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及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加热卷烟是一种新型烟草制品,普遍采用双内包的包装方式。如图1所示,烟盒主要由烟支1、内衬纸、商标纸3、内框纸4等组成,其中内衬纸包裹烟支组成内包2,两件内包和内框纸嵌入商标纸内完成烟盒的包装。

如图2所示,现有的内框纸为框架式,因烟盒宽度大,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部分烟支被抽离后,内框纸无法保持较高的强度。如图3所示,目前,将内框纸改为M型结构,能够有效增加烟盒强度,保护烟支不被挤压,改善使用体验,但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内框纸包装装置无法实现将内框纸折叠呈M型结构,也无法实现M型内框纸与双内包的包装,如果采用人工进行,则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及包装装置,折叠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将内框纸折叠成M型结构,包装装置能够实现内包的自动并包和与内框纸的自动包装,工作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包括折叠组件和第一推动组件,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板及成对使用的两个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用于支撑内框纸中部的边缘伸入两个第二折叠板之间的空间以使得内框纸沿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运动时能够在第一折叠板边缘作用下中部位置折叠,两个第二折叠板的外侧均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设有用于内框纸端部穿过的导向槽,第一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推爪,第一推爪与第一驱动部件连接以使得第一推爪在导向组件和第二折叠板之间的空间运动,进而推动内框纸沿导向槽运动。

可选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均为半圆弧形板,相应的,导向槽也为半圆弧形槽以使得内框指进过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导向槽的出纸端送出后能够翻转180°。

可选的,驱动部件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与动力部件连接,驱动轴的轴面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呈180°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端部均连接有U型结构的第一推爪。

可选的,所述第二折叠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两个第二折叠板的第一板部的进纸端距离大于出纸端的距离,第一板部的出纸端连接第二板部,两个第二折叠板的第二板部平行设置。

可选的,两个导向组件的外侧均设置有内推板,两个内推板成对使用,内推板包括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两个第三板部的进纸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出纸端之间的距离,第三板部的出纸端连接第四板部,两个第四板部平行设置。

可选的,两个导向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成对使用的辅助导向板。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型内框纸包装装置,包括,纵向输送机构和第一方面所述的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纵向输送机构包括内包导向部件,内包导向部件设有内包导向槽,内包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在出包端汇合至第三导向部的进包端,内包导向部件下方设有第二推动组件,第二推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与伸入内包导向槽内的第二推爪连接,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三导向部上方设定位置并与内包导向部件顶面固定。

可选的,还包括横向输送机构,横向输送机构固定在纵向输送机构的进包端,包括两个第三驱动部件,两个第三驱动部件均设有多个内包模盒,其中一个第三驱动部件的出包端与第一导向部的进包端对应,另一个第三驱动部件的出包端与第二导向部的进包端对应。

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部件采用皮带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的同步带上固定有多个模盒。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采用链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的传动链固定有多个第二推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通过设置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及第一推动组件的设置,使得内框纸在第一推动组件的推动下,能够沿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运动,由于第一折叠板用于支撑内框纸中部位置的边缘伸入两个第二折叠板内部,因此随着内框纸的运动,内框纸中部会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共同作用下产生折叠,形成M型结构,进而实现了M型内框纸的自动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2.本发明的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设置有内推板,随着内框纸的运动,能够将内框至两端竖起的部分向内侧推动,更有利于内框纸中部位置的折叠。

3.本发明的M型内框纸包装装置,通过内包导向槽和第二推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将两个分开的内包合并到一起进行传送,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能够将折叠呈M型结构的内框纸送入第三导向部,进而实现了将两个内包嵌入M型结构的内框纸内,实现了M型结构内框纸与两个内包的自动包装,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4.本发明的M型内框纸包装装置,设置有横向输送机构,能够分别自动向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内送入内包,从而实现了整个包装装置的自动流水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现有烟支包装示意图;

图2为U型的内框纸结构示意图;

图3为M型结构内框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纵向输送机构轴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纵向输送机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纵向输送机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纵向输送机构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横向输送机构主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横向输送机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2横向输送机构与纵向输送机构转换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2内框纸与内包包装流程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2内框纸与内包包装流程示意图二;

其中,1.烟支,2.内包,3.商标纸,4.内框纸,5.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6.纵向输送机构,7.横向输送机构,8.底板,9.导向板;

5-1.第一折叠板,5-2.第二折叠板,5-3.导向组件,5-3-1.第一导向板,5-3-2.第二导向板,5-4.内推板,5-5.辅助导向板,5-6.芯轴,5-7.定距套筒,5-8.角板,5-9.驱动轴,5-10.第一支撑臂,5-11.第二支撑臂,5-12.第一推爪;

6-1.第一架体,6-2.支撑板,6-3.内导轨,6-4.外导轨,6-5.导轨安装板,6-6.第一导向板,6-7.第二导向板,6-8.第三导向部,6-9.吊架,6-10.压板,6-11.链传动机构,6-12.传动链,6-13.托链板,6-14.第二推爪;

7-1.立板,7-2.定距轴,7-3.主动带轮,7-4.轮轴,7-5.锁紧套,7-6.同步带,7-7.第一齿轮,7-8.第二齿轮,7-9.模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5,用于将内框纸折叠成M型结构,传统的内框纸为U型机构,包括第一部分和设置在第一部分两端的第二部分,本实施例的折叠机构能够将传统的U型结构的内框纸折叠成M型结构。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的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5包括折叠组件和第一推动组件,第一推动组件推动内框纸在折叠组件中运动,折叠组件将内框纸折叠呈M型结构。

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板5-1和成对使用的两个第二折叠板5-2,第一折叠板5-1设置在两个第二折叠板5-2之间,两个第二折叠板5-2相对于第一折叠板5-1对称设置,内框纸沿第一折叠板5-1和第二折叠板5-2的边缘运动,第一折叠板5-1和第二折叠板5-2共同配合将内框纸折叠呈M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板5-1和第二折叠板5-2均采用半圆弧型板,第一折叠板5-1的内弧边缘和外弧边缘均为半圆形,第二折叠板5-2的内弧边缘和外弧边缘均为半圆形。

第一折叠板5-1的外弧边缘伸入到两个第二折叠板5-2之间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内框纸4从第一折叠板5-1和第二折叠板5-2的顶端进入,底端送出。

内框纸4送入时,第一折叠板5-1外弧边缘面与内框纸中部位置的底面接触,两个第二折叠板5-2的内弧边缘面与内框纸中部位置两侧的部分的上表面接触。

由于第一折叠板5-1的外弧边缘面伸入两个第二折叠板5-2之间,因此内框纸4运动过程中,中部位置会在第一折叠板5-1和第二折叠板5-2的共同作用下向内框纸4上表面的方向折叠,形成M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为了限制内框纸中部折叠起的部分的宽度,两个第二折叠板均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两个第一板部的进纸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出纸端之间的距离,第一板部的出纸端连接第二板部,两个第二板部平行设置。

由于第二折叠板5-2采用了之间距离逐渐减小的结构,因此能够对内框纸折叠起的部分进行进一步压缩,进而保证折叠起来的部分不会过宽,形成M型结构。

两个第二折叠板5-2的外侧均设置有导向组件5-3,两个导向组件5-3相对于第一折叠板5-1对称设置。

导向组件5-3具有用于内框纸端部部分穿过的导向槽,导向槽为与第一折叠板5-1和第二折叠板5-2边缘形状相匹配的沿半圆形轨迹分布的槽,用于保证内框纸运动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的导向组件5-3包括第一导向板5-3-1和第二导向板5-3-2,第一导向板5-3-1和第二导向板5-3-2均为半圆弧形板,第一导向板5-3-1的内弧边缘和第二导向板5-3-2的外弧边缘形成沿半圆形轨迹分布的导向槽。

为了进一步提高折叠效果,两个导向组件5-3的外侧均设置有内推板5-4,内推板5-4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两个第三板部的进纸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出纸端之间的距离,第三板部的出纸端连接第四板部,两个第四板部平行设置。

内框纸4运动过程中,由于两个第三板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第三板部对内框纸两端的第二部分起到了一个向内推的作用,更方便内框纸的折叠。

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内框纸的运动平稳性,两个导向组件的内侧均设置有辅助导向板5-5,两个辅助导向板5-5相对于第一折叠板5-1对称设置。

辅助导向板5-5为弧形板,其外弧面用于与内框纸4的端部底面接触,对内框纸4进行支撑。由于第二折叠板5-2的第一板部由下向上外扩,因此辅助导向板的顶端高度与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交界位置高度近似,辅助导向板只要不妨碍第一板部的外扩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板5-1、第二折叠板5-2、导向组件5-3、辅助导向板5-5及内推板5-4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具体的,内推板5-4、导向组件5-3的第一导向板5-3-1以及第二折叠板5-2的外弧边缘出穿过有三根芯轴5-6,三根芯轴5-6外周套有定距套筒5-7,定距套筒5-7穿过第一导向板5-3-1和第二折叠板5-2,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内推板5-4的内侧面接触,用于对两个内推板5-4之间的距离进行定距,芯轴5-6穿出内推板5-4的轴段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压紧在内推板5-4的外端面,进而实现了两个内推板5-4之间的相互固定。

定距套筒5-7在第一导向板5-3-1和第二折叠板5-2位置处均断开,第一导向板5-3-1和第二折叠板5-2处的相应开孔的孔面之间与芯轴5-6轴面接触,且断开处的定距套筒5-7的端面与第一导向板5-3-1和第二折叠板5-2接触,用于对第一导向板5-3-1和第二折叠板5-2进行定位固定。

同侧的第二导向板5-3-2与内推板5-4之间也穿过有芯轴5-6,芯轴5-6外周设有定距套筒5-7,该定距套筒5-7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二导向板5-3-2外侧面和内推板5-4内侧面接触,芯轴穿出内推板和第二导向板5-3-2的轴段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两端的固定螺母分别压紧在内推板5-4外侧面和第二导向板5-3-2内侧面,实现了第二导向板5-3-2与内推板5-4的固定,进而实现了第二导向板5-3-2的定位固定。

两个辅助导向板5-5和第一折叠板5-4采用相同的方式利用芯轴5-6、定距套筒5-7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第一折叠板5-1端部设置有固定孔,用于与外部其他设备进行固定。

所述内推板5-4外侧面的底部设置有角板5-8,角板设置有长条固定孔,内推板能够通过角板与外部其他设备固定。

所述第一推动组件设置在折叠组件的各个板的内弧边缘的一侧。

第一推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推爪连接,第一驱动部件能够带动第一推爪运动,进而推动内框纸运动。

第一驱动部件包括驱动轴5-9,驱动轴5-9的轴线经过第一折叠板5-1、第二折叠板5-2、导向槽内弧面所在圆周的圆心。

驱动轴5-9的轴面上固定有第一支撑臂5-10和第二支撑臂5-11,第一支撑臂5-10和第二支撑臂5-11呈180°设置,且结构、尺寸相同。

第一支撑臂5-10和第二支撑臂5-11的端部均设有U型结构的第一推爪5-12,第一推爪包括第一爪部和设置在第一爪部两端的第二爪部,在驱动轴的作用下,第二爪部能够进入第二折叠板与导向组件之间的空间,且沿圆形轨迹运动,进而推动内框纸沿导向槽、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运动。

驱动轴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能够带动驱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一推爪转动。

动力机构可采用电机、减速机或液压马达等能够输出转动运动的设备,动力机构安装在外部架体即可。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为:

将待折叠的内框纸放置在第一折叠板顶端外弧边缘处,内框纸的中部位置底面与第一折叠板的外弧边缘接触,内框纸的两个端部穿过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形成的导向槽。

动力机构启动,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第一推爪运动,第一推爪推动内框纸沿导向槽运动,在第一折叠板外弧边缘和两个第二折叠板内弧边缘的配合作用下,内框纸的中部位置开始折叠,同时内推板向内侧方向推动内框纸的第二部分,进一步增强了内框纸中部的折叠效果。

第一推爪推动内框纸运动,当内框至运动至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及导向槽底端时,形成M型结构送出。

采用本实施例的机构,内框纸中部会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共同作用下产生折叠,形成M型结构,进而实现了M型内框纸的自动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型内框纸包装装置,用于将M型内框纸与两个内包进行包装,如图7-图9所示,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5,还包括纵向输送机构6和横向输送机机构7。

本实施例中,“纵向”和“横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横向输送机构7能够将两个内包分别沿横向送入纵向输送机构6,送入的两个内包2并排设置,纵向输送机构6将两个并排设置的内包2沿纵向运动,M型内框折叠机构5将折叠好的M型的内框纸4送出,进而将两个内包2与M型结构的内框纸4配合,完成包装。

如图10-图13所示,纵向输送机构6包括第一架体6-1,第一架体6-1顶部固定有内包导向部件,用于对内包的运动进行导向,导向部件下方设置有第二推动组件,第二推动组件用于推动内包在内包导向部件中运动。

内包导向部件包括支撑板6-2、内导轨6-3和外导轨6-4,内导轨6-3和外导轨6-4构成内包导向槽,支撑板6-2固定在第一架体6-1的顶部。

外导轨6-4具有两条,设置在支撑板6-1的两侧,外导轨6-1固定于导轨安装板6-5的上表面,导轨安装板6-5固定于支撑板6-1,使得外导轨6-4与支撑板6-5上表面具有设定距离。

本实施例中,定义内包2进入纵向输送机构6的一侧为前侧,内包2离开纵向输送机构6的一侧为后侧。

两条外导轨6-4的前板部分之间具有两条内导轨6-3,两条内导轨6-3在后端连接形成V型结构,

其中一条内导轨6-3与同侧的外导轨6-4的内侧面相平行,形成第一导向部6-6,另一条内导轨6-3与同侧的外导轨6-4的内侧面平行,形成第二导向部6-7。

因此第一导向部6-6和第二导向部6-7形成一端汇集的V型结构。

采用此种设置,第一导向部6-6和第二导向部6-7能够分别落入内包2,两个内包2由第一导向部6-6和第二导向部6-7送出后能够完成初步的相互靠近。

沿由前向后的方向,两条外导轨6-4剩余部分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形成第三导向部6-8,第一导向部6-6和第二导向部6-7的出包端汇集至第三导向部6-8的进包端。

由于第三导向部6-8的宽度逐渐减小,因此两个内包2能够进一步相互靠近。

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侧的外导轨6-4设置有多个吊架6-9,吊架6-9与内导轨6-3连接,使得内导轨6-3与支撑板6-2上表面具有设定距离。

前半部分的外导轨6-4上表面还设有压板6-10,用于压住内包2的上表面,防止内包2在竖直方向发生窜动。

第二推动组件包括链传动机构6-11,链传动机构包括与通过轮轴与第一架体6-1转动连接的主动链轮6-15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绕接有传动链6-12,上部的传动链部分下方设有托链板6-13,托链板6-13与第一架体6-1固定,用于保证传动链运动的平稳性,主动链轮的轮轴一端设有齿轮,齿轮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采用电机、减速机或者液压马达等,动力机构能够带动主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链运动。

传动链上固定有多个第二推爪6-14,第二推爪6-14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一端与传动链6-12固定,另一端通过支撑板6-1上开设的滑孔伸出至支撑板6-1上方并连接推动部,推动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采用长条状结构,用于推动两个内包在内导轨6-3和外导轨6-4的导向作用下沿支撑板上表面运动,由于外导轨6-4和内导轨6-3均与支撑板6-1上表面具有设定距离,因此外导轨6-4和内导轨6-3不会妨碍第二推爪6-14的推动部的运动。

所述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三导向部6-8上方的设定位置,设定位置为嵌入点,本实施例中,所述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5设置在第三导向部6-8进包端的位置,两个内推板5-4通过角板5-8和固定螺栓固定在外导轨6-4的上表面。

与驱动轴连接的动力机构以及第一折叠板固定于外部架体上。

横向输送机构7固定于第一架体的前端,用于沿横向将两个内包分别送入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

如图14-图16所示,横向输送机构7包括第二架体,第二架体固定于第一架体的前端,第二架体上固定有两个第三驱动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部件采用皮带传送机构,皮带传动机构安装于第二架体上,且两个皮带传送机构相对于第一架体对称设置,皮带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纵向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

第二架体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7-1,两个立板7-1之间设置有多个定距轴7-2,多个定距轴7-2将两个立板7-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两个皮带传动机构安装于两个立板之间,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与立板通过轮轴7-4转动连接的主动带轮7-3、从动带轮及绕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的同步带7-6。

其中一侧的皮带传动机构的主动带轮7-3、从动带轮与轮轴固定,另一侧的皮带传动机构的主动带轮7-3与轮轴7-4之间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且主动带轮7-3和轮轴7-4之间设置有锁紧件,因此该皮带传动机构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以使得两个皮带传动机构位置保证严格的对称。

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在主动带轮7-3端面的多个锁紧爪,锁紧爪外周套有锁紧套7-5,锁紧套螺纹连接有与锁紧爪对应的锁紧螺栓,转动锁紧螺栓能够将锁紧爪夹紧轮轴,进而实现主动带轮和轮轴的锁紧固定。

两个皮带传动机构的主动带轮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主动带轮做反向转动,进而实现两个同步带均向第一架体的方向进行传送。驱动机构包括四个齿轮,分别为第一齿轮7-7、第二齿轮7-8、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

其中一侧的立板7-1通过齿轮轴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7-7和第二齿轮7-8,第一齿轮7-7和第二齿轮7-8相互啮合,其中第一齿轮7-7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采用电机、减速机,第一齿轮7-7直接与动力机构连接或者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安装在外部架体上,第一齿轮7-7与下方的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安装在其中一个主动带轮的轮轴上,第二齿轮7-8与位于其下方的第四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安装在另一个主动带轮的轮轴上。

通过四个齿轮的啮合作用,能够使得两个同步带向第一架体的方向进行传送。

同步带上设置有多个模盒7-9,模盒7-9用于放置内包2,模盒7-9采用U型盒,包括底部盒壁和设置在底部盒壁两侧的侧部盒壁,侧部盒壁垂直于皮带传动机构的传送方向,侧部盒壁的高度小于内包厚度的一半。

模盒7-9采用钢尺固定与同步带7-6上,钢尺包括中间部分和位于中间部分两端的端部部分,端部部分通过螺栓与模盒固定,中间部分卡入同步带7-6内侧面的梯形槽中,为了保证安装有钢尺的同步带正常工作,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铣掉一个齿,形成一个空位,用于钢尺的越过。

本实施例中,皮带传动机构的安装高度使得模盒运动至皮带传动机构的底部时,其高度高于第二推爪6-14的高度,以避免妨碍第二推爪6-14工作,因此本实施例中,模盒7-9接触的是内包2的上半部分,第二推爪6-14接触的是内包2的下半部分,可以保证内包在横向输送机构7和纵向输送机构6之间转换时不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的包装装置的工作方法为:

如图17-图18所示,将内包2推入皮带传动机构的同步带位于下方部分所安装的模盒内部,同步带通过模盒推动内包向第一架体方向运动,当模盒运动至皮带传动机构的末端时,其中一个皮带传动机构的内包掉落至内包导向部件的第一导向部,另一个皮带传动机构的内包掉落至内包导向部件的第二导向部。

第二驱动部件带动第二推爪工作,第二推爪推动落入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的内包运动,两个内包运动过程中逐渐靠拢,靠拢后进入第三导向部,同时M型内框纸折叠机构将折叠呈M型结构的内框纸送出,内包嵌入M型内框纸的两个嵌入空间中,完成两个内包与M型内框纸的包装,第二推爪继续推动内包和M型内框纸运动,进入下一道工序。

本实施例中,在横向输送机构侧部下方设置底板8,底板固定在第一架体的前端侧部,底板上对应于两个皮带传送机构进包端位置处设置导向板9,形成用于内包进入模盒的导向通道,底板固定于第一架体前端的两侧,底板对应于一个皮带传送机构,底板上可放置成排设置的多个内包,底板上安装有顶推机构,顶推机构能够顶推内包,进而在导向通道的作用下进入模盒内部,采用此种方式时,横向输送机构的皮带传送机构需要采用间歇性工作,在将内包推入模盒内部时,皮带传送机构需要停止工作。

采用本实施例的包装装置,内包的送料,移动及合并采用自动化进行,内包与M型结构内框纸的包装也采用自动化进行,进而实现了整个包装装置的自动化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2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