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临床上,导流管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导流管使积聚的积液引出体外,防止发生感染,促进康复。例如,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主要用于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尿失禁、需长时间卧床或被迫体位、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患者。又如,腹腔引流管,将腹腔内积液引流至体外。

现有导流管在导流过程中,导流管的前端伸入体内,且前端具有引流入口,积液利用自重进入导流管前端的引流入口,沿着管体流动至管体末端连接的收集容器内。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导流管利用积液自重方式导流的方式,在积液中产生凝块的情况下,凝块极易滞留在引流部位内造成阻塞。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提供一种单向引流机构,适用于导流管,例如,导尿管,在实现常规引流功能的前提下,还能够实现吸液功能和排液功能,增强引流效果,实现类似引流泵的泵送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包括:可变容积结构件,设置有可变容积腔以及与可变容积腔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阀芯,设置于第一通道内,限定由第一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一通道的第二向导通;第二阀芯,设置于第二通道内,限定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二通道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第二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二向导通;其中,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打开阈值为0.1KPa至1KPa。

可选地,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其包括一个或多个阀片;在阀芯本体包括一个阀片的情况下,阀片的面积大于所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截面积;阀片的部分边缘设置于所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其余部分边缘弯折并抵接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壁面;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多个阀片对接构成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具有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的外轮廓,以设置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抵接并弯折形成凸出于阀芯本体所在平面的凸出部。

可选地,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连接,且在凸出部的端部设置开口。

可选地,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包括: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第二阀片与第一阀片相对设置构成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具有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的外轮廓,以设置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抵接并弯折形成凸出于阀芯本体所在平面的凸出部。

可选地,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连接,且在凸出部的凸出端面上设置开口。

可选地,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还包括:连接环件,连接环件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阀芯本体设置于连接环件的内侧环面。

可选地,连接环件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能够适配连接,以将第一阀芯和/或第二阀芯分别限位/固定至对应的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内。

可选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材质分别均为橡胶或乳胶。

可选地,可变容积结构件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位于可变容积腔的轴向的相对两侧,可变容积腔能够沿其轴向变形以改变可变容积腔的容积。

可选地,可变容积结构件,包括:可变容积件,构造有可变容积腔和在可变容积腔的腔壁上开设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通道件,构造有第一通道,与第一连通口连通设置;第二通道件,构造有第二通道,与第二连通口连通设置。

可选地,可变容积件包括波纹状管体;或者,可变容积件包括敞口筒体和活塞件,活塞件包括活塞头,活塞头插设于敞口筒体,活塞头与敞口筒体内壁之间密封设置且可相对滑动,使得活塞头与敞口筒体的底壁之间构建出可变容积腔,其中,第一连通口设置于活塞头,第二连通口设置于敞口筒体的封口端面。

可选地,单向引流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可变容积腔的外部;第二壳体,设置于可变容积腔的外部,且可拆卸地与第一壳体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时构成壳体,且可变容积腔位于壳体内部。

可选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置于可变容积腔的相对侧;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与第一通道的第一连通处,另一端设置第一可拆连接结构;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与第二通道的第二连通处,另一端设置第二可拆连接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和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包括:管体;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设置于管体的末端侧的管段,且与管体的管道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利用可变容积结构件的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变化来改变可变容积腔内的压强,从而使得可变容积腔内的压强与第一通道侧或第二通道侧的压强的压差,实现单向的常规引流。同时,通过操控可变容积腔的容积,还能够进行吸液和排液,增强引流效果,实现类似引流泵的泵送功能。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处于常规引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处于吸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处于排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处于常规引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单向引流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处于吸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单向引流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处于排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单向引流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第一通道件(第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第一通道件(第一阀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流管的管体末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流管的管体末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流管的管体末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单向引流机构;101、可变容积腔;102、第一通道;103、第二通道;11、可变容积结构件;111、可变容积件;112、第一通道件;113、第二通道件;114、敞口筒体;1141、封口端;115、活塞件;1151、活塞头;1152、活塞杆;12、第一阀芯;13、第二阀芯;141、第一阀片;1411、根部;1412、开口端部;142、第二阀片;143、连接环件;1431、第一连接结构;1432、第二连接结构;144、凸出部;1441、端部;145、开口;15、壳体;151、第一壳体;1510、第一可拆连接结构;152、第二壳体;1520、第二可拆连接结构;16、引流方向标记;20、管体;21、末端;22、接收容器;30、拉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10,能够利用可变容积腔101内的压强与第一通道102侧或第二通道103侧的压强的压差,实现单向引流。因此,其适用范围广,不限于本公开实施例中作为示例的导流管的应用场景。具有与导流管导流需求相同的导流场景,均可适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单向引流机构10。

结合图1-1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10,包括可变容积结构件11,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13。可变容积结构件11设置有可变容积腔101以及与可变容积腔101相连通的第一通道102和第二通道103;第一阀芯12设置于第一通道102内,限定由第一通道102向可变容积腔101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可变容积腔101向第一通道102的第二向导通;第二阀芯13设置于第二通道103内,限定由可变容积腔101向第二通道103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第二通道103向可变容积腔101的第二向导通;其中,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打开阈值为0.1KPa至1KPa。

本公开实施例的单向引流机构10利用可变容积结构件11的可变容积腔101的容积变化来改变可变容积腔101内的压强,从而使得可变容积腔101内的压强与第一通道102侧或第二通道103侧的压强的压差,实现单向的常规引流。同时,通过操控可变容积腔101的容积,还能够进行吸液和排液,增强引流效果,实现类似引流泵的泵送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由第二通道103向第一通道102的流向定义为第二向,反之,由第一通道102向第二通道103的流向定义为第一向。其中,第一向为截止方向,即禁止由第一通道102向第二通道103引流。

本公开实施例的单向引流机构10在常规状态下,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13均呈闭合状态。在该常规状态下,结合图1和图5所示,当第二通道103侧的第二压强P

结合图2、图6和图7所示,单向引流机构10进行吸液时,操控可变容积腔101的容积变大,从而降低了可变容积腔101内的腔内压强P

结合图3、图8和图9所示,单向引流机构10进行排液时,操控可变容积腔101的容积变小,可变容积腔101内的腔内压强P

本公开实施例的单向引流机构10中,第一阀芯12的第一开启阈值和第二阀芯13的第二开启阈值根据其所应用的应用场景确定即可。

例如,单向引流机构10应用至临床用导流管上。临床用导流管用于将患者体内积聚的积液引出体外,防止发生感染,促进康复。当将单向引流机构10的第二通道103连通于体内时,第二通道103侧的第二压强P

在一实际应用中,单向引流机构10应用至导尿管上,接入导尿管的管体20末端21管段上。单向引流机构10的第二通道103侧连通于膀胱侧,第二通道103侧的第二压强P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设置有第一阀芯12的第一通道102视为一个结构件,即第一阀体(如图13所示);将设置有第二阀芯13的第二通道103视为一个结构件,即第二阀体。即,将第一阀体连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101,将第二阀体连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101,即可获得单向引流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芯12或第二阀芯13包括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包括一个或多个阀片。

可选地,在阀芯本体包括一个阀片的情况下(记为第一类阀芯本体),阀片的面积大于所在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的截面积;阀片的部分边缘设置于所在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的内壁,其余部分边缘弯折并贴合于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的内壁壁面。本实施例的第一类阀芯本体中,其余部分边缘弯折形成弯折边缘,弯折边缘与通道的内壁壁面贴合,且该弯折边缘能够沿弯折方向变形以与通道的内壁壁面分离形成间隔以使阀芯打开;反向变形时,使得弯折边缘更加贴合通道的内壁壁面,实现截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类阀芯本体中,第一阀芯12的弯折边缘朝向背离可变容积腔101的方向弯折,以使得由第一通道102向可变容积腔101的第一向截止,并在压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可变容积腔101向第一通道102的第二向导通。第二阀芯13的弯折边缘朝向可变容积腔101的方向弯折,以使得由可变容积腔101向第二通道103的第一向截止,并在压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第二通道103向可变容积腔101的第二向导通。

可选地,阀片包括可变形阀片。本实施例中,阀片能够产生变形,提高压差的灵敏性,以适用于一些第一开启阈值和第二开启阈值的数值较小的应用场景。例如,临床上的导流管。

可选地,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记为第二类阀芯本体),多个阀片对接构成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具有与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的内壁适配的外轮廓,以设置于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内;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抵接并弯折形成凸出于阀芯本体所在平面的凸出部。本实施例中,多个阀片的多个弯折部相对构成凸出部,且多个弯折部的边缘贴合,该多个弯折部能够在压差作用下沿弯折方向继续变形以使边缘分离形成间隔以使阀芯打开;反向变形时,多个弯折部的边缘更加贴合,实现截止。

本实施例的包括多个阀片的第二类阀芯本体构造为类鸭嘴形瓣膜式阀芯结构。第一阀芯12或第二阀芯13的开口145位于中间部位,便于流体的流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阀芯12的凸出部朝向背离可变容积腔101的方向设置,以使得由第一通道102向可变容积腔101的第一向截止,并在压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可变容积腔101向第一通道102的第二向导通。第二阀芯13的凸出部朝向可变容积腔101的方向设置,以使得由可变容积腔101向第二通道103的第一向截止,并在压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第二通道103向可变容积腔101的第二向导通。

可选地,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连接,且在凸出部的端部设置开口。本实施例的第二类阀芯本体中,减小了阀芯的开口长度,提高阀芯的整体性和提高截流的有效性。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类阀芯本体中,阀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类阀芯本体的开口形状不限。可选地,开口呈线性开口或者由多个线性开口构成的分支状开口。

可选地,线性开口包括一字形开口。

可选地,分支状开口包括V形开口、Y形开口、X形开口或者十字形开口,等等。

在一具体应用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一阀芯12或第二阀芯13,包括第一阀片141和第二阀片142。第二阀片142与第一阀片141相对设置构成阀芯本体(第二类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具有与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的内壁适配的外轮廓,以设置于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内;第一阀片141和第二阀片142的对接处的边缘抵接并同向弯折形成凸出于阀体所在平面的凸出部144。本实施例中,第一阀片141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阀片142的第二弯折部相对构成凸出部144,且第一弯折部的边缘与第二弯折部的边缘贴合,该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能够在压差作用下沿弯折方向继续变形以使边缘分离形成间隔以使阀芯打开;反向变形时,第一弯折部的边缘和第二弯折部的边缘更加贴合,实现截止。本实施例的第一阀芯12或第二阀芯13构造为鸭嘴形瓣膜式阀芯结构。阀芯的开口145位于中间部位,便于流体的流通。

可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阀片141和第二阀片142的对接处的边缘连接,且在凸出部144的端部1441上设置开口145。本实施例中,减小了阀芯的开口长度,提高阀芯的整体性和提高截流的有效性。开口145呈线性开口,例如,一字形开口。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类阀芯本体和第二类阀芯本体均由阀片构成,且阀片包括用于与所在的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内壁连接的根部1411和形成开口145的开口端部1412。且需要使得开口端部1412的部分阀片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以能够弯折。

可选地,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13均采用第二类阀芯本体。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包括第一阀片141和第二阀片142的阀芯本体。

可选地,第一阀芯12采用第一类阀芯本体,第二阀芯13采用第二类阀芯本体。

可选地,第一阀芯12采用第二类阀芯本体,第二阀芯13采用第一类阀芯本体。

可选地,第一阀片141和第二阀片142均采用可变形阀片。本实施例中,阀片能够产生变形,提高压差的灵敏性,以适用于一些第一开启阈值和第二开启阈值的数值较小的应用场景。例如,临床上的导流管。

可选地,阀片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使得阀片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在压差作用下打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适配的弹性材质即可。

可选地,阀片的材质包括弹性聚合物材料。可选地,阀片的材质包括橡胶或乳胶。本实施例的阀片的可变形性能好,则构建的阀芯的开启阈值小,即所需压差小。

可选地,阀片的材质包括硬质弹性材料。可选地,阀片的材质包括塑料。本实施例的阀片的变形能力低,则构建的阀芯的开启阈值大,即所需压差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的厚度由根部1411至开口端部1412以预设规律变小。本实施例中,可变形阀片的厚度变小的预设规律不限,可以是按照线性规律变小,也可以是按照曲线规律变小,例如抛物线。

可选地,阀片的根部1411厚度为0.5mm至5mm,开口端部1412的厚度为0.1mm至1mm。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确定即可。

可选地,阀片的根部1411厚度为0.5mm,开口端部1412的厚度为0.1mm。适用于临床医学的导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片141或第二阀片142,还包括连接环件143,连接环件143与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的内壁适配;阀芯本体设置于连接环件143的内侧环面。连接环件143的设置,便于将阀芯(第一阀芯12或第二阀芯13)设置于对应的通道内(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例如,将连接环件143过盈设置于所在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内;又如,将连接环件143的外环面与所在第一通道102或第二通道10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如,粘结、焊接或者热压连接;等等。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类阀芯本体,将阀片的部分边缘设置于连接环件143的内侧环面。对于第二类阀芯本体,将阀芯本体的外轮廓的边缘设置于连接环件143的内侧环面。

本实施例中,连接环件143的材质与阀片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可选地,连接环件143与阀芯本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13的材质包括橡胶或乳胶。

可选地,结合图10至图14所示,连接环件143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431,第一通道102和/或第二通道10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1432;其中,第一连接结构1431和第二连接结构1432能够适配连接,以将第一阀芯12和/或第二阀芯13分别限位/固定至对应的第一通道102和/或第二通道103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环件143和通道的内壁上设置适配的连接结构,实现第一阀芯12或第二阀芯13的固定或限位,使两者的连接更稳定。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连接结构1431包括凸台,第二连接结构1432为开设于第一通道102和/或第二通道103内侧壁的凹槽。凸台插设于凹槽内,实现限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凸台与凹槽的过盈配合进行固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变容积结构件11的结构不限,只要具有可变容积腔101以及与可变容积腔101连通的第一通道102和第二通道103即可。且可变容积腔101的容积可以增大或减小,从而能够改变可变容积腔101内的腔内压强P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变容积结构件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位于可变容积腔的轴向的相对两侧,可变容积腔能够沿其轴向变形以改变可变容积腔的容积。方便操控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9所示,可变容积结构件11包括可变容积件111、第一通道102件和第二通道103件,可变容积件111构造有可变容积腔101和在可变容积腔101的腔壁上开设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通道102件构造有第一通道102,与第一连通口连通设置;第二通道103件构造有第二通道103,与第二连通口连通设置。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变容积结构件1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由三个独立件连接构成,不限。

可选地,如图5至图9所示,可变容积件111包括波纹状管体。通过沿轴向压缩/拉伸波纹状管体,即改变其容积。

可选地,如图15所示,可变容积件111包括敞口筒体114和活塞件115,活塞件115包括活塞头1151,活塞头1151插设于敞口筒体114,活塞头1151与敞口筒体114内壁之间密封设置且可相对滑动,使得活塞头1151与敞口筒体114的底壁之间构建出可变容积腔101。本实施例的可变容积件111通过沿轴向推/拉活塞件115(活塞头1151)从而改变可变容积腔101的容积。其中,第一连通口设置于活塞头1151,第二连通口设置于敞口筒体114的封口端面1141。

可选地,活塞件115还包括活塞杆1152,设置于活塞头1151的外侧面。方便操控活塞件的移动。

可选地,活塞件115还包括活塞杆1152,活塞杆1152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以通孔与活塞头1151上开设的第一连通口连通的方式,活塞杆1152设置于活塞头1151的外侧面。本实施例中,将可变容积件111的第一连通口整合至活塞杆1152上,且活塞杆1152可以代替前述第一通道件112,结构紧凑,便于实现。

可选地,活塞头1151与敞口筒体114内壁滑动连接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结构。以增加活塞头1151与敞口筒体114内壁之间密封性。可选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9所示,单向引流机构10还包括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第一壳体151设置于可变容积腔101的外部;第二壳体152设置于可变容积腔101的外部,且可拆卸地与第一壳体151连接。在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连接时构成壳体15,且可变容积腔101位于壳体15内部。本实施例中,在可变容积腔101外部增加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在两者呈拆卸状态时,可以握持两个壳体15来操控可变容积腔101的改变,使单向引流机构10进行吸液或排液;在将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连接构成壳体15时,围设于可变容积腔101外部,对可变容积腔101形成保护,此时单向引流机构10进行常规引流。

可选地,第一通道102和第二通道103设置于可变容积腔101的相对侧;第一壳体15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101与第一通道102的第一连通处,另一端设置第一可拆连接结构1510;第二壳体15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101与第二通道103的第二连通处,另一端设置第二可拆连接结构1520;第一壳体151与第二壳体152通过第一可拆连接结构1510和第二可拆连接结构152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的形状不限,可以依据可变容积腔101的形状确定。

可选地,如图5至图9所示,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均呈敞口盖体结构,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的敞口端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2连接构成的壳体15的内腔呈筒状,适配于可变容积腔101的形状为筒状。例如,可变容积腔101为波纹状管体20的管腔。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拆连接结构1510和第二可拆连接结构1520不限,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

可选地,第一可拆连接结构1510为外螺纹,第二可拆连接结构1520为内螺纹。螺纹连接,方便快捷。

可选地,外螺纹和内螺纹采用快接螺纹结构。例如,外螺纹为小于一圈的螺纹,内螺纹为对应长度的螺纹。

可选地,外螺纹为四分之一螺纹,内螺纹为对应长度的四分之一螺纹。

可选地,外螺纹为二分之一螺纹,内螺纹为对应长度的二分之一螺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向引流泵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引流方向标记16。以指示引流标记。引流方向标记16的形式不限,例如,箭头(如图4所示)。

可选地,在单向引流泵的外壁面上雕刻出浅槽,以形成引流方向标记16。

可选地,第一通道102和/或第二通道103的外壁面上设置引流方向标记16。本实施例中,引流方向标记16雕刻在外壁面上。

结合图1至图1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流管,包括管体20和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单向引流机构10,单向引流机构10设置于管体20的末端21侧的管段,且与管体20的管道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管,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10,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导流管的种类不限,只要是具有单向引流功能需求的导流管均可。

可选地,导流管包括临床医学上的导流管。目前临床医学上的导流管根据不同特征会被划分为不同类型。例如,根据导流管(例如,导尿管)的近端保持机构的形状,导流管包括气囊型导流管和骨架型导流管;又如,根据导流管的操控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拉线式导流管和顶杆式导流管;又如,根据导流部位不同,导流管包括导尿管和腹腔引流管;等等。

本公开实施例的导流管中,单向引流机构10设置于管体20的末端21侧的管段,可以是直接连接至管体20的末端21端口上;也可以是串联接入管体20末端21的管段中;等等。

可选地,单向引流机构10与管体20一体成型。

可选地,如图16所示,导流管包括导尿管。将单向引流机构10应用至导尿管中,提供导尿管的引流能力,能够将膀胱内的凝块(例如,血凝块)在较大的引流压力下经由导流管顺利排出,以避免凝块带来导流管堵塞而发生尿潴留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18所示,导流管包括拉线式导流管,在管体20的末端21侧的管段上还设置有拉线机构30,单向引流机构10接入拉线机构30与末端21之间的管段上。

可选地,如图17所示,导流管的管体20的末端21的端口上还连接有接收容器22,以接收引流流出的积液。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连接引流袋和引流管的接头装置及胰腺引流管
  • 用于引流瓶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连接处的保护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4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