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育植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培育植物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人工培育后,具有一定生产价值或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能适合人类需要的植物,几乎包括所有的作物,其中粮食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等,传统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大多采用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实现植物盛放,然而,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虽在平地或平台位置具有比较出色的盛放能力,但是,移栽过程通常需要将植物在土壤中或培养皿中取出放入移栽培育装置中。

但是,在通过运输将移栽培育装置输送至对应的培育中心进行集中培育,然传统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大多将植物盛放部堆叠放置在凹槽之中便实现简易的存放,其具体没有任何的限位保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路面颠簸震动便会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其植物大多采用横向水平放置,植物不同方位的生长状态还需要培育者进行环绕观察才能了解,造成增加培育者的观察负担以及劳累程度的问题。

同时,传统的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虽具有比较出色的盛放能力,但是,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其植物大多采用横向水平放置,在需要对特定位置的植物进行检修或观察时,仍需要培育者自身移动至特定位置植物的位置,这便不利于对多处的植物进行记录、修剪或更换,无法满足在一处完成多株植物的更换需求。

并且,现有大多采用的盛放部均体积较大且无法拆分,为了简化流程,大多直接将装载营养液的料筒与锥斗状的托盘直接焊接在一起,然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二者同时出现损坏状态的概率极小,而传统状态下将其焊接在一起便造成一处出现损坏需要全部更换的问题,不利于植物料筒和托盘处之间的维修组装以及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大多将植物盛放部堆叠放置在凹槽之中便实现简易的存放,其具体没有任何的限位保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路面颠簸震动便会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植物不同方位的生长状态还需要培育者进行环绕观察才能了解、不利于对多处的植物进行记录、修剪或更换,无法满足在一处完成多株植物的更换需求以及利于植物料筒和托盘处之间的维修组装以及更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包括外壳、支撑角、支撑杆和底板,所述外壳的前端内壁两侧均固接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前侧贴合有玻璃板,所述外壳的前端中心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外壳的内壁后侧安装有联动组件,所述外壳的左侧缺口部均安装有扣合组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包括螺栓、传动箱、耳板、转盘、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

所述传动箱固定相连在外壳的前端中心,所述传动箱的下端固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通过轴承与传动箱转动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与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后侧上部啮合相连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内部转轴后侧与转盘固定相连,且第一锥齿轮的内部转轴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转动相连,所述转盘的外壁外侧通过多个螺栓与耳板固定相连。

优选的,多个所述耳板的外侧末端均通过销轴与料筒转动相连,所述料筒的上方内壁螺纹相连有螺纹竖筒,所述螺纹竖筒的上方末端与托盘固定相连,且托盘的下端表面与料筒上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圆环、滚轮、第一圆杆、支杆、第一螺母、第一螺杆、挡板和主轴;

多个所述第一螺杆分别固定相连在多处料筒的后端上部,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后部与支杆相贴合,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后侧螺纹相连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前端与支杆相抵紧,所述支杆的右侧末端均转动相连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后侧末端与圆环固定相连,所述圆环的内壁贴合相连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的内壁中心均固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壁末端均通过轴承与外壳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下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角,所述支撑角的前后两侧末端均通过支撑杆与底板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扣合组件包括连杆、框架、第二圆杆、扣合气缸、扣合护板、第二螺母、第二螺杆、气缸挡板、端板、套筒和滑杆;

多个所述扣合护板贴合相连在外壳的左侧内壁处,所述扣合护板的后端中心固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一侧套接抵紧有连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末端螺纹相连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末端与连杆相抵紧,所述连杆的外侧末端均通过销轴与外壳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的后端中心均固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外壁与框架的两侧末端滑槽滑动相连,所述框架的左部与扣合气缸的输出轴末端固定相连,且扣合气缸的主体部一侧通过气缸挡板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框架的外壁中心部上下两侧均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相连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末端均通过端板与外壳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后部内壁一侧贯穿固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末端外壁加工有法兰,所述进水管的另一侧末端固定连通有喷淋头。

优选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可将整体结构按照图、中所示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将整体结构通过底板放置在对应的平台处,随后将需要进行移栽培育的植物从托盘处插入,使植物的根部伸入料筒的内部,最后将玻璃板安装在外壳的前侧缺口处,如此便完成了移栽运输培育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具体的移栽运输培育过程如下:

S1:旋转补水过程:在完成移栽运输培育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后,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将进水管通过法兰与外界管道相连接,在所有托盘均装载培育的育苗情况后,使用者可启动驱动电机,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便可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传动带动转盘进行旋转,进而转盘便可通过销轴带动料筒进行旋转,与此同时,由于料筒与支杆之间已经通过第一螺母完成锁紧,因此,可视为转盘与圆环之间通过多处的连接杆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其二者同步且同角度转动,即传动比1:1,同时,由于本结构设置,使得转盘外壁处的耳板和圆杆前端处的第一圆杆无论同步转动至任何角度,其耳板轴心与第一圆杆轴心之间的横向距离始终不变,即作为耳板和第一圆杆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始终保持初始状态(即图中所示的横向水平状态),这便保证了如图所示的在旋转过程中料筒不会发生晃动偏转,有效的避免了在移栽培育在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震动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持续不断的旋转使得料筒和托盘处的植物处于多角度的可视范围,可更加清楚明了的对植物进行观察;

同时,由于料筒结构保证了其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处于旋转状态也能保证其自身始终的竖直状态,而不会发生倾斜摆动,因此,本案设计了在最下部料筒和托盘的上端加工处进行喷淋灌溉的喷淋头,通过对伺服电机即驱动电机的启停控制,使得不同位置的料筒均可间断式的停留在喷淋头的正下方,此时即可通过外部管道将培育所需的液体养料(即水、营养液等)通过进水管注入喷淋头处,重复间断式的操作,即可实现多个位置的料筒和托盘处植物的浇灌;

S2:护板开合过程:随着装置结构的不断使用,若出现培育植物坏死或超出可培育范围时,使用者则可通过控制扣合气缸,使其输出轴缩回,扣合气缸的输出轴便可带动框架向右移动,框架通过第二圆杆的配合驱使上下两侧的连杆向外旋转,进而连杆带动扣合护板向外旋转张开,随后便可启动驱动电机,将需要进行取出或更换的培育植物旋转至外壳的左部缺口处,完成更换或补充后再控制扣合气缸的输出轴复位,使得扣合护板向内旋转扣合,与外壳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以此来实现培育所需的密闭空间以及在一处完成植物更换的需求;

S3:单元件拆装过程:而在长期使用下,若托盘和料筒等结构由于不断的进行植物的插入或取出,势必会出现结构磨损,因此,本案在料筒设计了拆分结构,即在需要更换时,使用者可拧松第一螺母,解除第一螺母与支杆贴紧状态,随后控制支杆绕第一圆杆旋转,脱离挡板的范围,如此,再将料筒向后拔出,使其前侧的销轴从耳板的内部抽出即可,更换过程进行上述过程的反向操作即可实现,而在进行托盘更换时,则只需拧动托盘使其与料筒上部脱离即可,实现植物盛放部的结构单元化简易化,更加便于维修组装以及更换。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一圆杆、第二锥齿轮、转盘、支杆和圆环之间的配合,使用时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便可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传动带动转盘进行旋转,进而转盘便可通过销轴带动料筒进行旋转,与此同时,由于料筒与支杆之间已经通过第一螺母完成锁紧,因此,可视为转盘与圆环之间通过多处的连接杆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其二者同步且同角度转动,即传动比1:1,同时,由于本结构设置,使得转盘外壁处的耳板和圆环前端处的第一圆杆无论同步转动至任何角度,其耳板轴心与第一圆杆轴心之间的横向距离始终不变,即作为耳板和第一圆杆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始终保持初始状态即图中所示的横向水平状态,这便保证了如图所示的在旋转过程中料筒不会发生晃动偏转,有效的避免了在移栽培育在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震动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持续不断的旋转使得料筒和托盘处的植物处于多角度的可视范围,可更加清楚明了的对植物进行观察;

通过扣合气缸、框架、连杆、驱动电机、扣合护板和外壳之间的配合,使用时可通过控制扣合气缸,使其输出轴缩回,扣合气缸的输出轴便可带动框架向右移动,框架通过第二圆杆的配合驱使上下两侧的连杆向外旋转,进而连杆带动扣合护板向外旋转张开,随后便可启动驱动电机,将需要进行取出或更换的培育植物旋转至外壳的左部缺口处,完成更换或补充后再控制扣合气缸的输出轴复位,使得扣合护板向内旋转扣合,与外壳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以此来实现培育所需的密闭空间以及在一处完成植物更换的需求;

通过第一螺母、支杆、料筒、耳板、挡板和托盘之间的配合,在需要更换时,使用者可拧松第一螺母,解除第一螺母与支杆贴紧状态,随后控制支杆绕第一圆杆旋转,脱离挡板的范围,如此,再将料筒向后拔出,使其前侧的销轴从耳板的内部抽出即可,更换过程进行上述过程的反向操作即可实现,而在进行托盘更换时,则只需拧动托盘使其与料筒上部脱离即可,实现植物盛放部的结构单元化简易化,更加便于维修组装以及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侧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侧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侧外观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盘和圆环处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转盘和圆环处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外壳处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扣合组件处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扣合组件处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料筒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料筒处的左侧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料筒处的右侧俯视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联动组件,201、圆环,202、滚轮,203、第一圆杆,204、支杆,205、第一螺母,206、第一螺杆,207、挡板,208、主轴,3、驱动组件,301、螺栓,302、传动箱,303、耳板,304、转盘,305、驱动电机,306、第一锥齿轮,307、第二锥齿轮,4、扣合组件,401、连杆,402、框架,403、第二圆杆,404、扣合气缸,405、扣合护板,406、第二螺母,407、第二螺杆,408、气缸挡板,409、端板,410、套筒,411、滑杆,5、挡杆,6、支撑杆,7、玻璃板,8、法兰,9、进水管,10、支撑角,11、托盘,12、料筒,13、喷淋头,14、螺纹竖筒,1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11: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包括外壳1、支撑角10、支撑杆6和底板15,外壳1的前端内壁两侧均固接有挡杆5,挡杆5的前侧贴合有玻璃板7,玻璃板7便于观察外壳1内部的具体情况,外壳1的前端中心安装有驱动组件3,外壳1的内壁后侧安装有联动组件2,外壳1的左侧缺口部均安装有扣合组件4,外壳1的左右两端下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角10,支撑角10可实现对外壳1进行水平支撑,支撑角10的前后两侧末端均通过支撑杆6与底板15固定相连,外壳1的后部内壁一侧贯穿固接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一侧末端外壁加工有法兰8,法兰8便于进水管9与外界管道相连,进水管9的另一侧末端固定连通有喷淋头13。

参照附图1-11: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包括包括螺栓301、传动箱302、耳板303、转盘304、驱动电机305、第一锥齿轮306和第二锥齿轮307;

传动箱302固定相连在外壳1的前端中心,传动箱302的下端固接有驱动电机305,且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外壁通过轴承与传动箱302转动相连,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末端与第二锥齿轮307,驱动电机305的型号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第二锥齿轮307的后侧上部啮合相连有第一锥齿轮306,第一锥齿轮306的内部转轴后侧与转盘304固定相连,转盘304和圆环201在相同角度的情况下,其任意一点的相同角度位置的横向距离均一致,且第一锥齿轮306的内部转轴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1转动相连,转盘304的外壁外侧通过多个螺栓301与耳板303固定相连,多个耳板303的外侧末端均通过销轴与料筒12转动相连,料筒12的上方内壁螺纹相连有螺纹竖筒14,通过螺纹竖筒14可实现料筒12与托盘11的连接,螺纹竖筒14的上方末端与托盘11固定相连,且托盘11的下端表面与料筒12上表面相贴合;

通过驱动电机305、第一锥齿轮306、第一圆杆203、第二锥齿轮307、转盘304、支杆204和圆环201之间的配合,使用时控制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便可通过第一锥齿轮306和第二锥齿轮307的传动带动转盘304进行旋转,进而转盘304便可通过销轴带动料筒12进行旋转,与此同时,由于料筒12与支杆204之间已经通过第一螺母205完成锁紧,因此,可视为转盘304与圆环201之间通过多处的连接杆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其二者同步且同角度转动,即传动比1:1,同时,由于本结构设置,使得转盘304外壁处的耳板303和圆环201前端处的第一圆杆203无论同步转动至任何角度,其耳板303轴心与第一圆杆203轴心之间的横向距离始终不变,即作为耳板303和第一圆杆203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始终保持初始状态即图中所示的横向水平状态,这便保证了如图4所示的在旋转过程中料筒12不会发生晃动偏转,有效的避免了在移栽培育在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震动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持续不断的旋转使得料筒12和托盘11处的植物处于多角度的可视范围,可更加清楚明了的对植物进行观察。

参照附图1-11:本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包括圆环201、滚轮202、第一圆杆203、支杆204、第一螺母205、第一螺杆206、挡板207和主轴208;

多个第一螺杆206分别固定相连在多处料筒12的后端上部,第一螺杆206的外壁固接有挡板207,挡板207的后部与支杆204相贴合,第一螺杆206的外壁后侧螺纹相连有第一螺母205,通过第一螺母205可锁紧支杆204和第一螺杆206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螺母205的前端与支杆204相抵紧,支杆204的右侧末端均转动相连有第一圆杆203,第一圆杆203的后侧末端与圆环201固定相连,圆环201的内壁贴合相连有多个滚轮202,滚轮202的内壁中心均固接有主轴208,外壳1可通过主轴208实现滚轮202进行转动支撑,主轴208的外壁末端均通过轴承与外壳1转动相连;

通过第一螺母205、支杆204、料筒12、耳板303、挡板207和托盘11之间的配合,在需要更换时,使用者可拧松第一螺母205,解除第一螺母205与支杆204贴紧状态,随后控制支杆204绕第一圆杆203旋转,脱离挡板207的范围,如此,再将料筒12向后拔出,使其前侧的销轴从耳板303的内部抽出即可,更换过程进行上述过程的反向操作即可实现,而在进行托盘11更换时,则只需拧动托盘11使其与料筒12上部脱离即可,实现植物盛放部的结构单元化简易化,更加便于维修组装以及更换。

参照附图1-11:本实施例中,扣合组件4包括连杆401、框架402、第二圆杆403、扣合气缸404、扣合护板405、第二螺母406、第二螺杆407、气缸挡板408、端板409、套筒410和滑杆411;

多个扣合护板405贴合相连在外壳1的左侧内壁处,扣合气缸404的型号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扣合护板405的后端中心固接有第二螺杆407,第二螺杆407的外壁一侧套接抵紧有连杆401,第二螺杆407的外壁末端螺纹相连有第二螺母406,第二螺母406的末端与连杆401相抵紧,连杆401的外侧末端均通过销轴与外壳1转动相连,连杆401的后端中心均固接有第二圆杆403,第二圆杆403的外壁与框架402的两侧末端滑槽滑动相连,框架402的左部与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相连,且扣合气缸404的主体部一侧通过气缸挡板408与外壳1固定相连,框架402向右移动可通过第二圆杆403驱使两侧的连杆401向外旋转,框架402的外壁中心部上下两侧均固接有套筒410,套筒410的内部滑动相连有滑杆411,滑杆411的两侧末端均通过端板409与外壳1固定相连;

通过扣合气缸404、框架402、连杆401、驱动电机305、扣合护板405和外壳1之间的配合,使用时可通过控制扣合气缸404,使其输出轴缩回,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便可带动框架402向右移动,框架402通过第二圆杆403的配合驱使上下两侧的连杆401向外旋转,进而连杆401带动扣合护板405向外旋转张开,随后便可启动驱动电机305,将需要进行取出或更换的培育植物旋转至外壳1的左部缺口处,完成更换或补充后再控制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复位,使得扣合护板405向内旋转扣合,与外壳1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以此来实现培育所需的密闭空间以及在一处完成植物更换的需求。

工作原理:

本案为一种可用于内槽打磨的砂带打磨机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可将整体结构按照图1、2中所示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将整体结构通过底板15放置在对应的平台处,随后将需要进行移栽培育的植物从托盘11处插入,使植物的根部伸入料筒12的内部,最后将玻璃板7安装在外壳1的前侧缺口处,如此便完成了移栽运输培育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具体的移栽运输培育过程如下:

S1:旋转补水过程:在完成移栽运输培育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后,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将进水管9通过法兰8与外界管道相连接,在所有托盘11均装载培育的育苗情况后,使用者可启动驱动电机305,而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便可通过第一锥齿轮306和第二锥齿轮307的传动带动转盘304进行旋转,进而转盘304便可通过销轴带动料筒12进行旋转,与此同时,由于料筒12与支杆204之间已经通过第一螺母205完成锁紧,因此,可视为转盘304与圆环201之间通过多处的连接杆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其二者同步且同角度转动,即传动比1:1,同时,由于本结构设置,使得转盘304外壁处的耳板303和圆环201前端处的第一圆杆203无论同步转动至任何角度,其耳板303轴心与第一圆杆203轴心之间的横向距离始终不变,即作为耳板303和第一圆杆203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始终保持初始状态即图中所示的横向水平状态,这便保证了如图4所示的在旋转过程中料筒12不会发生晃动偏转,有效的避免了在移栽培育在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震动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持续不断的旋转使得料筒12和托盘11处的植物处于多角度的可视范围,可更加清楚明了的对植物进行观察;

同时,由于料筒12结构保证了其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处于旋转状态也能保证其自身始终的竖直状态,而不会发生倾斜摆动,因此,本案设计了在最下部料筒12和托盘11的上端加工处进行喷淋灌溉的喷淋头13,通过对伺服电机即驱动电机305的启停控制,使得不同位置的料筒12均可间断式的停留在喷淋头13的正下方,此时即可通过外部管道将培育所需的液体养料即水、营养液等通过进水管9注入喷淋头13处,重复间断式的操作,即可实现多个位置的料筒12和托盘11处植物的浇灌;

S2:护板开合过程:随着装置结构的不断使用,若出现培育植物坏死或超出可培育范围时,使用者则可通过控制扣合气缸404,使其输出轴缩回,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便可带动框架402向右移动,框架402通过第二圆杆403的配合驱使上下两侧的连杆401向外旋转,进而连杆401带动扣合护板405向外旋转张开,随后便可启动驱动电机305,将需要进行取出或更换的培育植物旋转至外壳1的左部缺口处,完成更换或补充后再控制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复位,使得扣合护板405向内旋转扣合,与外壳1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以此来实现培育所需的密闭空间以及在一处完成植物更换的需求;

S3:单元件拆装过程:而在长期使用下,若托盘11和料筒12等结构由于不断的进行植物的插入或取出,势必会出现结构磨损,因此,本案在料筒12设计了拆分结构,即在需要更换时,使用者可拧松第一螺母205,解除第一螺母205与支杆204贴紧状态,随后控制支杆204绕第一圆杆203旋转,脱离挡板207的范围,如此,再将料筒12向后拔出,使其前侧的销轴从耳板303的内部抽出即可,更换过程进行上述过程的反向操作即可实现,而在进行托盘11更换时,则只需拧动托盘11使其与料筒12上部脱离即可,实现植物盛放部的结构单元化简易化,更加便于维修组装以及更换。

S4:技术优点:相较于传统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大多采用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实现植物盛放,然而,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虽在平地或平台位置具有比较出色的盛放能力,但是,移栽过程通常需要将植物在土壤中或培养皿中取出放入移栽培育装置中,在通过运输将移栽培育装置输送至对应的培育中心进行集中培育,然传统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大多将植物盛放部堆叠放置在凹槽之中便实现简易的存放,其具体没有任何的限位保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路面颠簸震动便会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其植物大多采用横向水平放置,植物不同方位的生长状态还需要培育者进行环绕观察才能了解,造成增加培育者的观察负担以及劳累程度的问题,因此,本案设计了驱动组件3,使用时控制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便可通过第一锥齿轮306和第二锥齿轮307的传动带动转盘304进行旋转,进而转盘304便可通过销轴带动料筒12进行旋转,与此同时,由于料筒12与支杆204之间已经通过第一螺母205完成锁紧,因此,可视为转盘304与圆环201之间通过多处的连接杆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其二者同步且同角度转动,即传动比1:1,同时,由于本结构设置,使得转盘304外壁处的耳板303和圆环201前端处的第一圆杆203无论同步转动至任何角度,其耳板303轴心与第一圆杆203轴心之间的横向距离始终不变,即作为耳板303和第一圆杆203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始终保持初始状态即图中所示的横向水平状态,这便保证了如图4所示的在旋转过程中料筒12不会发生晃动偏转,有效的避免了在移栽培育在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震动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持续不断的旋转使得料筒12和托盘11处的植物处于多角度的可视范围,可更加清楚明了的对植物进行观察。

相较于传统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虽具有比较出色的盛放能力,但是,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其植物大多采用横向水平放置,在需要对特定位置的植物进行检修或观察时,仍需要培育者自身移动至特定位置植物的位置,这便不利于对多处的植物进行记录、修剪或更换,无法满足在一处完成多株植物的更换需求,因此,本案设计了扣合组件4,使用时可通过控制扣合气缸404,使其输出轴缩回,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便可带动框架402向右移动,框架402通过第二圆杆403的配合驱使上下两侧的连杆401向外旋转,进而连杆401带动扣合护板405向外旋转张开,随后便可启动驱动电机305,将需要进行取出或更换的培育植物旋转至外壳1的左部缺口处,完成更换或补充后再控制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复位,使得扣合护板405向内旋转扣合,与外壳1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以此来实现培育所需的密闭空间以及在一处完成植物更换的需求。

相较于传统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大多采用的盛放部均体积较大且无法拆分,为了简化流程,大多直接将装载营养液的料筒与锥斗状的托盘直接焊接在一起,然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二者同时出现损坏状态的概率极小,而传统状态下将其焊接在一起便造成一处出现损坏需要全部更换的问题,不利于植物料筒和托盘处之间的维修组装以及更换,因此,本案设计了拆分结果,具体在需要更换时,使用者可拧松第一螺母205,解除第一螺母205与支杆204贴紧状态,随后控制支杆204绕第一圆杆203旋转,脱离挡板207的范围,如此,再将料筒12向后拔出,使其前侧的销轴从耳板303的内部抽出即可,更换过程进行上述过程的反向操作即可实现,而在进行托盘11更换时,则只需拧动托盘11使其与料筒12上部脱离即可,实现植物盛放部的结构单元化简易化,更加便于维修组装以及更换。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相关技术
  • 一种汽车加工用具有定位功能的钻孔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一种具有同步控制装置的模台横移车组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具有快速清理废物的数控冲床装置以及使用方法
  • 一种荷花育种移栽培育箱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具有快速移栽功能的园林幼苗培育装置及实施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22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