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图案双层袋制袋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双层袋制袋中,如果袋体上膜和下膜有形状一致的图案,需要将上膜图案和下膜图案重叠对齐,但是现有的膜料纠偏往往通过单辊进行调节,调节效率较低。热烫现有技术急需一种纠偏效率高,操作简单的带图案双层袋制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纠偏效率高,操作简单的带图案双层袋制袋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图案双层袋制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上膜和输入下膜;

2)、上膜和下膜合膜,所述合膜过程中对上膜和下膜位置纠偏,上膜和下膜上均印刷有图案,通过纠偏使得上膜图案和下膜图案重叠;

3)、对合膜烫底边;

4)、对合膜烫侧边;

5)、对合膜裁废边;

6)、对合膜切圆角;

7)、对合膜裁切成袋。

通过这样的制袋工艺可以使得上膜和下膜的图案重叠对齐,保证袋体的制袋精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输入上膜通过上膜输入组件完成,所述上膜输入组件包括上膜依次卷绕的上膜料卷、上膜导向辊组以及与上膜导向辊组配合的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上膜过渡辊、上膜放料辊组、上膜存料摆臂辊、上膜合膜导向辊。

通过这样的上膜输入组件可以将上膜导向到上膜合膜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膜(1)输入组件包括上膜横向调边传感器(15),所述上膜横向调边传感器(15)与上膜(1)外边缘配合检测,所述上膜导向辊组(7)中至少含有一根横向可移动的上膜(1)横向调边辊、或者上膜料卷(6)、上膜导向辊组(7)、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8)整体横向移动。

通过这样的上膜调边机构,使得上膜在输入到合膜位置前,具有较为精准的横向位置,保证横向边缘传输的精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输入下膜通过下膜输入组件完成,所述下膜输入组件包括下膜依次卷绕的下膜料卷、下膜导向辊组以及与下膜导向辊组配合的下膜恒张力摆臂辊组、下膜过渡辊、下膜转向第一斜杆、下膜第一竖辊、下膜放料竖辊、下膜第二竖辊、下膜转向第二斜杆、下膜过渡辊、下膜存料摆臂辊、下膜过渡辊、下膜伺服牵引辊组、下膜过渡辊、下膜合膜导向辊。

通过这样的下膜输入组件可以将下膜导向到膜合膜位置。

作为优选的,下膜(2)输入组件包括竖纠偏检测传感器(34),竖纠偏检测传感器(34)与下膜(2)外边缘配合检测,所述下膜第一竖辊(23)或下膜第二竖辊(25)可竖向移动实现下膜(2)调边。

通过这样的下膜调边机构,使得下膜在输入到合膜位置前,具有较为精准的横向位置,保证横向边缘传输的精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上膜和下膜合膜通过合膜调节辊组实现,所述合膜调节辊组包括平行的合膜调节上辊和合膜调节下辊,所述合膜调节上辊和合膜调节下辊之间留有调节间隙;所述上膜从合膜调节上辊输入、所述下膜从合膜调节下辊输入后逐步靠近接触形成合膜;所述合膜调节辊组可上下移动,对上膜和下膜前后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通过这样的调节方式,由于上膜与下膜同时调节,前后调节效率相比较于单根辊移动,调节效率增加一倍。

作为优选的,所述合膜调节辊组一端为横向调节基准端,另外一端为横向调节活动端,所述横向调节活动端围绕横向调节基准端做微小角度转动,对上膜和下膜横向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通过这样的调节方式,由于上膜与下膜同时调节,横向调节效率相比较于单根辊移动,调节效率增加一倍。

作为优选的,所述膜料经过合膜调节辊组(36)之后,依次经过合膜辊(42)、合膜伺服牵引辊(43)后与步骤3)合膜(3)烫底边衔接;所述合膜伺服牵引辊(43)前设置有与合膜伺服牵引辊(43)控制配合的上膜色标块传感器(61),上膜(1)设置有与上膜色标块传感器(61)配合检测的上膜色标块(16);所述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前设置有与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控制配合的下膜色标块传感器(60),下膜(2)设置有与下膜色标块传感器(60)配合检测的下膜色标块(35)。

通过这样的设计,上膜和下膜可以合膜,并沿流水线传输。

作为优选的,步骤3)中沿合膜传输方向依次包括纵封热烫部件和纵封冷却部件;步骤4)中沿合膜传输方向依次包括横封热烫部件和横封冷却部件。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将袋体的底边和侧边进行热烫粘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横封热烫部件包括多组热烫组件,所述每组热烫组件包括烫刀和垫板,所述烫刀和垫板位置关系为烫刀上、垫板下或者烫刀下、垫板上,上述两种位置关系沿合膜传输方向,交替设置。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将侧面进行热烫粘接,且通过烫刀和垫板上下位置的互换,可以使得侧边热烫粘接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样的制袋工艺可以使得上膜和下膜的图案重叠对齐,保证袋体的制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图案双层袋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图案双层袋制袋工艺示意图(侧视视角);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为带图案双层袋制袋工艺示意图(立体视角);

图8为图7中局部放大示意图(流水线前部);

图9为图7中局部放大示意图(流水线中部);

图10图7中局部放大示意图(流水线后部);

图11为10中E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膜;2、下膜;3、合膜;4、上膜图案;5、下膜图案;6、上膜料卷;7、上膜导向辊组;8、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9、上膜恒张力摆臂;10、上膜过渡辊;11、上膜放料辊组;12、上膜存料摆臂辊;13、上膜存料摆臂;14、上膜合膜导向辊;15、上膜横向调边传感器;16、上膜色标块;17、下膜料卷;18、下膜导向辊组;19、下膜恒张力摆臂辊组;20、下膜恒张力摆臂辊;21、下膜过渡辊;22、下膜转向第一斜杆;23、下膜第一竖辊;24、下膜放料竖辊;25、下膜第二竖辊;26、下膜转向第二斜杆;28、下膜存料摆臂辊;29、下膜存料摆臂;31、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3、下膜合膜导向辊;34、竖纠偏检测传感器;35、下膜色标块;36、合膜调节辊组;37、合膜调节上辊;38、合膜调节下辊;39、调节间隙;40、横向调节基准端;41、横向调节活动端 ;42、合膜辊;43、合膜伺服牵引辊;44、纵封热烫部件;45、纵封冷却部件;46、横封热烫部件;47、横封冷却部件;48、烫刀;49、垫板;50、裁切刀片;51、切圆角冲刀;52、类三角缺口;53、弧形边;54、驱动辊组件;55、色标传感器;56、浮动辊组;57、袋体;58、底边;59、侧边;61、上膜色标块传感器;60、下膜色标块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带图案双层袋制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上膜1和输入下膜2;

2)、上膜1和下膜2合膜,所述合膜过程中对上膜1和下膜2位置纠偏,上膜1和下膜2上均印刷有图案,通过纠偏使得上膜图案4和下膜图案5重叠;

3)、对合膜3烫底边58;

4)、对合膜3烫侧边59;

5)、对合膜3裁废边;

6)、对合膜3切圆角;

7)、对合膜3裁切成袋。

所述步骤1)中的输入上膜1通过上膜1输入组件完成,所述上膜1输入组件包括上膜1依次卷绕的上膜料卷6、上膜导向辊组7以及与上膜导向辊组7配合的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8、上膜过渡辊10、上膜放料辊组11、上膜存料摆臂辊12、上膜合膜导向辊14。

所述上膜(1)输入组件包括上膜横向调边传感器(15),所述上膜横向调边传感器(15)与上膜(1)外边缘配合检测,所述上膜导向辊组(7)中至少含有一根横向可移动的上膜(1)横向调边辊、或者上膜料卷(6)、上膜导向辊组(7)、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8)整体横向移动。

所述步骤1)中的输入下膜2通过下膜2输入组件完成,所述下膜2输入组件包括下膜2依次卷绕的下膜料卷17、下膜导向辊组18以及与下膜导向辊组18配合的下膜恒张力摆臂辊组19、下膜过渡辊21、下膜转向第一斜杆22、下膜第一竖辊23、下膜放料竖辊24、下膜第二竖辊25、下膜转向第二斜杆26、下膜过渡辊21、下膜存料摆臂辊28、下膜过渡辊21、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下膜过渡辊21、下膜合膜导向辊33。

下膜(2)输入组件包括竖纠偏检测传感器(34),竖纠偏检测传感器(34)与下膜(2)外边缘配合检测,所述下膜第一竖辊(23)或下膜第二竖辊(25)可竖向移动实现下膜(2)调边。

所述步骤2)中的上膜1和下膜2合膜3通过合膜调节辊组36实现,所述合膜调节辊组36包括平行的合膜调节上辊37和合膜调节下辊38,所述合膜调节上辊37和合膜调节下辊38之间留有调节间隙39;所述上膜1从合膜调节上辊37输入、所述下膜2从合膜调节下辊38输入后逐步靠近接触形成合膜3;所述合膜调节辊组36可上下移动,对上膜1和下膜2前后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合膜调节辊组36一端为横向调节基准端40,另外一端为横向调节活动端41,所述横向调节活动端41围绕横向调节基准端40做微小角度转动,对上膜1和下膜2横向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膜料经过合膜调节辊组(36)之后,依次经过合膜辊(42)、合膜伺服牵引辊(43)后与步骤3)合膜(3)烫底边衔接;所述合膜伺服牵引辊(43)前设置有与合膜伺服牵引辊(43)控制配合的上膜色标块传感器(61),上膜(1)设置有与上膜色标块传感器(61)配合检测的上膜色标块(16);所述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前设置有与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控制配合的下膜色标块传感器(60),下膜(2)设置有与下膜色标块传感器(60)配合检测的下膜色标块(35)。

步骤3)中沿合膜3传输方向依次包括纵封热烫部件44和纵封冷却部件45;步骤4)中沿合膜3传输方向依次包括横封热烫部件46和横封冷却部件47。

所述横封热烫部件46包括多组热烫组件,所述每组热烫组件包括烫刀48和垫板49,所述烫刀48和垫板49位置关系为烫刀48上、垫板49下或者烫刀48下、垫板49上,上述两种位置关系沿合膜3传输方向,交替设置。

5)、对合膜3裁废边;所述合膜3两侧设置有裁切刀片50,对合膜3两侧的废边料进行裁切。

6)、对合膜3切圆角;所述侧边59中心线位置设置有切圆角冲刀51,在侧边59位置冲出类三角缺口52,所述类三角缺口52边为弧形边53。

7)、对合膜3裁切成袋。在裁切时,对类三角缺口52尖角位置前侧和后侧分别裁切两刀,保证最终裁切出来的袋体57边缘没有毛刺。

实施例1

在使用时,上膜1通过上膜料卷6、上膜导向辊组7以及与上膜导向辊组7配合的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8、上膜过渡辊10、上膜放料辊组11、上膜存料摆臂辊12、上膜合膜导向辊14到合膜调节辊组36;

其中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8通过上膜恒张力摆臂9摆动调节上膜1输出的张力;上膜放料辊组11为上膜1沿流水方向传输提供驱动力,由于合膜伺服牵引辊43输送是间歇性驱动作业,上膜放料辊组11为连续驱动作业,上膜存料摆臂辊12通过存料摆臂摆动,实现对上膜1的存储和释放。

其中上膜横向调边传感器15(传感器类型为光电眼或CCD视觉传感器)设置在上膜导向辊组7上方,与上膜1边缘或者上膜色标线(设置在上膜1边缘连续的色线)配合检测,当上膜1边缘或者上膜色标线位置偏出预定位置时,上膜料卷6、上膜导向辊组7、上膜恒张力摆臂辊组8整体横向移动调偏,保证上膜1边缘在预定位置,也就是保证上膜1横向位置的精度。

下膜2通过下膜料卷17、下膜导向辊组18、下膜恒张力摆臂辊组19、下膜过渡辊21、下膜转向第一斜杆22、下膜第一竖辊23、下膜放料竖辊24、下膜第二竖辊25、下膜转向第二斜杆26、下膜过渡辊21、下膜存料摆臂辊28、下膜过渡辊21、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下膜过渡辊21、下膜合膜导向辊33到合膜调节辊组36。

其中下膜恒张力摆臂辊组19通过下膜2恒张力摆臂摆动调节下膜2输出的张力;通过下膜转向第一斜杆22、下膜第一竖辊23、下膜放料竖辊24、下膜第二竖辊25、下膜转向第二斜杆26实现下膜2的水平到竖直再到水平的传输,下膜放料竖辊24为下膜2沿流水方向传输提供驱动力。

由于合膜伺服牵引辊43、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输送均是间歇性驱动作业(且两者同步),下膜放料竖辊24为连续驱动作业,下膜存料摆臂辊28通过存料摆臂摆动,实现对下膜2的存储和释放。

其中竖纠偏检测传感器34(传感器类型为光电眼或CCD视觉传感器)设置在下膜第一竖辊23或者下膜第二竖辊25一侧,与下膜2边缘或者下膜色标线(设置在下膜2边缘连续的色线)配合检测,当下膜2边缘或者下膜色标线位置偏出预定位置时,下膜第一竖辊23或者下膜第二竖辊25竖向移动调偏,保证下膜2边缘在预定位置,也就是保证下膜2横向位置的精度。

其中,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和合膜伺服牵引辊(43)间歇式作业,两者基准节拍相同,上膜色标块传感器(61)(传感器类型为光电眼)负责扫描上膜色标块(16),并传输PLC处理器,PLC处理器控制合膜伺服牵引辊(43)停止,两个上膜色标块(16)之间为一个牵引节拍;下膜色标块传感器(60)(传感器类型为光电眼)负责扫描下膜色标块(35),并并传输PLC处理器,PLC处理器控制下膜伺服牵引辊组(31)停止,两个下膜色标块(35)之间为一个牵引节拍;由于上膜色标块(16)间距与下膜色标块(35)间距相同,从而保证上下膜图案按各自色标间的距离重叠。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进一步优化,上膜1与合膜调节上辊37配合,下膜2与和合膜调节下辊38配合,所述上膜1从合膜调节上辊37输入、所述下膜2从合膜调节下辊38输入后逐步靠近接触形成合膜3。在这个合膜3的过程中可以对上膜1和下膜2的位置进行调整。

上膜1上印刷有上膜图案4,下膜2上印刷有下膜图案5,在传输中会形成两种错位,第一是沿着物料输送方向的错位,简称前后错位;第二是垂直于物料输送方向的错位,简称横向错位。

如果上膜图案4和下膜图案5出现了前后错位,需要通过改变合膜调节辊组36的上下位置来实现。由于上膜1与下膜同时调节,合膜调节上辊37和合膜调节下辊38同步上下移动,调节效率相比较于单根辊移动,调节效率增加一倍。

例如,上膜1的图案超前了,则需要通过驱动合膜调节辊组36下移,上膜1压紧的同时,下膜得到了放松,上膜图案4后撤的同时,下膜图案前移,这样的设计,可以加快调节的速度。反之,下膜2的图案超前了,则需要通过驱动合膜调节辊组36上移。

如果上膜1和下膜2的图案出现了横向错位(这里指的横向错位是上膜图案4与下膜图案5在横向上的相对错位),通过调节合膜调节辊组36的转动来实现。在这种状态下,横向调节活动端41围绕横向调节基准端40做微小角度转动,转动的角度在±10°内,由于纠偏调节辊组具有一定的长度,在横向调节活动端41的位移得到了放大,足够完成横向纠偏),上膜1与下膜2在横向的松紧度发生了变化,进而驱动上膜1下膜2在横向发生滑动。

例如上膜图案4相对于下膜图案5偏向了横向调节活动端41,则驱动横向调节活动端41压低(相对于横向调节基准端40),则上膜1靠近横向调节活动端41的位置与合膜调节上辊37压力变大,而上膜1靠近横向调节基准端40的位置与合膜调节上辊37压力变小,上膜1整体向横向调节基准端40移动;于此同时,则下层膜料23靠近横向调节活动端41的位置与合膜调节下辊38压力变小,而下层膜料23靠近横向调节基准端40的位置与合膜调节下辊38压力变大,下层膜料23整体向横向调节活动端41的移动;由于上膜1与下膜同时在横向反向调节,调节效率相比较于单根辊移动,调节效率增加一倍。这样的设计,可以加快调节的速度。反之,上膜图案4相对于下膜图案5偏向了横向调节基准端40,则需要通过驱动横向调节活动端41抬高调节。

由于在步骤2)之后,马上就会对合膜3进行热烫连接,所以上膜图案4与下膜图案5必须要对准,在热烫之后就在无法纠正了。

实施例3

对实施例2的进一步优化,步骤3)中沿合膜3传输方向依次包括纵封热烫部件44和纵封冷却部件45;步骤4)中沿合膜3传输方向依次包括横封热烫部件46和横封冷却部件47。热烫之后进行冷却,可以减少热烫位置起皱,提高产品表面的平整度。

所述横封热烫部件46包括多组热烫组件,所述每组热烫组件包括烫刀48和垫板49,所述烫刀48和垫板49位置关系为烫刀48上、垫板49下或者烫刀48下、垫板49上,上述两种位置关系沿合膜3传输方向,交替设置。多组热烫组件优选三组。

5)、对合膜3裁废边;所述合膜3两侧设置有裁切刀片50,对合膜3两侧的废边料进行裁切。

6)、对合膜3切圆角;所述侧边59中心线位置设置有切圆角冲刀51,在侧边59位置冲出类三角缺口52,所述类三角缺口52边为弧形边53。

7)、对合膜3裁切成袋。在裁切时,对类三角缺口52尖角位置前侧和后侧分别裁切两刀,保证最终裁切出来的袋体57边缘没有毛刺。

步骤3)4)5)6)7)中合膜3的传输通过驱动辊组件54和色标传感器55配合实现,在各个步骤中还设置有浮动辊组56,浮动辊组56用于判断合膜3传输前道和后道之间的速度差,如果前道偏快浮动辊组56上浮,如果前道偏慢浮动辊组56下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856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