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2:4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西服是日常和出席重要场所的必备服饰,为了款式效果与增加下摆的活动量,在后中心加入中心衩。但目前的开衩方法均采用将里子开衩处挖去一块,缝制时要打剪口;其缺陷为裁剪繁琐,操作技术要求高,浪费工时,易毛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开衩方法中需要将里子开衩处挖去一块,缝制时要打剪口,导致裁剪繁琐,操作技术要求高,浪费工时,易毛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述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样板裁剪出西服后衣身面料左右片与里料左右片,标出面料与里料的腰围线、后背缝线,留出缝份;面料左右片对称,各片在后背缝线侧位于腰围线下方的部分均具有朝向另一片突出的重叠量,重叠量上的背衩部分设有第一拐弯点和第一拐角止点,第一拐弯点位于第一拐角止点的上侧和内侧,重叠量上与底摆底边连接的边作为开衩边;在里料左片后背缝线侧的部分设置第一V形缺口,第一V形缺口的开口朝向里料右片,底部位于腰围线区域,并在底部的部分设置开衩止点,第一V形缺口两端为上端和下端,上端部分设有第二拐弯点,下端部分设有第二拐角止点,第一V形缺口下端至底摆底边的连线作为开衩边;在里料右片后背缝线侧的部分设置第二V形缺口,第二V形缺口的开口朝向里料左片,第二V形缺口的一条边与底摆底边连接作为开衩边,另一条边为斜边,斜边的上端、下端分别和第一V形缺口的上端、下端相对应,斜边的上端部分设有第三拐弯点,斜边的下端部分设有第三拐角止点;面料上第一拐角止点到底摆底端的距离大于里料上第三拐角止点到底摆底端的距离;

2)缝制面料、里料的背缝:(1)将面料左右片正面对正面对合,反面向上,自领口向下沿后背缝线缝制至第一拐弯点,然后拐弯转向继续缝制至第一拐角止点,留出缝份;在面料右片第一拐弯点处打斜向剪口;(2)将里料左右片正面对正面对合,自领口向下沿后背缝线缝制至第一V形缺口的第二拐弯点,然后拐弯转向缝制至开衩止点,然后拐弯转向缝制至第二拐角止点,留出缝份,在开衩止点处打斜向剪口,剪口位于里料左片和右片;

3)劈烫面料后背缝;

4)在开衩处缝制掩襟底摆折角:扣烫面料左片底摆折边得到第一折边,第一折边与底摆底边平行,将开衩边折边得到第二折边,第二折边与第一折边垂直,在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的交点处画折角线,折角线一端伸向底摆底边,另一端伸向开衩边,并留出缝份,将缝份外的多余部分清剪;将清剪后的部分按折角线的一端和另一端对齐、正面对正面对合,自一侧沿折角线缝制至距底摆第一折边0.9-1.1cm,翻出得到掩襟底摆折角;

5)缝制面料、里料底边:将面料左片和里料左片及面料右片和里料右片分别以正面对正面对合,反面朝上缝合,留出缝份;首先将面料左片掩襟底摆折角与里料右片缝合,使面料与里料底摆处对齐,从侧缝处沿朝开衩边缝合至距开衩边一段距离,留出缝份;接着将面料右片底摆与里料左片底摆折边缝合,使面料与里料底摆处对齐,从侧缝处沿朝开衩边缝合至开衩边;

6)将面料左片的第一拐角止点与里料左片的第二拐角止点对齐、将面料右片的第一拐角止点与里料右片的第三拐角止点对齐,分别进行缝合,面料带掩襟底摆折角的衣片自对齐的拐角止点缝制至底摆折角处;另一面料无掩襟底摆折角,自对齐的拐角止点缝制至底摆,折边缝份倒向衣身铺平;

7)将面料、里料反面对反面、正面朝外对合;底摆折边倒向上端铺平,里子多余量倒向底摆方向;

8)将面料、里料正面翻出进行熨烫即可。

上述留出的缝份宽度均为1cm。折角线与底摆底边形成45°角。

各开衩边均垂直于底摆底边;面料左右片上,腰围线距第一拐弯点的距离为8-9cm,第一拐角止点距开衩边的距离为1cm;里料左片上,腰围线距第二拐角止点的距离为5-6cm;里料右片上,腰围线距第三拐角止点的距离为5-6c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西服,其采用上述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无须在里子上挖去一块,采用直线形缝制,易于缝制,速度快、不毛露、成形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西服后衣身面料左右片的对称结构示意图,(a)为面料左片的图,(b)为面料右片的图;

图2为本发明西服后衣身里料左右片的结构示意图,(a)为里料左片的图,(b)为里料右片的图;

图3为缝制面料、里料的背缝后的结构示意图,(a)面料背缝后的图,(b)为里料背缝后的图;

图4为劈烫面料后背缝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开衩处缝制掩襟底摆折角的工艺流程图;

图6为缝制面料、里料底边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缝制开衩边后的结构示意图,(a)为面料右片的图,(b)为里料左片的图;

图8为缝制完毕的里料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缝制完毕的面料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重叠量;2、底摆;3、缝份;4、第一拐弯点;5、第一拐角止点;6、第二拐弯点;7、开衩止点;8、第二拐角止点;9、第三拐弯点;10、第三拐角止点;11、开衩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一种西服,其采用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制得,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样板裁剪出西服后衣身面料左右片与里料左右片,标出面料与里料的腰围线、后背缝线,留出1cm缝份3;面料左右片对称,各片在后背缝线侧位于腰围线下方的部分均具有朝向另一片突出的重叠量1,重叠量1上的背衩部分(重叠量1的上端部)设有第一拐弯点4和第一拐角止点5,第一拐弯点4位于第一拐角止点5的上侧和内侧,腰围线距第一拐弯点4的距离为8-9cm,重叠量1上与底摆2底边垂直相连的边作为开衩边11,第一拐角止点5距开衩边11的距离为1cm;在里料左片后背缝线侧的部分设置第一V形缺口,第一V形缺口的开口朝向里料右片,底部位于腰围线区域,并在底部的部分设置开衩止点7,第一V形缺口两端为上端和下端,上端部分设有第二拐弯点6,下端部分设有第二拐角止点8,腰围线距第二拐角止点8的距离为5-6cm,第一V形缺口下端与底摆2底边垂直相连的边作为开衩边;在里料右片后背缝线侧的部分设置第二V形缺口,第二V形缺口的开口朝向里料左片,第二V形缺口的一条边与底摆2底边垂直相连作为开衩边,另一条边为斜边,斜边的上端、下端分别和第一V形缺口的上端、下端相对应,斜边的上端部分设有第三拐弯点9,斜边的下端部分设有第三拐角止点10,腰围线距第三拐角止点10的距离为5-6cm;面料上第一拐角止点5到底摆底端的距离大于里料上第三拐角止点10到底摆底端的距离,例如面料的底摆缝份为4cm,里料的底摆缝份为1cm,超出3cm。

2)缝制面料、里料的背缝:(1)将面料左右片正面对正面对合,反面向上,自领口向下沿后背缝线缝制至第一拐弯点4,然后拐弯转向继续缝制至第一拐角止点5,留出1cm缝份;在面料右片第一拐弯点处打斜向剪口以便后背缝劈烫;(2)将里料左右片正面对正面对合,自领口向下沿后背缝线缝制至第一V形缺口的第二拐弯点6形成背缝缝迹线,然后拐弯转向缝制至开衩止点7,然后拐弯转向缝制至第二拐角止点8,留出1cm缝份,在开衩止点7处打斜向剪口,剪口位于里料左片和右片。

3)劈烫面料后背缝。

4)在开衩处缝制掩襟底摆折角:扣烫面料左片将底摆2折边得到第一折边,第一折边与底摆2底边平行,将开衩边11折边得到第二折边,第二折边与第一折边垂直,将经折边的底摆展开,在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的交点处画折角线,折角线一端伸向底摆2底边,另一端伸向开衩边11,折角线与底摆2底边形成45°角,并留出1cm缝份,将缝份外的多余部分清剪,留出0.7cm缝份;将清剪后的部分按折角线的一端和另一端对齐、正面对正面对合,自一侧沿折角线缝制至距底摆2第一折边0.9-1.1cm,翻出得到掩襟底摆折角。

5)缝制面料、里料底边:将面料左片和里料左片及面料右片和里料右片分别以正面对正面对合,反面朝上缝合,留出1cm缝份。首先将面料左片掩襟底摆折角与里料右片缝合,使面料与里料底摆处对齐,从侧缝处沿朝开衩边缝合至距开衩边一段距离,留出缝份;接着将面料右片底摆与里料左片底摆折边缝合,使面料与里料底摆处对齐,从侧缝处沿朝开衩边缝合至开衩边。

6)将面料左片的第一拐角止点5与里料左片的第二拐角止点8对齐、将面料右片的第一拐角止点5与里料右片的第三拐角止点10对齐,分别进行缝合,面料带掩襟底摆折角的衣片自对齐的拐角止点缝制至掩襟底摆折角处;另一面料无掩襟底摆折角,自对齐的拐角止点缝制至底摆,折边缝份倒向衣身铺平。

7)将面料、里料反面对反面、正面朝外对合;底摆折边倒向上端铺平,里子多余量倒向底摆2方向。

8)将面料、里料正面翻出进行熨烫即可。

上述未特别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相关技术
  • 一种西服后开衩的裁剪与制作方法
  • 一种双开衩的垂摆西服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47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