变换为规定电压及电流之后,可向控制部131侧供给,通过上述交换器部133,在直流电源变换为交流电源之后,向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侧供给,由此,向外部发送具有规定周期的功率信号。

之后,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发送上述功率信号的过程中,通过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的接收用天线的相互功能,发生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的电感值的变化,在未检测到其他功率信号的情况下,上述电路部130识别用于电池的充电的便携式终端的接近,根据上述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中所需要的负荷来调节电力量,由此,存储于上述电池120的电源被消耗并对便携式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在需要上述电池120的自身充电的情况下,向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侧接近包括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充电设备,由此,上述电池120的充电以无线方式实现。

即,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以发送模式进行工作,在上述功率信号通过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按规定周期发送的状态下,若接近外部充电设备,则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通过与在上述外部充电设备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发送用天线的相互功能而发生电感值的变化。与此同时,若通过上述控制部131检测从上述充电设备发送的其他功率信号,则上述控制部131识别充电设备的接近,并断开向交换器部133侧供给的电源。由此,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以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进行工作,由此,转换为对电池120的自身电源进行充电的接收模式。

其中,上述控制部131可向上述充电设备侧提供包含对于上述电池120的状态的电力量信息、充电状态信息、适合于充电对象所需要的负荷的电力信息及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信息。

由此,从上述充电设备提供的无线电力以符合于上述电池120的状态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接收之后,向上述电池120侧供给,由此对上述电池120的电源进行充电。

其中,通过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接收的电力通过上述整流部135从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通过电压下降部134,变换为适合于上述电池120的电压的大小之后,通过变换部132按规定电压及电流提供,由此实现电池120的充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以无线收发电力来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对电池120的自身电源进行充电,由此,无需如以往的连接数据线的动作地进行电池的充电放电,因此可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同时,在以往有线充电放电方式中,去除作为用于连接数据线的必要结构的端口,因此,可防止因端口所引起的异物及水分渗透的故障,从而可以延长电池120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在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的一面可配置用于提高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的传送效率的屏蔽片150。如图5所示,屏蔽片150为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的部件,与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相同,可埋入于上述背面盖111,并可附着于背面盖111的一面。

上述屏蔽片150由具有磁性的材质形成,并执行屏蔽从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发生的磁场来向需要的方向进行集束的功能,上述屏蔽片150可由公知的多种材质形成。

作为一例,上述屏蔽片可使用包含非晶质合金及纳米结晶粒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带片、铁素体片或聚合物片等。

其中,上述铁素体片可以为Mn-Zn片或Ni-Zn片,上述非晶质合金或纳米结晶粒合金可以为Fe类或Co类磁性合金。

同时,上述屏蔽片150以可防止涡流的发生的方式被片状处理,以此被分离为多个微细片,以能够提高投资率的方式呈多层结构。

作为一例,如图7所示,上述屏蔽片150包括多个包含非结晶合金及纳米结晶粒合金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带片,各个带片以粘结层150b为介质层叠成多层,上述带片可分离为多个微细片。同时,上述多个微细片中,相邻的微细片之间整体绝缘或部分绝缘,各个微细片以非定型随机形成。

上述屏蔽片150为公知结构,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可使用被用作屏蔽片的公知的所有屏蔽片。

另一方面,如图8及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200、200'可包括以可开合的方式与上述支撑部112相连接以能够覆盖插入于上述收容槽113的便携式终端10的前部面的板状前面盖114。

此时,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包括前面盖114的情况下,上述前面盖114由如金属、塑料等的刚性的材质形成,从而,仅可执行简单保护便携式终端10的前部面的功能,可以在上述前面盖114内置电池120。

由此,上述电池120均内置于前面盖114及背面盖111,并具有与前面盖114及背面盖111相对应的宽广的面积,因此,可进一步增加电池120的整体容量。

其中,在上述前面盖114内置有电池120的情况下,内置于前面盖114的电池和内置于背面盖111的电池由两个部件形成并可相互电连接,也可以呈桶体。

同时,虽然未图示,在上述电池120呈桶体并均配置于前面盖114及背面盖111的情况下,上述电池120的整体面积中,在位于上述支撑部112侧的部分中,沿着与上述支撑部11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可形成用于收缩及松弛的图案。

图中示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均形成用于有线充电方式的被连接端子141和用于无线充电方式的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因仅具有被连接端子141,从而仅可通过有线充电方式对便携式终端进行充电,因仅具有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从而仅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便携式终端进行充电。

同时,在适用于本发明的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均执行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和无线电力发送用天线的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包括或除去用于以有线方式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的被连接端子141。

此外,在均包括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及被连接端子141的情况下,上述被连接端子141对便携式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上述无线电力传送用天线142执行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功能,以无线方式对内置于上述本体110的电池120进行充电。

并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外壳100、200、200’也可以适用为如PMP、DMB、平板电脑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

以上,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中提出的实施例,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范围内,可通过结构要素的附加、变更、删除、追加等来简单提出其他实施例,这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87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