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线编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6:40


线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纺织工艺,具体涉及线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工艺需要每根纬线单独插入至经线之间以完成编织,上述工艺耗费时间长,影响生产效果,不利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线编织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编织方法,包括:

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经线变形,并让所述第一经线形成波浪形;

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经线变形,并让所述第二经线形成波浪形;

让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其中所述穿孔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根纬线同时插入至所述穿孔中以形成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交替分布。

可选的,在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纬线插入至所述穿孔中以形成所述织物后,调整所述纬线之间的间距至预设值。

可选的,还包括:在调整所述纬线之间的间距至预设值后,封边所述织物并将所述织物对折至预定形状。

可选的,还包括:将所述织物对折至预定形状后,裁剪所述织物。

可选的,还包括:供线装置,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供线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分别位于第一夹持位置与第二夹持位置,且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互配合以拉紧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位置位于所述供线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

在裁剪所述织物后,

当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位于第二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并移动至所述第二夹持位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松开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且在移动至所述第一夹持位置与所述供线装置之间后,夹持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并移动至所述第一夹持位置,

当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并移动至所述第二夹持位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松开所述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且在移动至所述第一夹持位置与所述供线装置之间后,夹持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并移动至所述第一夹持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离开所述第一夹持位置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才移动至所述第一夹持位置;或者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离开所述第一夹持位置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才移动至所述第一夹持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多个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以及多个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夹持支架、多个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以及多个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上,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经线与所述第二经线。

可选的,裁剪所述织物时,固定所述织物以防止所述织物移动。

可选的,在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根所述纬线同时插入至所述穿孔中以形成所述织物后,裁剪所述纬线。

可选的,还包括:将草料制作成所述第一经线、所述第二经线以及所述纬线。

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线编织方法,先通过将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变为波浪形以配合形成多个穿孔,此时再让多根纬线同时插入至对应的穿孔中以形成织物,大大减少了编织所要耗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线编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线编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实施图2中线编织方法的线编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纬线同时插入至穿孔前)。

图4是图3中线编织系统在裁剪纬线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线编织系统在裁剪织物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线编织系统在第二夹持装置移动到收束装置与第一夹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线编织系统在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交换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夹持装置在其中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夹持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夹持装置在其中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夹持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线撑开装置一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部分第一线变形结构与第二线变形结构分别抵压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

图12b是图12a中的线撑开装置另一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c是图12b中从B方向观察的线撑开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一经线、第二经线以及纬线尚未画出)。

图12d是图12b的线撑开装置与第一经线、第二经线以及纬线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e是图12b中从A方向观察的线撑开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f是图12b中线撑开装置、第一经线以及第二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g是图12a中的线撑开装置又一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图12g中第一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b是图12a中第一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c是图12g中第二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d是图12a中第二线变形结构与第一经线配合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a是对应于图12f所示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4b是对应于图13b所示第一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4c是对应于图13d所示第二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4d是图14b所示的第一线变形结构以及图14c所示的第二线变形结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是图12b中第一抵接结构与第一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b是图12a中第一抵接结构与第一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c是图12b中第三抵接结构与第三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d是图12a中第三抵接结构与第三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e是图12g中第一抵接结构与第一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f是图12g中第三抵接结构与第三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是图12b中第二抵接结构与第二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b是图12a中第二抵接结构与第二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c是图12b中第四抵接结构与第四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d是图12a中第四抵接结构与第四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e是图12g中第二抵接结构与第二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f是图12g中第四抵接结构与第四活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纬线进线装置与第一支架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夹持件尚未插入至第一支架中)。

图18b是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纬线进线装置与第一支架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夹持件插入至第一支架中)。

图19a为图18b中F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19b为图19a中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纬线被夹持头夹持时)。

图19c为图19a中另一角度下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0a为第二活动座推动纬线时第二活动座与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b为第二活动座推动纬线后第二活动座与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线撑开装置;11、第一线变形结构;111、第一抵接结构;1111、第一驱动装置;1112、第二驱动装置;1113、第一抵接件;1114、第二抵接件;1115、第一凹槽;112、第二抵接结构;1121、第三驱动装置;1122、第四驱动装置;1123、第三抵接件;1124、第四抵接件;1125、第二凹槽;123、第三抵接结构;1231、第五驱动装置;1232、第六驱动装置;1233、第五抵接件;1234、第六抵接件;124、第四抵接结构;1235、第三凹槽;1241、第七驱动装置;1242、第八驱动装置;1243、第七抵接件;1244、第八抵接件;1245、第四凹槽;12、第二线变形结构;14、第一活动座;15、第二活动座;16、第三活动座;17、第四活动座;21、第一经线;211、第一接触部分;212、第二接触部分;213、第三接触部分;214、第四接触部分;22、第二经线;23、纬线;24、穿孔;5、纬线进线装置;51、止挡结构;52、第二支架;53、第三夹持件;531、夹持主体;532、夹持片;54、夹持头;55、夹持口;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7、第一支架;71、第一夹头;w、夹持片的宽度;C、第三方向;N、第一外力;M、第二外力;81、供线装置;82、收放装置;83、收束装置;84、对折装置;85、裁剪装置;86、封边装置;87、第一夹持装置;871、第一安装支架;872、第一夹持件;873、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88、第二夹持装置;881、第二安装支架;882、第二夹持件;883、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89、排钉装置;9、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线编织方法,包括:步骤S100,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经线变形,并让第一经线形成波浪形;步骤S200,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经线变形,并让第二经线形成波浪形;步骤S300,让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之间形成多个穿孔,其中穿孔的开口朝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步骤S400,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根纬线同时插入至穿孔中以形成织物,其中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交替分布。应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与步骤S200同时进行,具体而言,步骤S100与步骤S200是通过线撑开装置1同时实现的,后续会在说明书中说明。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与步骤S200可以分开实施,如步骤S200可以在步骤S100之前,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制。

为了方便理解上述线编织方法,请参考图3-图7。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会夹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而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之间设有线撑开装置1,该线撑开装置1用于张开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以让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形成波浪形,并且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错开排布以形成若干穿孔。而多根纬线23在纬线进线装置5的带动下同时穿过穿孔,以与第一经线21以及第二经线22配合形成织物9。具体如何通过线撑开装置1以及纬线进线装置5实现以上步骤,在后续的说明书中会一一说明。

此外,如图3所示,纬线进线装置5位于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一侧(即右侧)且夹持纬线23。之后,纬线进线装置5会带动纬线23从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一侧(右侧)移动至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另一侧(左侧)以让纬线23穿过第一经线21以及第二经线22形成的穿孔。同时,纬线23穿过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一端(即图4中的纬线23的左端)会被固定,此时,纬线进线装置5则可以返回到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一侧(右侧)以夹持纬线23,具体如图4所示。应理解的是如果不剪断纬线23,那么在后续调整纬线23的间距时,必然会受到纬线进线装置5的影响。所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步骤S500,裁剪纬线。具体为裁剪纬线23使得纬线23穿过穿孔的一部分与未穿过穿孔且被纬线进线装置5夹持的另一部分分离,如图5所示。此时,未穿过穿孔的纬线23的一端仍被纬线进线装置5所夹持,便于后续纬线进线装置5将这部分的纬线23穿过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配合形成的穿孔中。

由于不同织物9对于纬线23间距的要求不同,所以,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步骤S600,调整纬线23之间的间距至预设值。具体而言,是通过线撑开装置1来调节纬线23之间的间距至预设值,具体描述会在后续的说明书中说明。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其他装置或者通过人工来调整纬线23之间的间距至预设值,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S700、将织物对折至预设形状并进行封边。其中,预设形状的是多种多样的,如长方体、半球状等,本公开不作具体的限制。封边是指对织物9的边缘(即位于边缘的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或者纬线23的断头)进行缝合,使得该边缘交织在一起以让织物9变成预设形状后不会再散开来。应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织物9的对折与封边,本公开还包括有对折装置84以对织物9进行对折,以及包括有封边装置86以对织物9进行封边,而由于对折装置84以及封边装置86多种多样,本公开就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S800、裁剪织物9。

步骤S900,裁剪织物9后,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88置两者中位于第一夹持位置的一者夹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移动至第二夹持位置;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两者中位于第二夹持位置的另一者松开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且移动至第一夹持装置87与供线装置81之间后,夹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并移动至第一夹持位置。而应理解的是编织系统还包括裁剪装置85,裁剪装置85用于裁剪织物9。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排钉装置89,排钉装置89设有一系列的排钉,通过将排钉插入到织物9的孔眼中以对织物9进行固定,避免织物9在裁剪时由于受力而发生较大的形变。

如图4可知,整个线编织系统中包括有供线装置81,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供线装置81是用于提供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其可以为用于生产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装置亦或者是用于存储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装置,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制。而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则是为了夹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以拉紧位于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便于后续的织物9编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8以及图9,第一夹持装置87包括第一安装支架871、多个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873以及多个第一夹持件872,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873安装于第一夹持支架871上,第一夹持件872与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873一一对应,且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873用于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一夹持件872移动,第一夹持件872用于夹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具体而言,第一夹持支架871设置于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上方,当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873驱动第一夹持件872向下移动至如图9所示的位置时,第一夹持件872可以接触到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并可以对第一经线21以及第二经线22进行夹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设有第一夹持驱动装置以驱动第一夹持件872张开与关闭以实现对第一经线21以及第二经线22的夹持或松开。而当第一夹持件驱动装置873驱动夹持件向上移动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时,第一夹持件872是无法触碰到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夹持装置87从第二夹持位置移动到第一夹持位置前方时触碰到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0以及图11,第二夹持装置88包括第二夹持支架881、多个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883以及多个第二夹持件882,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883安装于第二夹持支架881上,第二夹持件882与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883一一对应,且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883用于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二夹持件882移动,第二夹持件882用于夹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具体而言,第二夹持支架881设置于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下方,当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883驱动第二夹持件882向上移动至如图11所示的位置时,第二夹持件882可以接触到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并可以对第一经线21以及第二经线22进行夹持。当第二夹持件驱动装置883驱动第二夹持件882向下移动至如图10所示的位置时,第二夹持件882是无法触碰到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收放装置82,收放装置82用于控制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收放。

继续参考图4可知,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一端位于供线装置81内,而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分别位于第一夹持位置与第二夹持位置,其中第一夹持位置位于供线装置81与第二夹持位置之间。裁剪织物9时,如图5所示,除了位于第二夹持装置88前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被剪断,位于第一夹持位置后方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也会被剪断。此时,第二夹持装置88会松开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移动到第一夹持装置87(第一夹持位置)的前方,并夹持位于第一夹持装置87与供线装置81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具体如图6所示。接着,第一夹持装置87会向前移动至第二夹持位置,第二夹持装置88会向前移动至第一夹持位置,具体如图7所示。应理解的是,需要位于第一夹持位置的第一夹持装置87向前移动离开第一夹持位置后,位于第一夹持位置与供线装置81之间的第二夹持装置88才移动至第一夹持位置。这样是避免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同时位于第一夹持位置时会相互碰撞。

同理地,当裁剪织物9后,并且第一夹持装置87位于第二夹持位置,第二夹持装置88位于第一夹持位置时,第一夹持装置87会松开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移动到第二夹持装置88(第一夹持位置)的前方,并夹持位于第二夹持装置88与供线装置81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接着,第一夹持装置87与第二夹持装置88同时向前移动,不过第一夹持装置87移动至第一夹持位置就停止,而第二夹持装置88则移动到第二夹持位置。

应理解的是,沿第一经线21的延伸方向靠近供线装置81为前方,靠近第二夹持位置为后方。

可选的,在供线装置81与第一夹持位置之间设有收束装置83,收束装置83用于调整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朝向与位置,使得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以预设间距排布。并且若裁剪织物9后,第一夹持装置87位于第一夹持位置,那么可以通过收束装置83与第一夹持装置87的配合,使得位于收束装置83与第一夹持装置87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按照预设的方式排布,所以当第二夹持装置88移动到第一夹持装置87与收束装置83之间时,可以很快地夹持位于第一夹持装置87与收束装置83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同理,若裁剪织物9后,第二夹持装置88位于第一夹持位置,那么可以通过收束装置83与第二夹持装置88的配合,使得位于收束装置83与第二夹持装置88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按照预设的方式排布。所以当第一夹持装置87移动到第二夹持装置88与收束装置83之间时,可以很快地夹持位于第二夹持装置88与收束装置83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应理解的是,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通过收束装置83调整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排布,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合理排布供线装置81即可让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按照预设方式排布,具体为使得供线装置81与第一夹持装置87以及第二夹持装置88之间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都沿第一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方法,裁剪织物9后的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的另一端始终会被第一夹持装置87或者第二夹持装置88所夹持,避免每次裁剪织物9后,需要重新将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安装至第一夹持装置87或者第二夹持装置88的问题。

可选的,将草料制作成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

对于普通纺丝,其原料为天然或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棉、麻、丝、毛等。其中,纤维是一种比较柔韧的细而长的物质,长径比一般大于1000:1。典型的纺织纤维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长度超过25mm,线密度的数量级为10

为了更好的描述线撑开装置1,请参阅图12a、图12b以及图12c,其包括多个第一线变形结构11与多个第二线变形结构12,第一线变形结构11抵压于第一经线21让第一经线21变形,第二线变形结构12抵压于第二经线22让第二经线22变形。且如图12b以及图12d所示,第一线变形结构11与第二线变形结构12沿第一方向A交替分布以让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沿第一方向A交替分布。结合图14b、图14c以及图14d可知,第一线变形结构11与第二线变形结构12配合可以使得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之间形成多个穿孔24。而穿孔24用于使纬线23穿过,并且在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被拉紧的状态下,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夹持纬线23。而参考图12e,第一线变形结构11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B分布的第一抵接结构111,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B分布的第二抵接结构112。

图14b是对应于图13b所示第一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4c是对应于图13d所示第二线变形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4d是图14b所示的第一线变形结构以及图14c所示的第二线变形结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b所示,第一抵接结构111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一抵接结构111抵接的部分向第三方向C突出、第二抵接结构112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抵接的部分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且第一抵接结构111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沿第二方向B交替分布以让第一经线21呈波浪形。如图14c所示,第二线变形结构12包括多个第三抵接结构123以及多个第四抵接结构124,第三抵接结构123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二经线22沿第三方向C突出、第四抵接结构124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二经线22沿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且第三抵接结构123与第四抵接结构124沿第二方向B交替分布以让第二经线22呈波浪形。而由于第一经线21形成的波浪形与第二经线22形成的波浪形交错设置,所以如图14d所示,沿第一方向A观看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可以观察到穿孔24。

其中,第一经线21的两端受力以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第二经线22的两端受力以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第三方向C与第二方向B垂直。

应理解的是,拉紧只是表明一个动作,被拉紧的线(线是指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以及纬线23)未必一定变为直线,可能只是从原来的波浪形逐步变为类直线的状态。而第一经线21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则是指的第一经线21的两端分别受到了沿第二方向B以及沿第二方向B反方向的作用力,以让第一经线21变为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二经线22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则是指的第二经线22的两端分别受到了沿第二方向B以及沿第二方向B反方向的作用力,以让第二经线22变为沿第二方向B延伸。以第一经线21为例,参考图14a,显示了第一经线21受到了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一外力N,以及沿第二方向B的反方向延伸的第二外力M。而且第一外力N与第二外力M的施力点在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点以使得第一经线21在只受到第一外力N以及第二外力M的作用下会沿第二方向B被拉紧,以沿第二方向B延伸。其中,横截面垂直于第二方向B。更具体地,第三方向C垂直向上,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垂直向下,当第一经线21沿第二方向B延伸时,第一经线21各点的高度是一致的,同理,当第二经线22沿第二方向B延伸时,第二经线22各点的高度是一致的。

而当第一抵接结构111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向第三方向C突出、第二抵接结构112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时,可以参见图13b,第一抵接结构111位于第一经线21的下方以向上顶起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一抵接结构111抵接的部分向上突出,而第二抵接结构112位于第一经线21的上方以向下顶起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经线21中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抵接的部分向下突出,通过第一抵接结构111与第二抵接结构112的交替布置,最终使得第一经线21呈如图13b所示的波浪形。

具体的,如图15a与图15b所示,第一抵接结构111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11、第二驱动装置1112、第一抵接件1113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第一驱动装置1111驱动第一抵接件1113在第一抵接位置与第一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驱动装置1112驱动第二抵接件1114在第二抵接位置与第二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时,如图15b以及图13b所示,第一抵接件1113向上伸出,第一抵接件1113可以抵压第一经线21。

而当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如图13b以及图15b所示,第二抵接件1114向上伸出,第二抵接件1114抵压第一经线21。而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都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如图15b以及图13b所示,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形成第一凹槽111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一凹槽1115内且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一接触部分211向第三方向C突出,其中,第一接触部分211为第一经线21跟第一抵接件1113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抵接的部分。第一接触部分211更准确是指,当第一抵接结构111向上抵压第一经线21时,第一经线21会与第一抵接结构111抵接的部分。

可选的,如图16a所示,第二抵接结构112包括第三驱动装置1121、第四驱动装置1122、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第三驱动装置1121驱动第三抵接件1123在第三抵接位置与第三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四驱动装置1122驱动第四抵接件1124在第四抵接位置与第四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6b以及图13b所示,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形成第二凹槽112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二凹槽1125内且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二接触部分212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其中,第二接触部分212为第一经线21跟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抵接的部分。具体地,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时,如图16b以及图13b所示,第三抵接件1123向下伸出,第三抵接件1123抵压第一经线21。而当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四抵接件1124向下伸出,第四抵接件1124抵压第一经线21。而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形成第二凹槽112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二凹槽1125内且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抵压于第一经线21以让第二接触部分212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即为向下)突出,其中,第二接触部分212为第一经线21跟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抵接时的部分。第二接触部分212更准确是指,当第二抵接结构112向下抵压第一经线21时,第一经线21会与第二抵接结构112抵接的部分。

可选的,如图15c以及图15d所示,第三抵接结构123包括第五驱动装置1231、第六驱动装置1232、第五抵接件1233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第五驱动装置1231驱动第五抵接件1233在第五抵接位置与第五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六驱动装置1232驱动第六抵接件1234在第六抵接位置与第六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3d以及图15d所示,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抵接位置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形成第三凹槽1235,第二经线22位于第三凹槽1235内且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三接触部分213向第三方向C突出,其中,第三接触部分213为第二经线22跟第五抵接件1233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抵接的部分。第三接触部分213更准确是指,当第三抵接结构123向上抵压第二经线22时,第二经线22与第三抵接结构123抵接的部分。

可选的,如图16c以及图16d所示,第四抵接结构124包括第七驱动装置1241、第八驱动装置1242、第七抵接件1243以及第八抵接件1244,第七驱动装置1241驱动第七抵接件1243在第七抵接位置与第七远离位置之间移动,第八驱动装置1242驱动第八抵接件1244在第八抵接位置与第八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以及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形成第四凹槽1245,第二经线22位于第四凹槽1245内且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抵压于第二经线22以让第四接触部分214向第三方向C的反方向突出,其中,第四接触部分214为第二经线22跟第七抵接件1243以及第八抵接件1244抵接的部分。第四接触部分214更准确是指,当第四抵接结构124向下抵压第二经线22时,第二经线22与第四抵接结构124抵接的部分。

由于在纺织过程中,第一经线21的两端受到外力作用以被拉紧,第二经线22的两端受到外力作用以被拉紧,所以如果只是简单地抵压第一经线21或者第二经线22,那么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都有可能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紧,使得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难以形成波浪形,而上述的第一抵接结构111与第二抵接结构112分别通过第一凹槽1115与第二凹槽1125以限制第一经线21避免第一经线21脱离第一凹槽1115或者第二凹槽1125导致第一经线21无法形成波浪形。同理地,第三抵接结构123以及第四抵接结构124分别通过与第四凹槽1245以限制第二经线22避免第二经线22脱离第三凹槽1235或者第四凹槽1245导致第二经线22无法形成波浪形。

可选的,如图12g、图13a、图15e以及图16e所示,当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远离位置或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远离位置时,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无法形成第一凹槽111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一凹槽111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下滑落,使得第一抵接结构111不再向上抵压第一经线21;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远离位置或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远离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无法配合形成第二凹槽1125,第一经线21位于第二凹槽112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上滑动,使得第二抵接结构112不再向下抵压第一经线21,进而让第一经线21从如图13b所示的波浪形被拉紧为如图13a所示的形状。

可选的,如图12g、图13c、图15f以及图16f所示,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远离位置或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远离位置时,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无法配合形成第三凹槽1235,第二经线22位于第三凹槽123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下滑落,使得第三抵接结构123不再向上抵压第二经线22。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远离位置或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远离位置时,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无法配合形成第四凹槽1245,第二经线22位于第四凹槽1245内的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向上滑动,使得第四抵接结构124不再向下抵压第二经线22,进而让第一经线21从如图13d所示的波浪形被拉紧为如图13c所示的形状。

应理解的是,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远离位置,其顶部的高度低于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时其顶部的高度,此时第一抵接件1113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样地,当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远离位置时,其顶部的高度低于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其顶部的高度,此时第二抵接件1114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时,只有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以及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第一经线21才能被限制在第一抵接件1113与第二抵接件1114形成的第一凹槽1115中,以限制第一经线21向上突出,如图13b、图15b以及图16b所示。一旦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远离位置或者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远离位置都会导致第一经线21的第一接触部分211在第一外力N以及第二外力M的作用下被拉紧使得第一经线21大致沿第二方向B延伸,具体可参考图13a。同理地,当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远离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的底部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时第三抵接件1123的底部的高度,此时第三抵接件1123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下凸起。当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远离位置时,第四抵接件1124的底部的位置高于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底部的高度,此时第四抵接件1124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下凸出。使得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远离位置或者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远离位置都会导致第一经线21的第二接触部分212在第一外力N以及第二外力M的作用下被拉紧使得第一经线21大致沿第二方向B延伸,具体可参考图13a。应理解的是,只有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时,第一经线21才能被限制在第三抵接件1123与第四抵接件1124形成的第二凹槽1125中,以让第二接触部分212向下突出。当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远离位置时,其所处的位置低于其处于第五抵接位置时的高度,此时第五抵接件1233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样地,当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远离位置时,其所处的位置低于其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的高度,此时第六抵接件1234无法接触到第一经线21以将第一经线21向上顶起。同时,只有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抵接位置以及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抵接位置时,第一经线21才能被限制在第五抵接件1233与第六抵接件1234形成的第三凹槽1235中,以限制第一经线21向上突出。同理地,当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远离位置时,其底部的位置高于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时底部的高度,此时第七抵接件1243无法接触到第二经线22以将第二经线22向下凸起。当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远离位置时,第八抵接件1244的底部的位置高于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其底部的位置,此时第八抵接件1244无法接触到第二经线22以将第二经线22向下凸出。同时,只有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以及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时,第二经线22才能被限制在第七抵接件1243与第八抵接件1244形成的第四凹槽1245中,以限制第二经线22向下突出。一旦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远离位置或者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远离位置都会导致第四抵接结构124无法再向下抵压第一经线21。

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纬线进线装置5包括多个第三夹持件53,第三夹持件53用于夹持纬线23。多个第三夹持件53带动纬线23同步移动,具体地,多个第三夹持件53可以相互连接,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三夹持件53来一同带动纬线23同步移动。

具体地,如图19a、图19b以及图19c所示,第三夹持件53包括夹持主体531以及多个夹持片532,多个夹持主体531连接以让多个第三夹持件53相互连接,且夹持片532的一端与夹持主体531连接,多个夹持片532的另一端相互靠拢以夹持纬线23,多个夹持片532之间存在缝隙,通过多个夹持片532配合以使得纬线23沿单向移动。具体地,若干夹持片532的另一端相互靠拢以形成夹持口55以夹持纬线23。夹持片的宽度w从夹持片532的一端至夹持片532的另一端逐渐变小,使得夹持片532之间可存在缝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8b以及图19a可知,第三夹持件53包括夹持主体531,夹持主体531的一端设有夹持头54,夹持片532设置于夹持头54上,且夹持片532的一端与夹持头54连接,多个夹持片532的另一端相互靠拢以夹持纬线23。应理解的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夹持主体531的结构,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片532与夹持主体531直接连接,不需要单独设置夹持头。

为了更好说明夹持片532的作用,请参考图19b,当纬线23从图19b中左方往右方移动时,由于会拖动夹持片532的另一端(图19b中的右端)往右移动,进而让夹持口55变大,因此,当线沿着夹持片532的一端(图中的左端)向夹持片532的另一端(图中的右端)的方向移动时,其受到的阻力较小。但当纬线23沿着夹持片532的另一端(图中的右端)向夹持片532的一端(图中的左端)的方向(即图19b中的从右往左)移动,则会带动第三夹持件53的另一端往左移动,使得夹持口变窄,进而限制纬线23通过。通过多个夹持片532配合使得纬线23只能单向通过第三夹持件53,进而避免第三夹持件53移动时纬线23可能会受力被拉动从而导致纬线23脱离第三夹持件53。具体而言,夹持主体531与夹持片532会沿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移动以将位于夹持主体531的纬线23穿过穿孔24,此时再参考图19b可知,在多片夹持片532带动纬线23移动的过程中,纬线23会有向第一方向A移动的趋势以脱离多片夹持片532夹持的可能,但由于多片夹持片532限制了纬线23仅能沿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相对于夹持片532移动的,导致纬线23无法脱离多片夹持片532的夹持,确保纬线23不会与第三夹持件53分离。

同时如图18a与图18b所示,为了方便统一移动第三夹持件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纬线进线装置5还包括第二支架52,第三夹持件53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架52中且相对于第二支架52沿第一方向A和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移动。可选的,第二支架52上设有止挡结构51以限制第三夹持件53的滑动范围。

线撑开装置1还包括第一支架7、多个第一活动座14、多个第二活动座15、多个第三活动座16以及多个第四活动座17,第一活动座14、第二活动座15、第三活动座16以及第四活动座17可相对于第一支架7沿第二方向B移动。而参考图18b以及图19a可知,第一支架7上设有第一夹头71以将纬线23固定在第一支架7上,使得穿过穿孔24的纬线23可以与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相对固定,方便后续的编织。当第一夹头71夹持住纬线23后,可以沿第一方向A移动第三夹持件53使得第三夹持件53与纬线23分离。由于此时第三夹持件53相对于纬线23沿第一方向A移动,所以纬线23相对于第三夹持件53是沿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移动,多片夹持片532并不限制纬线23与第三夹持件53的相对运动,使得第三夹持件53与纬线23可以顺利分离。

可选的,纬线23设置于夹持主体531中且夹持本体沿第一方向A延伸以限制纬线23沿第一方向A延伸。通过设置夹持本体以限制纬线23仅能沿第一方向A延伸,使得纬线23不会偏歪,让其能更好地穿过穿孔24。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可以通过驱动活动座以带动纬线23移动以实现将纬线23排列整齐。以图20a以及图16e所示为例,第二活动座15上设有第三抵接件1123以及第四抵接件1124,此时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低位),而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高位),所以当第二活动座15沿着第二方向B移动时,第三抵接件1123可以接触到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并带动该纬线23移动使得该纬线23与其它纬线23排列整齐,如图20b所示。同时,第三驱动装置1121可以驱动第三抵接件1123向上移动,使得第三抵接件1123无法接触该纬线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首先将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沿第一方向A交替排布。并且持续向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施力以保证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被拉紧且沿第二方向B延伸,同时再采用线撑开装置1让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分别形成波浪线,如图12a以及图14d所示,并且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之间形成穿孔24以让纬线23沿第一方向A穿过。此时,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第三抵接件1123处于第三抵接位置,第四抵接件1124处于第四抵接位置,第五抵接件1233处于第五抵接位置,第六抵接件1234处于第六抵接位置,第七抵接件1243处于第七抵接位置,第八抵接件1244处于第八抵接位置。

接着,通过移动第三夹持件53以带动纬线23穿过第一经线21与第二经线22之间的穿孔24。并且通过第一夹头71将纬线23固定于第一支架7。然后,用户可以通过让第一抵接件1113回到第一远离位置或者第二抵接件1114回到第二远离位置。以及让第三抵接件1123回到第三远离位置或者第四抵接件1124回到第四远离位置,使得第一经线21被拉紧无法再形成波浪形,具体如图13a、图15e以及图16e所示。同理,用户也可以通过让第五抵接件1233回到第五远离位置或者第六抵接件1234回到第六远离位置,以及让第七抵接件1243回到第七远离位置或者第八抵接件1244回到第八远离位置,使得第二经线22被拉紧无法形成波浪形,具体如图13c、图15f以及图16f所示。

此时,由于第一抵接件1113处于第一抵接位置,或者第二抵接件1114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所以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一活动座14时,处于抵接位置的抵接件可以带动位于其前方的纬线23移动,使得纬线23排列整齐。

上述方案的好处在于通过让第一抵接结构111呈现如图15e所示的状态,一方面,可以让限制第一经线21的第一凹槽1115拆开,使得第一经线21滑落,形成如图13a所示的形状,不再形成波浪形,以便后续的编织。另一方面,当需要移动纬线时,第一抵接结构111为如图15e所示状态时,由于沿着第二方向B移动第一抵接结构111时,第二抵接件1114可以接触到位于其第二方向B前的纬线23,所以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抵接结构111来带动纬线23移动,使得纬线23排列整齐。应理解的是除了第一抵接结构111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外,第二抵接结构112、第三抵接结构123以及第四抵接结构124都可以实现上述功能,本公开不作额外的说明。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85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