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堤坝是水库运行和防洪抗汛的主要水工建筑,堤坝主要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现有的堤坝结构功能一般比较简单,当讯洪期来临,河水水位攀升时,为了防止河水涨过堤坝,向堤坝后方的城镇村庄冲去,对房屋建筑造成破坏以及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当河水没过警戒线后,则需要在堤坝上构筑挡水墙,以此来阻挡河水,而在构筑挡水墙时,目前多是采用人工搬运沙袋的方式进行构筑挡水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单靠人力很难快速地构筑成挡土墙,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堤坝本体,还包括:所述堤坝本体靠近斜坡的一侧上方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堤坝本体内开设有与凹槽相贯通的水道;所述堤坝本体内靠近水道的下方开设有与水道相贯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远离堤坝本体斜坡的一侧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一空腔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外界蓄水池相接通;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水道出水口的位置;第一转动桨组,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堤坝本体内部上方靠近斜坡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上方呈开口状;所述第二空腔内竖向滑动连接有L型板;用于驱动所述L型板向上移动的传动组件,与所述转动杆相连接;限位齿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上方,且远离所述水道的一侧;支撑板,对称转动连接在所述L型板靠近限位齿板的一侧,每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相邻的限位齿板位置相匹配;第二张紧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使L型板稳定地上升,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转轴、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以及第二转轴、第四传动轮、传动齿轮、传动齿板,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桨组远离水道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传动齿板竖向固定连接在L型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中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L型板靠近传动齿板的外侧,所述第四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之间分别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板相啮合。

为了便于L型板可以稳定地下降,优选地,所述堤坝本体靠近限位齿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与限位齿板固定连接的移动齿板,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与移动齿板相啮合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调节杆进行转动,对内六角调节螺帽进行隐藏,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调节螺帽,所述内六角调节螺帽与堤坝本体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堤坝本体上表面开设有与内六角调节螺帽厚度相同的暗槽,所述内六角调节螺帽转动在暗槽内。

为了便于在平时对水道进行密封,在使用时,可以自动打开,优选地,所述堤坝本体靠近斜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斜坡相平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在凹槽的上方,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冲击板,所述冲击板靠近堤坝本体斜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位于冲击板的斜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冲击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张紧弹簧,所述堤坝本体位于凹槽与水道之间开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凹槽的位置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凹槽的上方开设有贯通口。

为了便于提高第一密封板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空腔上下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条相吸的第二磁条。

为了便于对堤坝本体斜坡上生长的青苔等植物进行刮除,从而避免青苔等植物对堤坝本体造成损害,使其产生裂缝,以致河水渗进堤坝本体内,加快堤坝本体的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冲击板、固定杆以及第一张紧弹簧、移动杆均设置多组,且多组所述冲击板、固定杆以及第一张紧弹簧、移动杆等间距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移动杆与堤坝本体的斜坡面相贴,所述移动杆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冲击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连接。

为了便于对第二空腔内的部件进行隐藏,避免遭到破坏,同时还可以提高堤坝本体上表面的整体平整度,优选地,所述L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所述L型板移动到最下方时,第二密封板会与堤坝本体的上表面相重合。

为了便于对河水中的杂质进行滤除,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内位于转动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第一空腔内远离斜坡的一侧通过支板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位于滤板的下方,所述收集盒远离滤板的一侧贯穿于堤坝本体。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水流顺着水道向下流进第一空腔内时,便会冲击第一转动桨组,使第一转动桨组带动转动杆转动;

S2、转动杆便会通过传动组件带动L型板平稳地移出第二空腔,当L型板向上移动的同时,便会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

S3、当L型板的底部与限位齿板相抵时,此时L型板便不会再向上移动,而支撑板则会卡接在限位齿板的两个齿块之间对L型板进行支撑;

S4、当河水退去,水位下降后,此时转动调节杆,使调节杆通过调节齿轮带动移动齿板进行移动,使限位齿板与支撑板分离,然后L型板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第二空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通过在堤坝本体上设置水道以及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并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设置转动杆、第一转动桨组、传动组件、L型板,当讯洪期来临,河水水位升高没过凹槽时,可以将部分河水引流到第一空腔内,使第一转动桨组在水流的冲击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L型板向上移出第二空腔,从而当河水没过堤坝本体时,可以对河水进行阻挡,避免河水冲到堤坝本体后方的村庄或者城市中,造成灾害。

2、该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通过支撑板、第二张紧弹簧、限位齿板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对L型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L型板挡水的稳定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大量人力来搬运沙袋构造挡水墙的方式相比,可以利用河水产生的势能,来使L型板自动升起构造挡水墙,无需大量人力的参与,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构造挡水墙,而且更优于沙袋的挡水效果,保证了后方城镇村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中L型板、传动组件、滤板、收集盒、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中L型板、传动组件、滤板、收集盒、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中L型板、传动组件、滤板、收集盒、转动杆与水道、第一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第二密封板、第三空腔、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中支撑杆、冲击板、固定杆、张紧弹簧、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中L型板、传动组件、传动齿板、限位齿板、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图4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第一密封板、第二磁条、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中转动杆、第二转动桨组、供气气筒、驱动气筒、推板、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中转动杆、第二转动桨组、供气气筒、驱动气筒、推板、防护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堤坝本体;101、凹槽;102、水道;103、第一空腔;104、第二空腔;105、排水管;106、第一磁条;107、第三空腔;108、滤板;109、储气箱;1010、收集盒;2、支撑杆;201、冲击板;202、固定杆;203、第一张紧弹簧;204、移动杆;205、连接板;3、第一密封板;301、转动板;302、贯通口;303、第二磁条;4、转动杆;401、第一转动桨组;402、第二转动桨组;403、第一传动轮;404、第一转轴;405、第二传动轮;406、第三传动轮;407、偏心盘;408、T型块;5、L型板;501、第二密封板;502、第二转轴;503、第四传动轮;504、传动齿轮;505、传动齿板;506、支撑板;507、第二张紧弹簧;508、限位齿板;509、移动齿板;5010、调节杆;5011、调节齿轮;6、挡板;601、第一磁块;602、第二磁块;7、供气气筒;701、第一活塞杆;702、输气管;703、驱动气筒;704、第二活塞杆;705、弹力绳;706、测距仪;707、排气管;708、推板;709、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照图1-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堤坝本体1,还包括:堤坝本体1靠近斜坡的一侧上方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101;堤坝本体1内开设有与凹槽101相贯通的水道102;堤坝本体1内靠近水道102的下方开设有与水道102相贯通的第一空腔103,第一空腔103远离堤坝本体1斜坡的一侧下端开设有排水口,第一空腔103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105与外界蓄水池相接通;转动杆4,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103内,且位于水道102出水口的位置;第一转动桨组401,固定连接在转动杆4上;堤坝本体1内部上方靠近斜坡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空腔104,第二空腔104的上方呈开口状;第二空腔104内竖向滑动连接有L型板5;用于驱动L型板5向上移动的传动组件,与转动杆4相连接;限位齿板508,对称设置在第二空腔104的上方,且远离水道102的一侧;支撑板506,对称转动连接在L型板5靠近限位齿板508的一侧,每个支撑板506分别与相邻的限位齿板508位置相匹配;第二张紧弹簧507,两端分别与L型板5和支撑板506固定连接。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403、第一转轴404、第二传动轮405、第三传动轮406以及第二转轴502、第四传动轮503、传动齿轮504、传动齿板505,第一传动轮403固定连接在转动杆4上,第一转轴404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桨组401远离水道102的一侧,第二传动轮405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04上,第三传动轮406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04上,传动齿板505竖向固定连接在L型板5位于两个支撑板506中间,第二转轴502转动连接在L型板5靠近传动齿板505的外侧,第四传动轮50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502上,第一传动轮403与第二传动轮405之间、第三传动轮406与第四传动轮503之间分别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传动齿轮504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502上,传动齿轮504与传动齿板505相啮合;

堤坝本体1靠近限位齿板508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空腔107,第三空腔107内设有与限位齿板508固定连接的移动齿板509,第三空腔107内转动连接有与移动齿板509相啮合的调节齿轮5011,调节齿轮50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5010,调节杆5010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1。

当讯洪期来临,河水水位升高超过凹槽101时,此时大量的河水便会通过凹槽101流进水道102内,水流则会顺着水道102向下流进第一空腔103内,由于第一转动桨组401设置在第一空腔103靠近水道102的下方,因此水流流进第一空腔103内时,便会冲击第一转动桨组401,第一转动桨组401便会带动转动杆4转动,转动杆4则会带动第一传动轮403转动,第一传动轮403便会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405转动,第二传动轮405便会通过第一转轴404带动第三传动轮406转动,第三传动轮406便会通过皮带带动第四传动轮503转动,第四传动轮503便会通过第二转轴502带动传动齿轮504转动,传动齿轮504便会通过传动齿板505带动L型板5向上移出第二空腔104,当L型板5向上移动时,便会带动支撑板506向上移动,当支撑板506移动到限位齿板508的位置时,支撑板506的端部便会在第二张紧弹簧507的张力下,抵住限位齿板508的齿块上,当L型板5的底部与限位齿板508相抵后,此时L型板5便不会再向上移动,而支撑板506则会卡接在相应的限位齿板508的两个齿块之间,对L型板5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当河水没过堤坝本体1时,可以通过L型板5对河水进行阻挡,避免河水冲到堤坝本体1后方的村庄或者城市中,造成灾害,有效地提高了该堤坝对河水的防护效果。

当河水退去,水位下降后,此时工作人员转动调节杆5010,使调节杆5010通过调节齿轮5011带动移动齿板509进行移动,从而便可使限位齿板508移动进第三空腔107内,然后限位齿板508便会与支撑板506分离,L型板5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第二空腔104内,从而便可完成对L型板5的收纳工作。

实施例2:参照图1-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调节杆5010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调节螺帽,内六角调节螺帽与堤坝本体1的上表面相平齐,堤坝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与内六角调节螺帽厚度相同的暗槽,内六角调节螺帽转动在暗槽内,通过内六角调节螺帽的设置,当需要对限位齿板508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方便工作人员对调节杆5010进行转动,通过暗槽的设置,可以对内六角调节螺帽进行隐藏,从而提高堤坝本体1上路面的整体平整度。

堤坝本体1靠近斜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斜坡相平行的支撑杆2,支撑杆2对称设置在凹槽101的上方,两个支撑杆2上滑动连接有冲击板201,冲击板201靠近堤坝本体1斜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04,两个支撑杆2之间位于冲击板201的斜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2,固定杆202与冲击板20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张紧弹簧203,堤坝本体1位于凹槽101与水道102之间开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3,第一密封板3位于凹槽101的位置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01,第一密封板3位于凹槽101的上方开设有贯通口302。当水位升高到凹槽101的下方,河水产生水浪落入水道102内时,此时水浪便会对冲击板201进行冲击,冲击板201便会在水浪的冲击下克服第一张紧弹簧203的张力,并向上移动,冲击板201便会带动移动杆204向上移动,当移动杆204与转动板301接触时,此时转动板301便会转动,从而便可使移动杆204移动到转动板301的上方,当水浪对冲击板201的冲击力消失后,此时冲击板201便会带动移动杆204向下移动。

而当移动杆204向上越过转动板301时,此时转动板301便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当移动杆204向下移动时,便会通过转动板301将第一密封板3向下拉动,使第一密封板3上的贯通口302与凹槽101和水道102重合,然后当水流再次冲击堤坝本体1时,此时冲击的水浪便会通过水道102向下流进第一空腔103内,然后进入到第一空腔103内的水则会通过排水管105排放到外界的蓄水池内进行储存,从而便于后续为城市道路和植物进行洒水使用,从而方便对河水进行充分利用。

矩形空腔上下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106,第一密封板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条106相吸的第二磁条303,通过第一磁条106、第二磁条303的设置,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密封板3上方的第二磁条303会与矩形空腔上方的第一磁条106相吸,从而使其第一密封板3上的贯通口302位于矩形空腔内,从而便可对水道102起到密封的效果,避免大块杂物堵住水道102,影响后续的使用,当水位升高,第一密封板3移动到下方,使凹槽101与水道102贯通时,此时下方的第一磁条106便会与下方的第二磁条303相吸,然后便可使第一密封板3稳定的处于当前位置,避免第一密封板3在水流的冲击下,在矩形空腔内晃动,从而影响水流进入水道102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第一密封板3的稳定性。

实施例3:参照图1-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冲击板、固定杆以及第一张紧弹簧、移动杆均设置多组,且多组冲击板、固定杆以及第一张紧弹簧、移动杆等间距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移动杆204与堤坝本体1的斜坡面相贴,移动杆204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5,连接板205与冲击板201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多组冲击板201、固定杆202以及第一张紧弹簧203、移动杆204,可以在水位处于不同高度时,都可以对堤坝本体1斜坡上生长的青苔等植物进行刮除,从而避免青苔等植物对堤坝本体1造成损害,使其产生裂缝,以致河水渗进堤坝本体1内,加快堤坝本体1的损坏,有效地保证了堤坝本体1不被水流冲毁。

L型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501,L型板5移动到最下方时,第二密封板501会与堤坝本体1的上表面相重合,通过第二密封板501的设置,在平常时期,水位没有到达较高的位置时,第二密封板501则会对第二空腔104进行封闭,从而对第二空腔104内的部件进行隐藏,避免遭到破坏,有效地提高了第二空腔104内部件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堤坝本体1上表面的整体平整度。

实施例4:参照图1-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一空腔103内位于转动杆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滤板108第一空腔103内远离斜坡的一侧通过支板放置有收集盒1010,收集盒1010位与滤板108的下方,收集盒1010远离滤板108的一侧贯穿于堤坝本体1;

第一空腔103内靠近水道102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动杆4,另一组转动杆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桨组402,位于第二转动桨组402位置的转动杆4上固定连接有偏心盘407,偏心盘407上开设有一圈T型限位槽,T型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块408,堤坝本体1内靠近T型块408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供气气筒7,供气气筒7内滑动连接有带有活塞的第一活塞杆701,第一活塞杆701靠近T型块408的一端与T型块408固定连接,供气气筒7的进出气口内均设有单向阀,滤板108上表面远离收集盒1010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板708,推板708上端远离收集盒1010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防护板709,堤坝本体1内靠近供气气筒7的下方横向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筒703,驱动气筒703内滑动连接有带有活塞的第二活塞杆704,驱动气筒703内设有弹力绳705,弹力绳70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杆704上的活塞和驱动气筒703远离推板70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704远离弹力绳705的一端与推板708固定连接,驱动气筒703内远离推板7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测距仪706,供气气筒7的出气口与驱动气筒703的进气口之间通过输气管702相接通,驱动气筒703的出气口处设有电磁阀,由于电磁阀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因此在图中未表示。

当水位位于凹槽101下方,并且水浪能够通过凹槽101进入到水道102内时,此时进入水道102内的河水则会顺着水道102向下流进第一空腔103内,然后便会冲击第一转动桨组401和第二转动桨组402,由于第一转动桨组401需要较大冲击力才能使其转动,因此向下流动的水流只能驱动第二转动桨组402转动,当第二转动桨组402转动时,便会通过与之连接的转动杆4带动偏心盘407转动,偏心盘407则会通过T型块408带动第一活塞杆701在供气气筒7内进行往复移动,从而便可通过输气管702向驱动气筒703内供气,然后第二活塞杆704便会在气体的推动下克服弹力绳705的拉力,并带动推板708向靠近收集盒1010的一侧移动,从而便可将滤板108上滤除的杂质推到收集盒1010内,提高对杂质的收集效率。

当测距仪706检测到第二活塞杆704移动到最大距离时,此时便会控制驱动气筒703出气口内的电磁阀打开,然后驱动气筒703内的气体则会通过出气口排出,而第二活塞杆704则会在弹力绳705的作用下将推板708拉回到初始位置,当测距仪706检测到第二活塞杆704回到初始位置后,此时便会关闭电磁阀,然后进入到驱动气筒703内的气体便会再次推动推板708移动,由此反复,即可持续地对滤板108上滤除的杂质进行清理,有效地保证了滤板108对河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通过防护板709的设置,当推板708向靠近收集盒1010的一侧移动时,可以对掉落下来的河水中的杂质进行阻挡,避免杂质落到推板708的后方,从而导致杂质在推板708的后方越积越多,影响推板708的正常运行,有效地保证了推板708的正常运行,通过使收集盒1010远离滤板108的一侧贯穿于堤坝本体1,清理人员只需定期对收集盒1010内收集的杂质进行清理即可。

进一步地,滤板108下侧远离收集盒101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储气箱109,储气箱109靠近收集盒1010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气头,喷气头倾斜向上设置,驱动气筒703的出气口与储气箱109的进气口之间通过排气管707相接通;

当电磁阀打开,驱动气筒703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时,从驱动气筒703排出的气体则会通过排气管707输送进储气箱109内,然后再通过喷气头喷向滤板108,不仅可以加快滤板108上杂质能够快速地进入到收集盒1010内进行收集,还可以避免滤板108的滤孔被细小的杂质堵住,影响水流的通过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对河水的过滤效果。

更近一步地,水道102远离第二转动桨组402的一侧内壁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挡板6,挡板6远离扭簧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601,水道102内壁靠近第一磁块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块601相吸的第二磁块602;

当水位位于凹槽101下方,并且水浪能够通过凹槽101进入到水道102内时,此时进入到水道102内的河水则会在挡板6的阻挡下,囤积在水道102内,当囤积一定量的河水后,此时第一磁块601与第二磁块602便会在河水的压力下分开,然后挡板6便会向下转动,河水则会顺着水道102向下流进第一空腔103内,然后第二转动桨组402便会在水流的冲击下转动,从而便可带动偏心盘407转动,当囤积的河水流完后,此时挡板6便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往回转动,然后第一磁块601便会再次与第二磁块602相吸,以便进行再次的囤积河水,通过将河水囤积在水道102内,当水流冲击第二转动桨组402时,可以使第二转动桨组402在较大水流的冲击下进行快速地旋转,避免水浪直接顺着水道102向下流动,从而导致水流的冲击力较小,不足以带动第二转动桨组402转动,有效地保证了第二转动桨组402的转动。

本发明通过在堤坝本体1上设置水道102以及第一空腔103、第二空腔104,并在第一空腔103、第二空腔104内设置转动杆4、第一转动桨组401、传动组件、L型板5,当讯洪期来临,河水水位升高没过凹槽101时,可以将部分河水引流到第一空腔103内,然后使第一转动桨组401在水流的冲击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L型板5向上移出第二空腔104,从而当河水没过堤坝本体1时,可以对河水进行阻挡,避免河水冲到堤坝本体1后方的村庄或者城市中,造成灾害,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大量人力来搬运沙袋构造挡水墙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可以利用河水产生的势能,来使L型板5自动升起构造挡水墙,无需大量人力的参与,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构造挡水墙,而且更优于沙袋的挡水效果,通过支撑板506、第二张紧弹簧507、限位齿板508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对L型板5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L型板5挡水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相关技术
  • 一种渗漏管涌抢险堤坝筑造结构及使用方法
  • 一种水利工程用具有多点支撑堤坝防护设备
  • 一种水利工程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适用于农渠排水口的生态净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一种生态浮岛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生态护坡
  •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生态防护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56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