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服饰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一种服饰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饰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服饰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服饰生产即服装加工,是以现代化的机器加工为主,手工加工为辅的一种服装生产方法。服饰生产设备种类多样且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花样机、打扣机、高频机等。

其中,花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利用X向Y向驱动机构带动夹持有待加工服饰的夹具按预设路线移动,夹具在移动过程中由缝制机构的缝纫机头在待加工服饰上缝制出相应的花样。

目前,服饰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花样机将具有花样形状的服饰(装饰单元)缝合于另一服饰上(服饰单元),二者缝合后缝线的轨迹花样与装饰单元的花样形状相适配,从而提高缝合后成品的美观程度。

现有的夹具通常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上夹板上开设有与装饰单元的花样形状相适配的安装空间,下夹板上开设有为缝制机构工作让位的让位空间。工作人员将服饰单元放置于下夹板上后,使服饰单元上待缝合的位置位于让位空间上方,再将上夹板放置于下夹板的上方将服饰单元夹紧定位,接着将装饰单元放置于安装空间中,即可启动花样机开始缝合工作。

但是,为使缝合后的成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对装饰单元于服饰单元上的缝合位置通常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工作人员将服饰单元放置于下夹板上后,难以确定此时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是否准确,即使在上夹板将服饰单元夹紧定位后,以安装空间的形状为参照对服饰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最终也容易使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存在较大的位置误差,从而影响缝合后的成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服饰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确定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进而提高装饰单元于服饰单元上缝合后得到的成品的质量。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服饰生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服饰生产方法,应用服饰生产设备,所述服饰生产设备包括花样机以及若干指示灯,所述花样机包括工作台、缝制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夹具,所述缝制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夹具于所述工作台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夹具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上开设有安装空间,所述下夹板上开设有让位空间,且所述让位空间的尺寸等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上夹板为透光板,所述下夹板为挡光板;若干所述指示灯均设置于所述上夹板上,且若干所述指示灯沿所述安装空间的轨迹围绕所述安装空间分布;所述上夹板放置于所述下夹板的上方时,若干所述指示灯朝所述下夹板射出光线;

具体步骤如下:

以所述让位空间为参照,将服饰单元放置于所述夹具上;

将所述服饰单元于所述夹具上固定位置;

根据若干所述指示灯射出光线照射至所述服饰单元上的位置,判断所述服饰单元放置的位置是否准确;

以若干所述指示灯投射至所述服饰单元上的光线为参照,调整所述服饰单元的位置,直至所述服饰单元的位置准确;

启动所述花样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服饰单元放置于下夹板上并通过上夹板将服饰单元夹紧定位后,根据若干指示灯射出的光线于服饰单元上的位置,即能够更为准确地判断此时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是否准确,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续对服饰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了调整服饰单元位置过程中的操作难度,进而能够提高装饰单元于服饰单元上缝合后得到的成品的质量,使成品更加美观。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饰生产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服饰生产设备,用于上述服饰生产方法,所述夹具还包括连接座,所述下夹板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上夹板转动至与所述下夹板相抵时,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让位空间相通且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上夹板相对于连接座转动,即可控制上夹板放置于下夹板的上方将服饰单元夹紧定位或从下夹板的上方移除,且上夹板转动至将下夹板上的服饰单元夹紧定位时,上夹板与下夹板能够自动对齐,从而能够降低将服饰单元于夹具上夹紧定位的操作难度,进而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缝合前准备工作的效率。

可选的,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吸气件,所述吸气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下夹板的内部还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的一端与所述吸气件相通,所述第一气孔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下夹板顶部的端面与所述下夹板的上方相通;

还包括控制装置,若干所述吸气件均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饰单元放置于下夹板上后,通过控制装置即可控制若干吸气件工作即可通过若干第一气孔将吸力作用于服饰单元上,使服饰单元紧贴于下夹板上,提高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放置后的位置稳定性,从而降低上夹板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机构驱使夹具移动的过程中以及缝制机构工作的过程中导致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概率,进而保证最终缝合后成品的质量,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服饰生产设备的操作难度。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调整装置,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包括若干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下夹板的顶部还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与所述让位空间相通,且所述置物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让位空间的尺寸;所述第一气孔远离所述吸气件的一端与所述置物槽相通,所述下夹板的内部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的一端与所述鼓风机相通,所述第二气孔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置物槽周侧的槽壁于所述置物槽相通;若干所述鼓风机均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服饰单元的尺寸较小(小于或等于置物槽的横截面尺寸)时,将服饰单元放置于置物槽中后,定位装置启动后能够使服饰单元于置物槽中的位置固定;定位装置启动前,控制若干鼓风机吸气即可通过若干第二气孔将吸力作用于服饰单元上,使服饰单元展平,降低服饰单元上存在褶皱的概率,从而降低因服饰单元褶皱导致成品质量下降的概率;此外,当服饰单元于置物槽中的位置不准确时,工作人员无需将上夹板从下夹板上方移除,即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若干鼓风机吸气、吹气并调节吸气、吹气的强度,从而使服饰单元于置物槽中能够沿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也能够以竖直方向为轴发生转动,从而使调整尺寸较小的服饰单元的过程更加方便也更加精确,减少调整服饰单元位置的过程中造成的时间浪费,进而能够提高调整服饰单元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置物槽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置物槽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让位空间居中;若干所述第二气孔贯穿所述置物槽的位置于所述置物槽周侧的槽壁上呈圆周阵列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若干鼓风机吸气或吹气通过若干第二气孔将吸力或吹力作用于服饰单元上时,能够使若干吸力或吹力对服饰单元的作用力的方向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能够提高通过第一调整装置调整服饰单元于置物槽中位置的过程的精细程度,进而能够提高第一调整装置对服饰单元的调整效率以及效果。

可选的,还包括两个第二调整装置,两所述第二调整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下夹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调整装置包括活动座以及卷绕件,所述活动座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所述卷绕件与所述活动座连接且所述卷绕件能够转动,所述活动座的活动方向以及所述卷绕件的转动轴线均水平,且所述活动座的活动方向与所述卷绕件的转动轴线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服饰单元的尺寸较大(大于下夹板的横截面尺寸)时,服饰单元部分于夹具上夹紧定位后,服饰单元的两端将露出并位于夹具的两侧,将服饰单元的两端分别卷绕在两卷绕件上后,控制两卷绕件反向转动即可对服饰单元的两端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服饰单元被抻平绷紧,从而进一步降低服饰单元在自身存在褶皱的情况下完成缝制加工的概率,进而进一步提高装饰单元于服饰单元上缝合后成品的质量;并且,两卷绕件将服饰单元抻平绷紧后,控制两卷绕件同向转动即可带动服饰单元整体沿一直线方向移动,控制活动座相对于连接座活动即可带动服饰单元整体沿另一直线方向移动,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即可对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对装饰单元于服饰单元上缝合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调整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的过程更加方便也更加精确,减少调整服饰单元位置的过程中造成的时间浪费,进而能够提高调整服饰单元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驱使所述活动座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驱动件驱使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以及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件驱使活动座相对于连接座活动,也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件驱使卷绕件转动,从而既能够进一步简化对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进行位置调整的操作,又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进行位置调整的精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整装置还包括转动座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卷绕件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的转动轴线竖直;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活动座上,所述第三驱动件驱使所述转动座转动;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卷绕件将服饰单元抻平绷紧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两第三驱动件驱使两转动座相对于连接座同步同向发生转动,从而使被抻平绷紧的服饰单元相对于下夹板的位置发生转动,进而能够使第二调整装置对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进行位置调整的功能更加多样,满足更多的位置调整需求,使得通过第二调整装置对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进行位置调整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整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以及第四驱动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动座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卷绕件的下方;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转动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使所述限位件活动;

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感应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以及所述第四驱动件均信号连接;所述感应件对所述服饰单元是否位于所述卷绕件与所述限位件之间进行感应,所述感应件未被触发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使所述卷绕件转动,驱使所述服饰单元部分移动位于所述卷绕件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感应件被触发时,所述第四驱动件驱使所述限位件朝靠近所述卷绕件的方向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部分于夹具上夹紧定位后,服饰单元的两端将位于夹具的两侧并分别与两卷绕件接触,此时感应件未被服饰单元触发,将控制第二驱动件驱使卷绕件转动,卷绕件转动将带动服饰单元朝靠近感应件的方向移动最终穿过卷绕件与限位件之间的空间;感应件被服饰单元触发后,将控制第四驱动件驱使限位件活动将服饰单元抵紧于卷绕件的表面,从而使卷绕件转动能够对服饰单元施加作用力,便于后续两卷绕件转动将服饰单元抻平绷紧,进而能够使通过第二调整装置对服饰单元进行位置调整前的准备过程更加简单方便,提高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确定位置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指示灯射出光线的方向倾斜,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相抵时,所述指示灯射出的光线朝靠近所述让位空间的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服饰单元于夹具上夹紧定位后,工作人员以若干指示灯射出的光线为参照判断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是否准确的过程中,指示灯与安装空间之间的间距为工作人员透过上夹板进行观察留足观察空间,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同时能够提高工作人员观察后做出判断的准确性,降低指示灯遮挡观察视线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当服饰单元于夹具上夹紧定位初步确定位置时,工作人员能够以若干指示灯射出的光线于服饰单元上的位置为参照,对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放置的位置是否准确进行判断,工作人员依此所做出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后续对服饰单元做出正确的位置调整,进而能够保证最终缝合成品的质量;

2.服饰单元能够以被抻平绷紧的状态放置于下夹板上,且能够降低上夹板相对于下夹板活动、缝制机构工作等外因对服饰单元造成影响,从而降低服饰单元出现褶皱的概率,进一步保证最终缝合成品的质量;

3.工作人员对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无需控制上夹板活动,能够直接以若干指示灯射出的光线于服饰单元上的位置为参照,通过调整装置将服饰单元于下夹板上的位置调整准确;

4.能够针对尺寸较小以及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通过第一调整装置以及第二调整装置分别对其于下夹板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方便,效果好、效率高,能够大大缩短调整服饰单元位置所需耗费的时间,同时提高调整的精度以及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服饰生产设备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夹具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夹具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服饰生产设备准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服饰生产设备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夹具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7中服饰单元触发感应件之前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服饰单元;2、装饰单元;3、花样机;31、工作台;32、缝制机构;33、驱动机构;34、夹具;341、连接座;3411、平台;342、上夹板;3421、安装空间;343、下夹板;3431、让位空间;3432、第一气孔;3433、第二气孔;3434、置物槽;4、指示灯;5、定位装置;51、吸气件;52、吸气管;6、第一调整装置;61、鼓风机;62、风管;7、第二调整装置;71、活动座;72、转动座;73、卷绕件;74、第一驱动件;75、第二驱动件;76、第三驱动件;77、限位组件;771、第四驱动件;772、限位件;773、感应件;8、控制装置;81、显示屏;82、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服饰生产设备,用于将装饰单元2与尺寸较小的服饰单元1按既定花样进行缝合(服饰单元1的尺寸不小于装饰单元2的尺寸),包括花样机3、若干指示灯4、定位装置5、第一调整装置6以及控制装置8。花样机3用于将装饰单元2与服饰单元1按一定花样完成缝合;若干指示灯4用于形成参照辅助工作人员确定服饰单元1于花样机3上的放置位置;定位装置5用于使服饰单元1在花样机3进行缝合工作时位置固定;第一调整装置6用于辅助工作人员对服饰单元1于花样机3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控制装置8用于供工作人员对花样机3、指示灯4、定位装置5以及第一调整装置6进行控制。

参照图1,花样机3包括工作台31、缝制机构32、驱动机构33以及夹具34。工作台31为桌体状且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工作台31顶部的端面为光滑的水平面;缝制机构32固定安装于工作台31的顶部,缝纫机构的缝纫机头位于工作台31的上方,通过缝纫机头上下移动对服饰进行缝合左右;驱动机构33也安装于工作台31的顶部且位于缝制机构32靠近工作台31一长度边侧的一侧,用于驱使夹具34于工作台31顶部端面上沿X轴Y轴移动;夹具34用于供待缝合的服饰单元1以及装饰单元2固定位置,使装饰单元2叠放于服饰单元1上方且装饰单元2与服饰单元1上待缝合的位置重叠。花样机3启动后,缝制机构32进行缝合作业的同时,驱动机构33将驱使夹具34按既定的花样轨迹进行移动,从而使缝制机构32在将装饰单元2与服饰单元1缝合的同时于缝合后的成品上的缝合线轨迹也为相同的花样,进而得到美观的缝合成品。由于花样机3为本领域常见的现有技术,且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台31、缝制机构32以及驱动机构33与现有技术并无二致,故在此对上述三者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不做赘述,且附图中仅做简要表示。

回到图1和图2,夹具34包括连接座341、上夹板342以及下夹板343,优选连接座341为长方体结构,且上夹板342以及下夹板343均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座341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31的长度方向平行,连接座341底部的端面与工作台31顶部的端面贴合相抵;连接座341位于驱动机构33背离缝制机构32的一侧,且连接座341与驱动机构33固定连接,即驱动机构33通过驱使连接座341移动带动夹具34整体移动。

下夹板343以水平状态位于连接座341背离驱动机构33的一侧,且下夹板343的一长度边侧与连接座341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夹板343上开设有为缝制机构32缝合工作让位的让位空间3431,优选让位空间3431横截面的形状与既定花样的形状相似。

参照图2和图3,上夹板342的横截面尺寸与下夹板343的横截面尺寸相同,上夹板342的一长度边侧与连接座341的顶部转动连接,上夹板342的转动轴线与连接座341的长度方向平行。上夹板342上开设有供装饰单元2放置的安装空间3421,优选装饰单元2的形状与既定花样的形状相似,且装饰单元2的尺寸与让位空间3431的横截面尺寸相同,即安装空间3421横截面的形状也与既定花样的形状相似。

参照图1和图4,上夹板342相对于连接座341转动的过程中具有限制,当上夹板342朝远离下夹板343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上夹板342呈竖直状态,即上夹板342所在平面与下夹板343所在平面垂直;当驱动机构33驱使连接座341朝远离缝制机构32的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夹具34处于待服饰单元1以及装饰单元2放置的位置状态,当且仅当夹具34相对于工作台31的位置关系为上述状态时,上夹板342能够转动至自身呈竖直状态;当上夹板342朝靠近下夹板343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上夹板342的底部端面与下夹板343的顶部端面贴合相抵,此时上夹板342与下夹板343沿竖直方向对齐,且此时安装空间3421与让位空间3431也沿竖直方向对齐。

回到图1和图2,上夹板342为透明的透光板,且下夹板343为深色的挡光板。若干指示灯4固定安装于上夹板342背离下夹板343的一侧端面上,若干指示灯4于上夹板342端面上围绕安装空间3421分布,且若干指示灯4的分布位置连线后形成的轨迹与安装空间3421的形状相似。指示灯4启动后能够朝透光板背离自身所在位置的一侧射出光线,且光线能够穿过上夹板342。当上夹板342与下夹板343贴合相抵时,若干指示灯4能够于下夹板343顶部的端面上投射形成若干光点;当服饰单元1于上夹板342与下夹板343之间夹紧定位时,若干指示灯4将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形成若干光点,此时若干光点围合形成的区域即为装饰单元2将于服饰单元1上缝合的位置,工作人员能够以若干光点为参照,由此判断服饰单元1与下夹板343上的位置是否准确以及如何对服饰单元1进行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若干能够投射出光点的指示灯4可替换成若干能够投射出条形光点的指示灯4,从而使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形成的区域更加明显,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判断。

更进一步的,优选指示灯4于上夹板342上的安装位置与安装空间3421留有一定距离,且指示灯4射出光线的方向相对于上夹板342所在平面倾斜。当服饰单元1于上夹板342与下夹板343之间夹紧定位时,此时指示灯4射出的光线靠近让位空间3431的一端为倾斜下端,且若干指示灯4射出的光线朝竖直向下的方向收束。此时若干指示灯4仍能够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形成光点并围合形成与装饰单元2相适配的区域,同时上夹板342上若干指示灯4于安装空间3421之间留出的部分将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观察空间,便于工作人员透过上夹板342观察若干指示灯4于装饰单元2上的投射情况。

参照图2,定位装置5包括若干吸气件51以及若干吸气管52,若干吸气管52与若干吸气件51一一对应。下夹板34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3432,第一气孔3432的数量与吸气管52的数量相等。吸气件51固定安装于连接座341上,吸气管52固定安装于连接座341的内部,第一气孔3432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贯穿下夹板343顶部的端面形成开口,第一气孔3432的另一端贯穿下夹板343靠近连接座341的一端;吸气管52的一端与下夹板343固定连接,且与第一气孔3432靠近连接座341的一端相通,吸气管52的另一端与吸气件51连接相通。优选吸气件51为抽气机,吸气件51启动后能够驱使下夹板343上方的气体进入第一气孔3432中,当服饰单元1放置于下夹板343上后,若干吸气件51共同启动能够同时将吸力作用于服饰单元1上,使服饰单元1吸附于下夹板343顶部的端面上保持位置固定。由于抽气机为常见的现有技术,故在此对吸气件51不做赘述,且附图中仅简要表示。

参照图2和图4,进一步的,优选若干第一气孔3432贯穿下夹板343顶部端面形成的开口于下夹板343顶部的端面上围绕让位空间3431分布且分布均匀,从而使放置于下夹板343上的服饰单元1能够均匀受到若干吸气件51的吸力作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服饰单元1的尺寸小于下夹板343的横截面尺寸,即服饰单元1能够完全放置于下夹板343上。

参照图4,进一步的,优选下夹板343的顶部开设有供服饰单元1放置的置物槽3434,置物槽3434位于让位空间3431的上方,置物槽3434的横截面小于下夹板343的横截面尺寸,且置物槽3434的横截面尺寸不小于服饰单元1的横截面尺寸;置物槽3434于下夹板343的顶部端面形成开口,且置物槽3434沿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服饰单元1的厚度尺寸。服饰单元1放置于置物槽3434中后,上夹板342转动能够与下夹板343贴合相抵,若干第一气孔3432远离吸气管52的一端均贯穿置物槽3434底部的槽壁后与置物槽3434相通。

参照图1和图3,连接座34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沿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方向向外延伸有平台3411,两平台3411分别位于下夹板343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调整装置6包括若干鼓风机61以及若干风管62,若干鼓风机61与若干风管62一一对应,若干鼓风机61分别固定安装于两平台3411上,若干风管62分别固定安装于两平台3411的内部,且两平台3411上安装有的鼓风机61的数量以及风管62的数量相等。下夹板343的内部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3433,第二气孔3433的数量与气管的数量相同。第二气孔3433的一端贯穿置物槽3434周侧的槽壁,第二气孔3433的另一端贯穿下夹板343靠近对应平台3411的一端;风管62的一端与下夹板343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气孔3433远离置物槽3434的一端相通;风管6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鼓风机61固定连接且相通。

鼓风机61具有吸气和吹气的功能,因此鼓风机61启动后能够驱使置物槽3434中的气体进入第二气孔3433或驱使气体通过第二气孔3433进入置物槽3434中;鼓风机61起吸气作用时,能够驱使位于置物槽3434中的服饰单元1朝靠近对应第二气孔3433的方向移动;鼓风机61起吹气作用时,能够驱使位于置物槽3434中的服饰单元1朝远离对应第二气孔3433的方向移动。

若干鼓风机61同时起吸气作用时,服饰单元1能够于置物槽3434中受各方向的吸力作用而被抻平绷紧,便于后续缝合作业;若干鼓风机61分别起吸气或吹气功能时,即可使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动,从而使第二调整装置7能够实现调整服饰单元1于下夹板343上位置的功能。

进一步的,优选鼓风机61吸气的强度以及吹气的强度均可调节,使得第二调整装置7对服饰单元1进行位置调整的过程更加精细。

回到图4,更进一步的,优选置物槽3434的横截面为圆形,置物槽3434的轴线与让位空间3431的中心线重合,且若干第二气孔3433贯穿置物槽3434周侧的槽壁形成的开口沿置物槽3434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使若干鼓风机61工作产生的吸力或吹力对位于置物槽3434中的服饰单元1作用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第二调整装置7对服饰单元1进行位置调整的精细程度。

回到图1,控制装置8固定安装于工作台31顶部的边沿位置,包括显示屏81和多个控制按钮82。控制装置8与缝制机构32、驱动机构33、若干指示灯4、若干吸气件51以及若干鼓风机61均信号连接,显示屏81用于显示缝制机构32、驱动机构33、若干指示灯4、若干吸气件51以及若干鼓风机61的相关参数,若干控制按钮82用于控制缝制机构32、驱动机构33、若干指示灯4、若干吸气件51以及若干鼓风机61的启闭等。

进一步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装置8对任意吸气件51以及任意鼓风机61进行单独控制,控制其启闭以及工作强度。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一个或部分吸气件51工作,同时控制一个或部分鼓风机61吹气或吸气时,能够使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以自身受吸气件51吸力作用最强的位置为圆心发生转动,从而满足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更多的位置调整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服饰生产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以让位空间3431为参照,将尺寸较小的服饰单元1置于置物槽3434中后,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若干吸气件51工作,使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的位置固定;再转动上夹板342与下夹板343贴合相抵,接着启动若干指示灯4,以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的光点为参照,判断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的位置是否准确;

若准确,则将装饰单元2置入安装空间3421,再启动花样机3,驱动机构33带动夹具34移动的同时,缝制机构32将装饰单元2与服饰单元1按既定花样缝合;

若不准确,则根据观察结果,通过控制装置8对若干吸气件51以及若干鼓风机61进行控制,使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发生移动以及转动直至位置准确,再控制若干吸气件51工作使位置调整后的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的位置重新固定,最后再启动花样机3。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用于将装饰单元2与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1按既定花样进行缝合(服饰单元1的尺寸大于下夹板343的尺寸),且本实施例中的下夹板343与实施例1中的下夹板343相比少了置物槽3434,并以两个第二调整装置7代替实施例1中的第一调整装置6。

参照图5和图6,两个第二调整装置7分别安装于两个平台3411上,调整装置包括活动座71、转动座72以及卷绕件73。活动座71安装于平台3411的上方并与平台3411滑动连接,且活动座71的滑动方向与平台3411的长度方向平行;转动座72安装于活动座71的上方并与活动座71转动连接,且转动座72的转动轴线竖直;卷绕件73安装于转动座72的上方并与转动座72转动连接,卷绕件73的转动轴线与转动座72的转动轴线垂直。

参照图5和图7,优选活动座71以及转动座72整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卷绕件73整体为圆柱体结构。活动座71的滑动方向与自身的长度方向平行,卷绕件73的转动轴线与自身的轴线重合且与转动座72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二调整装置7还包括第一驱动件74、第二驱动件75以及第三驱动件76,第一驱动件74固定安装于平台3411上且位于活动座71沿自身长度方向靠近连接座341的一侧,优选第一驱动件74为气缸,第一驱动件74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活动座71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74驱使活动座71滑动;第二驱动件75固定安装于活动座71的内部,优选第二驱动件75为伺服电机,第二驱动件75的输出端与转动座72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75驱使转动座72相对于活动座71转动;第三驱动件76固定安装于转动座72上且位于卷绕件73自身轴线方向的一侧,优选第三驱动件76也为伺服电机,第三驱动件76的输出端与卷绕件73固定连接,第三驱动件76驱使卷绕件73相对于活动座71转动。

进一步的,优选第二驱动件75驱使转动座72相对于活动座71转动的过程中具有限制。以转动座72的长度方向与平台3411的长度方向平行为初始状态,优选第二驱动件75驱使转动座72相对于活动座71转动朝不同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转动座72的长度方向与平台3411的长度方向所呈夹角均为5°。

控制装置8与两第一驱动件74、两第二驱动件75和两第三驱动件76信号连接,显示屏81用于显示第一驱动件74、第二驱动件75以及第三驱动件76的相关参数,若干控制按钮82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74、第二驱动件75以及第三驱动件76的启闭以及输出量。

当服饰单元1部分于夹具34上夹紧定位后,服饰单元1靠近两平台3411的两端均将露出于下夹板343的两侧,将服饰单元1靠近两平台3411的两端分别缠绕于对应的卷绕件73上;接着在若干吸气件51启动使服饰单元1于下夹板343上相对位置固定时,控制两第三驱动件76驱使两卷绕件73反向同步转动,两卷绕件73转动分别对服饰单元1的两端朝远离彼此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从而使服饰单元1被抻平绷紧;之后再控制两第三驱动件76驱使两卷绕件73同步同向转动,即可使服饰单元1相对于下夹板343沿水平且垂直于卷绕件73转动轴线的方向发生位移。控制两第一驱动件74驱使两活动座71朝相同的方向同步滑动,即可使服饰单元1相对于下夹板343沿平行于活动座71滑动方向的方向发生位移,即能够通过第二调整装置7沿水平方向对服饰单元1相对于下夹板343的位置自由调整。

同时,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两第二驱动件75驱使两转动座72相对于对应的活动座71同向同步转动相同的角度范围,从而使服饰单元1相对于下夹板343于水平面内发生转动,从而满足更多的位置调整需求。

进一步的,由于服饰单元1的端部缠绕于对应的卷绕件73上后,除了卷绕件73相对于转动座72转动之外,转动座72相对于活动座71转动的过程中也会对服饰单元1施加作用力,且服饰单元1缠绕于卷绕件73上后,卷绕件73转动对服饰单元1施加的作用力也较大,因此在服饰单元1端部处于缠绕于对应卷绕件73上的状态对服饰单元1相对于第二调整装置7进行位置调整的过程中,服饰单元1容易因受到的作用力较大而受损。

参照图7和图8,为此,第二调整装置7还包括用于使服饰单元1的端部保持与卷绕件73的周侧面接触相抵的限位组件77。限位组件77包括第四驱动件771、限位件772以及感应件773,限位件772位于对应卷绕件73的下方,限位件772与转动座72滑动连接,且限位件772的滑动方向竖直;第四驱动件771固定安装于转动座72的内部且位于限位件772的下方,优选第四驱动件771为气缸,第四驱动件771的活塞杆的端部与限位件772固定连接,第四驱动件771驱使限位件772滑动;感应件773固定安装于转动座72上,用于对卷绕件73下方的空间进行感应,感应服饰单元1的端部是否进入上述空间。

第四驱动件771驱使限位件772滑动的过程中具有限制,当第四驱动件771驱使限位件772朝远离卷绕件73的方向滑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件772与卷绕件73之间的间距最大且远大于服饰单元1的厚度;当第四驱动件771驱使限位件772朝靠近卷绕件73的方向滑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件772与卷绕件73之间的间距最小且不大于服饰单元1的厚度。

感应件773位于卷绕件73的下方,且第四驱动件771驱使限位件772滑动的过程中,感应件773保持位于卷绕件73与限位件772之间。优选感应件773为红外线传感器,当服饰单元1的端部由卷绕件73靠近下夹板343的一侧穿过从卷绕件73与限位件772之间的空间穿过时,感应件773将被触发,其余时候感应件773均处于未被触发的状态。由于红外线传感器为常见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优选卷绕件73底部的最低点与下夹板343顶部端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服饰单元1的厚度。

感应件773同时与对应的第三驱动件76以及第四驱动件771信号连接,当第二控制装置8启动且感应件773处于未被触发的状态时,限位件772保持位于最下方的极限位置,感应件773将控制第三驱动件76驱使卷绕件73转动,此时服饰单元1露出且靠近该卷绕件73的部分与卷绕件73周侧面接触,则卷绕件73转动将带动服饰单元1露出且靠近该卷绕件73的部分移动,最终使服饰单元1靠近该卷绕件73的端部穿过卷绕件73与限位件772之间的空间;

当服饰单元1的端部穿过卷绕件73与限位件772之间的空间触发感应件773时,感应件773将输出信号控制第三驱动件76停机,同时控制第四驱动件771驱使限位件772向上滑动至极限位置并保持,使位于卷绕件73与限位件772之间的服饰单元1与卷绕件73的周侧面抵紧。之后,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服饰单元1抻平绷紧或调整其位置时,只需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第三驱动件76驱使卷绕件73转动,卷绕件73转动即可带动服饰单元1的端部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服饰生产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以让位空间3431为参照,将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1置于置物槽3434中后,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若干吸气件51工作,使服饰单元1于下夹板343上的位置固定;再转动上夹板342将服饰单元1于下夹板343上夹紧定位,接着启动若干指示灯4,以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的光点为参照,判断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的位置是否准确;

若准确,则将装饰单元2置入安装空间3421,再启动花样机3,驱动机构33带动夹具34移动的同时,缝制机构32将装饰单元2与服饰单元1按既定花样缝合;

若不准确,则根据观察结果,通过控制装置8对两第一驱动件74、两第二驱动件75以及两第三驱动件76进行控制,使服饰单元1相对于下夹板343发生移动以及转动直至位置准确,再控制若干吸气件51工作使位置调整后的服饰单元1于下夹板343上的位置重新固定,最后再启动花样机3。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服饰生产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服饰生产设备,具体步骤如下:

S1、以让位空间3431为参照,将服饰单元1放置于夹具34上;

对于尺寸较小的服饰单元1:控制上夹板342转动至竖直状态,以下夹板343上的让位空间3431为参照,将服饰单元1放置于置物槽3434中;

对于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1:控制上夹板342转动至竖直状态,以下夹板343上的让位空间3431为参照,将服饰单元1放置于下夹板343上,并使服饰单元1的两端分别与两卷绕件73的周侧面接触;

S2、将服饰单元1于夹具34上固定位置;

对于尺寸较小的服饰单元1:控制上夹板342转动至与下夹板343贴合相抵,再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定位装置5启动,若干吸气件51运行通过吸力作用将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固定位置;

对于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1:控制上夹板342转动将服饰单元1于上夹板342与下夹板343之间夹紧定位,再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定位装置5启动,若干吸气件51运行通过吸力作用将服饰单元1于下夹板343上固定位置;

S3、根据若干指示灯4射出光线照射至服饰单元1上的位置,判断服饰单元1放置的位置是否准确;

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若干指示灯4开启,将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的灯光所围合形成的区域与服饰单元1上待与装饰单元2缝合的区域作对比,判断服饰单元1放置位置是否准确。

S4、以若干指示灯4投射至服饰单元1上的光线为参照,调整服饰单元1的位置,直至服饰单元1的位置准确;

对于尺寸较小的服饰单元1:以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的灯光所围合形成的区域为参照,通过控制装置8对定位装置5以及第一调整装置6进行控制,使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发生移动和转动,直至服饰单元1上待与装饰单元2缝合的区域与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的灯光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吻合后,再控制定位装置5将服饰单元1于置物槽3434中固定位置;

对于尺寸较大的服饰单元1:以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的灯光所围合形成的区域为参照,限位组件77使服饰单元1的端部分别绕过对应卷绕件73的下方,并使服饰单元1的端部与卷绕件73的周侧面接触抵紧后,通过控制装置8对定位装置5以及第二调整装置7进行控制,使服饰单元1相对于下夹板343发生移动和转动,直至服饰单元1上待与装饰单元2缝合的区域与若干指示灯4于服饰单元1上投射的灯光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吻合后,再控制定位装置5将服饰单元1于下夹板343上固定位置;

S5、启动花样机3。

将装饰单元2放置于安装空间3421中后,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花样机3启动,驱动机构33带动夹具34移动的同时,缝制机构32将装饰单元2与服饰单元1按既定花样缝合。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22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