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外循环式滚珠螺杆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6:40


外循环式滚珠螺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滚珠螺杆,特别是关于一种外循环式滚珠螺杆。

背景技术

为了因应现今车用电子、消费性电子的产品,滚珠螺杆朝向微型化的方向研发,然而,现有内循环回流片的设计中,螺帽与回流片之间普遍存在高度落差,如此一来滚珠直径在较小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明显的顿感。

现有的切线式外循环滚珠螺杆,请参照图1,包括一螺帽70、结合于该螺帽70的回流上盖80,及多数个可于该螺帽70及该回流上盖80间循环流动的滚珠90,螺帽70具有两个贯孔71,定义该贯孔71的延伸方向为一移动方向Z,该回流上盖80具有一回转信道81,该回转信道81与该两个贯孔71连通,使该滚珠90能够达成回流的效果,该回转通道81与该贯孔71为切线式相衔接,该回转通道81具有衔接的一回转段811及一延伸段812,由于该回转通道81与该贯孔71为切线式衔接设计,回转段811的回转空间较大,因此,滚珠90由贯孔71进入该回转段811时,滚珠90将惯性的撞击回转段811的壁面811A相对上缘处,使滚珠90撞击回转段811的壁面811A后沿着该移动方向Z的反作用力的分力较大,使前方的滚珠90与后方的滚珠90推挤,导致挤珠及撞击力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循环式滚珠螺杆,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滚珠流动顺畅、避免挤珠问题的微型滚珠螺杆。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外循环式滚珠螺杆,包括:

一螺杆轴;

一螺帽,套设于该螺杆轴,该螺帽与螺杆轴之间具有一滚珠通道,该螺帽具有至少一与该滚珠通道连通的通孔,该通孔具有一开口端缘;

多数个滚珠,可循环滚动地设置于该滚珠通道,定义该滚珠的直径为一珠径;

一回流组件,结合于该螺帽,该回流组件具有一回转槽,该回转槽与该通孔连通,该回转槽具有与该通孔衔接的一回转段,该回转段衔接该通孔的一端具有一衔接端缘,该衔接端缘抵于该开口端缘,该开口端缘与该衔接端缘衔接处为非切线式相衔接,该回转段围绕一参考点回转,该回转段对应一外壁面,该外壁面呈弧形并以该参考点为圆心,该回转段的外壁面与该参考点距离一回转半径,该回转半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倍的该珠径,该回转半径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的该珠径。

由前述可知,本发明主要由限定该回转半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倍的该珠径,该回转半径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的该珠径,且该开口端缘与该衔接端缘衔接处为非切线式相衔接,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滚珠流动不顺畅造成挤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回转通道与该贯孔为切线式相衔接的滚珠螺杆。

图2为本发明的外循环式滚珠螺杆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外循环式滚珠螺杆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通孔与回转槽呈非切线式相衔接的示意图。

图5A为现有技术的回转通道与该贯孔为切线式相衔接的情况下,该回转半径为0.7mm的条件下所呈现的撞击力数据图,其中,坐标中各折线代表各滚珠于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撞击力,横轴代表时间,时间的单位为秒(S),纵轴代表撞击力,撞击力的单位为牛顿(N)。

图5B为现有技术的回转通道与该贯孔为切线式相衔接的情况下,该回转半径为0.8mm的条件下所呈现的撞击力数据图。

图5C为现有技术的回转通道与该贯孔为切线式相衔接的情况下,该回转半径为0.9mm的条件下所呈现的撞击力数据图。

图5D为本发明的通孔与回转槽呈非切线式相衔接的情况下,该回转半径为0.8mm的条件下所呈现的撞击力数据图。

图5E为本发明的通孔与回转槽呈非切线式相衔接的情况下,该回转半径为0.85mm的条件下所呈现的撞击力数据图。

图5F为本发明的通孔与回转槽呈非切线式相衔接的情况下,该回转半径为0.9mm的条件下所呈现的撞击力数据图。

图5G为本发明的通孔与回转槽呈非切线式相衔接的情况下,该回转半径为1.0mm的条件下所呈现的撞击力数据图。

图中,螺帽-70;贯孔-71;回流上盖-80;回转通道-81;回转段-811;壁面-811A;延伸段-812;滚珠-90;移动方向-Z;螺杆轴-10;外螺纹槽-11;螺帽-20;穿孔-20A;内侧壁-21;内螺纹槽-211;外侧壁-22;第一螺孔-23;通孔-24;开口端缘-241;滚珠-30;回流组件-40;承靠面-40A;回转槽-41;回转段-411;衔接端缘-411A;外壁面-411B;延续段-412;导出段-413;延伸部-42;第二螺孔-43;锁设件-50;轴线-L;滚珠通道-T1;回流路径-T2;参考点-A;回转半径-R;珠径-BD;轴向-X;垂直方向-Y。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循环式滚珠螺杆,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4所示,包括:

一螺杆轴10,沿着一轴线L延伸,该螺杆轴10的外周面具有一外螺纹槽11,该轴线L定义出一轴向X;

一螺帽20,套设于该螺杆轴10,该螺帽20具有供该螺杆轴10穿设的一穿孔20A,该螺帽20具有相对的一内侧壁21及一外侧壁22,该外侧壁22为平面,该内侧壁21面对该穿孔20A,该内侧壁21具有一内螺纹槽211,该内螺纹槽211对应该外螺纹槽11,该内螺纹槽211与该外螺纹槽11之间形成一滚珠通道T1,该螺帽20具有两个第一螺孔23及两个通孔24,该两个螺孔23及该两个通孔24贯穿该外侧壁22,该滚珠通道T1与该两个通孔24连通,该两个通孔24贯通该外侧壁22处为一开口端缘241,该通孔24的延伸方向为一垂直方向Y;

多数个滚珠30,可循环滚动地设置于该滚珠通道T1,定义该滚珠30的直径为一珠径BD,于具体实施例中,该珠径BD介于1.0mm~0.4mm;

一回流组件40,结合于该螺帽20的该外侧壁22,该回流组件40具有面对该外侧壁22的一承靠面40A,该承靠面40A为平面,该承靠面40A具有一回转槽41,该回转槽41与该两个通孔24共同构成一回流路径T2,该回流路径T2与该滚珠通道T1连通,该回转槽41包括依序衔接的一回转段411、一延续段412及一导出段413,该回转段411与其中一个该通孔24连通,该导出段413与另一个该通孔24连通,该回转段411连接该通孔24的一端具有一衔接端缘411A,该衔接端缘411A抵于该开口端缘241,该回转段411的另一端衔接该延续段412,该回转段411的延伸方向包含该轴向X与该垂直方向Y的分量,使该回转段411对应的一外壁面411B呈弧形,该回转段411围绕一参考点A回转,该外壁面411B以该参考点A为圆心,该外壁面411B与该参考点A距离一回转半径R,该回转半径R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倍的该珠径BD,该回转半径R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的该珠径BD;

该开口端缘241与该衔接端缘411A衔接处为非切线式相衔接,使该回流路径T2呈非切线式的路径。

因此,由于回转槽41的回转段411的衔接端缘411A与通孔24的开口端缘241呈非切线式相衔接,因此,与现有技术切线式衔接设计相比,在相同回转半径R的情况下时,本发明回转段411的回转空间较小,滚珠30撞击回转段411的外壁面411B的位置较靠近衔接端缘411A处,使滚珠30撞击外壁面411B的反作用力中沿着轴向X的分力较大,因此前方的滚珠30沿着回转段411进入延续段412的过程较不易被后方的滚珠30推挤,故撞击力较小,进而能提升回流顺畅度。

该回流组件40另具有两个第二螺孔43,该两个第二螺孔43的位置分别与该两个第一螺孔23的位置对应,另具有两个锁设件50分别穿设该第一螺孔23及该第二螺孔43以将该回流组件40锁设于该螺帽20。

较佳的,该回流组件40另具有两个延伸部42,该两个延伸部42自该承靠面40A延伸,其中一个该延伸部42紧邻于该回转段411,另一个该延伸部42紧邻于该导出段413,该两个延伸部42分别伸入该两个通孔24。

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各实施例主要构件的组态说明,至于本发明的功效说明如下:

经计算机仿真滚珠90通过现有技术的回流上盖80时对回转通道81造成的冲击力,请参照图5A至5C,为现有技术的回转通道81与该贯孔71为切线式相衔接、珠径为0.6mm的情况下,滚珠90通过回转通道81时造成的冲击力,坐标中各折线代表各滚珠90于回转通道81内的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撞击力,图式中横轴代表时间,时间的单位为秒(S),纵轴代表撞击力,撞击力的单位为牛顿(N),当该回转半径为0.7mm时,请参照图5A,滚珠90的平均撞击力为13N,滚珠90的最大撞击力为35.37N,回转半径为0.8mm时,请参照图5B,滚珠90的平均撞击力为1.5N,滚珠90的最大撞击力为3.09N,回转半径为0.9mm时,请参照图5C,滚珠90的平均撞击力为3.7N,滚珠90的最大撞击力为6.47N。

经计算机仿真滚珠30通过本发明的回流组件40时对回转槽41造成的冲击力,请参照图5D至5F,为本发明通孔24与回转槽41呈非切线式相衔接,且珠径BD为0.6mm的情况下,滚珠30通过回转槽41时造成的冲击力,坐标中各折线代表各滚珠30于回转槽41内的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撞击力,图式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撞击力,该回转半径R为0.8mm时,请参照图5D,滚珠30的平均撞击力为0.29N,滚珠30的最大撞击力为0.75N,回转半径R为0.85mm时,请参照图5E,滚珠30的平均撞击力为0.26N,滚珠30的最大撞击力为0.89N,回转半径R为0.9mm时,请参照图5F,滚珠30的平均撞击力为0.38N,滚珠30的最大撞击力为0.66N。

另请参照图5G所示,为该通孔24与回转槽41呈非切线式相衔接且珠径BD为0.6mm的情况下,然而,当回转半径R为1.0mm时,已无法满足回转半径R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珠径BD的条件,故测试结果滚珠30会卡死而无法顺利回流。

综上可知,回转半径R虽同为0.8mm时,通孔24与回转槽41呈非切线式相衔接时滚珠30的平均撞击力仅为0.29N,而回转通道81与该贯孔71为切线式相衔接时滚珠90的平均撞击力则提升至1.5N,除此之外,回转半径R虽同为0.9mm,通孔24与回转槽41呈非切线式相衔接时,滚珠30的平均撞击力仅为0.38N,而回转通道81与该贯孔71为切线式相衔接时滚珠90的平均撞击力则提升至3.7N。

由前述可知,本发明主要由限定该回转半径R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倍的该珠径BD,该回转半径R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的该珠径BD,且该开口端缘241与该衔接端缘411A衔接处为非切线式相衔接,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滚珠30流动不顺畅造成挤珠的问题。

相关技术
  • 外循环式滚珠螺杆
  • 外循环式滚珠螺杆
技术分类

061201158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