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2:29


一种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空防坠落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敞开式变电站的构架是站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进线架、母线架、中央门型架、转角架、变压器组合架等等。通常,作业人员需要在楼承板处登高作业,一般地,作业人员使用安全带一步一扣进行作业,此种方式不仅导致作业人员无法自由活动,并且安全带也不能牢固固定,进而也就无法保障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解决了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时无法自由活动以及安全带牢固不牢固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钢丝绳,所述楼承板的钢丝绳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钢丝绳悬挂安全带;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杆装置包括第三贯穿孔和第四贯穿孔,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的钢丝绳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贯穿孔、所述第四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第一水平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水平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在所述楼承板的水平钢筋上;以及第一竖向连接装置,所述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在所述楼承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铁板、第二铁板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铁板与所述第二铁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铁板连接,所述楼承板的栓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四铁板和第五铁板,所述第四铁板包括第一圆弧凹槽,所述第五铁板包括第二圆弧凹槽,所述第一圆弧凹槽和所述第二圆弧凹槽的组合用于容纳所述楼承板的栓钉。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四铁板包括第一圆孔,所述第五铁板包括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以将所述第四铁板与所述第五铁板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铁板包括方形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方形孔与所述第一底座的通孔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与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发光装置,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光伏发电板,所述第一光伏发电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上,所述第一光伏发电板用于生成电力。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储能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光伏发电板、所述第一发光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用于提供电力给所述第一发光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固定装置、钢丝绳、第二固定装置、第一水平连接装置以及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以及第四贯穿孔,楼承板的钢丝绳穿过第一贯穿孔,钢丝绳悬挂安全带,第二固定杆装置包括第五贯穿孔、第六贯穿孔、第七贯穿孔以及第八贯穿孔,穿过第一贯穿孔的钢丝绳分别依次穿过第四贯穿孔、第八贯穿孔、第七贯穿孔、第六贯穿孔、第五贯穿孔、第三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第一水平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底座固定在楼承板的水平钢筋上,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底座固定在楼承板上。通过第一竖向连接装置以及第一水平连接装置将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楼承板上,楼承板的钢丝绳分别穿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然后将作业人员的安全带固定在钢丝绳上,从而安全带可在钢丝绳上滑动,实现了作业人员可自由活动的问题,并且又因为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在楼承板上,实现了安全带可固定牢固。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固定装置12、钢丝绳13、第二固定装置14、第一水平连接装置15以及第一竖向连接装置16,第一固定装置12固定在第一底座11上,第一固定装置12包括第一贯穿孔121、第二贯穿孔122、第三贯穿孔123以及第四贯穿孔124,钢丝绳13穿过第一贯穿孔121,钢丝绳13悬挂安全带17,第二固定杆装置14包括第五贯穿孔141、第六贯穿孔142、第七贯穿孔143以及第八贯穿孔144,穿过第一贯穿孔121的钢丝绳13分别依次穿过第四贯穿孔124、第八贯穿孔144、第七贯穿孔143、第六贯穿孔142、第五贯穿孔141、第三贯穿孔123、与第二贯穿孔122,第一水平连接装置15用于将第一底座11固定在楼承板的水平钢筋上,第一竖向连接装置16用于将第一底座11固定在楼承板上。

第一底座11可以为六边形板块,第一底座11每个角包括一个通孔111,在第一底座11的中部包括圆通孔112,第一底座11包括多个连接块113,每个连接块113与第一底座11连接,每个连接块113上包括方形孔。由于楼承板上设置有很多钢筋和栓钉,因此可通过第一水平连接装置15将第一底座11固定在楼承板的水平钢筋上,以及通过第一竖向连接装置16将第一底座11固定在楼承板的栓钉上,从而实现第一底座11固定在楼承板上,提高了第一底座11固定在楼承板的牢固性。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底座的形状,只要所选取的第一底座的形状能够实现固定第一固定装置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底座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底座18,第二底座1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4,第二底座18可以为六边形板块,第二底座18每个角包括一个通孔,在第二底座18的中部包括圆通孔。第一固定装置12包括第一贯穿孔121、第二贯穿孔122、第三贯穿孔123以及第四贯穿孔124。第二固定装置14包括第五贯穿孔141、第六贯穿孔142、第七贯穿孔143以及第八贯穿孔144,将穿过第一贯穿孔121的钢丝绳13依次穿过第三贯穿孔141、第五贯穿孔141、第六贯穿孔142、第七贯穿孔143、第八贯穿孔144、第四贯穿孔124与第二贯穿孔122,从而形成双排钢丝绳13,将安全带挂在双排钢丝绳13上,安全带可在双排钢丝绳13上自由移动以实现作业人员自由活动。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二底座18的形状,只要所选取的第二底座18的形状能够实现固定第二固定装置14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二底座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12可以包括阻断件,阻断件可以将穿过第二贯穿孔122的钢丝绳13进行固定。阻断件可以包括圆盖和螺纹杆,螺纹杆与圆盖连接,钢丝绳13缠绕在螺纹杆上从而实现将穿过第二贯穿孔122的钢丝绳13进行固定。圆盖与第二贯穿孔122匹配,即可盖合在第二贯穿孔122上。第一固定装置12和第二固定装置14的形状可以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固定装置、钢丝绳、第二固定装置、第一水平连接装置以及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以及第四贯穿孔,楼承板的钢丝绳穿过第一贯穿孔,钢丝绳悬挂安全带,第二固定杆装置包括第五贯穿孔、第六贯穿孔、第七贯穿孔以及第八贯穿孔,穿过第一贯穿孔的钢丝绳分别依次穿过第四贯穿孔、第八贯穿孔、第七贯穿孔、第六贯穿孔、第五贯穿孔、第三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第一水平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底座固定在楼承板的水平钢筋上,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底座固定在楼承板上。通过第一竖向连接装置以及第一水平连接装置将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楼承板上,楼承板的钢丝绳分别穿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然后将作业人员的安全带固定在钢丝绳上,从而安全带可在钢丝绳上滑动,实现了作业人员可自由活动的问题,并且又因为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在楼承板上,实现了安全带可固定牢固。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竖向连接装置16包括第一铁板161、第二铁板162以及第一连接件163,第一铁板161与第二铁板162连接,第一连接件163与第二铁板162连接,楼承板的栓钉穿过第一连接件163的通孔163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铁板161和第二铁板162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等。第一连接件163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铁板162上。在楼承板上有多个栓钉,通过第一连接件163的通孔1631将栓钉固定,从而将第一竖向连接装置16固定在楼承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四铁板和第五铁板,第四铁板包括第一圆弧凹槽,第五铁板包括第二圆弧凹槽,第一圆弧凹槽和第二圆弧凹槽的组合用于容纳楼承板的栓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四铁板和第五铁板,第四铁板包括第一圆弧凹槽,第五铁板包括第二圆弧凹槽。第一圆弧凹槽和第二圆弧凹槽的组合可以容纳楼承板的栓钉,其中,第一圆弧凹槽和第二圆弧凹槽的槽口相对,从而更容易容纳楼承板的栓钉。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第四铁板包括第一圆孔,第五铁板包括第二圆孔,第一固定件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以将第四铁板与第五铁板固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可以为圆钉或者螺杆,第一固定件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从而将第四铁板和第五铁板固定在一起。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圆孔的数量,只要所选取的第一圆孔的数量能够实现第四铁板和第五铁板之间的固定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圆孔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二圆孔的数量,只要所选取的第二圆孔的数量能够实现第四铁板和第五铁板之间的固定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二圆孔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螺栓,第一铁板包括方形孔,第一螺栓穿过方形孔与第一底座的通孔固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螺栓上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母,通过调节两个第一螺母之间的距离以固定第一底座。即第一底座位于两个第一螺母之间,调节两个螺母之间的距离可以将第一竖向连接装置固定在第一底座上。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螺栓的材质,只要所选取的第一螺栓的材质能够实现第一竖向连接装置固定在第一底座上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螺栓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伸缩杆19,第一伸缩杆19固定在第一固定装置12上。

第一伸缩杆19穿过第一固定装置12的通孔,第一伸缩杆19固定在第一固定装置12上。第一伸缩杆19和圆通孔111均包括螺纹,通过第一伸缩杆19的螺纹和圆通孔111的螺纹从而实现第一伸缩杆19与第一底座11之间的固定。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固定装置12的形状,只要所选取的第一固定装置12的形状能够实现固定第一伸缩杆18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固定装置12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旋转装置20,第一旋转装置20与第一伸缩杆19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装置20可以为万向旋转装置,第一旋转装置20可以全方位旋转。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旋转装置20的类型,只要所选取的第一旋转装置20的类型能够实现全方位旋转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旋转装置20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图6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发光装置21,第一发光装置21与第一旋转装置19连接,第一旋转装置19用于调节第一发光装置21的发光方向。

第一发光装置21可以为LED灯,LED灯可以在夜晚为作业人员提供光亮。通过第一旋转装置20调节第一发光装置21的发光方向,从而为作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光亮。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发光装置20的类型,只要所选取的第一发光装置21的类型能够实现发光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发光装置21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光伏发电板,第一光伏发电板设置在第一伸缩杆上,第一光伏发电板用于生成电力。

由于电线有限,可以通过第一光伏发电板生成太阳能从而生成电力。通过该电力可以为LED灯提供电力,以实现LED灯的发光。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光伏发电板的类型,只要所选取的第一光伏发电板的类型能够实现产生电力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光伏发电板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储能装置,第一储能装置分别与第一光伏发电板、第一发光装置连接,第一储能装置设置在第一伸缩杆的底部,第一储能装置用于提供电力给第一发光装置。

第一储能装置可以为蓄电池,第一储能装置分别与第一光伏发电板、第一发光装置连接,第一储能装置设置在第一伸缩杆的底部,第一储能装置用于提供电力给第一发光装置。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储能装置的类型,只要所选取的第一储能装置的类型能够实现储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储能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分别与第一光伏发电板、第一储能装置连接,第一风机用于提供风力以产生电能。

第一风机可以提供风力,从而实现风力发电,将通过风力产生的电力提供给第一储能装置,从而将该电力进行存储。为了保证发光装置的发光的稳定性,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风力发电或者通过第一光伏发电板发电。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一风机的形状,只要所选取的第一风机的形状能够实现提供风力以产生电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风机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水平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第六铁板、第七铁板、第八铁板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六铁板与第七铁板连接,第七铁板与第八铁板连接,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六铁板上,第二连接件用于使楼承板的水平钢筋通过。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穿过第八铁板的方形孔以及第一底座的通孔,以将第八铁板与第一底座固定。

第二螺杆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通过调节第二螺母的距离以将第八铁板与第一底座固定在一起。即第八铁板和第一底座位于两个第二螺母之间,通过调节两个第二螺母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第一水平连接装置将第一底座固定在楼承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九铁板和第十铁板,第九铁板包括第三圆弧凹槽,第十铁板包括第四圆弧凹槽,第九铁板和第十铁板的组合用于使楼承板的水平钢筋穿过。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九铁板包括第一通孔,第十铁板包括第二通孔,第二固定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将第九铁板和第十铁板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二固定装置上。

第二伸缩杆穿过第二固定装置的圆通孔,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二固定装置上。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固定装置的圆通孔均包括螺纹,通过第二伸缩杆的螺纹和第二固定装置的圆通孔的螺纹从而实现第二伸缩杆与第二底座之间的固定。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二伸缩杆的类型,只要所选取的第二伸缩杆的类型能够实现固定在第二固定装置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二伸缩杆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取第二固定装置的形状,只要所选取的第二固定装置的形状能够实现固定第二伸缩杆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二固定装置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与第二伸缩杆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装置可以为万向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可以全方位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发光装置,第二发光装置与第二旋转装置连接,第二旋转装置用于调节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方向。

第二发光装置可以为LED灯,LED灯可以在夜晚为作业人员提供光亮。通过第二旋转装置调节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方向,从而为作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光亮。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光伏发电板,第二光伏发电板设置在第二伸缩杆上,第二光伏发电板用于生成电力。

由于电线有限,可以通过第二光伏发电板生成太阳能从而生成电力。通过该电力可以为LED灯提供电力,以实现LED灯的发光。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分别与第二光伏发电板、第二发光装置连接,第二储能装置设置在第二伸缩杆的底部,第二储能装置用于提供电力给第二发光装置。

第二储能装置可以为蓄电池,第二储能装置分别与第二光伏发电板、第二发光装置连接,第二储能装置设置在第二伸缩杆的底部,第二储能装置用于提供电力给第二发光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分别与第二光伏发电板、第二储能装置连接,第二风机用于提供风力以产生电能。

第二风机可以提供风力,从而实现风力发电,将通过风力产生的电力提供给第二储能装置,从而将该电力进行存储。为了保证发光装置的发光的稳定性,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风力发电或者通过第二光伏发电板发电。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可以包括余绳固定装置,余绳固定装置用于缠绕钢丝绳。

余绳固定装置用于缠绕钢丝绳,并将缠绕的钢丝绳穿过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贯穿孔。余绳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绳固定螺栓、手动控制转盘以及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用于固定手动控制转盘,在固定框架上连接有钢丝绳固定螺栓。根据配电室屋顶长度,调整钢丝绳长度,然后将多余的钢丝绳固定在余绳固定装置中,也就是固定在固定框架上。通过钢丝绳固定螺栓,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固定,避免了钢丝绳的变动。在收集固定余绳的时候,通过手动控制转盘,将多余的钢丝绳缠绕在手动控制转盘上,手动控制转盘设置启动装置,按下启动装置后可以旋转,松手后制动,启动装置可以为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可以包括钢丝绳双紧固螺栓,钢丝绳双紧固螺栓用于固定未穿过第一贯穿孔的钢丝绳。

钢丝绳双紧固螺栓包括长方体横穿体以及互成90度蝶形螺栓。互成90度蝶形螺栓固定在长方体横穿体上,当钢丝绳穿过长方体横穿体后,紧固蝶形螺栓,通过互成90度的紧固,增强紧固的紧固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余绳的收集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水平连接装置,第二水平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二底座固定在楼承板的水平钢筋上。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变电站配电室的楼承板作业的防坠落装置可以包括第二竖向连接装置,第二竖向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二底座固定在楼承板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水平连接装置的结构与第一水平连接装置相同,第二竖向连接装置的结构与第一竖向连接装置相同。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复合型增强免拆模板及楼承板
  • 一种基于楼承板的快速矫正防位移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05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