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快换式插孔

文献发布时间:2024-07-23 01:35:21


一种快换式插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换式插孔。

背景技术

冠簧插孔是一种由车件及冠簧端子组成的电力连接器件,其内部的冠簧端子又叫定位爪、卡爪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端子会浮动安装在腔体内,对插时依靠冠簧结构内部卡爪的自身弹力夹持住插针,实现对插针的多点接触,它具有高可靠性、拔力柔和、接触电阻小、抗震、耐冲击等特点,是当今连接器插孔插座较为理想的接触件,内置铍青铜多簧并带斜纹连接,弹性不会失效,寿命较长,并且允许带电插拔。

授权公告号为CN2085709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可快速更换插孔端子,包括扭簧外壳、尾部连接件,所述扭簧外壳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牙,尾部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中间通过一间隙层打断,将连接部一分为二,扭簧外壳的底部与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装配,连接部中间装入一螺母,螺母外壁将连接部向外沿顶出压紧,所述扭簧外壳的外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废料孔。

上述可快速更换插孔端子在使用时,在不破坏主体连接器与线缆的情况下可快速更换端子,并且可以在对插中排去的废料,还具有二次锁紧机构,使得连接更加地牢固,解决了传统线缆连接插孔容易松动,不便于进行更换的问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其虽然提供了在不破坏主体连接器与线缆的情况快速更换端子,以及通过提供二次锁紧机构提高连接牢固性的方案,但是由于其底部仍为分体插接式结构,结构一体性不佳,同时较多的零件数量会影响电流传输的稳定性,提升电阻,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换式插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缆连接插孔达到规定使用次数后容易松动影响导电效果,同时整个线缆及其端子需要同步替换,造成资源浪费且不够环保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快换式插孔,包括插孔壳体,所述插孔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对接腔,所述对接腔靠近外端口处设置有斜角凸出部,在斜角突出部上等距环形设置有若干个线性穿槽,所述插孔壳体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后位腔,所述后位腔的端口内缘处设置有凸缘部,所述插孔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半穿环槽,所述半穿环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孔壳体的中部上下侧,在所述半穿环槽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插孔壳体的中部还设置有旋进环,所述旋进环的一端上下部均设置有突出的推进弧板,所述后位腔的内端口处安装有导接板,所述对接腔的内部安装有扭簧,所述后位腔的内部设置有冠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端组合结构设计,主要是将扭簧以及冠簧同步安装在插孔壳体的内部两端,这样实行的话,其一端就会作为基础插接部,而另外一端则作为转换连接部,通过双端组合使其整体成为一个对接转换部件,在扭簧的插接量达到使用寿命的规定次数后,会产生松动,导电不良等多种问题,此时通过直接替换新的插孔结构零件,可以实现电源线缆端部的维护替换,使其能够继续进行通电作业,这样,即可改善传统电源线缆达到规定使用次数后容易松动,影响导电效果的问题,并且整个线缆及其端子不需要同步替换,使得以往线缆插孔到达使用寿命后,不可避免的全部报废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另一方面,通过在插孔壳体的内部设计多个热量引导部,利用插孔双边对接时流过的电流产生的热量,引导至插孔壳体的外缘处进行散发,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将插孔壳体内部导电件散发的热量进行分流,提高插孔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配合插孔壳体内部设计的膨胀环结构,以及插孔壳体中部设置的旋进结构,提高插孔的双边紧固效果,使得插孔在通电工作时获得更好的连接牢固性,保障通电效能。

优选的,所述对接腔与后位腔均为鼓形膨胀腔体,其两侧端口直径小于其腔内中线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腔和后位腔均设计成鼓形膨胀形式,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弧形切槽设计,使得插孔壳体内部分多段形式,以紧、松、紧的多分区三段形式,让整个插孔在通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均分至插孔壳体的两端及中部,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热胀原理,将热量导入至插孔的连接端部,使得外部连接件与插孔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热量均分后,通过配合线性穿槽,能够辅助插孔内部热量的散发,提高插孔的工作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半穿环槽为双折角形结构,转角处为直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穿环槽作为多折角结构设计,设置在插孔壳体上是作为限制结构的,主要是为了使旋进环牢固贴在插孔壳体的外部,防止旋进环松动。

优选的,所述旋进环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进环是采用的限制设计,在具体工作中只需要其转动一定角度即可达到目的效果,通过此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不破坏插孔壳体的一体性。

优选的,两个所述推进弧板的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与两个半穿环槽内部对应的外螺纹,两个所述推进弧板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半穿环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旋进环是通过两个推进弧板作为与半穿环槽的连接结构,通过半穿环槽的内螺纹,以及推进弧板的外螺纹进行配合,可以让推进弧板在旋转作用下沿着插孔壳体的中心轴线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推进弧板一端的接触条,可以辅助固定后位腔内部的冠簧,进一步的,插孔在具体工作时,其热量会积聚一部分至后位腔内部一侧的凸缘部,使其膨胀,对后位腔内部的冠簧产生一定的挤压,在双端挤压的作用下,冠簧能够从活动状态转为挤压固定状态,使得其与连接件之间更加牢固。

优选的,在所述推进弧板的后部安装有接触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触条采用绝缘材料,具体是为了配合推进弧板8来挤压固定冠簧。

优选的,所述扭簧包括簧体,所述簧体的外壁上等距设置有多个扭转槽,在所述簧体的两端还等距设置有多个簧片,所述簧片向外折弯180°并卡住簧体外壁上套设的外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为一种常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与外部连接件进行对接。

优选的,所述冠簧包括内凹弧圆,在所述内凹弧圆的两端还设置有端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冠簧由内部卡爪自身弹力夹持住外部连接件的插针,实现插针的多点接触,在本发明中,主要作为尾端连接件,可以实现自由替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换式插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进行双端组合结构设计,将扭簧以及冠簧同步安装在插孔壳体的内部两端,一端作为基础插接部,一端作为转换连接部,整体组成一个双端转换部件,在扭簧的插接量达到使用寿命的规定次数后,通过直接替换新的插孔结构零件,即可实现电源线缆端部的维护,使其能够持续工作,改善了传统电源线缆达到规定使用次数后容易松动,影响导电效果,同时整个线缆及其端子需要同步替换,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在插孔壳体的内部设计多个热量引导部,利用插孔双边对接时流过的电流产生的热量,引导至插孔壳体的外缘处进行散发,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将插孔壳体内部导电件散发的热量进行分流,提高插孔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配合插孔壳体内部设计的凸缘部结构,以及插孔壳体中部设置的旋进结构,提高插孔的双边紧固效果,使得插孔在通电工作时获得更好的连接牢固性,保障通电效能。

3、本发明通过将对接腔和后位腔均设计成鼓形膨胀形式,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弧形切槽设计,使得插孔壳体内部分多段形式,让整个插孔在通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均分至插孔壳体的两端及中部,通过热胀原理,将热量导入至插孔的连接端部,使得外部连接件与插孔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热量均分后,通过配合线性穿槽,能够辅助插孔内部热量的散发,提高插孔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插孔壳体前侧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插孔壳体后侧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插孔壳体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插孔壳体立体剖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插孔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半穿环槽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旋进环结构组成示意图。

其中,1、插孔壳体;2、对接腔;3、线性穿槽;4、后位腔;5、凸缘部;6、半穿环槽;7、旋进环;8、推进弧板;9、接触条;10、导接板;11、簧体;12、扭转槽;13、簧片;14、外套筒;15、内凹弧圆;16、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附图1-附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换式插孔,包括插孔壳体1,插孔壳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对接腔2,对接腔2靠近外端口处设置有斜角凸出部,在斜角突出部上等距环形设置有若干个线性穿槽3,插孔壳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后位腔4,后位腔4的端口内缘处设置有凸缘部5,插孔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半穿环槽6,半穿环槽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插孔壳体1的中部上下侧,在半穿环槽6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在插孔壳体1的中部还设置有旋进环7,旋进环7的一端上下部均设置有突出的推进弧板8,后位腔4的内端口处安装有导接板10,对接腔2的内部安装有扭簧,后位腔4的内部设置有冠簧。

请参阅附图3,本发明采用的双端组合结构设计,主要是将扭簧以及冠簧同步安装在插孔壳体1的内部两端,这样实行的话,其一端就会作为基础插接部,而另外一端则作为转换连接部,通过双端组合使其整体成为一个对接转换部件,在扭簧的插接量达到使用寿命的规定次数后,会产生松动,导电不良等多种问题,此时通过直接替换新的插孔结构零件,可以实现电源线缆端部的维护替换,使其能够继续进行通电作业,这样,即可改善传统电源线缆达到规定使用次数后容易松动,影响导电效果的问题,并且整个线缆及其端子不需要同步替换,使得以往线缆插孔到达使用寿命后,不可避免的全部报废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具体的,通过在插孔壳体1的内部设计多个热量引导部,利用插孔双边对接时流过的电流产生的热量,引导至插孔壳体1的外缘处进行散发,可以有效地将插孔壳体1内部导电件散发的热量进行分流,提高插孔的散热效果,同时可以配合插孔壳体1内部设计的凸缘部5结构,以及插孔壳体1中部设置的旋进结构,提高插孔的双边紧固效果,使得插孔在通电工作时获得更好的连接牢固性,保障通电效能。

请参阅附图5,对接腔2与后位腔4均为鼓形膨胀腔体,其两侧端口直径小于其腔内中线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腔2和后位腔4均设计成鼓形膨胀形式,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弧形切槽设计,使得插孔壳体1内部分多段形式,以紧、松、紧的多分区三段形式,让整个插孔在通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均分至插孔壳体1的两端及中部,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热胀原理,将热量导入至插孔的连接端部,使得外部连接件与插孔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热量均分后,通过配合线性穿槽3,能够辅助插孔内部热量的散发,提高插孔的工作稳定性。

请参阅附图5,半穿环槽6为双折角形结构,转角处为直角。

在本实施例中,半穿环槽6作为多折角结构设计,设置在插孔壳体1上是作为限制结构的,主要是为了使旋进环7牢固贴在插孔壳体1的外部,防止旋进环7松动。

请参阅附图4-附图5,旋进环7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在本实施例中,旋进环7是采用的限制设计,在具体工作中只需要其转动一定角度即可达到目的效果,通过此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不破坏插孔壳体1的一体性。

请参阅附图5,两个推进弧板8的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与两个半穿环槽6内部对应的外螺纹,两个推进弧板8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半穿环槽6中。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旋进环7是通过两个推进弧板8作为与半穿环槽6的连接结构,通过半穿环槽6的内螺纹,以及推进弧板8的外螺纹进行配合,可以让推进弧板8在旋转作用下沿着插孔壳体1的中心轴线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推进弧板8一端的接触条9,可以辅助固定后位腔4内部的冠簧,进一步的,插孔在具体工作时,其热量会积聚一部分至后位腔4内部一侧的凸缘部5,使其膨胀,对后位腔4内部的冠簧产生一定的挤压,在双端挤压的作用下,冠簧能够从活动状态转为挤压固定状态,使得其与连接件之间更加牢固。

请参阅附图7,在推进弧板8的后部安装有接触条9,接触条9采用绝缘材料,具体是为了配合推进弧板8来挤压固定冠簧。

请参阅附图3,扭簧包括簧体11,簧体11的外壁上等距设置有多个扭转槽12,在簧体11的两端还等距设置有多个簧片13,簧片13向外折弯180°并卡住簧体11外壁上套设的外套筒14,扭簧为一种常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与外部连接件进行对接。

请参阅附图3,冠簧包括内凹弧圆15,在内凹弧圆15的两端还设置有端带16,冠簧由内部卡爪自身弹力夹持住外部连接件的插针,实现插针的多点接触,在本发明中,主要作为尾端连接件,可以实现自由替换。

本发明通过进行双端组合结构设计,将插孔设计成一个双端转换部件,可通过零件替换实现结构的复用,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通过设计多个热量引导部,可以提高插孔双边紧固效果,保障了插座的通电效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电批批头快换装置及其快换方法、批头快换式螺丝拧紧机及其拧装方法
  • 一种清洁纸快换装置及其快换方法
  • 一种可快换插孔的充电连接器
  • 一种快换式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锁止报警装置和快换式电动汽车
技术分类

06120116679328