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9:06


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涂布机通常是一个涂布头只能实现单面涂布,要实现双面涂布,一般需要用到两个涂布头(及两段烘箱),且两次涂布之间还需实现材料的在线翻转;或者利用单涂头、单段烘箱作二次涂布。涂布线烘箱总长度的设计(厂房资源占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方面都存在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包括:

第一涂头,其对基材进行正面涂布;

第二涂头,其对基材进行反面涂布;

用于隔断基材两段涂布张力的真空吸附辊,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头和第二涂头之间,所述真空吸附辊与基材反面接触;

其中,基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呈钝角错开分布,所述第二涂头在高度方向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的安装高度依次升高,所述第一涂头至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在60°-90°之间,所述真空吸附辊至第二涂头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在15°-45°之间;所述第一涂头至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2m,所述真空吸附辊至第二涂头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1.5m。

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头和第二涂头为封闭腔刮刀涂头,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安装在基材进入端,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通过第一逆涂网纹辊对基材进行正面涂布;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安装在基材输出端,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通过第二逆涂网纹辊对基材进行反面涂布。

优选的,还包括:

正面涂布件,所述正面涂布件包括第一涂布支撑架、第一涂布件、第一包角调整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涂布件、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

反面涂布件,所述反面涂布件包括第二涂布支撑架、第二涂布件和第二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二涂布件和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

吸附预烘干件,其设置在所述反面涂布件上,所述吸附预烘干件包括伸缩支撑件、吸附传送件、吸附调整件和预烘干件,所述伸缩支撑件和所述预烘干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吸附传送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件上,所述吸附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

其中,包角调节件安装在逆涂网纹辊前端,通过所述包角调节件调整基材在所述逆涂网纹辊上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布件包括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和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的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包角调节架和第一包角调节辊,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上,第一包角调节辊抵触在所述第一涂头前端的基材反面;

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导向调整盒和浮动辊,所述导向调整盒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浮动辊设置在所述导向调整盒上,所述浮动辊在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可调;

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导向调节架、第二导向调节辊,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涂布件包括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的转轴连接;

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三液压缸、第二包角调节架和第二包角调节辊,所述第三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三液压缸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上,第二包角调节辊抵触在所述第二涂头前端的基材反面。

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件包括伸缩支撑管、伸缩支撑杆和伸缩电机,所述伸缩支撑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支撑杆和所述伸缩电机均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管上;所述伸缩支撑管上设置有伸缩贯穿孔,所述伸缩支撑杆上设置有伸缩长条贯穿孔,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伸缩支撑杆一端嵌装在所述伸缩支撑管内,并且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与所述伸缩贯穿孔对应;所述伸缩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伸缩贯穿孔,并且所述伸缩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套装有齿轮,同时所述齿轮在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内与所述齿条啮合;两套所述伸缩支撑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

所述吸附传送件包括固定座、真空吸附辊和传送电机,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传送电机均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件上,所述真空吸附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贯穿孔,所述固定贯穿孔内嵌装有固定轴承;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对应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伸缩支撑杆另一端上;所述真空吸附辊通过两端的固定轴管分别对应嵌装在两个所述固定轴承内;所述传送电机用于带动该真空吸附辊周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吸附调整件包括吸附口调整件和吸附调整动力件,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和所述吸附调整动力件均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包括调整固定座、第一开合板和第二开合板,所述调整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第一开合板和所述第二开合板均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座上;所述调整固定座包括调整固定板、调整轴管和滑槽,所述调整轴管和所述滑槽均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板上;所述调整轴管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调整固定板上,并且所述调整轴管另一端套装有吸附轴承;所述滑槽呈环形槽状,所述滑槽固定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板另一端面上;两套所述调整固定座通过所述吸附轴承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固定轴管内;所述第一开合板呈圆弧板状,所述第一开合板两端面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开合板两端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开合板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开合板呈圆弧板状,所述第二开合板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开合板两端亦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开合板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密封胶条。

优选的,所述吸附调整动力件包括调整电机和调整齿轮件,所述调整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真空吸附辊端面上,并且所述调整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调整轴管后延伸至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内;所述调整齿轮件包括弧形齿条、齿轮壳、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所述弧形齿条和所述齿轮壳均设置在所述吸附口调整件上,所述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均设置在所述齿轮壳上;所述弧形齿条包括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所述第一弧形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合板上,所述第二弧形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合板上,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在所述调整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并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弧形齿条啮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并且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预烘干件包括热辐射管、引风机和涂面风干件,所述热辐射管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调整固定座上,所述引风机的入风口通过入风管与所述调整轴管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与所述涂面风干件连通;所述涂面风干件包括涂面风干架、涂面风干箱和涂面风干嘴,所述涂面风干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涂面风干箱设置在所述涂面风干架上,所述涂面风干嘴设置在所述涂面风干箱上,所述涂面风干箱与所述出风管自由端贯通连接;所述引风机向该吸附口调整件和所述真空吸附辊提供的吸力大于所述真空吸附辊前后两段基材涂布张力的最大值。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设计思路新颖、涂布效率高、涂布质量高,能够对涂面进行预烘干,显著降低了涂布线烘箱总长度,提高了工厂空间利用率;

2)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设置了正面涂布件、反面涂布件和吸附预烘干件,所述正面涂布件和所述反面涂布件能够对基材进行正反面双面涂布,简化了基材涂布工艺,提高了基材涂布效率;所述吸附预烘干件包括涂面风干件和热辐射管,所述涂面风干件能够对基材正面涂料进行表面预烘干,所述热辐射管通过所述真空吸附辊对基材进行热传导和热辐射加热,使基材正面涂料亦由内部加热预烘干,提高了涂布质量。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3中A-A方向剖面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4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3中B-B方向剖面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6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6中D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3中G-G方向剖面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9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图9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新型双面涂布装置的原理图。

其中:1-第一左侧支撑板,2-第一右侧支撑板,3-第一支撑面,4-第一逆涂网纹辊,5-第一电机,6-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7-第一液压缸,8-第一包角调节架,9-第一包角调节辊,10-导向调整盒,11-浮动辊,12-第二液压缸,13-第二导向调节架,14-第二导向调节辊,15-第二左侧支撑板,16-第二右侧支撑板,18-第二逆涂网纹辊,19-第二电机,20-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21-第三液压缸,22-第二包角调节架,23-第二包角调节辊,24-伸缩支撑管,25-伸缩支撑杆,26-伸缩电机,28-固定座,29-真空吸附辊,30-传送电机,31-传动带,33-第一开合板,34-第二开合板,35-调整固定板,36-调整轴管,37-滑槽,38-第二密封胶条,39-第四密封胶条,40-调整电机,41-齿轮壳,42-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4-第二从动齿轮,45-第三从动齿轮,46-第一弧形齿条,47-第二弧形齿条,48-热辐射管,49-引风机,50-涂面风干架,51-涂面风干箱,53-基材,54-固定轴管,55-固定轴承,56-吸附轴承,57-密封轴承,58-吸风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根据图1-图11所示,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包括正面涂布件、反面涂布件和吸附预烘干件,所述吸附预烘干件设置在所述反面涂布件上。所述正面涂布件包括第一涂布支撑架、第一涂布件、第一包角调整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涂布件、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包括第一左侧支撑板1、第一右侧支撑板2和第一支撑面3,所述第一支撑面3设置在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板1和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板2上。所述第一涂布件包括第一逆涂网纹辊4、第一电机5和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6,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和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6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的转轴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板1和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板2上,所述第一电机5设置在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板1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5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的转轴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5带动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转动。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6用于向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涂刷涂料。所述第一涂布件用于向基材53正面涂刷涂料,所述基材53反面待所述反面涂布件涂刷。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6通过第一循环气泵源源不断提供液态涂料,并且使液态涂料在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6和第一料槽内实现循环送料,从而实现第一逆涂网纹辊4表面均匀持续上料。

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一液压缸7、第一包角调节架8和第一包角调节辊9,所述第一液压缸7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8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7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辊9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8上。所述第一液压缸7为双向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7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3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8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7顶部。所述第一包角调节辊9的转轴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8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一包角调节辊9轴线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轴线平行,同时所述第一包角调节辊9位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前端。当需要调整基材53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接触面积时只需通过伸长和缩短所述第一液压缸7长度,使该第一包角调节辊9由基材反面将基材正面抵触在该第一逆涂网纹辊上即可。

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导向调整盒10和浮动辊11,所述导向调整盒10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浮动辊11设置在所述导向调整盒10上。所述导向调整盒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调整盒10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板1和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板2上。所述浮动辊11的转轴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板1和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板2后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导向调整盒10上。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两个所述导向调整盒10以调整所述浮动辊11空间位置,以使所述浮动辊11轴线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轴线始终保持平行。该浮动辊11受该导向调整盒10调整能够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以调节基材张力。

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液压缸12、第二导向调节架13、第二导向调节辊14,所述第二液压缸12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13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缸12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辊14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13上。所述第二液压缸12为双向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1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3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13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缸12顶面上,第二导向调节辊14的转轴两端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13两端上,并且所述第二导向调节辊14轴线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4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导向件即能够用于基材53导向作用,也能够通过与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配合起到控制包角作用。

所述反面涂布件包括第二涂布支撑架、第二涂布件和第二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二涂布件和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包括第二左侧支撑板15、第二右侧支撑板16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板15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板16上。所述第二涂布件包括第二逆涂网纹辊18、第二电机19和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20,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所述第二电机19和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20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的转轴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板15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板16上。所述第二电机19设置在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板15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19的转轴与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的转轴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19带动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转动。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20用于向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涂刷涂料。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用于向基材53反面涂刷涂料。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20通过第二循环气泵源源不断提供液态涂料,并且使液态涂料在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20和第二料槽内实现循环送料,从而实现第二逆涂网纹辊18表面均匀持续上料。

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三液压缸21、第二包角调节架22和第二包角调节辊23,所述第三液压缸21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22设置在所述第三液压缸21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辊23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22上。所述第三液压缸21为双向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21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22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液压缸21顶端。所述第二包角调节辊23的转轴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22两端,并且所述第二包角调节辊23轴线与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轴线平行。当需要调整基材53与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18接触面积时只需通过伸长和缩短所述第三液压缸21长度,使该第二包角调节辊9由基材反面将基材反面由该第二逆涂网纹辊上抵离,以降低接触面积,降低包角。

所述吸附预烘干件包括伸缩支撑件、吸附传送件、吸附调整件和预烘干件,所述伸缩支撑件和所述预烘干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吸附传送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件上,所述吸附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伸缩支撑件包括伸缩支撑管24、伸缩支撑杆25和伸缩电机26,所述伸缩支撑管24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支撑杆25和所述伸缩电机26均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管24上。所述伸缩支撑管24上设置有伸缩贯穿孔,所述伸缩支撑管24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板15上。所述伸缩支撑杆25上设置有伸缩长条贯穿孔,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长度大于所述伸缩支撑杆25预定伸缩长度,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伸缩支撑杆25一端嵌装在所述伸缩支撑管24内,并且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与所述伸缩贯穿孔对应。所述伸缩电机26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管24上,并且所述伸缩电机26的转轴穿过所述伸缩贯穿孔。所述伸缩电机26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并且所述齿轮在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内与所述齿条啮合。当伸缩电机26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移动,进而使所述伸缩支撑杆25在所述伸缩支撑管24内往复伸缩移动。所述伸缩支撑件设置有两套,两套所述伸缩支撑件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板15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板16上。两套所述伸缩支撑件用于固定所述吸附传送件,并且带动所述吸附传送件水平前后往复运动,以调节吸附传送件与基材53接触面积,调整所述吸附传送件对基材53的吸附力。

所述吸附传送件包括固定座28、真空吸附辊29和传送电机30,所述固定座28和所述传送电机均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件上,所述真空吸附辊29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8上。所述固定座28上设置有固定贯穿孔,所述固定贯穿孔内嵌装有固定轴承55。所述固定座2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28分别对应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伸缩支撑杆25另一端上。所述真空吸附辊29呈管状,所述真空吸附辊29侧壁上设置有吸风贯穿孔58,所述吸风贯穿孔58均匀排列在所述真空吸附辊29侧壁上。所述真空吸附辊29两端面上均贯通连接有固定轴管54,所述真空吸附辊29通过两端的所述固定轴管54分别对应嵌装在两个所述固定轴承55内。所述传送电机30通过电机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杆25另一端上,所述传送电机30的转轴外固定套装有主动轮,一个所述固定轴管54上固定套装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同时套装有传动带31。当所述传送电机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主动轮、所述传动带31和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真空吸附辊29转动,进而使所述真空吸附辊29吸附基材53反面时向后侧传送基材53。所述真空吸附辊29吸附基材53时能够使真空吸附辊29两侧的基材53均处于张紧状态,以提高基材53两面的涂布质量。进一步的,该真空吸附辊受该伸缩支撑件水平推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该第一逆涂网纹辊至该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夹角在60°-90°之间;该真空吸附辊至该第二逆涂网纹辊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夹角在15°-45°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至该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2m,所述真空吸附辊至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1.5m。

所述吸附调整件包括吸附口调整件和吸附调整动力件,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和所述吸附调整动力件均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包括调整固定座、第一开合板33和第二开合板34,所述调整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第一开合板33和所述第二开合板34均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座上。所述调整固定座包括调整固定板35、调整轴管36和滑槽37,所述调整轴管36和所述滑槽37均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板35上。所述调整固定板35呈圆板状,所述调整固定板35半径小于所述真空吸附辊29内径。所述调整轴管36一端垂直固定贯通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板35一端面圆心处,并且所述调整轴管36另一端上固定套装有吸附轴承56。所述滑槽37呈环形槽状,所述滑槽37固定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板35另一端面上,并且所述滑槽37轴线与所述调整固定板35轴线重合。所述调整固定座设置有两套,两套所述调整固定座通过所述吸附轴承56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固定轴管54内。所述吸附轴承56通过附属件能够确保所述真空吸附辊29转动过程中所述调整固定座始终保持周向固定。所述第一开合板33呈圆弧板状,所述第一开合板33圆弧半径小于所述调整固定座半径,所述第一开合板33两端面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开合板33两端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滑槽37内,并且所述第一开合板33通过所述第一密封胶条实现所述第一开合板33与所述滑槽37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开合板33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38,所述第二密封胶条38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合板33一侧边与所述真空吸附辊29之间保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开合板34呈圆弧板状,所述第二开合板34外侧面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一开合板33内侧面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第二开合板34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开合板34两端亦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滑槽37内,并且所述第二开合板34通过所述第三密封胶条实现所述第二开合板34与所述滑槽37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开合板34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密封胶条39,所述第四密封胶条39能够使所述第二开合板34一侧边与所述真空吸附辊29之间保持滑动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合板33圆心角与所述第二开合板34圆心角之和大于360度。

所述吸附调整动力件包括调整电机40和调整齿轮件,所述调整电机40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调整齿轮件设置在所述吸附口调整件上。所述调整电机40固定设置在所述真空吸附辊29端面上,并且所述调整电机40的转轴穿过所述调整轴管36后延伸至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内,同时所述调整电机40的转轴与所述调整轴管36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57。所述调整齿轮件包括弧形齿条、齿轮壳41、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第二从动齿轮44和第三从动齿轮45,所述弧形齿条和所述齿轮壳41均设置在所述吸附口调整件上,所述主动齿轮4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4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45均设置在所述齿轮壳41上。所述弧形齿条包括第一弧形齿条46和第二弧形齿条47,所述第一弧形齿条4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合板33上,所述第二弧形齿条47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合板34上,并且所述第一弧形齿条46和所述第二弧形齿条47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主动齿轮42连接在所述调整电机40的转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4同时与所述主动齿轮42啮合,并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4与所述第二弧形齿条47啮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45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啮合,并且所述第三从动齿轮45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46啮合。当所述调整电机40正向转动时将带动所述主动齿轮42正向转动,所述主动齿轮42将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4反向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带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45正向转动,此时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4将通过所述第二弧形齿条47带动所述第二开合板34在所述滑槽37内反向转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45将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齿条46带动所述第一开合板33在所述滑槽37内正向转动,最终实现所述第一开合板33和所述第二开合板34的一侧边远离,以调整真空吸附口圆心角的大小。当所述调整电机40反向转动时将带动所述主动齿轮42反向转动,所述主动齿轮42将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4正向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带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45反向转动,此时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4将通过所述第二弧形齿条47带动所述第二开合板34在所述滑槽37内正向转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45将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齿条46带动所述第一开合板33在所述滑槽37内反向转动,最终实现所述第一开合板33和所述第二开合板34的一侧边靠近,以调整真空吸附口圆心角的大小。当所述伸缩支撑杆25伸长推动所述真空吸附辊29与基材53接触增大包角时,所述调整电机40根据预定程序及时调整所述第一开合板33和第二开合板34增加开口面积,以适应性提高吸附力。

所述预烘干件包括热辐射管48、引风机49和涂面风干件,所述热辐射管48设置在所述吸附口调整件上,所述引风机49和所述涂面风干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热辐射管48呈S形,所述热辐射管48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调整固定座上,并且所述热辐射管48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合板33和所述第二开合板34构成的真空吸附口位置对应。所述热辐射管48即能够向所述真空吸附辊29热辐射加热所述真空吸附辊29,以通过所述真空吸附辊29向基材53反面传递热量,增加所述基材53正面涂刷的涂料干燥速度;所述热辐射管48也能够透过所述吸风贯穿孔58直接向基材53辐射热量,以增加基材53温度提高基材53正面涂料蒸发速度。同时基材53加热后亦能够降低基材53反面湿度,提高基材53反面涂布质量和干燥速度。

所述引风机49的入风口通过入风管与所述调整轴管36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引风机49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与所述涂面风干件连通。所述涂面风干件包括涂面风干架50、涂面风干箱51和涂面风干嘴,所述涂面风干架50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涂面风干箱51设置在所述涂面风干架50上,所述涂面风干嘴设置在所述涂面风干箱51上。所述涂面风干箱51呈矩形扁箱状,并且所述涂面风干箱51与所述出风管自由端贯通连接。使得所述引风机49能够由所述真空吸附辊29吸风再由所述出风管吹入所述涂面风干箱51内。所述涂面风干箱51端面与基材53近乎平行,所述涂面风干嘴贯通设置在所述涂面风干箱51上,所述涂面风干嘴指向基材53。所述涂面风干嘴设置有八十个,八十个所述涂面风干嘴均匀分布在所述涂面风干箱51一端面上。该引风机向该吸附口调整件和该真空吸附辊提供的吸力大于该基材两段涂布张力的最大值。

当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启动时,所述引风机49启动和所述热辐射管48通电,外部风由所述真空吸附辊29经所述热辐射管48进入所述引风机49时,空气将被所述热辐射管48加热,加热的空气经引风机49、所述涂面风干箱51和涂面风干嘴吹向基材53,进而对基材53正面的涂料进行预烘干。并且通过与所述热辐射管48对基材53反面的辐射加热配合,能够使基材53上的涂料内部和外表面同时受热干燥,避免涂料只从外表面干燥,造成涂料开裂,增加涂料干燥速度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涂布质量。与此同时能够降低烘箱总长度和所述烘箱温度,提高工厂空间利用率,提高工厂经济效益。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相关技术
  • 一种新型纺织面料上胶涂布机上胶装置
  • 一种新型涂布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双面涂布生产设备用新型计量棒式涂布头
  • 新型双面涂布方法及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58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