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量追补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9:06


电量追补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量追补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电量计量的稳定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年因为计量装置故障、人为窃电等原因致使计量装置无法准确计量电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力企业,这些因无法准确计量而损失的电量都要靠后期的考核追补。为了实现电量追补,相关技术大多以历史同期或上几个月的电量来确定追补后的电能值W’,或者,根据追补前的电能值W和更正系数K来确定追补后的电能值W’。这些追补方式具有较大的误差,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量追补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能够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量追补方法,包括

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

当存在用电计量错误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和所述用电修正数据,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来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数据更加可靠,准确性更高,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量追补方法,包括:

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

当存在用电计量错误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和所述用电修正数据,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来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数据更加可靠,准确性更高,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量追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相电压数据和功率因数数据;

根据所述相电压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电压计量异常;

当存在电压计量异常时,确定第一电压相和第二电压相,所述第一电压相用于表征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所述第二电压相用于表征未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

根据所述第二电压相的电压数据和所述功率因数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电压相的第三电压修正数据;

根据所述第三电压修正数据和预设的第一电量追补模型,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未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的电压数据来修正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的电压数据,数据更加可靠,准确性更高,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所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一电压数据,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二电压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侧的第三电压数据;

当所述第三电压数据和所述第二电压数据之间的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存在用电计量故障;

或者,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所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一电流数据,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二电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侧的第三电流数据;

当所述第三电流数据和所述第二电流数据之间的电流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值时,确定存在用电计量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综合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来进行故障检测,判断更加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电量追补方法,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电量追补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故障检测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能够实现上述的电量追补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的故障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三相三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的接线示意图;

图2为三相四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的接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量追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量追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5的(a)为在正确接线情况下的六角图,(b)为在错误接线情况下的六角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量追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三;

图7为三相四线制直通式电能表的接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电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指从输电网接受电能,再分配给终端用户的电网。配电网由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配电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等配电设备,以及相关辅助设备组成。其中,配电线路用于将配电变压器转换的电能配送给用户,配电断路器为智能断路器,用于接通或断开配电线路,以及用于采集配电线路的诸如线电压、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相角等电力信息,并将电力信息上传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以下简称系统主站)。

按照电压等级,配电网可分为高压配电网(110kV和35kV)、中压配电网(10kV)和低压配电网(0.4kV),其中,高压配电网和中压配电网采用三相三线制的配电线路进行供电,低压配电网通常采用三相四线制的配电线路进行供电。为了实现电量计量,通常需要在输电线路上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由于电能计量装置故障、人为窃电等原因导致电量计量的不准确,虽然相关技术提出通过历史电量或者更正系数的方法来确定待追补的电量,但是由于准确性不高,容易引起争议。为此,本实施例提出了电量追补方法,能够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安装接线方式,电能计量装置可以分为直通式电能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和非直通式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在高压配电网中,高压侧均采用非直通式电能表;在低压输配电网中,负荷电流大于50A时,宜采用非直通式电能表,负荷电流小于或等于50A时,宜采用直通式电能表。

请参照图1,图中示出了三相三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的接线示意图,其中非直通式电能表包括第一计量元件011和第二计量元件012,第一计量元件011与第一电压互感器021的A相接线端连接,第二计量元件012与第一电压互感器021的C相接线端连接,第一电压互感器021的C相接线端接地,第一计量元件011还与第一电流互感器022连接,用以采集A相配电线路的电流,第二计量元件012还与第二电流互感器023连接,用以采集C相配电线路的电流。

请参照图2,图中示出了三相四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的接线示意图,其中,非直通式电能表包括第一计量元件011、第二计量元件012和第三计量元件013,第一计量元件011与第二电压互感器031的A相接线端连接,第二计量元件012与第二电压互感器031的B相接线端连接,第三计量元件013与第二电压互感器031的C相接线端连接,第一计量元件011还与第三电流互感器032连接,用以采集A相配电线路的电流,第二计量元件012还与第四电流互感器033连接,用以采集B相配电线路的电流,第三计量元件013还与第五电流互感器034连接,用以采集C相配电线路的电流。

不管是三相三线制的非直通式电能表还是三相四线制的非直通式电能表,非直通式电能表均可以采集诸如线电压、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相角等电力负荷数据,如表1所示(表1未显示具体数值):

表1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该电力负荷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进而确定待追补的电量。其中,三相三相制的非直通式电能表和三相四线制的非直通式电能表的区别在于,三相三线制的非直通式电能表采集的是A相配电线路和C相配电线路的数据,三相四线制的非直通式电能表采集的是A相、B相和C相配电线路的数据。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量追补方法,包括步骤S110~S140。本实施例的电量追补方法能够以诸如应用程序、固件或嵌入式软件等形式应用在诸如电子计算机、工控机、平板电脑或电能表等电子设备上。下面对各个步骤的详细内容进行阐述。

S110、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

当需要进行电量核算时,获取用户侧待核算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通常为可能出现计量异常的数据。与相关技术不同的是,为了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本实施例还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可以通过在线或离线的方式调用自智能断路器或系统主站。一般地,智能断路器或系统主站出现计量装置故障或人为窃电的概率很小,也就是说,智能断路器或系统主站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的准确性较高,而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电力负荷数据存在关联关系,因此,可以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来综合确定待追补的电量,从而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智能断路器或系统主站归属于一次侧的电力企业管理,而电能表归属于用户侧的电力企业管理,两者的电力负荷数据通常不共享,因此,在进行实际应用时,需要扫除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之间的共享障碍。

S120、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

例如,根据单相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具体地,当配电网的供电系统电压稳定时,在连续时间内某时刻某一相的电压低、电流大,但此时实际计量的负荷小,则可以确定为用电计量错误;

又例如,根据相与相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具体地,电流曲线显示A相电流比B相电流高,正常情况下电压曲线A相电压应低于B相电压,但实际情况与此相反,则可能存在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或窃电行为而导致的用电计量错误;

还例如,根据单相电压进行确定,具体地,由于非直通式电能表的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因过载、短路等原因烧坏而导致单相失压,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非直通式电能表的二次回路正常,故障状况相对稳定,非直通式电能表失压相会得到电压互感器反馈的一个相位和幅值都相对稳定的电压,该电压可以认为是失压相的残余电压,该电压的大小在50~60V之间,此时为不完全失压故障。而如果非直通式电能表失压是由于二次回路开路导致的,非直通式电能表失压相的电压将为0,即不存在残余电压,此时为完全失压故障,因此,可以将不完全失压故障和完全失压故障确定为用电计量错误。

S130、当存在用电计量错误时,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

如前文所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的准确性较高,且第一电力负荷数据与用户侧的电力负荷数据存在关联关系,因此,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可以提高用电修正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非直通式电能表通常是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比如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采集一次数据,如上述表1所示。假设由于完全失压故障导致A相的采集电压为零,那么在故障期间,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A相采集的所有电压数据均为零,通过第一电力负荷数据确定用户侧所有采集点的A相电压,并替换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原有的记录值,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用电修正数据。同理,可以通过第一电力负荷数据来确定用户侧的B相电压、C相电压、各相电流等数据,而无需采用历史用电数据或更正系数来进行估算,准确性更高。

S140、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和用电修正数据,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可以确定用电计量错误期间的总用电量W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步骤S130进行详细阐述,其中,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一电压数据和第一功率因数数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二电压数据、第二电流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数据,步骤S130中,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包括:

S131、根据第一电压数据和第二电压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一电压修正数据;

当诸如不完全失压故障或完全失压故障等原因导致用电计量错误时,可以根据第一电压数据确定用户侧对应的修正值。具体地,一次侧的电压数据和用户侧的电压数据成比例关系,即设第一电压数据为U

S132、根据第一功率因数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确定第一功率因数修正数据;

由于第二电压数据出现异常,第二功率因数数据也可能会出现异常,而对于某一相配电线路而言,一次侧的功率因数和用户侧的功率因数是相等的,因此,可以采用第一功率因数数据来替换第二功率因数数据,从而达到修正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的目的。

S133、根据第一电压修正数据、第二电流数据和第一功率因数修正数据,确定用电修正数据。

经过上述步骤的处理得到的第一电压修正数据和第一功率因数修正数据,更加接近用户的实际用电数据,因此,根据第一电压修正数据、第二电流数据和第一功率因数修正数据,可以得到修正后的用电修正数据,从而确定用户的实际用电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均包括N条记录数据,每条记录数据均包括第二电压数据、第二电流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相邻两条记录数据之间的间隔时长为t。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S131~S133对每条记录数据进行逐一修正,可以使每条修正数据能够更加逼近实际用电数据,而并非简单地使用历史数据或更正系数来对某一段时间的实际用电量进行整体估算,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具体地,设用电量为W,则

对于三相三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而言,

W=(U

其中,U

对于三相四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而言,

W=(U

其中,U

当检测到某一相的线电压或相电压出现异常时,可以根据一次侧的第一电压数据进行修正,以替换第二电压数据中对应的错误原始值,从而得到第一电压修正数据,同样的,根据第一功率因数数据,可以确定第一功率因数修正数据,进而确定用电修正数据。

在应用中,可以对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未出现电压数据异常时,可以进行电流数据异常检测,如果检测到电流数据异常,则对电流数据进行修正。

具体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一电流数据和第一功率因数数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二电压数据、第二电流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数据,步骤S130中,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包括:

S133、根据第一电流数据和第二电流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一电流修正数据;

一次侧的电流数据和用户侧的电流数据成比例关系,即设第一电流数据为I

S134、根据第一功率因数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确定第二功率因数修正数据;

由于第二电流数据出现异常,第二功率因数数据也可能会出现异常,而对于某一相配电线路而言,一次侧的功率因数和用户侧的功率因数是相等的,因此,可以采用第一功率因数数据来替换第二功率因数数据,从而达到修正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的目的。

S135、根据第二电压数据、第一电流修正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修正数据,确定用电修正数据。

经过上述步骤的处理得到的第一电流修正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修正数据,更加接近用户的实际用电数据,因此,根据第二电压数据、第一电流修正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修正数据,可以得到修正后的用电修正数据,从而确定用户的实际用电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均包括N条记录数据,每条记录数据均包括第二电压数据、第二电流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相邻两条记录数据之间的间隔时长为t。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S134~S136对每条记录数据进行逐一修正,可以使每条修正数据能够更加逼近实际用电数据,而并非简单地使用历史数据或更正系数来对某一段时间的实际用电量进行整体估算,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为了精准地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在一些应用示例中,步骤S120包括:

S121、根据第一电流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一电流修正数据;

S122、根据第一电流修正数据和第二电流数据,确定第一电流差值;

S123、当第一电流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阈值时,确定存在用电计量错误。

如前文所述,一次侧的电流数据和用户侧的电流数据成比例关系,因此,根据第一电流数据确定第一电流修正数据,当第一电流修正数据和第二电流数据接近时,说明第二电流数据没有存在用电计量错误,否则,存在用电计量错误。

具体地,设第一电流数据中的A相电流值为I

在一些应用示例中,在步骤S121之前,还可以通过第二电压数据来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例如,当第二电压数据中的某相电压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电压阈值时,说明可能出现失压现象而导致用电计量错误。

当然,在另一些应用示例中,在步骤S121之前,还可以通过第一电压数据和第二电压数据来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例如,根据第一电压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一电压修正数据;根据第一电压修正数据和第二电压数据,确定第一电压差值;当第一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存在用电计量错误。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用户侧的电压数据或电流数据出现计量错误外,还可能存在因接线错误而导致的用电计量错误。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量追补方法,用于修正因接线错误而计量错误的用电数据,从而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具体地,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量追补方法包括步骤S210~S240。本实施例的电量追补方法能够以诸如应用程序、固件或嵌入式软件等形式应用在诸如电子计算机、工控机、平板电脑或电能表等电子设备上。下面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S210、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

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是,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可以通过离线或在线的方式进行获取,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为待核算的数据。

S220、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用电计量错误;

当出现因接线错误而导致的用电计量错误时,通常会出现电压相序错乱、电流相序错乱和功率因数错误等现象而导致的用电计量错误。其中,虽然出现电压相序错乱、电流线序错乱的问题,但是从数值大小来说,电能表所采集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是正确的。因此,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的相位差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电压相序错乱,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中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对应相的电流大小,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电流相序错乱。

S230、当存在用电计量错误时,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

当出现电压相序错乱引起的用电计量错误时,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的相位差可以确定错乱后的电压相序,从而确定在正确接线情况下的电压相序;当出现电流相序错乱引起的用电计量错误时,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对应相的电流大小关系,可以确定在正确接线情况下的电流相序;通过分析错误接线和正确接线之间的相角关系或功率因数关系,可以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的相角或功率因数,确定正确接线情况下相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角,从而确定正确接线情况下的功率因数,进而得到用电修正数据。

S240、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和用电修正数据,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可以确定用电计量错误期间的总用电量W

具体地,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一电流数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二电流数据、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相角数据和三相电压的相位差数据,步骤S230中,根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包括:

S231、根据相位差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电压相序;

请参照图5,A、B、C三相电压的相位差数据中,设第一相和第二相之间的相位差为Φ

S232、根据用户侧的电压相序或相角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二电压修正数据;

当电压相序为正相序时,第二电压修正数据与原始记录的电压数据相同;当电压相序为逆相序时,第二电压修正数据为根据正确相序对原始记录的电压数据进行相序调整后得到的数据。

具体地,请参照图1,三相三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包括第一计量元件011和第二计量元件012,第一计量元件011用于采集A相电压,第二计量元件012用于采集C相电压。当电压相序为逆相序时,说明A相电压线接入到第二计量元件012中,C相电压线接入到第一计量元件011中,因此,可以将第一计量元件011记录的电压数据用作C相电压数据,第二计量元件012记录的电压数据用作A相电压数据,从而得到第二电压修正数据。

请参照图2,对于三相四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而言,第一计量元件011用于采集A相电压,第二计量元件012用于采集B相电压,第三计量元件013用于采集C相电压。当电压相序为逆相序时,说明其中两相电压线接线错误。根据第一计量元件011、第二计量元件012和第三计量元件013记录的相角数据,可以确定第一相电压、第二相电压和第三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从而确定第二电压修正数据。示例性的,设第一计量元件011记录的相角为0°,第二计量元件012记录的相角为240°,第三计量元件013记录的相角为120°,则说明第二计量元件012接入的是C相电压线,第三计量元件013接入的是B相电压线,因此,将第二计量元件012记录的电压数据用作C相电压数据,将第三计量元件013记录的电压数据用作B相电压数据,从而得到第二电压修正数据。

S233、根据第一电流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三电流数据;

如前文所述,一次侧的电流数据和用户侧的电流数据存在关联关系,设第一电流数据中A相电流值为I

S234、根据第三电流数据和第二电流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二电流修正数据;

设第二电流数据中A相电流值为I

S235、根据第二功率因数数据和预设的第一功率因数修正模型,确定用户侧的第二功率因数修正数据;

假设某个三相三线制非直通式电能表的电压线错相接入,即A相电压线接入到第二计量元件,C相电压线接入到第一计量元件,而电流线接线正确,即A相电流线接入到第一计量元件,C相电流线接入到第二计量元件。此时的有功功率

P

其中,U

P

而在正确接线的情况下,有功功率

P=P

通过步骤S232的修正,可以得到在正确接线情况下的第二电压修正数据:U

P=U

由于功率因数cosθ

S236、根据第二电压修正数据、第二电流修正数据和第二功率因数修正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用电修正数据。

例如:用电量Wt=(U

请参照图2和图7,图中示出了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下,非直通式电能表和直通式电能表的接线图。在不能获取到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的情况下,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量追补方法,用以提供电量追不到准确性。

具体地,请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追补方法,包括步骤S310~S350。各个步骤的详细内容如下:

S310、获取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相电压数据和功率因数数据;

S320、根据相电压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电压计量异常;

S330、当存在电压计量异常时,确定第一电压相和第二电压相,第一电压相用于表征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第二电压相用于表征未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

S340、根据第二电压相的电压数据和功率因数数据,确定第一电压相的第三电压修正数据;

S350、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第三电压修正数据和预设的第一电量追补模型,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请参照图2或图7,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具有四根线,四根线分别为A相配电线、B相配电线、C相配电线和中性线N。电能表可以对A相配电线、B相配电线和C相配电线进行电压检测,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来记录相电压数据。在正常情况下,各相配电线路的相电压值接近或相等,例如,在我国三相四线制的各相电压为220V,即使在某些时刻存在电压波动,但各相电压仍然接近220V。当某一相电压数据与正常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说明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示例性的,当A相电压数据与正常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正常电压的10%时,说明存在电压计量异常。

当存在电压计量异常时,根据未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的电压数据来修正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的电压数据。示例性的,设某一时刻记录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A相的电压值为50V,B相的电压值为220V、C相的电压值为221V,则可以确定A相为第一电压相,B相和C相为第二电压相,如此,用B相或C相中的任意一相中的电压数据来修正A相的电压数据,比如,用B相的电压数据来修正A相的电压数据,则修正后的A相电压值等于220V。在修正电压数据时,可以根据第二电压相的功率因数数据,确定第一电压相的功率因数数据,例如,用B相的功率因数数据替换A相的功率因数数据,从而得到准确的修正数据。

其中,第一电量追补模型中,设待追补的电量为ΔW,则有

ΔW=W

式中,W

P=Ua*Ia*cosΦA+Ub*Ib*cosΦB+Uc*Ic*cosΦC (8)

式中,Ua、Ub、Uc分别为A相、B相、C相的电压值,Ia、Ib、Ic分别为A相、B相、C相的电流值,cosΦA、cosΦB、cosΦC分别为A相、B相、C相的功率因数值。

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以及公式(8)可以确定实际记录的用电量W

本实施例通过未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的电压数据来修正存在电压计量异常的电压相的电压数据,数据更加可靠,准确性更高,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还包括相电流数据和零序电流数据,电量追补方法还包括:

S361、当未存在电压计量异常时,确定是否存在电流计量异常;

S362、当存在电流计量异常时,确定第一电流相和第二电流相,第一电流相用于表征存在电流计量异常的电流相,第二电流相用于表征未存在电流计量异常的电流相;

S363、根据第二电流相的相电流数据和零序电流数据,确定第一电流相的第三电流修正数据;

S364、根据第三电流修正数据和预设的第二电量追补模型,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具体地,当未存在电压计量异常时,可以根据各相电流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存钱电流计量异常。示例性的,如果在某时刻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其中一相或两相的电流值与额定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而另外两相或一相的电流值与额定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则可以确定对应相存在电流计量异常。例如,在某时刻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A相的电流值与额定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额定电流值的0.05%,而B相或C相的电流值与额定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额定电流值的0.05%,则可以确定A相存在电流计量异常。此时,A相为第一电流相,B相、C相为第二电流相。对于三相四线制而言,A相、B相和C相的电流值之和等于零序电流值(即中性线N的电流值),因此,如果第一电流相只有一相,则用零序电流值减去第二电流相的电流值,从而得到第一电流相的电流值,即第三电流修正数据;如果第一电流相有两相,则用零序电流值减去第二电流相的电流值得到的差值求平均,从而得到第一电流相的电流值。另外,根据第二电流相的功率因数数据,确定第一电流相的功率因数数据,即用第二电流相的功率因数值替换第一电流相的功率因数值,从而得到第一电流相的功率因数修正数据。将修正后的数据代入第二电量追补模型,从而确定待追补的电量。其中,第二追补模型的模型公式可参照上述公式(7)和公式(8)。

请参照图7,图中示出了直通式电能表的接线图。由于直通式电能表的电压线和电流线是共用一根电线接入的,电线错相接入一般不影响电量的计量,而影响电量计量的情况是电线反向接入,这种情况可以根据直通式电能表采集的功率因数数据来进行判断。具体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还包括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电量追补方法还包括:

S371、根据第二功率因数数据,确定是否存在接线错误;

S372、当存在接线错误时,根据预设的第二功率因数修正模型,确定第三功率因数修正数据;

S373、根据第三功率因数修正数据和预设的第三电量追补模型,确定待追补的电量。

由于当电线反向接入直通式电能表时,直通式电能表采集的功率因数数据为负数,因此,当第二功率因数数据中某一相的功率因数值为负数时,确定对应相存在接线错误,例如,当A相实际记录的功率因数值cosθ

通过上述的电量追补方法可知,在进行电量追补之前,需要先确定是否存在电量计量异常。为此,请参照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S410、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一电压数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二电压数据;

S420、根据第一电压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三电压数据;

S430、当第三电压数据和第二电压数据之间的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存在用电计量故障。

根据上文可知,一次侧的电压数据和用户侧的电压数据成比例关系,设第一电压数据为U

请参照图9,在一些示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S510、获取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一电流数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第二电流数据;

S520、根据第一电流数据,确定用户侧的第三电流数据;

S530、当第三电流数据和第二电流数据之间的电流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值时,确定存在用电计量故障。

根据上文可知,一次侧的电流数据和用户侧的电流数据成比例关系,设第一电流数据为I

本实施例综合一次侧的第一电力负荷数据和用户侧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来进行故障检测,判断更加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电量追补方法,有利于提高电量追补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电量追补方法。

希望理解的是,如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适用于本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本电子设备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如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如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为了避免重复赘述,本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涉及的内容可参照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实施例。

另外,如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适用于本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本电子设备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如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如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为了避免重复赘述,本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涉及的内容可参照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能够实现上述的电量追补方法。

希望理解的是,如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适用于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如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如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为了避免重复赘述,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涉及的内容可参照图3、图4或图6所示的电量追补方法实施例。

另外,如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适用于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如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如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为了避免重复赘述,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涉及的内容可参照图8或图9所示的故障检测方法实施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用电量判定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 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电量追补装置
  • 电量追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558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